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3107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 考点19 作文.docx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人教版高考分类题库考点19作文

考点19作文

1.(2011·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

“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写作提示】首先要审准材料,“大千世界”告诉考生思维要放得开,写作范围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指考生要选准一个切入点,然后材料从四个方面对“原点”做了阐释和引导,可做以下理解:

道路的起点——空间的;长河的源头——时间的;坐标的中心——时空的、多维的、正反的;事物的根本——事理的、哲学的、价值观的,如植物的生命由生到死,月亮东升西落引发潮汐等等。

这样材料至少提供了如下可写的角度:

人生事业学业方面,回到原点,重新出发;企业团体民族方面,回归原点,重头再来;面对成功,淡然处之,以再回原点的勇气,争取更大的胜利;面对灾难,挺起脊梁,不怕回到原点,来个凤凰涅槃式重生……

运用造句法也可以拟出以下主旨观点:

回到原点,我的事业(学业)我做主;回到原点,你的未来不是梦;回到原点,少些私欲,少些索取,少些核能,多用可再生能源,低碳生活,高尚人生!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得出以下观点:

从是什么,论证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得出——回到原点,敢闯敢干,是开创大业的基石;从为什么,论证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得出——回到原点,重头再来,要有高瞻远瞩的大智慧;从怎么样、会怎样,论证方法和途径、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得出——回到原点,就能够找回信心,重塑新我……

因此,文章立意的角度很多,人性回归本真,道德回归真善美,生命、成长、青春、奋斗、环境、心灵、诚信、公德等等,都是文章立意的重点。

最佳的立意在于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时效性,以及选取的一个角度:

一个家庭的矛盾冲突、一段友情的回归、一段成长道路的自我反思。

这些都是考生最熟悉的生活,可以信手拈来。

2.(2011·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

“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

”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

“闻到了!

”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

哲学家问:

“你们怎么啦?

”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

“我什么味也没闻到。

”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

“这是什么苹果?

”还有一个讷讷地说:

“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关于材料命题作文,审题是关键,就是要明确立意。

文章的立意一定要透过材料本身,看社会、看人性、看生活。

只有这样的立意,才能透过材料,不就事而论事;只有这样的立意,才会符合文学是人学的根本内涵。

也就是说,只有懂得这样的立意原则,才能审好题,作好文。

根据材料中不同学生针对苹果味道给出的不同答案,可以第一时间确认很多个立意点,比如“不要人云亦云、迷信权威”“实事求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坚持真理”等,但这些多数集中于个人操守和行为准则,立意极易写得平庸,需要加强深刻性。

基于高考本质上是高校入学选拔考试,因此与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相关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可能是比较适合的立意,比如“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实”“搞科研不能靠想当然和听说,需要亲身实践、小心求证”等。

【参考例文】

别让“蜡”封住了你的心窍

苹果砸在牛顿头上,让他发现了万有引力。

苹果被乔布斯咬了一口,让他做出了让世界为之痴迷的IPAD2。

苹果被教授拿到教室里,第一个学生闻了一下说挺香,接下来的学生没闻就说挺香,有三个学生没回答,教授专门征求这三个学生的意见,一个说:

“我什么味也没闻到。

”第二个用手摸了一下问:

“这是什么苹果?

”第三个说:

“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一个蜡做的苹果,一位哲学家,一群有不同说法的学生,构成了一幅很普通的画面。

可在这看似简单的背后,却有着让人深深的思考……

蜡做的假苹果之所以拥有了真苹果的香味,只是因为我们轻信了“师”,盲目地追着“风”,从而失去了独立思考、勇于探究、反复求证的求实精神。

现实中,太多的人在这忙碌的尘世中穿梭,人们会看到很多美好的事物,并发出这样或那样的赞叹,可这也只限于远观而已,他们并没有上前去触摸、去感受、去判断,由此,便错过了很多事物的真相。

因此,别让“蜡”封住了你的心窍,不唯书、不唯上、不唯风,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才是一个正确认知事物、正确处理事物的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一个真正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不盲从的人。

当我们放弃自己的立场,放弃理性而想用别人的观点去看一件事时,悲剧便造成了。

因为盲从,东施效颦也终成笑话;因为盲从,人们鼓励了“欺骗门”,成就了张悟本;因为盲从,可爱的孩子挤进了“补习门”,可怜的父母沦为孩奴。

一个真正的人,还必须是一个执著而坚守的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而人生成功的智慧就是世事纷扰处,要耐得住“闹”,不要让“风”吹乱理智的旗帜。

孔子周游列国却处处碰壁,他的执著让人们不禁感到疑惑,但正因为他把对理想的坚守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才有了今天我们中国绚烂的儒文化。

一个真正的人,应是淡定而不为浮躁所同化的人。

放眼当今中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现实,给人们创造了众多的机会“出人头地”,于是“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但同时也催生了从未有过的竞争与压力,于是让渴望名利的人们越来越失去了耐心,迫切渴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

各种“快餐式成功”和“速食式成名”的“典范”炒作,让人们越来越忍受不了清贫和平凡,越来越急功近利,耐不得脚踏实地的寂寞,于是,出现了不切实际的“跟风”“疯跟”,预支青春和生命去赌明天,殊不知在盲目的“跟风”和“疯跟”中,早已舍弃了对明天的追求,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眼见不一定为实,别让“蜡”封住了你的心窍!

