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与碱.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1542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与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酸与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酸与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酸与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酸与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酸与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酸与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酸与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酸与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酸与碱.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酸与碱.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酸与碱.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酸与碱.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酸与碱.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酸与碱.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酸与碱.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酸与碱.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酸与碱.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酸与碱.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酸与碱.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酸与碱.docx

《酸与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与碱.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酸与碱.docx

酸与碱

12、纯碱(

)产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

某厂生产的纯碱包装袋上标有“

含量≥95%”字样。

为判断该产品中

的含量是否达到要求,称取5.0g样品进行检验,可供选取的装置如下图。

其中,丙装置中装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丁装置中装浓硫酸,戊装置中装水。

(提示: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挥发,不与二氧化碳反应,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1)写出上图仪器A的一种常见用途___________。

(2)你选择的实验装置从左到右组装排列为(填编号)___________。

请说出你选择或排列装置的一点理由_________。

(3)假设每步都反应完全,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不考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

较准确地计算“

含量≥95%”是否真实,该实验除称取样品质量外,还要用天平量得到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_。

(4)若乙装置中加入浓盐酸(有挥发性),对测量结果会产生影响。

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__________。

(5)若实验装置连接正确,实验过程中看到丙装置出现的气泡比丁少得多,一种可能的原_____________。

13、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气和CO2反应而变质。

同学们为确认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1)【猜想】猜想Ⅰ:

没有变质,“碱石灰”中只含有CaO、固体NaOH;

            猜想Ⅱ:

已完全变质,“碱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和Na2CO3

(2)【实验】如图所示:

 

样品

 

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向样品中加入足量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3)【判断】

a.若Ca(OH)2、CaCO3和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则猜想Ⅱ________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b.操作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操作④的现象判断:

滤液C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由此判断猜想Ⅰ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c.综合a和b的结论,判断该样品变质情况为____________(填“全部变质”或“部分变质”) 下列对样品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样品中一定含NaOH       ②样品中一定含Na2CO3

③样品中含NaOH、CaO中的一种或两种 

【拓展】由上述实验说明,实验室中“碱石灰”应_______保存;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14、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工:

全部是NaOH;猜想Ⅱ:

全部是Na2CO3;猜想Ⅲ:

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千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                                      ,现象b为                                                     ,则猜想Ⅱ成立。

【反   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5、下列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B、D、E、F为氧化物,H为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的物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F         , C                                

 

(2)得到溶液I的操作名称为            

 (3)若G为黄色溶液,则E的化学式为            

 (4)若J为蓝色沉淀,写出

的化学方程式                             

(5)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请判断反应①、②、③

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16、小刚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

是不是拿错了药品?

小刚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查询资料】1.已知反应:

BaCl2+Na2CO3==2NaCl+BaCO3↓

   2.部分盐溶液的pH如下表:

  盐溶液

  NaCl

 Na2CO3

BaCl2

  pH

  等于7

 大于7

 等于7

【设计实验】小刚依据查询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现象,对应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并不断振荡,观察到不再有沉淀产生时,再滴加1mL

有白色沉淀产生

充分反应后的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2)向试管中滴加              

 

若               

若               

则                     

 

则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刚检验出该氢氧化钠溶液只是部分变质。

【进一步实验】小刚用变质的溶液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完成中和反应实验。

他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写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试剂B的名称           ;

(3)步骤③判断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17、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看到:

茶叶是碱性食品,喝茶可以溶浴解脂肪而减肥,他们设计了探究的课题是:

比较不同产地茶叶泡出液的酸碱度及茶水是否能溶解脂肪而有减肥作用。

他们的实验过程如塑下:

 ①从市场上购买了三种不同产地的茶叶,编号为A.B.C。

 ②取A、B、C三种茶叶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开水冲泡。

 ③用pH试纸分别到杯中蘸取A.B.C三种茶叶的泡出液,和标准比色卡比对'测得它们的pH分别为5.4、6.3、6.0。

 ④将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的脂肪小块,分别放入盛有三种茶叶泡出液的相同杯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保温5小时后,分别滤出脂肪块,吸干表面水分并称量。

根据脂肪块在茶水中浸泡前后的质量变化(不考虑脂肪块吸水),判定茶水能否

溶解脂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               。

 

(2)在第②步实验操作中“相同的条件主要是指:

水的温度、茶叶的质量、冲泡的时间及 _  _       应相同。

 (3)组内有看的同学认为,第④步实验设计不严密,需要改进的是              。

在第④步实验中,根据实验的目的,适宜的温度应控制在         左右。

 (4)有人将茶水倒入有水垢的热水瓶中浸泡一下时间后振荡,发现水垢大部分消失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化学原理最可能是             。

18、过氧化钠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药品,它是浅黄白色颗粒粉末。

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

易溶于水,与水中能发

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方程式:

Na2O2+2H2O=2NaOH+H2O2,过氧化氢又能分解放出氧气。

(1)区分水和过氧化氢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了证明过氧化钠加入水中生成了氢氧化钠,

在生成的溶液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为无色,请你对此现象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什么

导致溶液先变红再褪色?

