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1220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docx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汇编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演变与创新

【专题立意】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社会主义全面改革,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保障。

2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

综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与制度创新有着密切关系。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创新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所占教材比例也比较大,过去在高考中占的位置尤为突出。

本专题的主要立意在于寻找与现实政治的链接,触摸古为今用的脉络。

【知识梳理】

一、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进

(一)中国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从此,“公天下”变为“”,制代替了禅让制。

西周建立后,实行了分封诸候的制度。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体制

1.概念:

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指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终身制和世袭制上。

其主要特征是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性。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

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治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2.演变:

(1)萌芽:

战国时期,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

变法初步确立。

(2)创立:

秦朝。

秦统一后,在政治方面,确立至高无上的;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颁布通行全国的;在经济上,实行制,按亩纳税;统一、货币;统一车轨、驰道;在文化方面,“”焚书坑儒;以法为教,。

这样,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巩固:

西汉。

西汉推行郡县、并存制,王国势力膨胀,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汉武帝颁布“”,较好地解决了王国问题;后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现了思想的统一,从而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

(3)完善:

隋唐。

隋创立三省六部制和,唐朝继续实行并使其完备。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是把秦朝以来的职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又把最高行政机构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制权,两种制度的实行,使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4)加强:

北宋。

北宋政府为了防止割据,加强统治,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的兵权,组织并由皇帝直接控制,设,分割宰相的军权。

又实行,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在中央设,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这样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在地方上,派到各地做知州,又在各州设,二者互相牵制,派管理地方财政

(5)新发展:

元朝。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元统治者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

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又在中央设,专门管理西藏事务。

(6)强化:

明清。

明朝废除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制定了《》,充分体现了君主的专制意志;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和相互制约,设立机构,实行特务统治;在地方上设立,分掌地方行政、司法、军政。

清雍正时设,大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7)结束:

清末。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指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了,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二、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度

l.分封制

目的是;对象是、功臣和先代的贵族;特点是被分封的诸侯在封国内享有权,但也要承担周天子所规定的义务,按照爵位的高低具有严格的等级和不同的特权。

到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制取代。

分封制的实行,发展了疆域,使西周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国家。

由于维持了地方诸侯国相对独立的地位,从而导致了时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

2.郡县制

(1)形成和演变:

后期开始出现;时期在各诸侯国普遍推行;秦统一六国后,在推行郡县制度;秦以后各朝代,在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上一直沿用。

(2)特点:

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他们负责,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等。

(3)影响:

郡县制的实行标志着中国古代制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行省制度

(1)形成和演变:

元政府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这种称谓一直延续到今天。

(2)特点:

各行省都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直接对中书省负责,其长官在中书省的直接领导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军政和权。

(3)影响:

行省制度的建立,适应了元政府管理空前辽阔疆域的需要,从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行省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4.土司制度

元朝时开始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制度,设立宣慰司、等机关,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土司长官。

明清时期经过,逐渐废除了土司制度。

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1.察举制

西汉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自下而上推行人才为官的制度。

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等内容。

这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东汉时,察举制注重一科,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

随着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

2.科举制

(1)创立

它是一种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魏晋以来的制,隋炀帝时,始建,科举制形成。

(2)发展。

①唐朝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两科为主。

武则天时,首创了武举和。

开元年间,任用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了定制。

科举制的创立,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了官吏来源,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②北宋时,考试分为乡试、省试、三级,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成为定制。

减少考试科目,在考试方法上又实行法,科举制有了进一步发展。

③)明清时期,实行,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3)废除。

19世纪末,由于国内形势的巨变,封建的科举制度早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

清政府在的措施中提出废除科举制,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1.秦朝在中央设,执掌群臣奏章、下达、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2.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

东汉时,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

东汉末年,成为州的最高长官(06未列入考试范围)。

3.北宋在各州设通判,负责监督,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

4.元朝在中央设,为最高监察机关。

5.明朝在地方设,分管地方监察和司法。

授权“”掌管缉捕、刑狱之事,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不受司法部门管辖。

又先后设立、西厂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皇帝直接控制。

【自主校对】

一、

(一)家天下,世袭制,分封制;

(二)1.帝位,皇位;皇帝,随意;地方,经济。

2.韩非子,商鞅;皇权,秦律,土地私有,度量衡,书同文,以吏为师,封国,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科举制,丞相,尚书省,宣政院。

