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946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docx

彭富春春自然之道《老子》解读

自然之道

——老子《道德经》讲解

2000年2月——2000年6月

(谢劲松张中全苏德超李必桂记录)

导言

本学期讲解老子。

讲课不是给大家提供信息,因为信息是技术语言。

讲课要讲那古已有之的话,并分析这古已有之的话,以便启发思考。

我们想通过学习古人思想来启发现代新的思想。

先讲老子思想与中国思想的一般特征。

中国思想的一般特征:

1、鲁迅说:

中国的思想根本是道家。

为什么?

尽管佛教和儒家在中国影响甚大,但为何是道家?

2、李泽厚认为:

儒道互补。

儒道何以互补?

道家规定了对佛儒的理解,即儒家精神与佛家精神中有道家因素。

鲁迅讲道家精神,没注意老庄的区分,如阿Q。

道家思想主要讲自然规定性。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自然规定的节日,不是神性的节日,如春节。

但传统天道对现代中国人失去了规定性。

现在春节已没有意义,如同西方的圣诞节、复活节一样。

过去春节祭祖,现在不明显了。

道经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讲解】

第一章是老子思想的大纲,是开端。

学好这一章,就能把握好老子思想的大概。

但要读十年。

十是象征数,是圆满的象征。

第一章的结构在四个维度上展开:

道本身、存在维度、思想维度和语言维度。

1.道本身。

道,可道,非常道。

可以言说的道,不是那个本原的、真实的道本身。

1)第一个“道”,《说文解字》:

道,所行道也,道就是行。

所行道是什么道?

与一般道的差异:

道路自身开辟道路。

区别于鲁迅。

鲁迅讲:

天下本无路,路是人走出来的。

但不是人规定路,路是自身开辟的。

又区分于对象,道路不是摆在那里的。

2)第二个“道”,说。

“道,可道”已有二重区分,可说的和不可说的。

道与说构成什么关联?

道与说不构成必然关联,道不是语言性的,语言可能会构成遮蔽道自身,可以说的道不是根本性的道。

2.存在维度。

名,可名,非常名。

可以说的道,就不是那个根本的、真实的道本身。

第一个“名”,也不是语言性的。

第一个“名”就是道,不可言说的存在自身。

道本身不是语言性的。

说跟道的关联。

“名,可名”,可以说的道,不是根本性的道。

但又要说不可说。

这是悖论。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称的道是天地的开端,有名称的道是万物的根源。

有无与天地万物的关联,存在与存在者的关系,无——天地,有——万物,有无不等于天地万物,二者是规定与被规定的关系,有无使天地成为天地,使万物成为万物。

讲存在跟存在者的关联即,有无同天地万物的关联。

名,指称,无指称天地开端;有,指称万物根源。

老子最本原意义,有就是无。

有无,不等于存在者。

始、母,开端,规定者。

无,不等同于天地,有,不等同于万物,而是规定天地和万物,使天地成为天地,使万物成为万物。

这一句,先谈道本身。

从道到物,是在存在维度来谈论道。

道是隐匿的,隐匿的前提:

从谈论道开始,道——天地——万物。

下面由存在维度转向思想的维度。

3.思想维度。

故常无,以观其妙;常有,以观其徼。

所以从无可以洞见到奥妙,从有可以分辨出产生与消失的边界。

观是洞见。

无知对应盲目,知对应洞见,假知对应意见。

妙,本义是少女,是神奇、神秘。

什么东西是神秘的?

那自身隐蔽自身的是神秘的。

徼,边界,Outcome,出来,什么东西的边界?