3.(2011·山东卷)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的关键,就是要弄清楚题目中的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确定立意。

“这世界需要你”这个题目很显然讲的是“这世界”和“你”的关系,审题时要对题目中的关键词分别解读。

“这世界”指什么?

从这个角度思考,“这世界”可以是个人家庭小范围的世界,也可以是国家民族大范围的世界;可以是物质的世界,也可以是精神的世界。

“需要你”中的“你”指谁?

可以是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可以指单个的人,也可以指我们大家。

那么“需要你”做什么呢?

孩子需要你的疼爱,父母需要你的关心,家庭需要你的责任,朋友需要你的友谊;社会需要你的爱心,和平需要你的贡献,发展需要你的力量,创新需要你的智慧,绿色需要你的呵护等。

总之,“这世界需要你”,可以写需要人们的责任感和社会道德感;也可以写你很重要,你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你有自己的特长,你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以唤起人们的自豪感,让人们焕发斗志;还可以写不论你是谁,不论你地位高低,不论你干什么,不论你原来怎么样,社会都需要你,你都可以存在、发光、发热,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以倡导和谐、包容,共生共存。

此题最佳立意:

社会责任、你很重要、你不可或缺。

文体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为宜。

4.(201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古人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镜”是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另一双眼睛。

今天,更多种类的镜丰富了我们感知的层次和色彩:

望远镜将我们的视线引向远方,显微镜撩开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反光镜让我们瞻前仍可顾后,哈哈镜变幻出多样的自己,三棱镜在我们面前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

这些镜为我们打开了多维的空间,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深邃,心灵更加明澈。

请从望远镜、显微镜、反光镜、哈哈镜、三棱镜中至少选择两种镜,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本题属于给材料自命题作文,主题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清自我、看清世界、看清人生的问题,适合写作议论文。

作文以镜子为话题写作,其象征意义非常明显,若从深处挖掘,每一种镜子都可以看作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每一种镜子都有着自己的象征意义,都可以赋予人生不同的色彩,主要看考生是否能读懂,读懂之后如何取舍。

比如哈哈镜可以对应乐观积极与多变,望远镜可以对应人生长远的规划以及眼光,显微镜可以对应细致与精益求精,三棱镜可以折射人生不同的闪光点,反光镜可以让你认清自己也看到别人等,只要寓意明确有理,都能有话可说。

当然,镜子除了可以寓意人生之外,还能从中看到很多其他的东西,也需要考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只要想象合理,发挥得当,其作文必定会有闪光点。

单用哪一种镜子都能达到特定的效果,但是却都看得不完整。

所以,要看清自我、世界和人生,就要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工具)从不同的角度(途径)去观察和分析。

本文题目要求选用两种以上的镜子展开论述,也正是要求学生学会辩证地多角度地看待自我和人生,而绝非静止孤立地看待事物。

此外,本文在写作时必定要注意文章的整体连贯性,注意前后照应,不能前后脱节。

5.(2011·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

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

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①此高考作文生活气息较浓,联系现实紧密,要求考生积极关注和深入思考社会问题,跳出为作文而作文的固定套路,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从命题人的角度来看,无意在审题上设置难度,主题导向明确,材料提示清楚明了,“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让考生阐述“所见所闻”,抒发“所思所感”。

小原点,大辐射。

虽是命意作文,但主题高屋建瓴,开放性很强,可以立足题眼往四面八方写,给考生创设了富有弹性和张力的写作空间,有利于真情实感的表达和写作水平的发挥。

写作的空间大,使每名考生都有话可说,但是作文虽然容易入手,要写出很好的文章则不是很容易,要从小处切入,防止面面俱到,平淡肤浅。

作文时,既可通过身边事物的变迁、某些领域的变化,以小见大地反映整个社会的巨大发展,正面讴歌党的执政能力和人民的创造能力;也可从反面思考巨变后隐藏的一些问题,比如可持续发展、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等。

②本作文题目犹如古代的策论考试,紧扣社会现实,显得大气而具有时代特质。

需要考生拥有时代视角,关注历史文化,在时代和历史的大背景下展开作文。

正确认识“腾飞”,讴歌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同时也可以写忧患意识,我们不能被评述冲昏头脑,要紧贴现实,具有承担意识、责任意识,以魄力和能力承担未来祖国的建设重任,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我们的人民更加富裕。

