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2103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docx

《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docx

矿物岩石学练习题DOC

全国煤炭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矿物岩石学》练习题

第一章晶体的基础知识

一、解释概念:

晶体格子构造自限性异向性

最小内能性晶体的对称

二、简答题:

1.晶体、非晶质体、准晶体的区别。

2.晶体的均一性和异向性。

3.对称要素的种类。

三、填空题:

1.非晶体是指:

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不作周期性地重复排列,即不具的固体物质。

2.蛋白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其内部质点进行着很缓慢的扩散、调整,趋于规则排列,即由非晶态转化为晶态,这一过程称为。

3.对称是指:

物体相同部分。

4.在进行对称操作时所应用的辅助几何要素(点、线、面),称为。

第二章矿物及其化学成分

一、解释概念:

矿物类质同像同质多像结构水

晶体化学式

二、简答题:

1.造岩元素和造矿元素各自的特点。

2.晶体结构中化学键的种类和特点。

3.矿物的化学成分类型有哪些。

4.类质同像的类型。

5.类质同像的影响因素。

6.什么是胶体矿物。

7.水在矿物中的存在形式。

8.矿物的晶体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三、填空题:

1.在类质同象混晶中,若A、B两种质点的相互代替局限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它们不能形成连续的系列,则称为

2.温度增高类质同象的产生。

3.胶体微粒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很高的表面能,因此,胶体矿物不稳定,具有吸附其他物质和的趋势,从而降低其表面能,达到稳定状态。

4.是以中性水分子H2O的形式存在于矿物中的水,它在矿物晶体结构中占有固定的位置,并且水分子的数量也是固定的。

5.只表示矿物中各组分的种类及其数量比,这种化学式不能反映出矿物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6.晶体化学式中,的离子,用圆括号括起来,并按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中间用逗号分开。

第三章矿物的形态与物理性质

一、解释概念:

晶体习性双晶结核光泽

解理

二、简答题:

1.显晶集合体与隐晶集合体的种类。

2.矿物颜色的成因类型。

3.矿物解理的等级及其成因。

4.矿物硬度的测试方法。

三、填空题:

1.矿物的单体形态是指矿物的形态。

2.指同种矿物的多个单体聚集在一起的整体。

3.是指只能在显微镜的高倍镜下才可分辨矿物单体的集合体。

而另一种则即使在显微镜下也不能分辨出单体的界线,因其实际上并不存在单体。

4.矿物的条痕能假色、他色、自色,它比矿物颗粒的颜色更为稳定,更有鉴定意义。

5.矿物肉眼鉴定时,透明度是依据矿物的透光程度。

6.矿物晶体受外力作用后,沿一定的结晶方向发生破裂,裂开的光滑的平面称。

7.对于不完全解理和极不完全解理,在肉眼上都很难看到解理面,常以来描述。

8.矿物的是指矿物抵抗刻划、压入或研磨的能力。

9.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是由矿物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及形成时的外界环境决定的,所以可作为矿物的,同时,也是研究的重要标志,并可指导找矿。

第四章矿物成因和矿物鉴定及研究方法简介

一、解释概念:

伟晶作用热液作用风化作用接触交代作用

标型矿物共生和伴生

二、简答题:

1.岩浆作用过程的特点和产物。

2.热液作用中热液的来源和热液作用的产物。

3.矿物形成的条件。

4.矿物的标型特征和标型矿物。

5.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三、填空题:

1.主要指由地球内部热能所导致矿物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主要包括岩浆作用、火山作用、伟晶作用和热液作用。

2.在岩浆作用过程中,先后结晶出的造岩矿物主要有:

、辉石、、黑云母、、正长石、石英等。

3.高温热液作用的形成温度在500—3000C之间。

主要形成的矿物有、、

、。

4.在地表风化作用下,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矿物发生分解,成分中的可溶性组分将溶于水中形成真溶液,被地表水带走;一些难溶组分则呈微粒悬浮于水中形成胶体溶液,它们除了被表生水带走外,其余部分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形成一系列稳定于地表条件的。

