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585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2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docx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表

工作危险(JHA)分析记录

一.电焊作业: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风险度(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工艺准备

持上岗证合格焊工

违章作业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严格按照特殊工种取换证程序来执行

焊接前设备检查

易发生漏电、设备损坏

人员触电、财产损失

1.焊机应由专业电工进行取电接线,电焊机应使用合格的防爆漏电保护器,并做好重复接地保护,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2.电焊把线,二次线不得有裸露现象,电焊把钳应绝缘良好。

3.与电器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应采用截面不得小于2.52的黄、绿双色多股铜线。

焊前个人劳保佩带

易造成人员身体伤害

烟尘对肺部、眼睛、耳功能的伤害

1.按照规定正确佩带劳保用品,并会正确使用。

2.打磨时戴好护目镜、耳塞

动火前准备

易发生爆炸、火灾事故

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1.办理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按要求进行作业现场可燃气体分析、氧含量分析,并落实相关安全防范措施。

2.未办理完动火审批手续前不行动火。

3.焊工不了解焊接周围环境的安全状态时,不得动火。

4.与外部相连的管道与设备,在未查清有关险情或明知存在危险而未采取有效措施之前,不得动火。

10

焊前消防准备

易发生爆炸、火灾事故

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1.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相应消防灭火器材。

焊接过程中

易发生角电、中毒、窒息、坠落、火灾、爆炸、物击、烧伤

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1.严格遵守其他特殊作业各项管理规定。

2.加强作业现场的监督管理。

3.焊接应设置工艺、作业双方监护。

4.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原则。

5.高处动火作业应有接火措施,防止火花飞溅。

15

焊接结束

易发生爆炸、火灾

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施工完毕,应仔细检查、清理现场,熄灭火种,切断电源后,工艺方验收合格后方可离开。

二.火焊(气割)作业

序号

工作步聚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风险度(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工艺准备

持上岗证合格焊工

违章作业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严格按照特殊工种取换证程序来执行。

气割前做检查准备工作

易发生火灾、漏气、爆炸、烧伤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1.氧气瓶、乙炔瓶要将安全帽拧紧,配备防震圈,气瓶之间的距离应保持5米以上,与明火距离应大于10米。

2.搬运氧气瓶和乙炔瓶时,应轻装轻卸,严禁从高处向下滑动和在地同滚动,避免剧烈振动,冲击,防止气体膨胀爆炸。

3.使用定期校验合格的压力表,气带不得在漏气现象和沾有油脂,气带连接必须使用卡箍。

4.氧气瓶、乙炔瓶与电焊一起使用时,如地面是铁板,气瓶下面应垫木板绝缘,以防气瓶带电。

5.氧气瓶、乙炔瓶应有防倾倒措施,安装阻火器使用,夏季高温时应采取遮阳措施,防止爆晒。

6.作业前检查清理作业点周围及下方的可燃物品,无法清理的应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并设置专人配灭火器材监护。

10

气割作业过程中

易发生火灾、漏气、爆炸、烧伤

人员伤害

1.氧气和乙炔胶管在使用中发生脱落、破裂或着火时,应迅速关闭供气阀门,切断气源,将火熄……

2.在使用中,如发现气体通路或阀门有漏气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消除漏气后,才能继续使用。

当发生回火时,应迅速关闭乙炔阀门,后关氧气阀门。

等回火熄灭后,应将焊嘴放在水中冷却,然后打开氧气阀门,吹掉焊炬内的烟灰,在点火使用。

3.被割工件表面的厚锈、油水、污物要清除掉,在水泥地面上切割时应加垫板,防止水泥地面破裂爆炸溅伤人。

4.高处作业应有接火措施,防止火花飞溅。

15

气割作业结束后

易发生火灾、爆炸

财产损失

1.停止使用时,应先关闭乙炔阀门,后关闭氧气阀门,以防火焰倒吸和产生烟灰。

2.使用完毕后,应检查氧气和乙炔阀门是否关闭,确认关闭后,将焊炬连同橡胶软管一起放到适当的地方,以备再用。

3.施工完毕,应仔细检查、清理现场,熄灭火种后方可离开。

三.起重吊装作业

序号

工作步聚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风险度(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工艺准备

持有合格上岗证

违章作业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严格按照特殊工种取换证程序来执行。

施工索具和吊具的检查准备工作

易发生重物坠落、起重设备倾斜侧翻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1.起重工吊装之前,必须经过仔细检查绳索。

