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5318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河北中考题37题集文档格式.docx

它为什么会熄灭呢?

每个人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提出猜想]甲同学:

蜡烛燃烧耗尽了瓶内的氧气,所以蜡烛熄灭。

乙同学:

蜡烛燃烧后瓶内可能还有少量氧气,但由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蜡烛熄灭。

大家讨论后很难达成一致,于是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来验证。

[实验设计及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1)取一小块白磷(着火点40℃),放在一铝铂制的小盒中,然后放入装有生石灰

的锥形瓶内。

点燃蜡烛,水

蜡烛烛烛

观察现象白磷

铝盒

生石灰

燃烧的蜡烛一会就熄灭了

磷燃烧需满足的条件

1温度达到着火点

2

猜想正确的同学是

(2)待冷却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水,立即关闭活塞,观察现象

铝盒中的白磷燃烧,放出大量

热的同时产生了

[实验反思]

1在实验中,生石灰的主要作用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底部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

4.小明发现松软的面包,酥脆的饼干内部都有一些小孔,从食品的成分说明中他看到

此类食品在制作过程中都会加入膨松剂,碳酸氢钠就是一种常见的澎松剂。

小明从超

市来一袋澎松剂(碳酸氢钠),按照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对其进行研究。

1使用说明:

使用时与面粉混合均匀,加水搅拌。

2观察样品为白色粉末状物质;

3取少量样品加入水,发现其完全溶解;

4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PH=11;

5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6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热,产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通过以上实验你猜测膨松剂产生的气体是,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

是。

(2)将少许面粉加入水中取上层清夜用PH试纸测量,显中性,由此你认为碳酸氢

钠使饼干变澎上松的主要原因。

(3)请你通过以上的探究活动总结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请你写出碳酸氢钠的其他用途。

5.小明同学在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

用”。

他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桌面上,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

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M。

请你与他一起对块状固体m进行探究。

[探究问题]

(1)探究固体M是否失效;

(2)探究固体M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探究方案]

问题与猜想

探究一:

固体M

是否失效

取适量固体M,加入

盛有水的烧杯中,用

温度计测量加入前后的温度

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探究二:

固体M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将上述烧杯的液体充分搅拌、静置,取

上层清液,加入无色

酚酞试液

有氢氧化钙

[反思拓展]

(1)你认为“探究二”是否严密,其原因是

(2)你认为固体M中除含有氢氧化钙外,还可能有,请你设计实验是否含有该物质

CO2

bNaOH浓溶液NaOH

a浓溶液

NaOH玻璃广口瓶

浓溶液小气球CO2

①②③

玻璃广口瓶

小气球CO2

a

NaOH

浓溶液

6.小明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

生反应时,设计出下列三种装置进行实验如右图:

请回答一下几个问题:

(1)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现象,③的现象

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

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改进后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2)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来检验C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并将有关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填如下表:

实验操作

结论

说明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或Na2CO3)

7.甲已丙丁四位同学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以外现象:

氢氧化衲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一会儿红色就消失。

[猜想]甲:

可能是酚酞变质的缘故;

已:

可能是氢氧化衲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丙:

可能是酚酞与空气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的缘故;

丁:

可能与氢氧化衲溶液质量分数大小有关。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理论分析]

(1)甲同学刚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其余三位同学的否定,三位同学的理

由是:

(2)已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理由是

[实验设计](3)为证实丙同学的猜想,还需要作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1.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氢氧化衲溶液

2.在氢氧化衲溶液中滴入酚酞,并在上方

滴一些植物油

(4)通过以上实验,四位同学看到:

溶液先变成红色,一会儿红色有消失。

因此酚酞红色褪去与氧气无关。

若丁同学的猜想正确,设计如下实验证明并完成有关问题: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

方案一:

分别配制不同质量分数的氢氧化衲

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

质量分数小的溶液中红色不消失,质量分数

大的溶液中红色会消失,则证明:

方案二:

8.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与水是否也能反应生成一种酸呢?

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探究,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

请你回答其中的问题:

(1)做出假设:

(2)设计方案:

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

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润湿的石蕊试纸变红,实验装置和

亚硫酸钠蒸馏水

固体

硫酸

二氧化硫浓硫酸干燥的蓝色氢氧化衲

制取装置石蕊试纸溶液

ABCDE

药品如图:

(3)查阅资料:

你认为该实验小组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应包括(填序号)

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②酸能使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SO2不与浓硫酸反应④SO2

有毒,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4)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

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此现象说明:

,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装置E的作用是

(5)结论:

原假设(填“成立”或“不成立”)

9.中考前,我省对初中毕业生进行了化学实验操作考察。

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几种无标签

的固体和液体,要求对固体和液体的反应进行探究。

(1)小明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个取少量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一种色

气体。

对气体是什么物质,小明提了自己的猜想。

1请你帮助他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猜想与假设

操作方法

证明猜想正确的实验现象

②现提供一下实验装置如下图,要制取以上猜想的气体,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你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2)强同学将领取的药品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体产生,用你所学的知识

