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提升练岳麓版07253209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9537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提升练岳麓版07253209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提升练岳麓版07253209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提升练岳麓版07253209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提升练岳麓版07253209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提升练岳麓版07253209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提升练岳麓版07253209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提升练岳麓版07253209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提升练岳麓版07253209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提升练岳麓版07253209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提升练岳麓版07253209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提升练岳麓版07253209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提升练岳麓版07253209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提升练岳麓版07253209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提升练岳麓版07253209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提升练岳麓版07253209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提升练岳麓版07253209文档格式.docx

《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提升练岳麓版07253209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提升练岳麓版07253209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单元提升练岳麓版07253209文档格式.docx

据材料“但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则以有违礼制为由多次拒绝,甚至打算以全免关税来换取列强放弃公使驻京”可知清政府仍然抱着天朝上国的心态与外国交往,政府非常顽固的坚持所谓的“礼制”,故B项正确,C项错误;

清政府开始建立近代外交体制是在总理衙门成立后,故D项错误。

答案 B

4.(2017·

江西宜春模拟)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提到:

“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

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国民大革命

解析 根据材料“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可知,太平天国政权切断了北京与江南一带的联系,清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只能依靠地方士绅筹办地方团练,如湘军、淮军等平定叛乱,故A项正确。

5.(2018·

河北衡水高考模拟)1853年末,清朝户部下文:

“凡川、粤盐斤入楚(湖北),无论商民,均许自行贩鬻,不必由官借运……令四川、广东各督抚招来商贩,远赴邻村。

”清政府允许“私盐”入楚,主要是因为(  )

A.四川广东两省的食盐价格便宜

B.清政府开始实行官盐民营政策

C.清政府对太平军实行经济封锁

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了官盐贩运

解析 A项不是主要原因,且在材料中无体现,故A项错误;

据材料可得清政府允许“私盐”入楚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不能说明清政府开始实行官盐民营政策,故B项错误;

据材料清政府允许“私盐”入楚说明清政府并没有对太平军实行经济封锁,故C项错误;

据材料可得太平天国运动控制湖北,官盐无法进入,只能允许“私盐”入楚,故D项正确。

答案 D

6.

(2018·

湖南长沙调研)1912年8月《民权画报》发表题为《改头换面》的一幅漫画,画中人面部主要器官由“共和”二字组成,四肢和躯干乃为“拿破仑”三字。

作者旨在(  )

A.肯定袁世凯维护共和之功

B.揭露袁世凯实行专制之实

C.希望结束专制建立共和国

D.批判法国人支持北洋政府

解析 题目中人面部主要器官由“共和”二字组成,四肢和躯干乃为“拿破仑”三字,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中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自己成为帝国皇帝,联系此时是1912年8月,《改头换面》这幅漫画揭露袁世凯以民主共和为名行专制之实,肯定袁世凯维护共和之功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

揭露袁世凯实行专制之实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

此时已经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故C项错误;

材料中未体现法国人支持北洋政府的信息,故D项错误。

7.(2017·

湖北七校联考)辛亥革命“完成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  )

A.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

B.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

C.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解析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颁布了《临时约法》,这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向法制化和民主化发展,故C项正确。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民族革命的任务,A项错误。

B、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8.(2018·

广西玉林、贵港、梧州调研)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学生会建立“讲习团”,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

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

这些现象反映出(  )

A.南方学运注意与工运相结合

B.五四运动实际是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

D.五四运动呼唤了共产党诞生

解析 根据材料“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

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可知,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故C项正确。

9.(2018·

湖南怀化模拟)下图是1919年5月4日,《时事新报》刊登的一幅漫画。

这幅漫画(  )

A.说明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

B.促使国共两党进行北伐战争

C.引发国内民族情结的高涨

D.体现出中日民族矛盾的高涨

解析 注意时间是1919年5月4日,列强瓜分中国是19世纪末,故A项错误;

北伐战争是1924年开始,故B项错误;

1919年5月4日正是国内五四运动的时间,漫画反映了巴黎和会上列强分赃和侵犯中国的利益,北洋政府代表找不到谁来主持公道,继而引发国内民族情结的高涨,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反映中日民族矛盾高涨,故D项错误。

10.(2018·

安徽安庆调研)中共一大提出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

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

B.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C.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

D.与资产阶级的革命对象相一致

解析 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是1927年秋收起义后,故A项错误;

中国共产党二大的纲领较之一大,联系了中国的国情,说明中国共产党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故B项正确;

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使党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

中国共产党二大纲领中还有最高目标,故D项错误。

11.(2018·

云南昆明检测)“清廷虽覆,而我竟陷于为列强殖民地地位矣”,“今日革命则立于民众之地位,而为之向导,所关切者,民众之利害也”。

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出的这一主张有利于(  )

A.结束清朝专制统治B.反对军阀复辟帝制

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稳固抗日民族阵营

解析 国民党一大召开于1924年,清朝专制统治1912年结束,故A项错误;