有与无转化的边界。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此两者(有无),同出于道,而有不同的名称,都被称作神秘。

玄,黑色,暗淡无光,遮蔽自身,同时又显现自身,所以神秘。

玄的本义是黑色,无光亮,不显现。

自身隐蔽自身。

绝对黑暗和绝对光明都不显现。

道,既显现又遮蔽。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神秘得不能再神秘了,它是一切神秘和奥妙的开端。

门:

可经验、可想象、可看见的,是事物开端和终结之处。

它给人敞开了一条通道,不是人随便能打开和关闭的。

总结:

有无,同天地万物的关系。

妙、徼是对有无自身的描述。

有无对观而言是妙和徼,显现和遮蔽的。

道本身是遮蔽了的显现。

有无的边界是不变的。

妙、徼同始、母区分。

玄、门与徼的差异:

玄是对妙、徼的进一步规定,是所有奥妙的门户。

4.语言维度。

1)道不是语言,不是名称。

此道不是彼道,此名非彼名。

2)道与名,反过来讲,语言不可说道自身。

3)达到道自身必须借助语言。

一方面要借助语言,另一方面又要拒绝、放弃语言。

再归纳:

存在维度:

道是有,又是无。

开端是生育,始祖。

母,是生育关系。

思维维度:

思想就是要去观妙、观徼。

把握有、无的转化和边界。

语言维度:

上述1)、2)、3)。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讲解】

第一段:

讲美、恶、善、不善的矛盾,由思维引起;下一段讲有无、难易的矛盾,与这一段不一样。

老子有没有辩证法?

不是Hegel的辩证法,Hegel通过否定之否定扬弃矛盾。

老子没有辩证法,只是揭示矛盾,对矛盾的克服是后退性地回到本源。

思维的矛盾:

美、恶;善,不善。

不是就存在本身而言,而是就思维而言。

第二段:

老子把思维矛盾转变成存在的矛盾,自然本身没有差异,是自在的,没有矛盾;矛盾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建立尺度。

老子混淆思维的矛盾与存在的矛盾。

“有无相生”,这里有无是存在者,很容易冒充为存在的有无。

第三段:

讲圣人的原则,从自然获得。

圣人要达到本源,达到道。

问:

自然与圣人关系?

圣人如何获得这种原则?

“圣”、听、说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对圣人具有规定性。

但又如何向圣人显现?

中国思想回避这一问题。

自然与圣人并无直接关系,需要中介——思想or智慧。

中国思想,遗忘了“思想”(Thought)

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讲解】

第一段:

讲道的原则。

第二段基于道的原则而建立圣人的原则,要注意精神与肉体的差异。

老子认为肉体比精神更淳厚,更合乎道的原则。

老子并不否定一般的欲望,而是给欲望划分边界。

为什么“圣人之治”看重“不”(无)?

因为现实之道是无道的,现实本身必须否定。

儒家少“不”,因为儒家思想基于对现实的肯定和区分。

“不”与“无”的关系?

“不”是走向“无”的通道,即“道”的通道。

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讲解】

对道的描述:

冲、渊、湛。

为什么道本身是无底无边?

因为道自身是底,是边,作为自身的根基。

“似”、“或”。

道既显现又遮蔽。

道是本源,是开端,并非对道下定义。

用“万物”来描述“道”。

道不是万物,道不离万物。

导致对语言的拒绝。

既使用语言,又抛弃语言。

对道的描述使用了形象语言和自然语言。

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吹火袋)籥(yuè,乐器,似笛)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讲解】

文本结构:

先是天地,然后圣人。

“万物”、“百姓”不是目的,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具、手段。

关键在于让“万物”、“百姓”返回本性。

道家的“道德仁义”是存在论的;孔孟的仁义道德是伦理学的,“道德”由存在论转入伦理学上“道德”,是伪善的根源。

“这个女人是受苦的”(存在),“这个女人不该受苦”(伦理)。

“仁义道德”何以可能?

伦理作为价值与存在相关联。

海德格尔就是要否定伦理学化的道德。

伦理学问题应回复到人本身,回到人的处境问题。

指出伦理学(Ethik)在古希腊指“风俗”,是人的生存处境。

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讲解】

讲“生”和“生命”,对道的描述。

“不死”、“玄牝”与生育相关。

“道”与“天地万物”构成生命生成关系。

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讲解】

文本结构,先天地再圣人。

天地不自生与长生的关系:

①天地是否生?

