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评审实施计划与会度记录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8735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评审实施计划与会度记录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理评审实施计划与会度记录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管理评审实施计划与会度记录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管理评审实施计划与会度记录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管理评审实施计划与会度记录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管理评审实施计划与会度记录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评审实施计划与会度记录Word格式.doc

《管理评审实施计划与会度记录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评审实施计划与会度记录Word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评审实施计划与会度记录Word格式.doc

评审目的

评价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充分性、有效性

评审依据

依据CNAS-CL01,CNAS-GL12及WK/CAL/CX.GS4-15-2005

评审时间

2010年6月30日

评审方式

召开评审会议,对输入信息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评审地点

公司会议室

评审主持人

XX

评审参加人员

XX、XX、XXX、XXX

评审记录人员

评审内容

1、管理体系文件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报告;

2、监督人员监督工作的报告;

3、CNAS于2010年3月复评的报告;

4、对复评中提出的九条不符合项进行整改的报告;

5、2010年6月本公司内审的报告;

6、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及改进的报告;

7、2010年度校准结果质量控制与分析报告;

8、改进建议。

相关部门及人员准备资料内容要求:

1、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的报告由质保部XX准备;

2、监督员监督工作的报告由质量负责人XX准备;

3、CNAS的复评与扩项评审报告由XX准备;

4、对复评中提出的九条不符合项进行整改的报告由XX准备;

5、2010年6月公司的内审报告由质量负责人XX准备;

6、纠正及预防措施及改进的报告由XX准备;

7、2010年校准结果质量控制与分析报告由技术负责人XX准备;

8、改进建议由XX准备。

编制人

质量负责人:

日期:

批准人

总经理:

日期:

备注

管理评审记录表

WK/CAL/FB4.15-2第1页共3页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XX

参加人

XX、XX、XX、XXX、XXX 

列席人

会议内容记录:

主持人XX:

根据管理评审计划的安排,今天我们召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业务部、办公室、质保部负责人在一起开会进行管理评审,其目的是为了对管理体系的适用性、有效性以及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预期效果及客户的需求进行评审,下面从几个方面的工作报告在会上发言,并从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XX:

作为公司法人最高领导就二0一0年关于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评价的报告,2010年3月CNAS对本公司进行了复评得已通过,并包括公司这次37项扩项也一并通过,评审组对公司的管理体系及运行情况给予了肯定,也对不符合的地方提出九条整改要求,通过五年来的工作,可从六个方面(详见附件一)反映出公司的管理体系对公司五年来的管理和校准工作是适用的和有效的。

我作为业务部负责人,同意XX的发言,五年来我们公司为适用国内校准市场的需要一共扩了105项,特别是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为了适应市场需求,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3月一共扩了三十七项,使公司的校准能力得到提高。

下面从2010年3月CNAS复评和扩项评审报告,特别是需整改的情况作个发言。

详见(附件三),共九条整改要求,其中四条属需改进。

(附件四)望大家讨论。

作为质量负责人,下面将2010年度的监督员监督工作发言如下(详见附件二),监督员发现的突出问题是由于现场校准与实验室内环境条件有些差距,所以在原始记录的填写不规范时有发生,这次内审中也发现一个不符合项,相应作为纠正措施来采取办法整改。

另外,向大家汇报一下,2010年度的内审情况,详见(附件五)这次内审总的来说公司在管理和校准基本上是符合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但也查找了七个不符合项,具体如下:

1、在电学室、长度室均发现原始记录数据不清晰、潦草、联体字、不工整、空白处未划掉。

如电学室编号为:

E-201000309的原始记录。

2、在电学室发现放置被校样品架上的标识“待检区”未贴牢,容易掉落。

3、技术部(长度室、热学室、力学室、电学室)均发现仪器设备使用登记表中缺少校准样品的编号。

4、质量部:

根据兄弟单位的提醒,“CNAS对内审和管理评审2007年已制订了两个指南,代号为CNAS-GL12内审指南,CNAS-GL13管理评审的指南,”而至今未用到公司的内审和管理评审中去,体系文件中的内审和管理评审也缺此内容。

