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桂阳县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现状与思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1895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郴州桂阳县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现状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郴州桂阳县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现状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郴州桂阳县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现状与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郴州桂阳县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现状与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郴州桂阳县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现状与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郴州桂阳县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现状与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郴州桂阳县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现状与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郴州桂阳县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现状与思考.docx

《郴州桂阳县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现状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郴州桂阳县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现状与思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郴州桂阳县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现状与思考.docx

郴州桂阳县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现状与思考

郴州桂阳县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现状与思考

  2009年05月22日19:

12  红网

  要实现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转变,进一步提高全县工业素质,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是桂阳县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机遇和必然选择。

近几年来,桂阳紧紧抓住被湖南省和郴州市确定为“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重点县和示范县”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发展加工贸易,有效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目前全县引进加工贸易企业15家,其中制衣厂8家,制鞋厂3家,玩具厂1家,矿产品(铅、铋)精深加工企业2家、电子厂3家,2008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到1800万美元,提供就业岗位超过3000个。

  一、桂阳县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优势

  

  1.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桂阳紧邻粤港澳,处于内陆与广东沿海地区结合部的前沿,与永州、衡阳、郴州三市九县(市、区)接壤,是新田、宁远、道县、江华、江永、嘉禾、蓝山、临武八县(市)通往郴州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城,被赋予“三湘之屏藩、两广之管钥”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等多条重要交通线路过境郴州,自资郴桂高等级公路竣工后,从桂阳县城出发,10分钟进高速公路,15分钟上火车,3个小时可分别南抵广州、北到长沙,已成为粤港澳通往内陆的桥头堡,辐射带动和示范效应明显增强。

特别是已经开工建设的京珠高速复线、武广客运专线、厦蓉高速公路以及出省重要通道S214线将在3年内相继竣工,京珠、厦蓉两条高速公路过境桂阳县内里程达到100公里,设计互通4个,武广客运专线郴州站距桂阳公路里程不到15公里,而正在建设的省道S214线自北向南贯穿桂阳全境。

随着这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通车,桂阳与沿海地区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小,商贸物流更加发达,成为湖南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货物出境距离最短、运输成本最低的地区之一,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天然条件。

  2.人力资源丰富。

桂阳现有人口82万人,社会劳动力约45万人,每年初中毕业生11000多人,新增劳动力人口约6000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2万人,其中90%以上集中在“珠三角”地区,长期以来,不但带来了可观的劳务收入,而且培养了大量加工企业岗位上的熟练工人,与此同时县内职业培训基地与企业之间“校企联合”,定单培训、定向培训模式逐渐成熟。

假以时日,加以引导,桂阳将很快造就一支庞大的技工队伍。

  3.土地储备充足。

桂阳总面积2973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

近年来,桂阳围绕建设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的目标,总计投资10亿元修建了5条城市主干道,以此为骨架构建了10平方公里的城北新区。

同时加大了土地资源整合力度,坚持集约经营,并积极拓宽土地储备途径,目前县工业园柏树项目区储备土地1000亩,飞地招商储备土地5000亩,按照我县政策规定,投资者投资生产项目的,只要负清征地最低成本费即可依法办理用地手续,还可以实行土地使用租赁费作价入股等方式灵活处理,因而土地价格相对较低。

  4.水电供应充足。

2006年以来,投资9000万元改造建设了园区供水专线和二三水厂,并对方元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进一步增强了供水能力,城区现有供水厂2座,日设计综合供水能力达到10万吨,且水价相对低廉。

2007年我县完成电力公司股份制改造,电力供应由国家电网予以保障,现有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14座,境内还有省属欧阳海水电站,且小水电十分发达,南半县电煤产量也比较大,因而电力供应充足。

  5.资源和产业上的优势。

桂阳是“有色金属之乡”,“八宝之地”,境内铅、锌、铜、锡、锰、石墨、煤炭、磁泥等资源丰富,保有储量较大,同时由于近千年来的采掘史,特别是境内原宝山国有铜矿、黄沙坪国有铅锌矿等一大批矿冶企业培育了大量冶金行业的熟练工人和管理人员。

今年,湖南有色金属控股公司决定斥巨资在宝山布点建设年产30万吨电解铜加工员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达64亿元,上下游市场潜力巨大。

  6.政策措施优惠。

桂阳着力在制度创新上作文章,在工作落实上下工夫,在优化环境上出重拳,创造了承接产业转移的优良环境。

实行项目联系与代办制度,对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全程“一条龙”服务;对进驻工业园的外资项目,由园区管委会统一代办各项手续,把服务贯穿于洽谈、引进、建设、投产前后全过程。

对引进的企业在用地用水用电、财税奖励、厂房租金、税费征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其中重大项目还可以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更大优惠,对落户县工业园的生产项目,除国家、省市收取的部分及有偿性技术服务费外,其他行政收费一律免除,有效降低了企业落户成本。

