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培训幼儿园数学活动教学流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0324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数学培训幼儿园数学活动教学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数学培训幼儿园数学活动教学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园数学培训幼儿园数学活动教学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园数学培训幼儿园数学活动教学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园数学培训幼儿园数学活动教学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幼儿园数学培训幼儿园数学活动教学流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幼儿园数学培训幼儿园数学活动教学流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幼儿园数学培训幼儿园数学活动教学流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幼儿园数学培训幼儿园数学活动教学流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数学培训幼儿园数学活动教学流程.docx

《幼儿园数学培训幼儿园数学活动教学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数学培训幼儿园数学活动教学流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数学培训幼儿园数学活动教学流程.docx

幼儿园数学培训幼儿园数学活动教学流程

培训学科:

数学培训

培训时间:

2014.8.26

培训教师:

宫老师

培训地点:

会议室

培训名称: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学的流程

培训内容:

数学教学不完全是让幼儿学会几加几、几减几,这些不是我们数学教育的目的,这只是孩子学会数学的一个体现,一种表现形式。

幼儿园的数学主要是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设计和安排一系列的数学活动,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有利于幼儿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获得知识,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一、数学活动基本过程。

准备一节数学活动:

首先是导入部分——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能力提升——知识点巩固——活动延伸。

(一)导入活动。

 

导入活动是教学的起始环节。

精心设计的导入方式和导入语起着集中注意、引出内容、带入环节的作用,能使幼儿很快地步入智力兴奋状态,产生强烈的活动动机,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根据数学内容的特点,导入活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直观教具导入,即教师利用实物、图片等自然地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情感和兴趣,这是数学教学最常用、最自然的导入方式;另一种方式是经验导入,指教师在了解幼儿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供新旧知识的支点,调动幼儿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导入新的活动,这种方式适用于幼儿有相关经验的教学内容。

 总之,导入活动因内容而异,因幼儿而异,但要做到有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并力求精练简洁,才能达到导入的目的。

(二)集体活动。

讲解演示。

 讲解演示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

它是教师通过向幼儿展示直观教具并配合以口头语言的解释说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形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

对于幼儿在学习一些不易理解的新内容或遇到某个内容的难点、重点时,讲解演示是必经环节,它能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引导思路,独立进行新的探索。

 讲解演示不是知识灌输,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必须突出重点。

讲解演示应突出知识要点,不要使其他细节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二是讲解时语言要简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和准确。

三是演示的直观教具要真实、美观、整洁,并且是幼儿熟悉的物体,以免用新奇的教具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三)小组活动:

练习运用。

 在教师的讲解演示后,幼儿对知识的掌握仅处于初步感知理解阶段,教师必须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幼儿自己练习和运用,通过幼儿自己的亲身体会加深印象,巩固知识,并引导幼儿举一反三,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练习运用要避免幼儿对教师演示的机械模仿,并注意在练习运用中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具体要做到:

第一,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可以集体练习、小组练习、个别练习结合使用,并以操作法、游戏法为主,以提高幼儿练习的积极性;第二,练习的要求要逐步提高,从教师的适当帮助到幼儿的独立完成,再到幼儿的发展创新,逐步培养幼儿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能力提升,知识总结。

 

小结评价是教学的终结环节,是教师和幼儿对教学活动做出的归纳和总结。

好的小结评价对教学过程能起到画龙点睛、巩固知识的作用,使幼儿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整理、小结,得以系统化,能帮助幼儿把握教学的主要内容,加深记忆,便于巩固。

小结和评价要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根据不同年龄班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一般采用归纳法和讨论法。

归纳法一般用于小、中班,主要由教师根据教学的主要内容用语言归纳、小结,以强化重点,加深印象。

讨论法多用于中、大班,由教师根据教学的要点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一起小结和评价。

另外,小结和评价除了针对教学内容,也可以针对幼儿的学习表现

二、数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但终归要以玩为主,在玩中学到我们的教学内容,那才是一节好课成功的课。