儒家讲“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自身是生生不息的。

②天地是否长生的、永恒的?

永恒的东西是瞬间的,是有生有死的。

有生才有死。

老子的天地是思想强暴的产物,是被思考出来的天地,是为了用来说明道。

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讲解】

关键是“上善”,“上善若水”,即道若水。

水的基本特性,给予而不获得。

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讲解】

整个思维方式:

谈的是日常经验,但从中归纳出普遍原则:

功成身退,天之道。

日常经验的道理:

1.一个事情发展到达其极限,便使事情终结。

不可常保,守即保,保持自身。

人对待终结态度即人之道,固守于这一终结。

与之对应,天之道不固守此。

这天之道,在老子处是功成身退。

2.天之道是否是真的天之道?

天之道自身尚有未言说的东西。

功成身退比人之道强,但不是真正的天道。

只是意识到终结,没意识到开端,终结处就是开端处。

日落日出,冬去春来。

3.天,heaven译得较好。

为何不用sky?

这里不是指自然的天空,而是天命。

基督教的天:

基诞督生时,东方博士看到天上星星,决不是自然界的星星。

但康德讲头顶上的星空,是自然的天空。

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讲解】

结构,先人后道。

人:

身体,灵魂,气,以及社会政治,都要达到道,如何达到“道”?

通过“否定”——“能无”。

因为人首先在无道和不道中,但不同于西方的“原罪”。

对道本身的描述是肯定的。

先谈人。

第一组排比,从身体、灵魂、气,再到社会、自然。

这种种方面是要达到道。

如何达到道?

通过一组否定表达式反问。

能婴儿乎?

为何用否定。

对人来说首先不是在道中,而是在无道和不道中。

当然要注意,人开始虽是不在道中,但不等于西方的人生而有罪。

第二组排比,不同于第一组,第一组主要是通过否定,这里是肯定,生生不息,象母性。

李泽厚:

A≠A±的表达式体现了中国思想的中庸原则。

老子这里也采用,但不是中庸原则。

主要是强化了道与无道、非道的区别。

恃、宰是违反道的。

将两种对立现象集中显现出来。

悖论式。

将A≠A±,作为一般原则:

①规定,②区分不是什么。

二者不可分离。

总结:

“生而不有……长而不宰”,这样表达式在中国文本中非常典型。

但在儒家和道家中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儒家是中庸,老子是悖论,将道与无道形成极端的对照。

可看成是一种普遍的思想法则。

思考一事,给一事命名、规定,同时又区分不是什么。

牵涉道与万物关系,道不是万物,但在老子和中国思想中,道是显现于万物中的。

在庄子则进而发展到极点,肮脏处也有道,“道在屎溺”。

西方的道是超越万物的道。

老子虽讲道不是万物,但道的显现相关于万物。

1.讲人之道。

2.讲道本身。

达到道要通过非道,显示道家与儒家关于人性的根本差异。

原始儒家——人是善的;道家——人最初并不在道中。

而基督教强调人生而有罪。

表达的差异立于中西思想关于人性的根本差异。

补充:

tobe、being(是,存在)、tohave(有,拥有与有)的不同维度,海德格尔tobe指生成,have则与人的欲望相关。

存在还是占有?

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讲解】

这里“有”、“无”是万物的有无,是形而下的有无,而不是道的有无,不是形而上的有无。

用西方一对概念(实体和功能)来勉强类比:

有是其利,是实体;无是用,是功能。

空与有、利与用相生。

万物有无的利用,是如何产生?

海德格尔在何种意义上谈到陶罐?