判断该反应可能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0.过氧化氢(H2O2)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消毒液,常温时在二氧化猛作催化剂的条件下,

可以发生分解反应,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根据上述所给资料和第7题所给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在实验室制取这种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装置序号)。

(2)请你猜想产生的气体是,你这种猜想的理由是

(3)若要在实验室收集这种,一定能用装置。

(序号)

(4)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用下图甲所示装置加热质量分数为10%H2O2溶液制O2,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时,木条不复燃。

[猜想]同学们经过认真分析,猜想其可能原因根据可燃物在纯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燃烧剧烈

第一组同学认为: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太低,

使分解产生的氧气缓慢(或产生的氧气量少)。

沸石或浓硫酸

第二组同学认为:

碎石片

[实验验证]各组同学经过讨论,结合猜想制定

了每组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1)第一组同学用图甲装置,加热质量分数

为15%的H2O2溶液,用带火星木条检验O2,

木条不复燃。

图甲图乙

(2)第二组同学从实验装置上进行了改进(见图乙)。

用10%的H2O2溶液进行实验,木条复燃。

使用该装置在停止加热时,要进行的操作是:

[得出结论]在实验基础上,同学们经过讨论,得出了一些结论。

(1)第一组同学认为: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你是否同意他们的看法(填“是”或“否”)

(2)第二组同学的实验验证了他们的猜想的正确性。

经过进一步实验探究,同学们最终选择在常温下向H2O2溶液中二氧化猛固体粉末来制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猛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拓展]为探究二氧化猛、氧化铜、氧化铁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需要控制相关变量。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控制的变量是

A.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催化剂的质量

C.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的温度D.反应容器的形状

12.小刚和他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平时学习过程中“盐酸和氯化氢的化学式相同”这一问题,

氯化氢

A喷盐酸B喷水C喷水后放入氯化氢中

对“氯化氢与盐酸的性质是否相同”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假设]氯化氢与盐酸的性质相同。

[查阅资料]常温下,小田同学将氯化氢是一种没有颜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解于水。

[设计实验]

(1)小田同学将氯化氢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他认为:

若紫色石蕊试液变成,则证明假设成立;

(2)小涛同学认为小田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密。

他用紫色石蕊试液和滤纸做成三朵紫色

小花,干燥后按上图所示进行实验,在(A)、(B)、(C)中分别观察到变色和不变色两种现象。

小涛同学认为,若(填序号)中的紫色小花变色,则证明假设成立。

[交流与评价]小刚同学对小涛同学的方案也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氯化氢与盐酸的性质相同”,你觉得他的理由是

三位同学讨论后补充了一个实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他们补充的实验步骤和现象是:

[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得出:

[反馈与应用]若发生氯化氢气体泄漏时,抢险人员常采用喷水后再撒石灰的处理办法,而不是直接撒石灰,其原因是

13.小明同学在家里的药箱中发现一瓶用来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

——双氧水,他联想到在化学课上曾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

过氧气,他高兴的将家中的“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在

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一起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组实验]小明欲证明该双氧水是否失效。

(1)实验过程

①在试管中加入5ml“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中,发现木条未复燃;

②用酒精灯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把带火

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

③如右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

所起的作用是。

(2):

实验结论

[第二组实验]小明欲证明二氧化猛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该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1)实验原理

写出化学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2)实验步骤

②将二氧化猛装入大试管中并加入5ml“双氧水”;

③待反应结束后,将大试管里的固体物质进行过滤、烘干、称量;

(3)做完此实验后,小芳认为要证明二氧化猛的催化作用,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探究

[实验反思]依据所做的实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有等。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1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请你参与

下列探究:

(1)为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刚好中和,小华取出一定

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

全中”的结论。

a.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小亮认为小华得出的结论不完整,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

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

c.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2)玲玲同学在实验时,发现烧杯中有少量的气泡产生,她经过分析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

a.你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由于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

因此实验室应保存氢氧化钠。

b.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玲玲提出用酚酞试液检验,你认为该方法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c.如果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下列试剂可用来除去碳酸钠的是(填序号)。

A.稀盐酸B.氢氧化钙溶液C.氯化钙溶液D.氯化钠溶液

(3)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请你举一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14.2008年春季,特大暴风雪袭击了我国南方地区,在抗击暴风雪的战斗中,融雪剂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小明现有一包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已知它由碳酸钠、氯化镁、硫酸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提出问题]该公司生产的融雪剂到底含有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含钠元素的物质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时会产生黄色火焰。

[实验探究]下面是小明设计的探究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

①取少量融雪剂,加水溶解

得无色溶液

不含

②另取少量融雪剂,滴加稀硫酸

无明显现象

③向该融雪剂的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含有氯化钠

[反思和评价]使用融雪剂有很多危害,例如会腐蚀道路、桥梁。

15.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小组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