吊具及安全附件的完好状况,经确认合格。

2.熟悉吊装方案,并向施工人员做技术交底,全面落实安全措施。

3.选用合适的吊装索具,索具要达到并满足安全系数要求,不得有缺陷现象存在。

4.熟悉吊装现场地的松软程度,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10

吊装开始阶段

易发生重物坠落、起重设备倾斜侧翻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1.起重作业时,起重索具、吊具等一律不准与电气线路交叉接触。

2.每台吊车在作业时必须配有资质的起重机械驾驶员、指挥员、司索等三名人员,但在发生紧急危险情况时,任何人者不可以发出符合要求的停止信号和避让信号。

3.信号指挥人员必须穿着反光马甲,旗哨齐全,指令要清楚明确。

4.吊装区域必须设置警戒。

15

吊装过程中

易发生重物坠落、起重设备倾斜翻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1.严禁将钢丝绳、缆风绳索栓在工艺管线、电气设备等物体上。

2.吊起的重物在空中运行时不准碰撞任何其他设备或物体。

禁止物体冲击式落地,吊物不得长时间在空或停留。

3.严格遵守其他特殊作业各项管理规定。

4.吊运板材时必须选择正确的吊点,且吊点稳固可靠,吊运散件或较长钢管时,必须将物体捆绑牢固并加溜绳。

5.在吊装过程中还应严格遵守“十不吊”管理规定。

6.严禁“斜拉歪吊”。

20

吊装作业结束

易发生物体打击

造成人员伤害

1.吊车司机应做到每日班前后进行对车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吊物应牢固固定后,方可撤钩。

四.高处作业

序号

工作步聚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风险度(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工艺准备

登高作业前的准备

易发生高处坠落

造成人员伤亡

1.高空作业时,必须办理《高处作业票》;

2.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挂好安全带、带好安全帽,衣着要灵便,禁止空硬底和带钉昴滑的幕鞋。

3.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以及其他不适高处作业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4.作业前,应仔细检查所有的安全设施是否坚固、牢靠。

5.作业环境、安全措施满足高处作业要求。

在高处作业时

易发生高处坠落

造成人员伤亡

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应系挂在施工作业处上方的牢固构件上,不得系在有尖锐棱角的部位。

安全带系挂点下方应有足够的净空。

2.安全带做到“高挂低用”,不得采用低于腰部水平的系挂方法,严禁用绳子捆在腰部代替安全带。

3.遇到六级大风以上和雷电、暴雨、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时,禁止继续高处作业。

4.在高处作业时,严禁上下投掷工具、材料和杂物等,所使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必要时设置安全警戒线,并设专人监护。

工具应旋转在工具袋内,防止发生坠落现象。

5.高处作业人员不得站在不牢靠的结构上进行作业。

6.高处作业人员不得坐在平台边缘、孔洞边缘和躺在通道上休息。

7.严格遵守其他特殊作业各项管理规定。

10

高处作业结束时

易发生高处坠落

造成人员伤亡

1.高处作业人员在完成高处作业施工任务时,应沿着安全通道、带安全护拦的直梯上下,不得沿着绳索、立杆或栏杆攀登。

2.下梯时应缓慢下,严禁带手套,工具应装入工具袋。

10

五.脚手架搭设(拆除)作业

序号

工作步聚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风险度(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制定安全措施或编写搭设施工方案

易发生安全事故

搭设不规范,造成人员伤害,架子倒塌

1.在确定搭设肢手架的同时,由作业技术人员编写安全措施或搭设施工技术方案。

2.现场安全监督人员对安全措施或方案进行审核、监督。

选择持上岗证合格架子工

易发生安全事故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严格按照特殊工种取换证程序来执行。

对架杆、扣件、钢跳板进行检查

易发生安全事故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1.脚手架在搭设之前,架子工应对所用的各种材料进行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2.捆绑钢跳板应采用镀锌铁丝宜为8号。

10

对脚手架搭设位置进行检查

易发生安全事故

人员伤害、财产损失

1.在搭设脚手架之前,应对搭设位置进行检查确认,地基是否平整、坚实,旁边是否有影响搭设脚手架的设备、管线等物件。

2.对有影响搭设脚手架的物件应首先拆除或采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

10

搭设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易发生安全事故

人员伤害

1.在搭设脚手架之前,由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监督人员共同对架子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脚手架搭设要符合相关标准规范。