器具的功用在于其器具性。

装水并倒出才显示出有——无。

海德格尔更多考虑的是器具在天地人神的聚集中显示出来的。

老子:

有与无、利和用都是与人相关的,器具都是与人相关。

于是归纳得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一定要注意微妙的差异,正是差异使二者互相区分开。

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讲解】

描述很多现象,得出圣人之道,既可以说从否定性得出,又可以说从肯定性得出。

五色,五音……,描述了感觉、心灵、行为和它们的对象。

感觉与被感觉之物的对应关系。

讲感觉和感觉对象比较抽象,可更具体化为:

人和他的对象的关系。

是什么样的关系?

人的欲望和所欲望的关系。

如何被规定?

破坏、损害。

肓、聋、伤。

被欲望者损害、危害了欲望者。

智慧生于痛苦,成熟源于痛苦,证实了日常语言。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

智慧的痛苦,是人要跟自身相分离。

分离之后的智慧,为腹不为目,人不等同于自己的欲望。

纵欲、禁欲两条道路。

现实是纵欲。

老子:

要给欲望划界。

腹与目对立、分离。

在生理上是一回事,身体器官,在此却有不同意义。

肚子饿,眼看别人吃而饿。

总结:

由此痛苦而生智慧,圣人之道,为腹不为目。

人与对象的关系,不是主客体关系,而是欲望与被欲望的关系。

划分欲望边界产生痛苦。

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讲解】

思考结构:

宠辱——身体——天下。

这一思想过程基于什么?

先分析宠辱:

宠辱属于感觉。

感觉有多种,宠——好,辱——不好,否定性。

这区分是次要的。

情绪是状态性的还是意向性的?

我在饿——状态性,我爱谁、恨谁——意向性,指向一对象。

有些感觉既是状态性又是意向性,意向性会转化为状态性。

意向总要指向某一东西。

意向情绪包含了一个结构:

感觉自身和感觉对象。

意向行为和意向对象,在此具体化为人作为情绪者和他所感觉的人和物的关系。

主动被动、宠人辱人、受宠受辱。

宠辱若惊,老子这里是被动状态,是被决定的、受动的、被给予的。

意向性是被动的。

为什么受宠、受辱,老子未谈。

他只考虑感觉何以可能,因为有感官,有身体。

区分身体与肉体,身体不是肉体,肉体是物质性和情欲性,身体更强调整体性。

红灯区是肉体场。

老子这里是指身体,这身体是肉身。

奇怪的是把身体和天下连一起。

天下,即苍天之下,指大自然。

天下,——生活世界。

为什么不是从政治层面,而是从自然层面来考虑人类社会?

身体,纯粹身体是纯粹自然,是天道本身。

道教的长生术基于纯粹身体与纯粹自然的一致。

身体是另一种自然。

自然是另一种身体。

毕达哥拉斯,大自然和小自然。

感觉、身体、天下,身体是最重要的。

西方如何理解身体?

1.传统:

人是理性动物。

动物性即身体性,理性规定身体:

精神——心灵——肉体。

这形成了一种很奇特观点:

人要抛弃肉体,才能获得精神。

苏格拉底:

学习哲学就是练习死亡,因为灵魂是在彼岸世界。

落到尘世落到泥土,落到肉体,肉体是灵魂的牢笼。

回忆说、美的迷狂。

洞见了美本身才迷狂。

柏拉图的观点在基督教中得到保存。

保罗的身体就是上帝的圣殿。

这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区分。

灵与肉矛盾。

2.现代思想:

身体被人的生命和存在规定。

尼采:

对美的陶醉与对性的满足是一回事。

超人是大地的意义,另一个亚当,从泥土中生长出的,决非另一个上帝。

它是满足了的欲望,反理性。

所有这一切都基于对世界的考虑,不脱离人对生命的体验。

3.后现代:

纯粹欲望,无理性,赤裸裸的、性的欲望,无规定性。

不排除过去理性对人的规定在现代社会具有权威性。

无规定性造成了性解放,造成了人的不崇拜圣人和英雄,崇拜拳击、麦当娜、杰克逊。

老子思想的基本结构:

