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谏太宗十思疏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1750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谏太宗十思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9谏太宗十思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9谏太宗十思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9谏太宗十思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9谏太宗十思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19谏太宗十思疏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19谏太宗十思疏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谏太宗十思疏教案.docx

《19谏太宗十思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谏太宗十思疏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9谏太宗十思疏教案.docx

19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

授课时间:

11月24日第13周星期四第1、2节授课班级:

美术

教学类型:

理论课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实词的用法及词类活用现象。

2、欣赏本文生动、诙谐、简洁的语言 。

3、学习以小见大的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言实词的用法及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以小见大的手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阅读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录音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参考:

《魏郑征公文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理清思路,理解内容

第一段,以“固本思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

“臣闻”的口气不卑不亢,令人警醒。

先从正面说,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

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不容置疑。

再从反面申述: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这样的加重了强调意味。

反问的一句,差不多带有“挑衅”口吻,正是“忠言逆耳”之处。

接着,进一步明确指出,“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国家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如同“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一样荒诞。

这一段的结尾,照应前面,又充分利用了“木”与“水”的比喻。

第二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始繁,克终者盖寡。

”开头几句,寥寥数语,就概括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这虽说是人之常情,但要“思国之安”,就必须以理性去克服它。

接下来,作者以“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设问,引出更为具体的分析论证,指出“殷忧”与“得志”的不同心态:

殷忧,则竭诚待人;得志,则纵情傲物。

而“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如果失去了民心,即使动用严刑也无济于事。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这里借鉴古人的论述,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切中要害,振聋发聩,令人警觉。

第三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

“十思”的核心内容是正己安人,但具体又有所侧重。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这两条是戒奢侈,如喜好器物美色,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等;“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两条是戒骄躁,劝皇帝要恪守职分,不骄不躁,虚怀若谷,从谏如流;“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是劝皇帝不要放任纵欲;“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是劝皇帝勤勉政事,不要怠惰;“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是说“兼听则明”;“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是说“偏听则暗”;“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是说赏罚要有尺度,不因喜怒而有所偏颇。

“十思”就是十条劝诫,句句坦诚,字字惊心。

文章最后从正面论述做到“十思”的好处,描绘出“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

其中提到的“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即“用人”“纳谏”策略,实际上成为初唐的治国方略,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第二课时

二、疑难问题探析

1.本文在论证主要观点时的论证方法和角度是怎样的?

答: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在提出主要观点之前,作者打了两个比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泌浚其泉源。

”作者打这两个比方,是为了使主要观点显豁。

接下来,作者从反面论证了这个观点,如果国君不积德义,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那么就像“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一样,国家是不会安定的。

第二自然段,作者又从历史的角度来证明观点。

作者以概述的方法,列举历史上的君主“善始者繁,克终者盖寡”,告诫太宗“竭诚以待下”。

作者以对比论证的方法,分析了“竭诚待下”的两种结果。

“竭诚以待”下,则“吴越为一体”;不“竭诚待下”,则“骨肉为行路”。

因此,要善待“下”,否则,君主之“舟”,就有倾覆的危险。

言词之致,述理之尽,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2.“十思”与中心论点之间是个什么关系?

答:

这“十思”,涉及的方面比较广,细究起来,涉及到欲望、行为、品质、纳言、赏罚等各个方面,但是,所有这些,都与“积德义”有关,是“积德义”具体作法。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是对“十思”的总结。

只有积了“德义”,才能达到理想的政治境界: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仁德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3.魏征提出的“十思”能给我们哪些写作的启示呢?

答:

一是陈述意见的针对性。

这奏疏是给皇帝看的,是用来劝谏皇帝的,所以“十疏”所陈述的内容无一不针对帝王的易犯病,又无一不为“垂拱而治”的封建统治着想,使唐太宗乐于接受。

二是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这“十思”的内容涉及到与帝王冶国兴邦有关的十个问题。

从生活到政治,从人个欲望以品德修养,凡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全都考虑到。

不但指出问题,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是面面俱到,煞费苦心。

三是安排条款的序列性。

“见可欲”“将有作”“念高危”“惧满溢”“乐盘游”“忧懈怠”“虑雍蔽”“惧谗邪”“恩所及”,排列井井有条,多而不乱。

四是语言表达的齐整性。

“十思”十句,句式大致相同,构成排比,一气呵成,形成齐整,气势磅礴。

显然,这篇古代佳作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写作启发。

4.作者魏征对以严法治国持什么看法?

我们现在强调健全法制,你认为可行吗?

答:

魏征对“严法治国”既没有推崇,也没有反对,只是认为“法制”不是问题的关键,根本还在于统治者对天下黎民要竭诚相待。

我们强调健全法制,实际也是为了使天下变成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这与魏征主张“竭诚以待”是一致的,那当然是可行的。

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

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这篇奏疏虽然也用了许多骈偶句式,却突破了骈体的束缚,骈散语句交替运用,既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2.正反论述,务尽其旨。

全文以论述为主,对同一个问题,作者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剖析,这样,说理更加透彻。

3.比喻排比,生动有力。

文章以浅显的比喻衬出中心论题,比喻作为一种推理手段,起到了生动、直观的效果;全文的论述多用排比句式,铺排罗列,勾连而下,气势不凡,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四、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1.古今异义   

①根本

今义:

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始终;彻底。

古义:

指树木的根。

例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

②元首

今义:

不仅指帝王,也指国家最高领导人。

古义:

帝王。

例如:

凡昔元首。

(《谏太宗十思疏》)

③以为

今义:

认为。

古义:

是“以之为”的省略,即“把它当做”。

例如: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谏太宗十思疏》)

2.一词多义

(1)安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疑问代词“怎么”)

③项王曰:

“沛公安在?

”(疑问代词“哪里”)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享受;养生)

⑤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信

①信者效其忠(诚实)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

④忌不自信(相信)

⑤烟波微茫信难求(副词。

实在;确实)

⑥低眉信手续续弹(副词。

任凭;随意)

⑦杳无音信(书信;信息)

⑧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可靠)

⑨欲信大义于天下(shēn,通“伸”)

(3)求

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要求)

④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请求)

(4)治

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

④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整顿,训练)

⑤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安定,有秩序。

与“乱”相对)

3.积累下列虚词的用法

(1)以

①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表修饰,地)

②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连词,来)

④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

⑤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

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

⑦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用来)

⑧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

⑨则思知足以自戒(连词,相当于“而”)

(2)哉

①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助词,表疑问语气。

相当于“呢”“吗”)

②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助词,表反诘语气。

相当于“呢”“吗”)

③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助词,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④美哉我少年中国乎(助词,用以加强语气,相当于“呀”)

(3)所

①乐土乐土,爱得我所(处所;地方)

②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代词,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

表示“……的事物”)

③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

表被动)

教学反思;

了解学习中国古代诗文,诵读赏析,感受中国古文化的魅力,学习借鉴其写法,学以致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