(一)在情境游戏中学习数学

创设良好的情境能让孩子全神贯注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却“忘了”自己在学习,更不会觉得数学枯燥、对数学产生厌恶、惧怕感。

比如,为了让孩子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以及进行一些简单的有关人民币的计算,我们就可以设计了购物的游戏活动和拿票乘车等等。

在玩的过程中他们很自然地对人民币进行了简单的加减计算。

(二)、在操作游戏中学习数学

幼儿只有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才能借助于被操作的物体获得数学感性经验,整理数学表象,主动领会和构建起抽象的初步数概念。

如:

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重叠法、并置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一一对应关系、就可以借助矿泉水瓶和瓶盖,碗和勺子、笔套找朋友、拧螺丝等等、即让幼儿小肌肉群得到发展、又让幼儿真正知道了一一对应的感念也可以用来比较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三)、在体育游戏中学习数学

  将数学内容渗透到体育活动中,使幼儿在玩玩乐乐中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获取数学知识。

如1、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我做老鹰,选几名幼儿做小鸡,再选一个同学做老母鸡。

我先和他们玩了一会儿,然后故意抓住1个,就问他们,有几只小鸡被抓住了?

还有几只小鸡?

2、中班点数捉尾巴游戏。

3、在小班的数学活动“认识1和许多”中,我们设计了“小鸡捉虫”的游戏,教师、幼儿分别扮演“1鸡妈妈”和“多小鸡”。

“鸡妈妈”以游戏口吻要求小鸡:

“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到草地上去捉虫,每只小鸡捉1条虫子,然后来交给妈妈。

”4、时钟老狼老狼几点了。

(四)、在玩橡皮泥游戏中学习数学

几何图形认知直接用一双双小手拍、压、夹、垒起一座座各种形状的“城墙”:

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正方形的、三角形的等等。

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巩固了幼儿对长短、大小、几何形体等数学知识的认识,而且提高了幼儿玩橡皮泥的兴趣。

三、数学游戏分享

●序数游戏——快乐宝贝车

   玩法:

老师手握方向盘开火车,幼儿人手一张数字车票,按照自己手上的车票去找相应的座位。

快到站时,老师发出“轰隆隆…轰隆隆…呜…”,激发孩子游戏欲望,然后说:

“火车到站了,请座号为1、2、3的乘客下车。

”老师和孩子一起检查,看看有没有下错或者没下的,然后重复到所有乘客下车。

●10以内数的组成

1、碰球--交代游戏要求,如两数合起来是8。

师"我的一球碰几球",幼"你的1球碰7球"(拍手7下)。

游戏速度逐渐加快。

2、猜纽扣(可用其他东西替代)--教师告诉幼儿纽扣总数后分别把纽扣放在两只手上,先看一只手中的纽扣数量,然后请幼儿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几粒纽扣。

3、凑数游戏--教师任意发出一种声音(或出示手指或跺脚等),如动物的叫声,幼儿随即附和,要求两人发出的声音次数(或手指数、跺脚数等)合起来是某一总数。

该游戏也可让幼儿两两一对合作玩。

●相邻数

扑克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1-10的扑克牌分发,每位幼儿5张。

由一幼儿任出一牌,根据相邻数出牌,三张牌组成相邻数后放一边,游戏继续进行。

最后以谁手中的牌最先出完者为胜。

●单双数

跳圈圈(跳格子)--在地上画有数字的圈圈(或者格子),玩时从格子"1"开始,每个格子都要走到,可以不按顺序。

走时,碰到单数必须单脚跳进这格,碰到双数则双脚跳进这格,最后一个若是单数则单脚站立取红旗。

在此过程中,若跳错动作则主动退出。

1.《小猫钓鱼》的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点数的能力。

2.认识和辨别形状(适合5-6岁幼儿)目的:

教幼儿加深对各种形状的理解,发展想象力。

 

  玩法一:

向你的孩子指出下列形状的名称,然后再让他说出熟悉的东西的形状。

 