A.道,非道;B.万物;C.思想;D.语言。

第一层:

老子的道不是语言之道。

不是“太初有道”的道,也非海德格尔纯粹语言之道。

老子的道是自然之道,但与万物构成关系,首先显现为自然之物,然后显现为社会之物。

道是万物的开端,万物之母。

第二层:

道与思想的关系,主要是道与圣人的关系,因为思想是人的思想。

有个很复杂的问题:

道显现为万物,显现为自然之物和人类之物,道的最后显现必须是在思想层面。

同时一个思想必显现为道的思想。

这就是所谓循环、圆圈。

逻辑是要避免这种循环的,但我们不能逃避这个圆圈,我们必须进入这个圆圈,这是道与思想的切合。

整体跟部分的关系。

理解整体,必理解部分,要理解部分必理解其整体。

必须进入,不是说在循环之外,我们已在循环中。

第三层:

道与语言。

语言不可能表达道,且语言不是道,不是自然,它是工具。

要了解道,必是通过思想,同时必显现为语言。

这带来了一个困境,道如果是不能描述的,老子的《道德经》是否是道?

显然是。

老子整个文本没有不合乎道的语言。

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讲解】

三段文字,描述三个不同方面:

1.关于道的感觉;2.道本身;3.人与道;

第一段在根本上规定了第二段,而不是相反。

第二段和第一段又规定了第三段。

第一段:

无非是说道是不可视、不可言、不可搏。

为什么讲看和听?

因为看和听是两种人性的感觉,马克思称为人性的感官。

感官变成理论家。

实际上西方的理论跟“看”相关。

听,对神的声音的倾听,是智慧的源泉。

道本身不可感觉。

第二段:

对道本身描述,讲了上、下、前、后,是空间性的。

通过上下前后的描述,得出道本身就是无。

脱离了自然感觉,老子对道的描述超出了自然态度。

无物之象,无状之状如何来的?

排除日常经验、逻辑对于道的规定。

不能用经验表达的观点来解读老子。

这里第一段从感觉谈论道,第二段讲道本身,道依然被道的感觉规定,两方面都是要摆脱关于道的一般性思想和语言。

老子只说道不是什么。

下段还会用另一种语言来谈道。

最后一段:

人与道,用道规定现在的存在。

执古之道,凭什么执古之道?

道是否存在?

必须通过语言。

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

徐清。

孰能安以久?

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弊而新成(或“故能弊不新成”、“能避复成”)。

【讲解】

第一段:

行道的人,并指出对之描述的困难。

第二段:

所描述的。

第三段:

得出道的通则。

老子的道是自然之道,非语言之道,但这自然之道会变成指引。

开始讲行道的人,难以描述,尽管难以描述还要描述,追求道就是要说不可说,思那不可思。

不可言说者不是一个东西摆在那里,而是在说中显现,聚集在说的周围。

要思考他们(老子、海德格尔)是怎么思考的。

道,始终是“不是什么”,由此引申为不可思考,再引申为不可言说。

道在老子处不是动词。

道是、道有、道在,在中文中都无意义,老子考虑了另一种表达(道不是什么)。

“道似”,“道如”,“道象”,仿佛,如同,恰是,它们是一个语言家族。

中文“仿佛”、“若”可作为动词,英文as不能作动词。

老子不说道是什么,反对道是可说的,可说的是万物。

克服上面两种(绝对可说,绝对不可说)的“若”,把不可说的说出来,“若”前面的道不可说,后面的表语是可说的。

但“若”包含了非常危险的情况,将道是什么和道不是什么两种情况聚集在一起。

“道如同什么”的危险性在于:

老子一方面试图把不可说的说出,是显示,另一方面又是对不可说遮蔽。

这危险不是价值判断。

对此危险只有小心,除此没有别的办法克服。

下面讲关于“善为士者”如何用了很多形容词。

稍微区分,犹、豫、俨,是非主动性的描述,无为的,否定性的,消除非道的东西。

涣、释、敦、朴、旷、谷是主动有为的,大致如此,或多或少,非不多不少。

第一段:

要说不可说。

第二段:

为道者形态的描述。

第三段:

通则。

讲道理的表达,用古人话说就是谋略,现代是算计。

我如此,或不如此,将会怎样。

老子提出两种情形:

浊与清、安与生。

如何由浊到清、由安到生?