为保证政策落实,组建了经济环境110,并从纪委、公安、商务等有关部门抽调人员充实到优环办,与县长公开电话、外来投资企业服务中心联动维护经济环境。

从2008年开始设立“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资金”和“重点产业引导奖金”,并对重大工业项目实行税收返还扶持政策。

  7.园区承载平台较优。

桂阳县工业园创建于2002年,2006年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2008年被郴州市列为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开发园区,领导级别高配副处级。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思想高度统一,把建设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基地作为提升桂阳工业素质、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重点来抓,围绕把县工业园区打造为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平台的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布局、高效能经营运作、高标准服务管理,大力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近年来相继出台了《桂阳县鼓励投资暂行规定》、《关于工业项目入园问题的意见》《关于加速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着手规划了包括柏树(县工业园)、黄沙坪、共和、子龙、茶场、舂陵等“一园四区”共40平方公里的大工业园区,明确了各项目产业功能定位,其中,县工业园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主要布局为轻工业;黄沙坪及共和项目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主要布局为五金、化工、电子等加工制造业;子龙项目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主要布局为矿产品精深加工业;茶场项目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主要布局为食品、医药加工业。

目前县工业园各项目区均实现了水、电、路、通讯、宽带网络、有线电视、排污管网高标准的“七通”。

仅2008年,县工业园区就拉通了8条总里程达21.4公里的标准工业大道,并已建成1.5万伏变电站和7000平方米标准厂房,今年又继续加大投资用于完善“一园四区”间主干路网和土地储备特别是10万平米的标准厂房建设,为沿海产业内移创造了良好的承接条件。

目前,大工业园区已聚集规模工业企业68家,年创产值达39亿元,创税2.4亿元,初步形成了以矿产品精深加工、轻工制造、能源化工、食品加工为主的四大特色产业集群。

  二、当前面临的几个问题

  

  1.瓶颈制约因素突出,落户企业不多。

园区连接路网瓶颈、用地指标规模瓶颈、审批服务效能瓶颈比较突出,特别是土地供应十分紧张。

如桂阳县2007年共接待珠三角客商80余批,除黄沙坪镇、工业园(动员民间资本建厂房引进台达电子、宏迪玩具、珍珠玉饰三家企业)、大市场(二楼厂房引进制鞋厂)三个项目外,其余客商均因无地、无厂房可租而落空(香港一钟表制造商拟在工业园购地200亩,当时工业园土地储备不到100亩)。

同时,企业招工仍较困难,我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2万以上,普遍流向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导致桂阳县仅有的15家加工贸易企业,常年缺工达1300人以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另外一方面,尽管我们一再强调产业集群,但实际上桂阳还没有形成足以吸引沿海企业内迁的主导产业,尤其是配套能力太弱,顺发制衣、金胜鞋厂、宏迪玩具等加工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原料、零配件都需要外运,增加企业运营成本。

  2.外部竞争激烈,比较成本优势不高。

目前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热情都很高,都想分一杯羹,江西、广西等很多地区都在做承接工作,而且比我们做得好,赣州地区的通关条件(包括成本、速度)比我们要好很多、省市政策也相当优惠,特别是他们把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是摆在第一位的,新型工业化就是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就是新型工业化,一切发展以此为中心,因而各方面工作力度都很大;广东提出了“双转移”战略,意在把其沿海产业转移到粤北、粤西地区,控制外流,这些都对我们构成了挑战。

相比之下,在企业外赖以生存发展的用地、用水、用电、用工、标准厂房及租金等方面我们的优势并不明显。

尤其是没有机场、没有火车站,几条过境的高速公路也尚未竣工,交通优势相对而言还是不足。

由于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市县出台的政策往往操作性不强,加之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配套能力较弱,对沿海产业转移的吸引力还是不够强。

在产品出口的条件上来看,口岸平台和公共物流平台建设滞后,目前全县没有一条高速公路过境。

物流通关成本比沿海地区相对较高,从郴州到深圳40英尺集装箱运费达6600元/个,通关时间则长达2天。

  3.与本地优势资源结合不够,发展后劲不足。

尽管近年来引进了一批加工企业,但总的数量并不多,投资也不大,普遍存在规模偏小、质量不高、辐射不强等问题,特别是与本地优势资源结合不够。

我县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丰富,产量和质量都比较高,但是涉及资源精深加工的企业并不多,产业链条较长的不多,尤其是战略投资者不多,在带动工业素质整体提升方面后劲不足。