2.安全监督人员应作好对架子工交底记录,并妥善保管。

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

易发生高处坠落、打击

人员伤害

1.将搭设区域设置警戒线和设置专人进行监护。

2.脚手架搭设前应把地面进行平整、夯实、扫地杆搭满且牢固。

3.禁止抛掷材料,工具,卡扣等置于工具袋或吊篮内传达。

4.不要将未固定的材料置于架杆上。

板手用绳子和身体相连,防止失手脱落。

将绑脚手板的铁丝扣砸平。

5.作业人员应使用合格的五点式安全带,系挂应做到“高挂低用”,加强临边、洞口防护,护栏、护脚板齐全。

6.作业面钢跳板按规定要求铺设,严防跳板未绑扎或未绑扎牢固或单边绑扎。

7.立杆、横杆间距按标准设置,大型脚手架搭设剪刀撑。

8.脚手架搭设供人员上下爬梯。

20

脚手架搭设完毕的验收工作

易发生坠落、倒塌

人员伤害

搭设完毕后,严格实施检查、验收、挂牌制度后方可使用。

10

脚手架拆除作业

易发生高处坠落

人员伤害

1.将拆除区域设置警戒线和设置专人进行监护。

2.双人相合作业,严禁单人作业。

3.由上到下依次拆除。

4.禁止抛掷材料、工具、卡扣等置于工具袋和吊篮内传达。

六.临时用电作业

序号

工作步聚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风险度(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编写临时用电方案

易发生安全事故

造成人员触电、烧伤

1.临时用电应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2.办理《临时用电票》。

确定专业电工人员

易发生安全事故

造成人员触电、烧伤

指定取得岗位合格证专业电工来安装。

选择合适的电缆线、配电箱

易发生安全事故

造成人员触电、烧伤、着火

1.电源线不得存在裸露、破皮现象。

配电箱内接线排不得带电裸露。

2.计算用电负荷容量,先择导线截面合适的电缆和配电箱。

电缆线的铺设

易发生碰伤事故

造成人员碰伤

1.电线不得泡在水中,电线接头防雨措施必须有效。

2.电线过路应架设钢套管埋地或架空,防止辗压,路边设置标示。

电缆线与配电箱连接

易发生碰伤事故

造成人员碰伤

1.电工不得单人作业,应做到至少两人以上作业。

2.应使用漏电保护开关,严禁使用闸刀开关或空气开关,且漏电保护开关防护罩必须齐全。

电源与施工设备连接

易发生碰伤事故

造成人员碰伤

1.用电设备规范接地,接地线和接地极必须用终端连接,严禁有意挂接和缠绕。

2.用电设备必须有效防雨,防止雨水浸湿降低设备绝缘性能。

使用前的检测确认

易发生触电、设备着火事故

造成人员触电、设备损坏

1.配电箱内漏电保护开关必须贴对应用电设备标识。

2.按地电阻符合要求并定期组织进行检测。

3.焊机房、配电箱、油漆库等场所,配备有效的干粉灭火器。

4.检查所有临时用电设备容量是否和临时用电技术方案相符合。

10

投入使用中

易发生触电、设备着火事故

造成人员触电、设备损坏

1.检修用电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挂牌并设有专人监护。

2.现场电工和安全监督人员,每天应做到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应及时进行整改。

3.电工应做到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10

七.气动工具作业

序号

工作步聚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风险度(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不熟悉气动工具使用方法和维修方法的工作人员擅自使用或修理气动工具

损坏工具、人员受伤

损坏工具、人员受伤

不熟透气动工具使用方法和维修方法的工作人员,不准擅自使用或修理气动工具。

气动工具工作部件

脱落

伤人

应安装牢固

送气软管

脱落

伤人

气动工具的送气软管必须和工具连接牢固。

连接前应把软管吹净。

只有在停止送气时才可拆除软管。

工作中禁止采用折弯软管的方法停止供气。

在有可能对眼、面部造成伤害的场所使用气动工具

脱落

伤人

佩戴防护用具,看压力表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或其它眼、面部防护用品。

在梯子或移动平台上使用气动工具

平台倒塌

伤人

必须将梯子或移动平台固定牢固

工作部件拆换

未按规程操作

伤人

工作部件停止转动前不准拆换

八.电气工器具作业

序号

工作步聚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风险度(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不熟悉气动工具使用方法和维修方法的工作人员擅自使用或修理气动工具

