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化学上册单元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5880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化学上册单元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册单元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册单元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册单元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册单元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册单元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册单元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册单元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册单元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册单元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册单元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化学上册单元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化学上册单元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高一化学上册单元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化学上册单元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化学上册单元检测Word文档格式.docx

答案:

B

解析:

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只能降低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增大化石燃料的用量,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故B项错。

2.下列说法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选择1~10MPa、400~500℃条件下进行

B.尾气中含有少量SO2,可用石灰水吸收,然后再用硫酸处理

C.工业上,通常采用以铁为主的催化剂,在400~500℃和10~30MPa的条件下合成氨

D.造气中产生的CO,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2和H2

A

增大气体压强,SO2的平衡转化率提高得并不多,所以硫酸厂通常采用常压操作。

3.在现代硫酸工业生产中,用于吸收SO3制取硫酸的是

A.水B.稀硫酸C.98.3%浓硫酸D.发烟浓硫酸

C

水与稀硫酸吸收SO3速率慢,且容易形成酸雾。

4.为降低硫的氧化物造成的空气污染,一种方法是在含硫物燃烧过程中加入某物质(如CaO),这种方法称为钙基固硫。

根据钙基固硫的原理,对反应产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CaSO3B.只有CaSO4C.CaSO3和CaSO4D.CaS

钙基固硫发生如下反应CaO+SO2====CaSO3,CaSO3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反应为:

2CaSO3+O2====2CaSO4,故选C。

5.在NH3、HNO3、H2SO4的工业生产中,具有的共同点是

A.使用吸收塔设备

B.使用尾气吸收装置

C.使用H2作原料

D.使用催化剂

D

合成NH3不使用吸收塔,也没有尾气吸收装置,而且只有合成NH3使用H2作原料。

6.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

Na2CO3>NaHCO3

B.常温时,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

C.与稀盐酸反应快慢:

D.物质的量相同时,消耗盐酸:

Na2CO3与盐酸反应分两步进行,比NaHCO3慢。

7.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使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紫外线的危害,人为因素可能使臭氧层受到破坏。

下列因素可破坏臭氧层的是

A.SO2的排放

B.制冷剂氟氯烃(商品名氟利昂)的泄漏

C.CO2的排放

D.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SO2的排放容易形成酸雨,CO2的排放过多加剧了温室效应,燃料燃烧不充分易产生有毒气体CO和烃类残留,氟利昂与氮氧化物可破坏臭氧层,造成臭氧层空洞。

8.属人工固氮的化学反应是

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B.由NH3转变成NH4HCO3

C.NO与O2反应生成NO2

D.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的化合物转变成植物蛋白

固氮必须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D项为生物固氮,不符合题意。

9.在接触法生产H2SO4的过程中,对“废气、废水、废渣、废热”的处理正确的是

①废气用石灰水或氨水处理 ②污水用石灰乳处理 ③废渣用来造水泥或炼铁 ④设置“废热”锅炉产生蒸气来供热或发电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③④C.只有①②③D.全部

接触法生产硫酸尾气中含有SO2,废气可用石灰水或氨水处理;

废水为酸性的,可用碱性的石灰乳处理;

废渣可作为炼铁的原料,也可以用来提炼贵重金属,还可作为制造水泥的原料或用于制砖。

D项正确。

10.根据平衡移动的原理,能说明提高氨的产量的措施是

A.及时把生成的氨液化分离

B.升温有利于氨的生成

C.使用催化剂促进氮的转化

D.降低压强有利于氨的生成

将生成氨分离,可降低生成物浓度,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提高氨产量。

升温、降压都能使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提高氨产量,而使用催化剂只能增大合成氨反应的速率,对平衡没有影响,氨的产率不变。

11.下图是合成氨的简要流程示意图

沿X路线回去的物质是

A.N2和H2B.催化剂C.NH3D.H2

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未反应的氮气和氢气,单程转化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实际生产中采用了循环法,将它们重新送回合成塔继续反应,同时不断地补充新鲜的原料气。