  1.圆形 

  参考物品:

车轮、气球、太阳、月亮、眼镜、球、气泡、碗、玻璃、杯口、盘子、钟、杯子、硬币、路灯、铁杯。

 

  2.长方形 

  参考物品:

门、停车场、单元房子、大卡车、信箱、食物盒、书、明信片、桌子、招牌。

  3.正方形

  参考物品:

餐巾纸、手绢、窗、凳子、靠垫、书、玩具、房子、桌面。

  4.三角形 

  参考物品:

屋顶上顶、山、帐篷、帽子、锯木架、树、箭头、帆船的帆

  提示:

饼干可以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

 

  给你的孩子一些纸、蜡笔和一些不同形状的东西,让他将轮廓描下来。

比如可以用小瓶子描出圆形,用一些小盒子描出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比较难找,可以用厚纸板剪一些三角形。

让你的孩子描画许多不同形体,然后剪下来,在纸上摆成各种好看的图形。

  玩法二:

随意愿画 

  大人先画出一个形体的轮廓,让孩子想想,然后画成他想画的任何东西。

如果是一个圆的轮廓,他也许画成个孩子的脸、画一个太阳或者别的什么。

然后交换一下角色,让你的孩子画形体的轮廓,启发孩子在形体上加一些东西,发展孩子的想象力。

3.《谁会叫》(分解组合)——老师先拿出小猫卡片说“你们是小猫,先叫以下(幼儿会叫“喵、喵”)现在我们做游戏。

我说小猫叫一声,你就叫“喵”我说小猫叫2声,你就叫“喵、喵”依次说到4声。

做完游戏后,

说完再拿出小狗小羊的卡片依上面的方法继续游戏,直到幼儿熟练掌握。

4.《敲鼓》(点数)

1、训练幼儿听声音记数,初步培养幼儿的心算能力;

2、发展幼儿的听觉系统、记忆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游戏内容:

   老师拍手引起幼儿注意,并问“我拍了几下”引起幼儿游戏兴趣。

家长说“好,你注意听,拍完我要问拍几下。

幼儿回答正确后家长说“我现在敲铃”敲一回,问一回。

然后让幼儿敲铃,并说出自己敲了几下

5.《比较高矮》(适合4-5岁的幼儿) 

  目的:

让幼儿能够目测高矮,理解比较高矮是相对的。

 

  玩法:

 1.让幼儿比较邻近的两株花、两棵树。

理解高矮的含义。

 

  2.让幼儿自己比较屋子里不同东西的高矮。

 

  3.妈妈和宝宝比较高矮:

a.妈妈站在地面上和宝宝比较高矮。

b.让宝宝站在椅子上比较高矮。

c.妈妈和宝宝都站在椅子上比较高矮,引导幼儿发现必须站在同一高度比较高矮。

6、找朋友(练习口算)

小朋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老师在中间,随意说出几加几、几减几,让小朋友快速算出得数,然后找出和得数一样的小朋友抱到一起。

7、踩石头(认识图形)

   玩法:

路铺平了,音乐一响,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还可以让幼儿找找在幼儿园里有没有这样的图形。

9、给动物送食物:

(路径)观察路径上面的食物,请幼儿来当小动物,喜欢吃什么?

然后走出什么样的路径才能找到食物?

11、数客人(点数)

玩法:

“智慧林的小熊今天过生日,邀请了它的好朋友来做客。

看看,都有谁来了呢?

”(有小老虎、、小熊猫、小猴……)一共来了几个小伙伴?

请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

(1,2、3……)“总共来了几个客人?