【猜想与假设】:

猜想1:

甲同

学“可能是无色酚酞溶液变质导致溶液褪色”;

猜想2:

乙同学“可能是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

【实验与结论】:

a:

甲同学提出的猜想,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反对,因为                           ;

b: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乙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并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变红后           

                        观察现象

溶液依然为红色

                      

 【讨论交流】:

你还能提出不同的猜想吗?

如果还能提出新的合理的假设和方案你将获得奖励分4分。

(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猜想3:

                                              。

方案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9、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

是什么?

【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   

 ,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

    ;

  乙同学还

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

  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

Na2O+H2O=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 验 操 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

1

取样品

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白色物质

为Na2O

方案

2

取样品少量放

入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白色物质

是    

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通过以上探究,你还能获得哪些结论,请写出两条。

(答对本小题将奖励4分,但全卷总分不超过60分)

 ⑴                                                            

  ,

 ⑵                                                             。

20、某工业生产上规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允许排放量不得超过0.02mg/m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碘量法”测定某化工厂附近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查阅资料】淀粉遇碘(I2)变蓝,遇氢碘酸(HI)不变色。

氢碘酸为无色液体。

【测定原理】

碘溶液吸收SO2的化学反应原理是:

SO2+I2+2H2O==X+2HI。

X的化学式为      。

【测定步骤】

(1)取配制好的碘(I2)溶液5.00mL(含I2的质量为6.35×10-4mg)于下述装置中的反应容器内,并滴加2-3滴无色淀粉溶液。

 

(2)利用上述装置到指定的测试点抽气,每拉动1次注射器抽气100mL,并注入碘溶液中,直到反应恰好完全为止,记录抽气的次数。

抽气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实验中表明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

(3)换到不同地点再重复实验4次(每次所取碘溶液相同)。

这样做的目的是       。

每次实验的抽气次数记录见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抽气次数

42

38

36

44

40

【得出结论】   

二氧化硫

的含量

  是否超标

          

              

【交流与讨论】

实验结束后,有同学提议:

可将插入碘溶液的导管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有

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        。

21、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中,小明和小亮做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出现了如下两种不同情况。

他们经过认真分析后一致认为,小亮的实验出现这种异常情况是由于他所用的生

石灰已部分变质。

于是分别设计方案如下表,进

行实验验证。

 

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谁的方案不正确?

为什么?

                                  。

(2)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生石灰变质的原因                             。

(3)乙试剂瓶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4)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保存生石灰时应注意                    。

22、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塞上瓶塞,于是他和他的同学一起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展开探究,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

①氢氧化钠没有变质;②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③该氢氧化钠       。

【设计实验】取氢氧

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1)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猜想         不成立

(2)另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步骤

(2)所得的混合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

溶液呈红色

猜想        成立

【反思与交流】

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因此,氢氧化钠应               保存。

【探索与拓展】为进一步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小明称取18.6g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稀盐酸100g,反应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14.2g。

试计算:

(1)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

(2)该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即变质的氢氧化钠占变质前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23、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碳的氧化物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收集资料】a.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

       b.氢氧化钠溶液可与CO2反应,可除去CO2气体。

【猜   想】

猜想1

猜想2

猜想3

只有CO

只有   (13)      

CO和CO2都有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14) 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

②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

I.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II.E装置中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III.         (15)                ,证明有CO气体。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

猜想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16)                     。

【问题讨论】

①C装置的作用是       (17)            ;

②该实验装置还需完善之处是         (18)                            。

【计算】若有4.4g的二氧化碳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则理论上可以产生多少摩尔沉淀?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24、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

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

CaO;猜想二:

      (17)       ;猜想三:

Ca(OH)2。

他的依据是              (18)                    。

【交流反思】经过同学

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

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

                         (19)                       。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一

取样于试管中,

滴加稀盐酸

   (20)

猜想二:

不成立

实验二

    (21)

   (22)

猜想三:

成立

【实验结论】白色固体是Ca(OH)2。

写出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         (23)            。