B项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建立,故C项正确;

抗战始于1937年,故D项错误。

12.(2018·

湖北武汉模拟)1924年孙中山在新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并亲自核准了《农民协会章程》《工会条例》。

这一做法有利于(  )

A.改组中国国民党B.唤起民众投身国民革命

C.壮大中国共产党D.提高工人农民经济地位

解析 从材料“1924年孙中山在新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可推知该措施是在改组国民党之后实行的,故A项错误;

材料中孙中山重视工人、农民,可知这一做法有利于唤起工人和农民参与革命,故B项正确;

孙中山是国民党领导人,其做法不是为壮大共产党,C项错误;

从“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可知材料中的措施不是为提高工人和农民的经济地位,故D项错误。

13.(2018·

广东揭阳模拟)“我们是无产阶级的军队!

”“红军是抗日的武装!

”“蒋介石是卖国贼!

”“打倒国民党政府!

”“工人组织起来,改良待遇!

工人农民加入红军实行土地革命!

”某一历史时期这些宣传标语口号(  )

A.服务于红军战略转移的需要

B.已摆脱“左”倾路线的束缚

C.突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解析 红军的战略转移即长征,“我们是无产阶级的军队”“红军是抗日的武装”“蒋介石是卖国贼”“打倒国民党政府”“工人组织起来,改良待遇!

工人农民加入红军实行土地革命”体现了红军长征时期的口号,即服务于红军的战略转移需要,故A项正确;

从材料来看无法看出其已经摆脱了“左”倾路线的束缚,故B项错误;

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逐步转变为民族矛盾,材料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

材料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无关,故D项错误。

14.(2018·

山西大同模拟)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主张先解决军事路线,只批判临时中央在军事路线上的错误,没有提政治上的错误,相反还在决议中对这个时期的政治路线,说了几句肯定的话。

其主要目的是(  )

A.维护中共政治路线的严肃性

B.彻底粉碎“左”倾机会主义

C.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的分歧

D.最大限度地避免党内的分裂

解析 维护中央政治路线的严肃性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

“彻底粉碎”表述过于绝对,且当时存在的是“左”倾冒险主义,故B项错误;

材料不突出“独立自主”的一面,而是突出争取团结,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没有提政治上的错误,相反……说了几句肯定的话”,最大限度的团结党内同志,避免党内因意见分歧走向分裂,故D项正确。

15.(2018·

云南昆明一中模拟)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提出:

“然欲以铁与血主义实保中国东三省,则第三国之阿美利加必受支那以夷制夷之煽动起来而制我,斯时也,我之对美角逐势不容辞。

”这说明了日本(  )

A.侵略的主要目标是东三省

B.侵略计划中东三省的地位重要

C.侵占东三省是为打击美国

D.局部侵华与全面侵华性质不同

解析 东方会议是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为制定侵略中国的方针政策而召开的重要决策会议,主要是讨论侵略中国的总方针,并非仅是东三省,故A项错误;

东方会议是日本决定加紧推行侵华的大陆政策的关键性会议,材料中强调“欲以铁与血主义实保中国东三省”表明地位重要,故B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日本是为打击美国而侵占中国东三省,故C项错误;

二者性质都是侵华,故D项错误。

16.(2017·

河南高三质检)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

这个战争,还是在1931年就开始了。

”毛泽东如此界定抗日战争(  )

A.意在突出中共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B.有利于推动国共两党联合政府的建立

C.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国民党的抗战贡献

D.有助于全面呈现中国军民的抗日历程

解析 毛泽东把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放在1931年,这有利于全面呈现中国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过程,故选D项。

17.(2018·

江西师大附中月考)1937年11月28日,《泰晤士报》社论对某一会战进行高度评价:

“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

”这一战役(  )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是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

C.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

D.标志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解析 根据“1937年11月”“英勇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等信息可判断该战役为淞沪会战。

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故A项错误;

太原会战是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故B项错误;

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故C项正确;

武汉会战标志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故D项错误。

18.(2018·

福建龙岩模拟)中国两次反日侵略战争的时长、意志和结果出现巨大反差,其根本因素是(  )

表 中国两次反日侵略战争对照表

时间

国力

装备

中国军队损失

日占区

中国政治和社会状况

结果

甲午战争

9个月

中国稍优

相当

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陆军10~20万人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国家统一;

某些地区民间出现反清活动

战败投降

14年抗战

14年

悬殊

原有空军几乎拼光;

海军全军覆没;

陆军牺牲、失踪约400万人

大半中国

由分裂到统一;

同仇敌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完全胜利

A.经济实力B.民族意识

C.政府领导D.国际援助

解析 甲午战争中国的经济实力优于日本,但却获得失败的结果,抗日战争中国实力落后于日本却获得成功,故经济实力不是导致两次反侵略战争出现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

甲午中日战争时中国国民的民族意识淡薄,而抗日战争时出现全民族抗战,故主要是民族意识的不同,故B项正确;