这一现象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易水,他能与NaOH反应,生成Na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须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

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

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ab

中的安全隐患是

氢氧化衲CuO

丙同学认为:

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溶液浓硫酸

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

,若不发出,

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AB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

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

一段时间后,发现CuO粉末表面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

停止通气,再此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

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

SO2

[思维拓展]

(1)由上述实验可以推断出,硫酸铜溶易中可能含有物质。

(2)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

有一溶液

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

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

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

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实验是

16.在3.15晚会上,特别贡献奖获选人吕长富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用纯碱加入真假葡萄酒中,

真葡萄酒立即变黑,假葡萄酒无变化。

小红由此想到了上课做的从植物花蕊中提取酸碱指示剂的实验。

于是她想利用厨房中的物品进行研究。

[提出猜想]真葡萄酒遇酸或碱性溶液变色。

[设计实验]

1她首先依照电视上的做法,向葡萄酒中加入纯碱,葡萄酒变深蓝(看起来像黑色)

2然后向上面的杯子中到入过量的白醋,看到杯子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而且葡萄酒又变回原来的颜色。

[得出结论]真葡萄酒遇碱性物质变成深蓝色,遇酸不变色。

(1)她选白醋不选普通食醋的原因是,用HAc表示醋酸的化学式,产生气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葡萄酒变会原来颜色的原因是:

(2)你认为小红得到这个结论的根据是

[知识拓展]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在生产生活中有那些应用(答出一条即可)。

17.通常人们蒸馒头都是在发酵的面粉中加入适量的纯碱(NaCO3),而小明同学发现妈妈今天蒸馒头并没有“发面”,而是在面粉中直接加入适量的小苏打((NaHCO3),也蒸出了蜂窝均匀,口感松软的馒头,于是提出问题:

蜂窝是怎么产生的呢?

[猜想假设]NaHCO3受热能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设计]小明拟定选择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连接仪器,并

(2)将少量碳酸氢钠装入干燥的试管中,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加热试管

试管内壁有无色液体

(4)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小烧杯中

有二氧化碳产生

(5)加热至无气体时,停止加热

试管内剩余白色固体物质

实验完毕,小明非常得意,想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却发现了新的问题。

他的问题是:

于是查阅资料:

酒精灯加热温度约500—600℃;

完全反应时试管内的剩余物为纯净物;

NaCO3加热到851℃熔化而不分解;

NaOH加热到1390℃沸腾不分解;

2NaOH+CO2==NaCO3+H2O;

Na2O+H2O==2NaOH根据资料和你所学知识,你的猜想是。

验证你的猜想,填写下列实验方案

18.小京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生产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

“我制的了氢氧化钠溶液!

小欢同学却说:

“这种无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他提出了如下实验:

用试管取无色溶液少许,滴入2滴无

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验变红

无色溶液中含有

氢氧化钠

小妮认为小欢的实验方案也不严密,不能证实无色溶液中一定是纯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

小妮设计了另一实验:

无色溶液中确实含有

氢氧化钠

显然小妮的实验可靠性比小欢的实验好,原因是

我能写出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实验后,知道催化剂(MnO2)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到底还有那些因素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呢?

[小组讨论]甲同学的观点: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质量分数有关。

乙同学的观点: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有关。

丙同学的观点:

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质量有关。

[设计实验]他们设计并进行了以下4次实验

实验

次数

H2O2溶液质量分数%

H2O2溶液的用量/ml

催化剂MnO2

的用量/g

反应温度

/℃

收集气体

体积/ml

所需时间/s

30

5

85

2

3.8

15

0.1

20

2.8

7.4

55

10.5

(1)

5滴20%   5滴20%

三氯化铁溶液  硫酸铜溶液

2毫升5%    2毫升5%    

H2O2溶液   H2O2溶液

请你写出第②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②和③实验证明甲的观点是正确的;

实验证明乙的观点是正确的(填写字母);

A.①与②B.③与④C.①与④

由以上实验还能得出:

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越高或反应物的质量分数越大,则反应速率    。

(4)通过查阅资料,他们还发现

许多金属盐(如FeCl3、

CuSO4等)对双氧水的分解

具有催化作用。

那么,铁盐和铜盐

的催化作用哪个强呢?

他们设计了

如图的实验,并以两支试管中产生

气泡的快慢来判断结果,小聪同学

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

溶液更合理。

仿照小聪的思路,你

认为还可以作何改进:

28.2008年4月9日,某市发生了一起盐酸泄漏事件。

盐酸泄漏的瞬间浓浓的酸雾弥漫,空气中散发着酸味……,泄漏的酸液顺势流入低洼处的村庄,酸雾导致十余人住院观察。

看到这个新闻后,学校化学活动小组举行一次事故处理研讨会。

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参与其中。

[事故危害分析]

(1)盐酸有腐蚀性造成环境污染

(2)盐酸的刺激性气味危害人体健康。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