12.总压强为3.30×

107Pa时,N2和H2混合气体,通入合成塔,反应达到平衡时,压强减为2.525×

107Pa,则平衡时氨的体积百分率是

A.30%B.20%C.15%D.10%

对于容积不变的气体反应,反应前后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在合成氨反应中气体的减少量等于氨气的生成量,所以平衡时氨的体积百分率为(3.30-2.525)/2.525。

13.合成氨反应

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v(N2)正=v(H2)正B.v(H2)正=v(NH3)逆C.2v(H2)正=3v(NH3)逆D.v(N2)正=3v(H2)逆

v正=v逆是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本质特征,由于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的浓度来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因此,比较时须将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用同一物质表示,才能通过数值大小比较。

注意两个反应速率必须有一个表示正反应速率,一个表示逆反应速率,上述四个选项只有C正确。

14.以下关于索尔维制碱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使用的原料为食盐、CO2

B.精制盐水后应先通入CO2再通入过量的NH3

C.析出NaHCO3后的母液中已无NaCl,只有NH4Cl

D.索尔维法的缺点是盐利用率只有70%,生成的CaCl2难处理

索尔维制碱法原料是碳酸钙和氯化钠,精盐水应先通入NH3再通入过量的CO2,析出NaHCO3后的母液中仍然含有NaCl,只是含量较低。

15.把1.0g含脉石(SiO2)的黄铁矿样品在氧气流中灼烧,反应完全后得0.78g矿渣,则此黄铁矿的纯度是

A.33%B.66%C.78%D.88%

反应如下:

4FeS2+11O2====2Fe2O3+8SO2  Δm

480320160

0.66g        1.0g-0.78g=0.22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共45分)

16.(9分)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目前制碱工业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工艺。

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氨碱法”产生大量CaCl2废弃物,请写出该工艺中产生CaCl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联合制碱法”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2是制碱工业的重要原料,“联合制碱法”与“氨碱法”中CO2的来源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化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提高反应的原子利用率。

根据“联合制碱法”总反应,列出计算原子利用率的表达式:

原子利用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NH3+CO2+H2O+NaCl(饱和)NaHCO3↓+NH4Cl

(3)“氨碱法”的CO2来源于石灰石煅烧,“联合制碱法”的CO2来源于合成氨工业的废气。

(4)由于总反应可看作是:

2NH3+2NaCl+CO2+H2O====Na2CO3+2NH4Cl,所以:

17.(4分)SO2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大量SO2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SO2不但本身污染大气,它在大气中经尘粒催化,与水、氧气作用,形成危害更大的酸雨,形成酸雨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石燃料的燃烧 2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等

18.(3分)火力发电厂常用熟石灰吸收煤燃烧产生的SO2气体,并回收制得有用的石膏(CaSO4·

2H2O),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SO2====CaSO3+H2O,2CaSO3+O2+4H2O====2CaSO4·

2H2O

19.(11分)形成酸雨的原理可简示如下:

请结合此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三个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SO2中的硫元素显+4价,它可能降低到0价,利用这一性质可在工厂的烟道气中通入合适的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除去SO2,达到减小污染的目的。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认为:

雨水的pH<5.6时,就判断为酸雨,已知pH=-lgc(H+),经测定某次雨水中只含硫酸,且浓度为5×

10-5mol·

L-1,这次降雨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酸雨。

(5)火力发电厂燃烧的煤中含有大量的硫,其排出的废气中往往含有SO2、O2、N2、CO2等。

为了除去有害的SO2气体,在英国已进行的一个研究结果表明:

高烟筒可以有效降低地表面SO2浓度。

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的SO2增加了35%。

但由于建造高烟筒的结果,地面浓度降低了30%之多。

①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A.少用煤作燃料

B.把工厂烟筒造高

C.燃料脱硫

D.把工厂迁移到农村

E.开发新能源

②请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建造高烟筒的方法是否可取?