这样的作文对于只读书,不关注现实生活的考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

给所有教师的启示是不能再“教死书”,应充分引导学生阅读,关注社会现实,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当然,这也是新课改倡导的思想。

③“中国崛起”作文既暗含中国社会热点(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又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热点,这是关注社会现实的作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

应该说作文在审题立意上没有难度,立意的角度还是材料限定的范围,第一段陈述事实“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第二段提出问题“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

”第三段提出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

根据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一般方法,我们可以抓关键词和关键句:

中国崛起、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

这是材料的“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作文只要围绕“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这个中心,结合“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和开放程度”这六个方面来写作都是符合题意的。

理性地看待中国崛起,一分为二地分析中国崛起,这是对中学生思维认识的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要辩证地看问题,学会理性思考。

6.(2011·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

钱学森、袁隆平、宗庆后、张艺谋、马化腾、刘翔……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的成功者,有无数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随其后。

他们做过什么,又是怎么做的,被写进了种种励志读本。

然而,他们的成功很难复制,因为时间在变,万物在变,一个人成功的路子也在变。

时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春夏秋冬,四时更替,物理时间随着时钟的指针分分秒秒均匀地流逝,而人生时间,则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叠而成过去,由错错对对的选择建构而成未来。

所以,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我的时间”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提示】作文命题明确要求“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足见读懂材料的“含义”至关重要。

从两段文字看,前一段重在提供写作的“社会背景”,也隐含着“钱学森”等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而他们自觉的生命意识和执著的人生追求则是“可以复制”的等内在意蕴。

后一段则重在界定“时间”,关键一句是“……不在……而是……”,正面提示考生,“我的时间”不是“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

这里的“自己”可以指“自我本人”,也可以是某个真实或虚拟的个体,并非限定于写作者(考生)。

7.(2011·安徽卷)请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要抓住三个关键词:

“时间”“在”和“流逝”。

“时间在流逝”这类命题作文很抽象,写作过程中必须将之落到实处,可以从“惜时”角度展开,写一篇议论文。

可以叙述某件人命关天的事,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写一篇记叙文。

当然,考生在写作过程中还可将“时间”这类命题转化成“生命”类命题,毕竟“时间”与“生命”是一对孪生兄弟,“时间”与“生命”关联类素材很多,这就将写作立意上升到“生命价值”的高度。

也就是说审题不难,时间是人类思考的最古老的话题之一,无论年纪大小都有关于时间的经历与感受,于是所谓写作背景、审题难度、知识储备等等,就像时间老人给每个人每天的24小时一样公平;特别一加上“在流逝”,就一下子把考生带入一个情境、一种思考,思考时间、人生、成长、生命、理想等等,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是某类情绪抒发的触发点上,实际上,也就是把考生带到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的写作状态,剩下的就是考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8.(2011·北京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议论:

生甲:

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

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

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

生丙:

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赛原则与奥林匹克精神。

……

老师:

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提示】略。

9.(2011·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

“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

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提示】本题是道材料作文题。

通过提炼材料的主要内容,我们发现材料只是叙述了“一个人、两件事”:

以句号为分界点,一是“工作”让工作的人有个好身体,二是“工作”让工作的人有个梦想。

将两件事进一步提炼,命题者的思路也就水落石出了:

一份经常需要日晒雨淋、异常艰苦的“工作”,在乐观的袁隆平看来,那些艰难困苦对自己是一种锻炼;袁隆平之所以乐观,是因为心中有一份梦想。

理清题意后,立意角度也就水到渠成了。

围绕“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展开,笑看苦难、挫折,将之当作成功道路上的磨炼。

也可以围绕“梦想”展开,正是因为心中有梦想、目标,一切艰难困苦都阻挡不了成功。

就材料本身而言,它包含了两点:

“晒太阳”本身是艰辛的体力劳动,“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却是伟大而富有诗意的理想。

也就是说,现实的艰辛和梦想的美好之间存在矛盾,考生如果能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这也是不错的立意。

可以抓住几个关键词进行发挥,譬如材料里提到的“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我的工作……使我有个好身体”等等,从中提炼出有关梦想和对工作的热情等信息。

此外,袁隆平的工作是非常艰苦的,但在他眼里,这个过程却充满了阳光。

一般而言,普通人无法达到这样的精神境界。

但因为他具有奉献精神,即便到了成就很高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着对更大、更远梦想的追求热情。