而加工生产型企业转型加工贸易自身也存在诸多困难。

从沿海转移的加工生产型企业大部分规模太小,档次较低,对外不能独立签订单,只能依靠沿海公司拉订单,必须到沿海报关出口而不能到长沙海关报关出口;一些企业不具备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缺乏懂国际贸易的管理人才,缺乏对外贸易主动性;有的企业只将生产环节放在郴州,不需要报关、报检、报税等环节,图手续简单,容易管理,而对桂阳县加工贸易的体现就起不到有利作用了。

尽管我们一再宣传人力资源的优势,也重点引进了一批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但是实际上留在本地的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而且由于引进的企业刚处于起步阶段,开出的薪酬也达不到沿海的水平,大部分技术工人的就业倾向仍然是南下广东,因而人力资源的优势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4.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总的来说,桂阳县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环境保障工作,但是也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突出表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甘心作出局部经济利益的牺牲和让步,服务不够热心,利益作祟下还有“索拿卡要”的现象。

另外一方面,一些旧的机制体制亟待改变,条条框框的束缚较多,部分领导干部和部门解放思想不够,不敢打破常规,先行先试的勇气不足,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尤其是在一些政策出台上,顾虑重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内移引进。

在大环境方面,很多干部和群众对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认识只停留在知道的阶段,而没有深入思考为什么要承接、怎么去承接、如何为承接产业转移做好服务这些问题,因而整体上是一个对承接产业转移不热情的环境。

  三、几点建议

  

  1.要解放思想,大力支持加工贸易发展。

实现桂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是一个新的增长极和突破口。

目前,少数人对发展加工贸易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重视不够,认为加工贸易企业税收对当地财税收入贡献小,而忽视了加工贸易集群式发展对当地经济形成的“候鸟经济”效应,对发展加工贸易缺乏主动性。

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城市以及周边的赣州以发展加工贸易起步,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发展加工贸易是工业基础薄弱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

实施沿海产业转移既是沿海地区腾笼换鸟的过程,也是中西部地区筑巢引凤的过程,根本的原因是产业升级,直接的推动力则来自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发展加工贸易,国家优惠政策大量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尤其是保证金空转、服装外贸出口退税调高等都是极大的吸引力。

当前必须要统一思想,在干部队伍和社会大众中树立“发展加工贸易是富民强县的必由之路”的意识。

要尽可能地充实项目库,并加强推介,千方百计扩大招商引资;要敢于先行先试,在符合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出台更加贴心的政策,加快建立健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支撑体系;要加快园区标准厂房、职工宿舍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商业服务网点,完善服务网络,从而吸引加工贸易企业入驻桂阳。

  2.要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要参与国际国内分工,优良的政务环境已经日渐成为最重要的的一个因素。

目前各项政策已经比较完备,改善环境关键要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

一是要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加快投融资、产权交易、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各项改革,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生产资料、劳动力、金融证券、商品流通、信息服务等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二是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把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要抓紧实行项目审批代理制,成立专业化的代理公司,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剔除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三是要优化营商环境。

加强外商投资中心建设,提供全程代理服务;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落实服务承诺制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及违反服务承诺责任追究制度,规范行政执法及检查和收费行为;建立外来投资者座谈会制度,及时解决企业主反映的环境问题。

引导各级干部重诚信、讲效率,努力营造让投资者动心的政策环境、放心的法制环境、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称心的人文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3.要坚持科学发展,在规划中承接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重大机遇,也是大势所趋,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抓紧制定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规划,充实项目库,使产业转移与本地优势结合。

目前大工业园区五个项目区产业功能定位已经明确,柏树、共和项目区发展轻工制造业,黄沙坪项目区发展化工业,子龙项目区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业,茶场项目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要围绕工业园区产业定位,高度重视主导产业的培育和支持,积极引进产业链条长、辐射效应大的工业项目,并列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

在此基础上,要坚持按照春贤书记“承接产业转移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指示精神,坚持有序承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环境保护放在前提位置,突出发展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生态产业,结合县情重点先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是在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4.要坚持内外兼修,发挥一切可以利用的优势。

承接产业转移,对于盘活有限资源、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比较成本优势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开动脑筋、拓宽视野,在更大范围内谋求承接产业转移的途径。

一方面要加强“内修”,要进一步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生活设施的建设,尤其要加强土地储备和标准厂房的建设,做到企业来了能落脚,看了能满意。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商务、国土、税务、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要拿出干劲,积极“向南招企业、向北要政策”。

要充分掌握沿海产业转移的动向,充分利用一切关系上门洽谈,适时开展项目推介和专业招商。

要及时全面地了解并用活国家、省市关于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和指导精神,今后几年,省政府每年都会拿出5000万元的承接加工贸易扶持资金,郴州市政府每年也将拿出4000万元用于支持工业园区建设,我们必须抓住这些机会,勤于到省市争取土地开发指标、园区建设资金、各项优惠政策。

通过内外兼修,打造聚资兴业的“洼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