25、

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两个圆表示A(铁)、B(稀盐酸)两种物质,将A、B两个圆画到图中C、D周围适当的位置,并标出物质的名称;

(2)写出反应后溶液变为浅绿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C、D反应的实验现象          

  。

 

参考答案

一、综合题

1、⑴C:

CO2  ⑵过滤  ⑶CuCl2+2NaOH==Cu(OH)2↓+2NaCl ⑷化合

2、

(1)(2分)CH4;Ca(OH)2;

(2)(1分)化合反应;

(3)(2分)CO2+2NaOH==Na2CO3+H2O

(4)(2分)Ca(OH)2+Na2CO3==CaCO3↓+2NaOH

3、

4、

(1)2.5  

(2)双氧水   双氧水具有较强的消毒能力,且没有腐蚀性(或过氧乙酸分解的醋酸对皮肤有腐蚀性)

(3)①CIO2    ②Ca(CIO)2+2H2O====Ca(OH)2+2HCIO 

5、

(1)CaO

(2)①CaO+H2O=Ca(OH)2

②2HCl+Ca(OH)2=CaCl2+2H2O

(3)置换反应

6、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推断。

结合①是中和反应及图示的各物质间的关系,可以确定A是CaCO3,高温生成CaO与CO2,B是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D是Ca(OH)2,F是酸,C是CO2,乙是红色粉末Fe2O3,G能与酸反应,则G是铁,E则具有还原性,且能与CO2相互转化,所以是CO,从而可以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答案:

(1)CaO

(2)Ca(OH)2+2HCl====CaCl2+2H2O(或与其他酸反应)

(3)3CO+Fe2O3

2Fe+3CO2

7、

(1)C

(2)【猜想与假设】NaOH【交流与评价】甲;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在溶液中不能共存;【实验与探究】

(2)没有

【解释与结论】丁同学滴加的盐酸量过少,与氢氧化钠反应;(或氢氧化钠的量较多与少量的盐酸反应或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

8、

(1)蓝色 CH4+2O2点燃CO2+2H2O  

(2)2H2O    2H2↑+O2↑ 分解反应

9、答案:

(1)Fe2O3 CO2 H2 

(2)分解 置换 (3)①Fe2O3+6HCl===2FeCl3+3H2O ②2FeCl2+Cl2===2FeCl3

解析:

根据红棕色粉末与CO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可推断:

A为Fe2O3,C为CO2,B为Fe;Fe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E为H2,浅绿色溶液D为FeCl2,此反应为置换反应;FeCl2溶液中通入Cl2,生成黄色溶液F为FeCl3;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G为Fe(OH)3,由G到A和H的反应为2Fe(OH)3===Fe2O3+3H2O,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10、(14分)

(1)过滤,引流。

  

(2)除去炭粉。

 (3)①1/10  变大  

②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接触面积小催化作用不明显;变慢;不是)

(4)BD

(5)①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含杂质的锌比纯锌反应速率要快。

②a和c。

③温度(或锌粒形状大小)。

 

11、

(1)H2SO3   

(2)S+O2

SO2

   (3)SO3+H2O===H2SO4 (4)BaCl2+H2SO4===BaSO4↓+2HCl

二、实验,探究题

12、

(1)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2)乙、丁、丙(顺序错一个不给分);由于是固体碳酸钠与液体稀硫酸反应,所以应选乙装置(填“由于乙装置出来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所以要先通过丁装置除去水蒸气”等合理答案均给分)

(3)实验前后丙装置的质量(写“实验前后丁装置的质量”不给分)

(4)随二氧化碳气体一起进入丙装置,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得到的实验数据不准确

(5)丁装置可能漏气(写“丙和丁装置之间连接的橡皮管可能漏气”也给分,但写其他装置可能漏气不给分)

13、【判断】a不成立   

bCaCO3+2HCl=CaCl2+CO2↑+H2O(2分)   Na2CO3      不成立

          c部分变质  ②③(说明:

2分,漏答得1分,错答得0分)

 【拓展】 密封   引流

14、

(1)盐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或稀H2SO4等酸及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CaCO3 不能。

   (3)有白色沉淀产生 无色酚酞不变红色

   【反思】CO2+2NaOH=Na2CO3+H2O

15、CaO  O2  过滤  Fe2O3  CuCl2+2NaOH==Cu(OH)2↓+2NaCl

16、【分析】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实验设计】

(1)NaCl和BaCl2

(2)酚酞溶液   若溶液为红色,则部分变质(共1分)  

若溶液为无色,则全部变质(共1分)

【进一步实验】

(1)Na2CO3+Ca(OH)2==2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