通过中介:

静与久动。

这是老子理解的道。

同流合污是自然态度,出污泥而不染是分离的态度,老子主张“宁静”而不是分离,上两种态度都是老子要反对的。

静与动,道本身或合乎道本身的人才能作到。

保此道者不欲盈,进一步说明要消除欲望和意志,同时还要消除目的,才能回到道本身。

与道同在,才能获得生命。

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讲解】

谈万物与思想的关系,都基于与道的关系,与修行修道有关,是大道而非小技。

领会其大道而不是小技。

开始一句,致虚极,守静笃。

道本身是虚静,思想之所以虚静是因它达到了道。

在虚静的思想中呈现的万物是万物自身,“万物静观皆自得”。

回复自身,非虚静的思想中呈现的万物并非万物自身。

让思想回归思想自身,让万物成为万物自身。

下面是对思想与万物回归自身的描述。

回到根本去。

根本这个词,在西方哲学史中是基础、形式、根据,存在者的存在、理由。

万物归其根,是到自身那里去,而不是其它。

归根或宁静何以可能?

静就是和平、平安。

那个东西何以能和平、平安?

静与动相对,回归根本,就是居住于自身,立于自身。

“复命”,命是命根子,就是自身的规定性。

注意命与运的对立性。

变与不变,不变者为命,变者为运。

复命曰常。

与“非常道”之“常”是一个意义。

以上是物本身自回归于道的描述。

下面是对人的,对思考的描述。

知常曰明。

明,眼明,看得见叫眼明。

如何看得见?

有光。

知常这种明,就是要反对日常的聪明观念。

要知道万物的根本,是洞见,排除日常聪明,是直观,直觉,这种直觉直观是要求看到一种不可见的东西,看到不可见的间接性,达到直接性。

知常乃容、王、天、公,都是超出间接性,达到道本身。

道本身是永恒存在的,如同天理一样,不是人,人死了道还存在。

但与人有密切关联。

道使人成为人。

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注解】

再次强调,《道德经》围绕道与万物的关系、道与思想(圣人)的关系、道与语言的关系展开。

道与万物的关系有合道与不合道的两种情况。

《老子》不是体系化的思想,且有版本的不同。

我们的任务只是“解放文本”。

本章第一段讲思想与存在关系的演变;第二段讲信与不信;第三段讲自然。

关于第一段。

首先是“知”,且是“知”“有”,简明、纯朴。

知者并不具备决定性的意义,为所知规定。

下面是“誉之”,由“知”演变为一种情感、意志的态度。

誉者不同于知者,它要规定被誉者。

然后是“畏之”,“誉”是走向物,“畏”是远离物。

继而是“侮”,与“誉”相反,“侮”要否定、消灭物;“侮”也是要走向物的。

由这里可以自然地想到西方形而上学思想的演变。

海德格尔认为,西方的历史就是由存在变成意志,是由意志来遮蔽存在。

尼采虽是现代思想家,但他的“权力意志”仍带有形而上学的意味。

这里包括叔本华,马克思——他们都带有德意志唯心主义的强烈的意志。

关于第二段。

什么是“信”?

“真实”。

不信是信不足的产物。

若道是开端,那么道自身的遮蔽就会构成不信。

首先是信,而后是不信。

但于人而言,首先是“信”还是“不信”?

依西方,首先“不信”;依中国,首先“信”(诚)。

关于第三段。

道,“我自然”,我合乎本性,就是我合乎道。

最重要的是第一段。

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