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思想品德法律教育部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0403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思想品德法律教育部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思想品德法律教育部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思想品德法律教育部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思想品德法律教育部分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思想品德法律教育部分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中考思想品德法律教育部分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中考思想品德法律教育部分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思想品德法律教育部分复习资料.docx

《中考思想品德法律教育部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思想品德法律教育部分复习资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思想品德法律教育部分复习资料.docx

中考思想品德法律教育部分复习资料

2015年中考思想品德法律教育部分复习资料

第四部分国情教育

考点54:

了解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识记﹚﹙七下四﹚

1、电视机的变迁、服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我国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3、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变化的奥秘是什么?

﹙原因﹚

①根本原因: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④坚持党的领导。

4、中国农村改革始于1978年的小岗村土地承包制。

中国城市的改革和开放始于1980年经济特区的创办。

考点51:

指导思想,党的基本路线﹙识记﹚﹙九三﹚

1、党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党的基本路线

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政治保证。

3、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怎样?

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路,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考点56:

树立科学发展观﹙理解﹚﹙七上十﹚

1、为什么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2、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

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

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考点57:

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九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⑴内容: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⑵它是由什么决定的?

﹙确立的依据﹚

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⑶原因: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没有公有制经济德尔主体地位,就会丧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②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③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公有制的含义、地位、组成:

⑴含义:

是一种由国家和集体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⑵地位: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占主体地位。

⑶组成:

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⑷公有制是主体,主要体现在:

①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

3、非公有制经济

⑴组成:

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

⑵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⑶作用:

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繁荣市场,方便人们生活,解决就业等。

⑷国家政策: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民族政策﹚。

5、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依法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6、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怎样?

其他所有国家机关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7、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⑴性质: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⑵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8、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考点5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七下五,八下七、八,九三﹚

1、当代中国的历史坐标﹙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⑴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旧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⑶为什么说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表现﹚

①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②科学技术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③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

这些都表明了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2、城乡差距

⑴城乡差距表现在哪些方面?

居民收入的差距;教育差距;社会保障的差距;生活质量的差距等。

⑵城乡差距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长期政策的倾斜;农民负担过重;农村基础差等。

⑶城乡差距的存在有哪些影响?

积极影响:

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农民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城市的模样。

消极影响:

导致农民丧失了不少发展机会和能力;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

⑷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①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教育。

②改善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③建立和健全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惩处机制,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

④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

⑸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①什么是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就是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全盘考虑,把农村和城市存在的问题及其因果关系综合起来,统一想办法解决。

②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③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要求是什么?

各级党委政府在制定计划,解决问题,分配收入等方面改变“城乡两策,重城抑乡”的思路,树立城乡一盘棋的总体思路,打通城乡,资源共享,双赢共荣。

⑹中国农村改革的经验有哪些?

中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复杂的一道难题,应当“四则运算”一起做。

①做“加法”,增加农民收入。

②做“减法”,减轻农民负担。

③做“乘法”,科技武装农民。

④做“除法”,改革农民思想。

⑺近年来,我国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村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消农业税、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农村扶贫开发、免费义务教育等。

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②有利于缩少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③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⑼请你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几条合理的建议。

﹙国家怎么做?

①大力推进农村改革。

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发展现代农业。

③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④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⑤加快扶贫开发力度等。

⑽为支持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青少年应怎么做?

①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努力学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投身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

③宣传国家惠农政策,关注农村发展,为农村发展献计献策等。

3、东西差距

⑴西部的神奇表现在哪些方面?

幅员辽阔,人口稀少;美丽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多样的资源。

⑵东西差距表现在哪些方面?

自然环境的差距:

西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荒漠化严重;生存条件恶劣。

经济发展的差距:

东部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远远高于西部、东西部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也十分明显。

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①目的:

为了缩少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②具体措施:

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打通交通网、大办教育、东西联动,对口支援。

③意义:

有利于缩少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全面小康社会

⑴什么是小康?

小康是指中国广大群众所享受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生活状态。

⑵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总体小康”的含义是什么?

是指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阶段。

这一时期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农村与城市差距相当大,并不是所有人的生活都达到了小康水平。

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好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在经济快速、稳定增加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

⑷什么是不全面的小康?

是指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主要是从经济方面看,侧重于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关注不够。

⑸不平衡小康表现在:

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⑹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们生活更加殷实。

⑺怎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更高要求?

国家怎么做?

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

②扩大社会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政治﹚。

③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文化﹚。

④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

⑤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

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学生应怎么做?

①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意识,②努力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立志成才。

③关注家乡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言献策。

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怎样的?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⑽为构建和谐社会设计宣传标语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

促进和谐,人人有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