损坏工具、人员受伤

损坏工具、人员受伤

不熟透气动工具使用方法的工作人员不准擅自使用。

使用中发生故障,须立即找电气人员修理。

外观检查

电线破损

伤人

电气工器具应由专人保管,每六个月测量一次绝缘,绝缘不合格或电线破损的不应使用。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采用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应有接头。

使用

脱落

伤人

使用外壳为金属材料的电动工具时,应戴绝缘手套。

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须同时使用漏电保安器。

漏电保安器应进行定期检查。

使用塑料外壳的电气工器具应防止碰磕损坏外壳,且严禁与汽油及其它有机溶剂接触。

在金属容器、狭窄场所,潮湿场所必须使用24V以下的电气工具,或选用二类手持式电动上具。

必须设专人不间断地监护,监护人可以有时切断电动工具的电源。

电源联接器和控制箱等应放在容器外面、宽敞、干燥场所。

使用电气工具时,不应提着电气工具的导线或。

转动部分。

在梯子上使用电气工具,应做好防止感电坠落的安全措施。

工作中离开工作场所、暂停作业或遇到临时停电应立即切断电气工具的电源。

电气工器具的电线不应接触热体,不应放在潮湿的地上,经过通道时必须采取架空或套管等其它保护措施。

使用电钻

手持工件进行钻孔;装卸钻头用锤子或其它金属敲击

伤人、损坏工具

装卸钻头不应用锤子或其它金属敲击,严禁手持工件进行钻孔。

九.磨削工具作业

序号

工作步聚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风险度(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定期检查

损坏工具、人员受伤

损坏工具、人员受伤

必须定期检查砂轮片,应无裂纹等缺陷。

首次使用的砂轮片应检查其额定转速与砂轮机转速相匹配,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树脂和橡胶结合剂砂轮片存贮一年后必须经回转试验,合格者方可使用。

砂轮片磨损到原来的三分之一时必须更换。

砂轮的固定及防护罩

脱落

伤人

砂轮机必须装有用钢板制成,有足够强度的防护罩。

防护罩的开口角度不超过90度,其中轮轴中心线以上不超过65度。

砂轮的固定应使用法兰片,且法兰片的直径大于砂轮直径的三分之一。

除特殊工作需要的手提式不型砂轮,禁止使用没有防护罩的砂轮机。

固定式砂轮机

脱落

伤人

固定式砂轮机防护罩在轮轴水平中心线以上开口角度大于30度时,应装设挡屑板。

挡屑板安装于防护罩开口正端,宽度大于砂轮防护罩宽度,与砂轮圆周的间隙应小于6。

固定式砂轮机应安装托架。

托架高度不超过轮轴水平中心线,与砂轮圆周的最大间隙不超过3。

磨削产生的火花

伤人

固定式砂轮机磨削产生的火花应向下,移动式砂轮机磨削时产生的火花应向远离使用者方向。

在梯子或移动平台上使用磨削工具

平台倒塌

伤人

必须将梯子或移动平台固定牢固。

磨削作业

未按规程操作

火灾、爆炸

使用磨削机具时,应采取防火措施,防止火花引发火灾。

十.简单工具作业

序号

工作步聚

危害因素

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风险度(R)

建议改正/控制措施

使用前检查作业场所

未使用防爆工具

火灾、爆炸、伤人

使用工具前应该进行检查,在含有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场所内从事检维修作业时,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防爆工具。

使用大锤

未按规定使用

伤人

大锤和手锤的锤头应完整,其表面应光滑微凸,不应有歪斜、缺口、裂纹等缺陷。

大锤及手锤的柄应用整根的硬木制成,且头部用楔栓固定。

楔栓宜采用金属楔,楔子长度不应大于安装孔的三分之二。

锤把上不应有油污。

严禁戴手套或用单手抡大锤,使用大锤时,在大锤运行范围内严禁站人。

使用凿子

未按规程操作

伤人

用凿子凿坚硬或脆性物体时,必须戴防护眼镜,必要时装设安全遮拦,以防碎片打伤旁人。

凿子被锤击部分有伤痕不平整、沾有油污等,不准使用。

使用撬杠

未按规程操作

伤人

使用撬杠作业时,支撑物应可靠,并采取措施防止被撬物倾倒和滚落。

在使用加力杆时,必须保证其强度和嵌套深度满足要求,以防折断和滑脱。

在梯子或移动平台上使用磨削工具

平台倒塌

伤人

必须将梯子或移动平台固定牢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