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SO2 SO3

(2)③

(3)还原剂

(4)是

(5)①ACE ②不可取 建造高烟筒只能使地面SO2浓度有所降低,但在全球的大气中,SO2的排放量并未减少,会随雨水形成酸性降雨降落到地面

使SO2中的硫元素由+4价降低到0价,此时SO2作氧化剂,因此需要通入还原剂。

c(H2SO4)=5×

L-1,c(H+)=1×

10-4,pH=4,该雨水为酸雨。

减少酸雨的产生,要从根源上寻找措施,即如何减少SO2的排放。

20.(2009海南高考,20)(10分)工业上常用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其过程包括氨的催化氧化(催化剂为铂铑合金丝网)、一氧化氮的氧化和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料气中空气必须过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铂铑合金做成薄丝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为放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提高水对二氧化氮的吸收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答2项)。

(2)提高氨的转化率和一氧化氮的转化率

(3)增大单位质量的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4)3NO2+H2O====2HNO3+NO 加压 降温

21.(8分)读某城市的城市布局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煤炭基地 ②大型硫酸厂 ③自来水厂 ④疗养院 ⑤大型商场 ⑥食品厂 ⑦化工厂 ⑧造纸厂 ⑨污水处理厂 ⑩高等院校

(1)该城市布局是否合理?

请分析原因。

(2)图中②处分布大型硫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

写出制取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

(3)接触法制硫酸的尾气中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硫,如果排入大气,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你认为该企业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回收、利用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该市经济发达,每天有大量的汽车,排放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以及企业、家庭炉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该市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治大气污染?

(1)煤炭基地、大型硫酸厂、化工厂布局合理,理由是它们都接近原料基地,且在垂直风向的郊外,自来水厂、疗养院、大型商场、食品厂布局合理。

自来水厂在河流上游,不受或少受污染,分布在居民区中心地带。

造纸厂不合理,理由是,它位于夏季风的上风地带,且离居民区、高等院校较近,大气污染严重。

铁路穿过市区不合理,因为噪声污染、大气污染严重。

(2)

(3)氨吸收法:

SO2+2NH3+H2O====(NH4)2SO3

(NH4)2SO3+H2SO4====(NH4)2SO4+SO2↑+H2O。

(4)该市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大力植树造林;

②限制大量汽车出行或通过技术升级,减少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尾气的排放;

③采用科学技术对硫酸厂、化工厂、造纸厂、煤炭基地的废气进行回收处理;

④创造条件,将造纸厂迁移到远离市区的郊外。

三、计算说明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硝酸工业生产中的尾气可用纯碱溶液吸收,有关的化学反应为:

2NO2+Na2CO3→NaNO2+NaNO3+CO2↑①

NO+NO2+Na2CO3→2NaNO2+CO2↑②

(1)根据反应①,每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CO2,吸收液质量将增加__________g。

(2)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需Na2CO3·

10H2O多少克?

(3)现有1000g质量分数为21.2%的纯碱吸收液,吸收硝酸工业尾气,每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CO2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44g。

计算吸收液中NaNO2和NaNO3物质的量之比。

(1)48 

(2)572 (3)5∶3

产生22.4L(标准状况下)CO2,即产生1molCO2时,吸收液增加的质量为:

2NO2+Na2CO3====NaNO2+NaNO3+CO2↑

9644Δm=48g

(2)设需Na2CO3·

10H2O的质量为x,则有1000g×

21.2%=x×

106/286,解得x=572g

(3)①2NO2+Na2CO3====NaNO2+NaNO3+CO2↑ Δm=48g

NO+NO2+Na2CO3====2NaNO2+CO2↑ Δm=32g

设由NO2与纯碱反应产生的CO2为amol

由NO和NO2与纯碱反应产生的CO2为bmol

n(NaNO2)∶n(NaNO3)=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