可以说,这非常富有人格魅力。

考生如果以此为切入点,还可以升华到人生价值观等层面。

和其他高考试题的题目比较,福建考题的思辨性弱一些,但考生如果能深入挖掘材料所蕴含的信息,还有较大的发挥余地。

譬如写“严肃科学家的浪漫情怀”、“让梦想飞翔”之类,也是不错的角度。

材料可分为前后两层理解。

第一层是袁隆平热爱工作热爱生活。

第二层关键字就是“梦”,应该对“梦”进行拓展。

学生可以从梦想的力量、信念多高梦想就有多大、人生必须有梦想等几个角度入手进行阐述。

也可以从反面思考,梦想毕竟是梦想,痴人说梦最终会一事无成,还需要努力奋斗。

10.(2011·江苏卷)不避平凡,不可平庸。

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该作文题目仍然保持了江苏卷一贯的传统,内容上关心学生身心的发展和成长;题型为带有材料的命题作文,且文体自选。

既有限制,又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考生的写作特长。

题目“拒绝平庸”是一个动宾短语,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面对的一个问题。

绝大多数考生可能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看到这个题目不会感到恐惧,有些考生可能还觉得有些亲切。

但要真正写得出彩,还得下番功夫。

材料已经给出了论点: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

可以从正面立意,写成议论文,论述拒绝平庸的理由、方法、结果等;可以写成记叙文,写自己或他人在成长过程中是如何拒绝平庸的,有怎样的感悟。

也可从反面立意,但一定要注意切入的角度,完全拒绝平庸会有怎样的不快,在某些方面适当地来点平庸会有怎样的好处。

文体上仍然可以写成议论文和记叙文两种。

11.(2011·江西卷)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孟子曰:

“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下》)

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

请选择“三乐”中的一乐作文。

要求:

(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700字。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提示】

(1)审题。

道义,上不愧对于天,下不羞对于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因而获得内心的安宁,这是第二乐;第三乐是君子传道、育人所获得的快乐,即能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对他们进行教育,从而使君子之道遍传天下、造福社会。

君子的快乐,也是那么简单实在,与金钱地位的悬殊无关,与治理天下也没有关系。

总之,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

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话说:

“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作而已。

”也就是说,一乐取决于天意,三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

(2)角度提示。

议论文——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孟子的“君子三乐”,体现了人生追求实在而高远的境界。

因此,孟子认为,君子如怀有这三大快乐,就会得到比当帝王还要多的快乐。

孟子的“君子三乐”,应该是所有生活的人们所追求的简单快乐,所应该求索的人生目标。

以孟子的“君子三乐”来对照,便觉得我们的言行和思想格外空虚浮躁。

以孟子的平实,来反衬出今人的浮泛;以孟子的伟大,映出了今人内心的渺小;以孟子的胸襟宽广,窥见今人的狭隘;通过吸收孟子的思想,来丰润自己精神的田地,从而获得人生快乐都是我们可以议论的角度。

第一乐可以提炼出的观点有:

健康是福,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生命的重要性,要珍惜生命。

与人相处,和谐社会。

而此观点正好可以反思当下社会的一些现象,子女结婚后不少都不愿与父母一起住,子女不懂得感恩,人情淡薄了许多。

第二乐可以写如何磨砺自己,使自己向着无愧于天地的完美人格发展。

人们要凭良心做事,要诚信做事,要正直做事,做事要对得起天、对得起地。

如果人人行事都能诚信正直,那整个世间就充满了温馨和谐。

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绝育黄瓜”、“爆炸西瓜”“药家鑫杀人”等恶性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这些人愧对于天,愧对于人的罪恶下场正可以反衬诚信做事,正直做人者的快乐。

第三乐是希望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来教育。

这也正好与近年许多高校自主招生,争抢优秀生源的事件不谋而合。

而“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教育公平原则也正合广大群众的共同要求和高等教育界“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迫切希望。

对于教育的话题,学生应该有话可说的。

如北大、清华对教育资源的争夺;忽视对人生“三乐”的教育,而只注重知识的传递等。

记叙文——写关于父母兄弟都健康平安、没有事故,从而得以享受天伦之乐的故事;写关于诚信、为人坦荡之乐的故事;写得到天下英才,启发他们的心智,解答他们心中的各种疑惑,传授给他们知识,看到他们茁壮成长,并通过他们把真理遍传天下,为社会所用,泽惠百姓之乐的故事等。

(3)注意事项。

不应该把文章写成以“平安”“诚信、坦荡”“教育”为话题的作文,而应该以“平安”“诚信、坦荡”“教育”会带来的“快乐”为重点写作。

只能选一乐写,不能写两乐或三乐。

记叙文要求真情实感,写出真实的心理和生活,避免那些矫揉造作的文字。

议论文要求说理深刻,论证观点做到有理有据,充分地、合理地展示自我。

12.(2011·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香港大学校工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什么是“院士”,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地感动了学生。

学生说“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2009年9月,香港大学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