5.风化作用下被分解的矿物,其成分中可溶组分溶于水形成的真溶液,或沿断裂带上升的携带矿物质的深部卤水等,当它们进入内陆湖泊、封闭或半封闭的泻湖或海湾以后,在干热的气候条件下,因水分不断蒸发而达到,从而结晶出各种易溶盐类矿物。

6.风化作用产生的胶体溶液被流水带入海、湖盆后,受到电介质的作用而发生凝聚、沉淀作用,形成胶体矿物。

常见的有、、、等。

这些胶体矿物常呈鲕状、豆状、肾状、结核状、致密块状等形态。

7.是指岩浆侵入围岩时,岩浆与围岩交换某些组分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新矿物的地质作用。

8.是借助小刀、无釉瓷板及放大镜等极简单的工具,观察矿物的形态、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解理、断口、大致的硬度和相对密度级别等最直观特征(必要时还可辅以简易化学试验),并参考矿物的成因产状和矿物组合,从而对矿物作出鉴别。

第五章矿物各论

一、解释概念:

矿物种复硫化物立方体完全解理斑状锖色

络阴离子碱性长石亚族

二、简答题:

1.用实例说明矿物的晶体化学分类体系。

2.区别相似矿物:

方铅矿与闪锌矿;黄铜矿与黄铁矿。

3.含铁矿物的种类和成因。

4.硅氧骨干的主要类型及其代表矿物。

5.长石族矿物的分类和各类的鉴定特征。

三、填空题: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矿物大约有种。

2.方铅矿和闪锌矿是分布最广的铅、锌矿物。

主要形成于。

3.色条痕是鉴定赤铁矿的最主要特征。

4.已知硅酸盐矿物有余种,约占已知矿物种的,就其质量而言,约占岩石圈总质量的。

5.组成硅酸盐矿物的阴离子主要是及其的一系列复杂络阴离子。

6.蓝晶石硬度具显著的异向性:

平行c轴方向为4.5~5.5,垂直c轴方向为6.5~7.0,因此也叫。

7.主要是由富含铝硅酸盐的火成岩和变质岩,在酸性介质的环境里,经受风化作用或低温热液交代变化而形成的矿物。

是粘土矿物中分布最广、最主要的组成之一。

8.长石族矿物是地壳中最重要的矿物族之一,广泛产于各种成因类型的岩石中,约占地壳总质量的,是岩浆岩和变质岩中重要的造岩矿物。

9.自然界产出的长石大多是钾长石K[AlSi3O8]、钠长石Na[AlSi3O8]、钙长石Ca[Al2Si2O8]的。

10.碱性长石亚族K[AlSi3O8](Or)主要包括钾钠长石系列中钾长石的三个同质多象变体,即。

11.斜长石亚族是由两个端员组份组成的类质同像系列。

12.方解石是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成因类型有:

、、。

第六章岩浆岩及其基本特征

一、解释概念:

岩浆岩浆的黏度结晶能力主要矿物

硅铝矿物玻璃质结构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流纹构造中心式喷发岩基

二、简答题:

1.岩浆温度、黏度的影响因素。

2.解释泰曼图解。

3.鲍文反应系列的内容。

4.岩浆岩中SiO2和其它6种氧化物含量的关系。

5.七种主要造岩矿物在岩浆岩主要岩类中的含量。

6.岩浆岩根据SiO2饱和程度分类的矿物标志。

7.斑状和似斑状结构的区别及其成因。

8.岩浆岩中能反映成因的特殊构造。

9.浅成侵入体的产状。

10.岩浆岩的分类方案。

11.玢岩与斑岩的区别。

三、填空题:

1.岩浆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时,一般呈潜柔状态,与所处环境保持平衡。

由于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岩石圈发生破裂导致上覆岩块压力降低,塑状岩浆可变为,从高压区向低压区运动,甚至喷出地面。

2.岩浆岩中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通常称为“”。

3.铁镁矿物主要包括、、及等矿物。

4.玻璃质是一种未结晶的、不稳定状态下的固态物质,随着地质时代的增长和/或挥发组份、温度和压力的参与,玻璃质将逐渐转变为稳定态的结晶质,这一过程称为。

5.岩石中所有矿物颗粒可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者称为,小者和不结晶玻璃质称为。