节度使、枢密院、更戍法、参知政事、三司使、文臣、通判、转运使。

丞相、大明律、兵部、三司、军机处、文字狱。

黄宗羲、辛亥革命

二、1.巩固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政权、王族、世袭统治、郡县、奴隶制、春秋战国。

2.春秋、战国、全国、管理人民、地方行政

3.行中书省、司法

4.土知府、改土归流

三、1.皇帝征召、孝廉。

2.科举、九品中正、进士科、明经、殿试、高官、殿试、殿试、糊名法、八股取士、戊戌变法。

四、御史大夫、皇帝诏令、知州、御史台、提刑按察使司、锦衣卫、东厂

 

【问题探讨】

1.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度的比较

相同点: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结果在一定时期内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对后世各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不同点:

(1)盛行的时代不同:

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郡县制和行省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度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行省制度确立并盛行于元朝,对后世各朝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与中同政府的关系不同:

被分封的诸侯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则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3)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同:

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和行省制度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2.对古代封建社会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和演变的认识

(1)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央行政制度形成和演变的认识

封建社会中央行政制度经历了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形成和发展既适应了各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适应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需要;在设官分职上既有继承,又有变革;在新旧交替中逐步趋向完善和成熟。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中央行政制度的建立和演变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和发展的需要。

对于调节内部机制巩固国家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起了积极作用。

但它毕竟是统治阶级维护阶级统治的有力工具,是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2)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形成和演变的认识

随着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愈益严密;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在分权的基础理论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中央对方的管理都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有明显地加强和提高。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度,说明中国古代社会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和演变,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历经建立、巩固、完善,至明清时期逐渐衰落。

据此回答12~15题。

12.韩非子说: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下列事件最能体现这个主张的是

A.中央集权制的建立B.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统一文字

13.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4.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意义重大,从维护国家统一的角度看,其意义在于

A.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

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有效管辖

C.有利于元朝民族分化政策的实施,巩固其统治

D.各族人民在中央政权的管辖下,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15.明朝加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最突出的特点是

A.设锦衣卫,开创了特务机构统治B.加强君权,形成了君主专制统治

C.废除丞相,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八股取士,加强了思想控制

我国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对选官制度的建设和改革。

据此回答16~l8题。

16.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

巨谓妻曰:

“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

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A.刺史制度B.科举制C.编户制D.察举制

17.宋代科举制比唐代有所发展,表现为

A.改试策论,设经济特科B.开始施行殿试和武举

C.八股取士,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D.乡、省、殿三级考试成为定制

18.改革政治体制是戊戌变法运动的主题之一,“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发布诏令

A.裁撤部分中央机构B.设立议院

C.制定宪法D.设置制度局主持新政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准确解读有关历史图片是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一个

重要方面,据此回答19—21题。

19.图7是武则天陵墓前有名的无字碑,若要书写她当政期间的政绩,

下列内容中不包括的是

A.创立"自荐求官"制度

B.发展科举,首创殿试制度

C.完善三省六部制度

D.任用庶人,抑制门阀士族

20.读左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①郡国并存②刺史制度发展结果③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与此有关④郡国实际上互不统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1.清朝前期,清政府在下图所反映的地区曾实行的措施是

 

A.实行“藩汉分治”B.实行僧官制度C.实行“改土归流”D.实行土司制度

依靠制度的不断创新,不仅使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加强,而且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加强了,据此回答22—23题。

2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的中华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效仿的西方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俄国D.德国

23.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A.在工矿企业实行民主改革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发动群众参加整风运动D.成立全国政协

二、非选择题(37题32分,39题20分,共52分)

37.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

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

(共32分)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周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知封建(分封制)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

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

曰:

不能。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摘自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四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

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摘自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五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

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

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遗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

《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成不逮元”。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叙述了哪一历史现象?

(4分)“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2)材料二中作者对郡县制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2分)材料三是怎样评价两种政治制度的?

(6分)

(3)材料四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

材料四的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8)

(4)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8)

37.

(1)答:

周初实行分封制,初诸侯与周王关系密切;诸侯之间互相争霸,周王权威受到挑战。

(4分);主要原因在于各封国以周王名义“授土”“授民”,实际上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力量强大后必然与周王朝相抗衡。

(4分)

(2)答:

肯定了郡县制有利于秦朝的统一(2分);顾炎武也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

郡县制也有弊端,但倒退实行分封制绝对不行。

顾炎武也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份专制。

(4分)

(3)措施:

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

作者看法:

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时的失败。

(4)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

 

39.为政廉洁,是古今中外任何政府对官员的基本要求,尽管世界各国政治制度不同,在目的性与手段上也存在着差异,但反腐倡廉、对官员实行监察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秦、唐、元、明时期有史实说明我国古代是如何不断加强监察制度的。

(8分)

 

(2)为了防止权力专制的出现,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什么方案?