XXXXX 计量仪量仪器有限公司

WK/CAL/FB4.15-2第2页共3页

XX、XX、XX、XXX、XXX

5、CNAS不久前颁布了校准实验室内审现场核查表新的格式和内容,而公司目前用的还是老格式,不是新版本。

6、2010年3月CNAS对公司进行复评提出了与设备要素中要求制订计量校准设备的考核使用和维护等程序,公司只对《质量手册》5.6要素进行了修改、补充,而未对《程序文件》作相应修改。

7、质保部审阅到校准结果的质量控制2010表时发现验证方式全是“C”类,不妥!

从内审中发现的七个不符合项除4个需采取纠正措施外,还有三个是通过对体系文件的补充和修改达到改进的目的,望大家分析一下是否正确。

XX:

根据CNAS复评审,和2010年度的内审,我认为主要问题是对“文件控制”的认识不足,从而忽视了对CNAS从网上公布的文件的要求和指南,这样对我公司工作均会造成影响,“文件控制”的目的就是要供我们采用的内部、外部文件都要得到有效,过去这一工作不重视,从内审中七个不符合项和CNAS复评中九个不符合项中其中一个其提示了下面改进建议(见附件8)。

1、按CNAS-GL12,CNAS-GL13指南的要求对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进行修改和补充。

2、根据2010年3月CNAS对公司进行复评中提出需制订计量校准设备的建立、考核、使用和维护等管理程序。

3、在内审中发现仪器设备使用登记表中缺少被校样品的编号和栏目,因此对此表格进行改变增加此栏目,将老的记录表格注明作废字样。

按2010年度校准项目验证和监控实施方案(见附件7)对公司长度室、力学室、电学室、热工室四个专业进行13个项目分别是:

针规、卡尺、扭矩扳子、电子称、接地电阻测试仪、耐电压测试仪、温湿度计、温度二次仪表、色差仪、秒表、高频信号发生器、玻璃容器、转速表等通过人员对比的方法进行技术较核,其结果En值通过计算均≤1,结论符合,说明公司的校准结果质量较好。

只是通过内审发现验证方法全部是采用人员对比,这样的验证方法对校准结果的质量保证的有效性、准确性有影响,今后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特别是积极参加国家和实验室间比对计划,或是自己组织兄弟单位之间的实验室间的比对,以提高技术较核的质量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这次管理评审各部门和重要岗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为管理评审做了八个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重要的输入信息,通过八个报告全面和重点的反映了公司整个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2010年的内部审核表明,实验室从领导到每个员工都积极参与,

XXXXX计量仪量仪器有限公司

WK/CAL/FB4.15-2第3页共3页

XX、XX、XX、XXX、XXX

管理体系基本符合实验室认可准则,CNAS认可组织的法律法规和客户的要求,体系的运行能够遵循文件规定,并有相关的记录,应该说实验室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的机制,管理体系能够持续有效的运行,对于内审发现的7个问题,4个做了纠正措施处理,3个对体系文件做了改进的建议。

同时在内审中还结合了CNAS在2010年3月对公司复评扩项评审所提出的九条整改要求又进一步进行了检查,其中绝大多数进行了整改,但也发现个别条款还需作补充改进的内容。

在校准结果的质量保证方面:

2010年实验室内部安排了不同人员的比对试验,项目涉及到各技术室(长度室、热工室、电学室、力学室)共13个项目,比对的结果见附件七。

En值均小于1,说明实验室的校准结果质量是有保证的。

通过这次管理评审说明管理体系是适宜性和有效的,本实验室的质量方针是充分考虑到客户的利益和需求,质量方针充分体现了实验室的公正性和诚信度。

公司的质量目标已实现,希望全体员工继续努力,在新的三年里沿着公司制订的管理体系运行得更好,使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校准能力大大的得到提升,去满足校准市场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