6.构造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在整块岩石中分布是均匀的,岩石各部分在成分上或结构上都是一样的。

它是岩浆岩中最常见的一种构造。

7.火山锥是由出来的熔岩流和火山碎屑物质在火山附近堆积而成的锥状岩体。

8.如果岩浆沿一定方向的裂隙喷发,火山口沿断裂呈线状分布,称为。

9.侵入体的接触面基本上平行于围岩层理或片理,是岩浆以其机械力沿层理或片理等空隙贯入形成。

称为。

10.是地表出露面积大于100km2的大型侵入体,最大者可达数万平方公里。

第七章岩浆岩的主要类型

一、解释概念:

橄榄岩类色率粗玄岩细碧岩

黑曜岩响岩脉岩浮岩

二、简答题:

1.玄武岩按结构、构造划分的常见类型。

2.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在矿物成分上的区别。

3.脉岩的主要类型。

4.岩浆岩标本肉眼鉴定描述的格式和要求。

三、填空题:

1.就矿物成分来说,超基性岩的绝大多数可叫做超镁铁岩,即铁镁矿物含量超过的超基性岩称为超铁镁岩。

2.基性岩类的主要矿物为,岩石色率较高,达。

3.与闪长岩成分相当的浅成岩是、喷出岩是。

4.与正长岩成分相当的浅成岩是、喷出岩是。

5.在花岗岩中,钾长石占长石总量的。

6.在花岗闪长岩中,斜长石含量。

第八章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

一、解释概念:

母岩风化习性搬运作用机械分异作用

浊流护胶作用

二、简答题:

1.沉积岩形成作用的特点。

2.沉积岩在地壳中的分布特点。

3.长石类矿物、铁镁矿物的风化习性。

4.母岩的风化产物。

5.机械分异作用的表现形式。

6.胶体溶液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7.真溶液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8.生物搬运和沉积作用。

9.沉积期后变化的阶段划分标志和各阶段的主要变化。

三、填空题:

1.石英是地表最稳定的造岩矿物,在风化过程中只有机械破碎,母岩风化的越彻底,风化产物中石英的相对含量就越。

2.碳酸盐类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等,抗风化能力甚小,很容易。

3.矿物的结晶温度越高,其风化稳定性就越。

4.陆源碎屑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过程主要受支配。

5.风化彻底的岩石所提供的沉积物为成熟的沉积物,几乎全是由,即主要是粘土矿物和稳定的矿物碎屑和岩石碎屑。

6.风化产物中的碎屑物质和粘土物质,在流水、海水、湖水、冰川、风及重力等营力作用下。

以、或的方式被搬运。

7.离母岩近的区域,碎屑矿物的成分复杂、重矿物含量高,即矿物的成熟度;在远离母岩区,矿物成分简单,多为稳定度高的矿物,重矿物含量低,矿物的成熟度。

8.在海盆地的大陆斜坡及海底地形倾斜的地区上,沉积物由于地震、构造运动、暴风浪等引起重力滑塌,即可形成。

9.二氧化硅的胶体(负胶体)与氧化铝的胶体(正胶体)相遇,就会相互作用,电荷中和,形成而沉淀。

10.真溶液物质的搬运及沉积作用的根本控制因素是它们的。

11.在各类生物中,尤以在沉积岩和沉积矿产形成作用中的意义最大。

不仅由于这类生物繁殖快、分布广、数量多、适应性强,而且在地质历史中出现很早,被认为是最早的生命记录。

12.使松散含水的沉积物固结成岩石,称为沉积物的。

13.的实质是体系的化学平衡及平衡转移问题。

14.矿物成分借及等作用而重新排列组合的现象称为重结晶作用。

第九章沉积岩的基本特征及分类

一、解释概念:

陆源碎屑矿物自生矿物细层薄层

粒序层理泥裂波痕色素

内源沉积岩

二、简答题:

1.岩层按厚度的分类。

2.水平层理与平行层理的区别。

3.斜层理的种类及其所反映的介质动力条件。

4.块状层理的成因。

5.沉积岩分类方案。

三、填空题:

1.沉积岩中的矿物按其成因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

2.是沉积岩中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它是通过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向上(垂直于沉积物表面的方向)的变化而显示的一种层状构造。

3.是组成沉积地层的基本单位,其成分、结构、内部构造和颜色基本均一,上下由明显的层面与相邻层分开。

4.细层界面平直,彼此互相平行,并且都与层面一致。

细层可以由颜色差异、粒度变化、矿物成分不同、片状矿物定向排列等形式显示出来。

常见于泥质岩、粉砂岩中,是静水或微弱水流中缓慢沉积作用的标志,这种层理是。

5.层理主要由平行而又几乎水平的纹层状砂和粉砂组成,纹层厚由1--2mm至十几mm,它是在较强水动力条件下流动水作用的产物。

6.层系界面互相切交,各层系中细层的倾斜方向不同,呈交错状。

由介质流动方向交替变化形成的层理是层理。

7.层理由层与层间平行或近于平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岩层互层重复出现所组成。

8.与交错层理的形成条件是密切关联的。

砂波迁移在层内保留下来的底床形态,即为交错层理;而当它们被埋藏下来保留在层面上,即为。

9.是岩石中自生矿物的集合体,表现为在成分、结构、颜色等方面与围岩有显著差别的不规则团块。

10.沉积岩的色主要取决于陆源碎屑颗粒的颜色。

11.在所有沉积岩中,、和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岩石,三者的大致比例是。

第十章外源沉积岩

一、解释概念:

晶屑凝灰岩重矿物填隙物

粒度圆度胶结类型复成分砾岩

杂砂岩泥质岩页岩

二、简答题:

1.火山碎屑物质的种类和成因。

2.火山碎屑岩的主要类型。

3.再旋回石英的的标志。

4.长石碎屑的地质意义。

5.岩石碎屑的地质意义。

6.填隙物与胶结物的区别。

7.碎屑结构的特征。

8.砂岩的分类原则和成分分类方案。

9.杂砂岩的一般特征。

10.泥质岩的矿物成分特点。

11.泥岩和页岩的常见类型。

12.砾岩、砂岩的描述要求和格式。

三、填空题:

1.是火山爆发时所喷发出的各种碎屑物质在空气或水介质中经一定距离的搬运就地堆积固结而成的。

2.是母岩岩石的碎块,是保持着母岩结构的矿物集合体。

3.结构的岩石,如燧石岩、中酸性喷出岩等岩石的岩屑分布最广。

4.在碎屑岩中和都可作为碎屑颗粒间的填隙物。

5.碎屑岩中保留大量,表明沉积环境中分选作用不强。

6.是碎屑岩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于粒间孔隙中的自生矿物。

7.碎屑颗粒的大小以颗粒的直径来计算,毫米者称为砂。

8.当某一粒级的碎屑物含量>75%时,称为分选性。

9.泥质岩的灰色、灰黑色、黑色大多是岩石中富含和分散状所致,为还原或强还原环境中形成的。

10.根据自生矿物及有机质等混人物的成分及颜色可将泥岩分为:

页岩(泥岩)、页岩(泥岩)、页岩(泥岩)、

页岩(泥岩)、页岩(泥岩)。

第十一章 内源沉积岩

一、解释概念:

粒屑结构鲕粒灰泥晶粒结构

结构—成因分类藻灰岩硅藻土

二、简答题:

1.碳酸盐岩的矿物组成。

2.碳酸盐岩各结构组分的成因。

3.白云石化作用。

4.碳酸盐岩的结构—成因分类方案和命名规则。

5.硅质岩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

6.形成硅质岩的Si02的来源。

7.铝土矿床的主要类型。

8.铁质岩中的常见的铁矿物。

9.磷灰岩的主要类型。

10.碳酸盐岩的描述要求。

11.碳酸盐岩的成分分类。

三、填空题:

1.碳酸盐岩主要的岩石类型为。

2.在沉积盆地内部由水动力作用,生物、生物化学、化学作用所控制的非正常化学沉淀(所以称异化)的碳酸盐集合体称为。

3.鲕粒生长的必要条件是:

、有充分的核心来源、水要受到搅动。

4.白云石对方解石、文石、高镁方解石的交代作用,称为。

5.的分布较广,在沉积岩中次于泥质岩、砂岩和碳酸盐岩,居第四位。

6.是由硅藻遗体堆积后经初步成岩作用而成的一种土状岩石。

第十二章沉积环境分析

一、解释概念:

沉积环境沉积相辫状河沼泽

三角洲平原潮坪

二、简答题:

1.沉积环境分类体系。

2.沉积环境的识别标志。

3.冲积扇相的组成部分。

4.曲流河沉积环境的地貌单元。

5.陆源淡水湖泊相的特点。

6.三角洲相的组成部分和各自特点。

7.滨海相的主要沉积物类型。

8.陆源碎屑浅海相的特点。

9.海洋碳酸盐沉积环境。

三、填空题:

1.生物化石群的特点、、和,都有指示环境的意义。

2.上、下岩层间的冲刷接触代表、过渡接触代表,层内冲刷说明水动力条件有局部变化。

3.大陆环境的沉积条件比较复杂,沉积物多样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变快,上变化较大。

4.大陆沉积受的影响甚大。

5.河漫滩是洪水期间河水漫出河道形成的,包括、、及牛轭湖。

6.相是母岩受风化作用后未经搬运而残留在风化原地的物质,又称残积相。

7.海陆过渡环境是位于海洋与大陆之间的过渡地带,主要包括和沉积环境。

8.藻类的光合作用,从海水中吸收大量的,从而促使海水中的CaCO3过饱和,沉淀出碳酸盐,而且钙藻的外壳也为碳酸盐沉积提供了物质来源。

第十三章变质岩及其基本特征

一、解释概念:

原岩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变晶结构

糜棱结构变余结构变余构造

二、简答题:

1.变质作用中温度的来源。

2.变质作用中压力的作用。

3.变质作用的类型。

4.变质作用的方式。

5.压碎结构的划分。

6.变成构造的种类。

三、填空题:

1.随着地质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岩石被,由于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并经常伴随地壳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使物质发生重结晶和重新组合,原来的岩石在物质成分、结构、构造上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类型,即变质岩。

2.粘土质岩石受应力作用,常在垂直应力方向上产生一组破裂面,此破裂面称。

3.肉眼可见片状、柱状和部分粒状矿物,如绢云母、绿泥石、角闪石等矿物平行排列,形成片理,称构造。

4.粒状矿物如石英、长石与少量的片状、柱状矿物相间、断续排列,构成构造。

5.在变质较浅的岩石中,由于重结晶作用进行的不完全,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被部分地保留下来,称为结构。

6.变晶结构是变质岩在,经重结晶作用和变质结晶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结构。

7.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物质成分与外部发生置换而使总化学成分改变的现象称为。

8.在区域变质作用强烈的地区,由地壳内部热流升高而产生的熔浆渗透、贯入、扩散到变质岩中的作用,称混合岩化作用,其产物称岩。

第十四章变质岩的主要类型

一、解释概念:

热变质岩矽卡岩云英岩动力变质作用

片岩变粒岩混合岩化作用

二、简答题:

1.接触变质作用的环境和类型。

2.碎裂变质作用及其岩石的特点。

3.区域变质岩石的主要类型。

4.片岩的分类。

5.片麻岩的分类。

6.混合岩中基体和脉体的成因。

7.变质岩的肉眼鉴定和描述要求。

三、填空题:

1.以受岩浆热作用为主,导致围岩矿物成分发生重结晶和重组合的称为变质作用。

2.在变质过程中,粘土矿物受热分解形成。

3.在花岗岩与石灰岩的接触带上,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

4.超基性岩浆岩(橄榄岩)经热液蚀变作用,使其中的橄榄石和部分辉石转变成为蛇纹石,称为。

5.在动力变质作用中,岩石的是主要的。

6.岩是原岩在压扭应力作用下发生强烈破碎而形成的,是由断裂带两侧的岩石彼此强烈研磨、粉碎而成。

7.石英岩通常由经区域变质或热变质重结晶而成。

 

解释概念——共99个

简答题——共99个

填空题——共119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