最早在哪个国家的什么法律文献中体现出来?

在近代中国又是如何体现的?

(6分)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采取了哪些措施?

你认为今天应该怎样做才能够充分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16,BADCD,17—21,DACCC,22—23,AB。

二、非选择题

39.

(1)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唐朝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由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元朝时设立御史台,作为全国最高的监察机关;明朝时期建立了厂卫等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并在地方设立提刑按察司和都指挥使司分管地方监察、司法和军政。

(2)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在美国的1787年宪法中最早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1912年中华民国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3)新中国成立后确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应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党的廉政建设。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三省六部制(右图)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

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摘自朱熹《朱子语类》卷128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

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

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遗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

《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成不逮元”。

回答:

①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

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

②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

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

③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19.①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门下省掌管国家政令的审批。

②措施:

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

作者看法:

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时的失败。

③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

190.右图中阴影部分在元朝时应为

A.驻藏大臣辖区B.宣政院辖区

C.察合台汗国D.伊犁将军驻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适卫(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仆(冉有驾车陪伴)。

子曰:

“庶矣哉(人口众多啊)!

”冉有曰:

“既庶矣,又能何加焉(又怎么办呢)?

”曰:

“富之。

”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

(1)概括材料一中孔子提出的治理国家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2分)

使民富裕,重视教育感化。

14.“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这表明论者的观点是

A.力主推行分封制B.反对分封制C.实行郡国并行制D.推崇世袭制

19、隋唐实行的科举制

A、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社会基础B、首创了中国古代选官的客观标准

C、培养了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D、对中国教育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21.依据右图,指出秦朝官制的本质特征是

A.改国王为皇帝B.建立中央官制

C.实行郡县制D.皇权至高无上

 

11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

117.对汉朝编户齐民制度性质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B.是一种赋税制度

C.是一种地方行政制度D.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36.北宋为集中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①设知州和通判②实行更戍法③设枢密使④设参知政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

2011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十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2011·湛江)右图为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行政机构示意图,它所反映的制度创立于朝。

图中

一职对皇权的威胁最大,后来被朱元璋彻底废除了。

A

.周御史大夫B.秦丞相

C.汉丞相D.唐太尉

◆(2011·邵阳)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夏朝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

B.秦朝推行郡县制

C.唐朝开创选举制

D.明朝废除宰(丞)相制

◆(2011·黑龙江龙东)21.丞相是古代皇帝的重要辅臣,设置和废除这一官职的朝代是

A.隋朝和清朝B.秦朝和明朝

C.唐朝和明朝D.秦朝和元

◆(2011·德州)下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A.B.C.d代指4个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②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③B.d两个朝代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④A.B.C.d都是大一统的王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11·资阳)16.下面选项中,朝代名称与建立时间、人物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A.秦朝—公元221年—嬴政B.唐朝—618年—李世民

C.明朝—1368年—朱元璋D.清朝—1636年—努尔哈赤

◆(2011·深圳)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的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都出现了盛世B.都曾制订了有利统一的制度和措施

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

◆(2011·桂林)中国古代帝王除有姓名之外,还有庙号、谥号和年号。

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谥号是帝王死后,朝廷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的名号。

请你判断下列属于年号的是

A.太祖B.

开元C.高宗D.文帝

◆(2011·呼和浩特)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往往有作为自己标志的“年号”,下列属于年号的是

A.秦始皇B.北魏孝文帝

C.明太祖D.清朝光绪

二、非选择题

◆(2011·梅州)(6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请依据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明清专制

统治的加强

朝代

组织机构

作    用

明朝

A

是特务组织,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察。

清朝

B

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权力枢纽,它的设置标志着皇帝集权发展到顶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

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又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

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在地方上设立什么机构标志着我国现行省级行政区划制度的开始?

(2分)

 (3)请补充写出材料三表格中A.B所代表的组织机构名称。

(2分)

16.

(1)秦朝;郡县制度。

(2分)

(2)元朝;行中书省(或行省,省)。

(2分)

(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