”(一共来了9个客人。

12、帮小熊按数取物(点数、一一对应)

玩法:

小熊来坐客,请幼儿按照小熊的数量摆椅子、小碗、勺子、杯子等图片,如一只小熊坐一把椅子,9个客人就要9把椅子。

13、“超市”游戏(加减法、认识人民币、分类)

玩法:

小熊要陪客人,没时间去购物,请每个幼儿手里拿着一张数量不等的购物券,各拿一个小筐,根据购物券上的数字卡到“小超市”购买相应数量的物品,购买后回到座位。

14、看数字捶捶背(点数)

玩法:

7-8为幼儿一组,把小椅子摆成小火车的样子,幼儿骑在小椅子上排成几列。

每列最后面一位幼儿由一套1-9的数字卡,该幼儿任意抽取一张数字卡,数字卡是几,就给前面的小朋友捶几下背,前面的小朋友认真计数被捶的次数,然后再给前面的小朋友捶一样多的次数,一次传到最前面的一位幼儿,最前面一位幼儿大声地说出是数字几,看哪一组传得快。

(要求数字卡不能让前面的小朋友看到,捶的时候力量要适当,前面的小朋友不能往后看。

) 

16、找朋友(组成)

玩法:

每个幼儿一张卡片,卡片中一半是7以内数组成的其中一个形式,另一半是7以内数;音乐响起,幼儿自己找到朋友后,大声说出一个数的分解与组合。

如:

2和5组成7,7可以分成2和5;最快找到朋友的幼儿获得小红花先离场。

17、瓶子宝宝排队(认识高矮)

   玩法:

以每条跑道为例:

高矮不同的塑料瓶子4个,分别用色纸装饰瓶身,如眼睛,嘴巴等。

放在对面的一桌子上。

幼儿从起点处跑至对面,把桌子上的瓶子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按高矮顺序排列好,再返回起点处冲线,以排队排得对又快的幼儿为胜。

18、找小动物(认识方向和序数)

   玩法:

要求幼儿能正确迅速地说出“xx动物住在第x层楼”(请几名小朋友蒙上眼睛,到前面来摸一个小动物,睁开眼睛后说出什么小动物的家住在第几层楼)。

19、玩纸卡(比多少)

   玩法:

先做好三套写有1-10数字的卡片。

游戏开始,三人围坐,明确游戏规定,第一个拿出卡片的让后面拿出卡片的少几多几,必须执行。

比如第一拿出卡片的说:

“比我卡片上的数必须多3,”那么后拿的必须照办,如先拿的是5,后拿的必须是8,游戏开始后,轮流先拿三次(当然可灵活一些,目的是让孩子达到上述目的)。

孩子先拿时,大人故意拿错,问孩子对不对、再向下进行。

 20、走飞行棋(路径游戏)

   玩法:

分组比赛,按猜拳的结果决定两位幼儿掷骰子,另两位幼儿分别按同组伙伴掷出的骰子上的点子数往前走几步。

如果刚好走到绿色数字几的路牌,则继续往前走几步;走到红色数字几的路牌,则往后退几步,看看哪队先到达终点。

21、扑克牌(凑十、比大小、加减法)

游戏活动是我们上课的主要形式,数学游戏要源于幼儿的生活和游戏,要在游戏中促进幼儿数概念的建构。

如何有效促进幼儿数概念的形成呢?

幼儿需要通过游戏,通过动手来探究和发现自己的生活中事物的共性、特性、逻辑性以及可转换性,而他们的数概念是在这样的探究和发现中形成中。

为此,教师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等,在玩玩乐乐中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

 

 1. 教学目标 激发幼儿主动参加数学活动,使幼儿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材料,能按老师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指导幼儿从自己的操作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等,为建立初步数学概念积累感性经验;促使幼儿能听清楚若干操作规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并按规则检查、表达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数学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程序和策略 程序一:

认识活动。

 第一程序的认识活动主要是认识操作对象、操作材料的主要特征。

教师需要调动幼儿的知识经验,熟悉操作材料数、量、形等方面的主要特征,为操作活动做思维上和兴趣上的准备。

 程序二:

操作活动。

 操作活动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占教学过程的最大比例,它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师要当好引导者,并注意发挥幼儿的主体精神,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教师在指导这一环节时应做到以下六点。

第一,为幼儿操作活动创设必要的物质条件。

教师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