两次战争中都有政府坚持抵抗,故政府领导不是导致两次反侵略战争巨大反差的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

抗日战争时中国虽获得国际援助,但不是中国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19.(2018·

陕西咸阳模拟)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

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社会差别。

”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的实现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 这两种梦想是,实现民族独立,实现各阶级平等,人民当家作主,解放战争后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并且人民翻身做主,因此解放战争时期离这两个目标最近,故D项正确。

20.(2018·

江西九江十校联考)某一历史文件中写道:

“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并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据此判断这一文件(  )

A.促进国民革命在全国兴起

B.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表明国共谋求第三次合作

D.形式上奠定和平建国的基础

解析 根据“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可判断,该文件为《双十协定》,《双十协定》在形式上奠定了战后和平建国的基础,故D项正确,A、B项错误。

重庆谈判时国共两党依然处于第二次合作时期,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1题18分,第22题20分,第23题12分,共计50分)

21.(2018·

湖北百校联考)(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一条“U”字形路线。

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

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基本特征是“上升”。

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材料二 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

……从这时候起(注:

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

在这以前,中国社会也有不自觉地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改革派的主张和呐喊,但相对于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言,不占优势;

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

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

“过渡期”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上升”做了怎样的准备?

(10分)

(2)根据材料二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史实,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

(8分)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各阶层的探索和抗战。

(1)问从回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回答“沉沦”;

从时间信息“1901年到1920年”入手,联系此时民族资产阶级等先进中国人的斗争等知识回答“准备”。

(2)问联系五四运动以来民主革命的相关史实及意义回答。

答案 

(1)过程: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5分)

准备: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这一切都为中国社会的转折做了必要准备。

(5分,言之有理即可)

(2)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促使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并启发广大人民的觉悟,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团结。

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国共合作推动下的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同时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22.(2018·

福建三明模拟)“改订新约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的重大外交举措,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年6月,北伐军进入北京,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性的中央政权。

当时有部分不平等条约已经满期,英美等国家表示愿意放弃部分在华特权。

为树立形象的需要,国民政府认为:

“对于一切不平等条约之废除,及双方平等互尊主权新约之重订,久已视为当务之急。

”7月,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王正廷提出了“在不顾及过去及过去不平等的条约、协定与惯例的前提下,运用大胆而强烈的手段,在革命精神与群众运动的强大支持下,在胁迫性或半胁迫性的情况下,以达到我国外交谈判的目的”的“革命外交”策略,这一策略被他誉为“于铁拳之外,罩上一层橡皮”。

——摘编自陈家晶《评南京国民政府之改订新约运动》等

材料二 1928年7月~12月,在南京国民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各种新条约中,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且与中国在条约中的关系是平等互惠的。

……但对于“在华领事裁判权”,只有比利时、意大利、丹麦等五国家在新约中有条件地放弃了“在华领事裁判权”,如比利时提出“比应于现有领事裁判权之国半数以上承认放弃是项特权时比才放弃”。

而美英等主要国家不是采取拖延的态度,就是提出种种苛刻条件来保持。

列强强硬的态度,使谈判几乎没有进展。

1931年,“九·

一八”事变爆发,国内形势的骤变迫使中国的外交重心不得不发生转变。

国民政府前期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的交涉就半途而废了。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

中华民国外交志

(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的原因并谈谈你对“革命外交”策略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美列强对待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的态度及原因。

(6分)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改订新约运动的历史影响。

答案 

(1)原因:

北洋军阀政府承认不平等条约有效;

北伐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全国性中央政权,地位提高;

部分不平等条约到期;

南京国民政府意图通过外交进取树立形象;

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长;

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增强,掀起爱国运动;

列强对华政策发生改变,为改订新约运动提供了可能;

一战后,世界民族自决潮流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国际环境。

理解:

以废除不平等条约为斗争目标,带有革命性;

但采用非暴力的手段,用温和的谈判方式。

(2分)

(2)态度:

对政治与经济要求区别对待(政治上强硬,经济上配合);

主要大国与小国态度有别。

(3分)

原因:

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中国经济水平与列强差距大,威胁小;

列强在华利益不同。

(3分,回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影响:

改订新约运动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

它顺应了时代潮流和民意,废除了部分不平等条约,使中国赢得部分主权;

实现了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

保护民族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但是,改订新约运动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3.(2018·

华中师大附中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危机与变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12分)(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危机引发变革,以此为主题选择合适的史实进行论证,如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危亡与国共合作,世界近代史上的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示例一:

民族危亡与国共合作。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

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妄图华北自治;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同年12月,中共瓦窑堡会议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由分裂走向合作;

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抗战开始,从此国共两党团结合作,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示例二:

经济危机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929年美国爆发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不愿放弃自由放任政策,从而进一步加重了经济危机,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失去信心,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

在危机面前,罗斯福当选总统,宣布实行“新政”,推动了美国政策的调整和制度的创新,在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前提下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并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