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87618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广东卷.doc

2008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文科)广东卷

一.选择题:

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要求的

1.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若集合,集合,集合,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B     B.BCC..A∩B=CD..B∪C=A

2.已知0<a<2,复数z=a+i(i是虚数单位),则|z|的取值范围是

A.(1,)B.(1,)C.(1,3)D.(1,5)

3.已知平面向量,,且,则

A.B.C.D.

4.记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1=4,S4=20,则该数列的公差d=

A.7B.6C.3D.2

5.已知函数,x∈R,则是

 A.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 B.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

 C.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 D.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

6.经过圆x2+2x+y2=0的圆心G,且与直线x+y=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A.B.

C.D.

7.将正三棱柱截去三个角(如图1所示A,B,C分别是△CHI三边的中点)得到几何体如图2,则该几何体按图2所示方向的侧视图(或称左视图)为

8.命题“若函数(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则<0”的逆否命题是

 A.若<0,则函数(a>0,a≠1)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

 B.若≥0,则函数(a>0,a≠1)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

 C.若<0,则函数(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

 D.若≥0,则函数(a>0,a≠1)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

9.设a∈R,若函数y=e5+ax,x∈R有大于零的极值点,则

 A.a< B.a> C.a> D.a<

10.设a,b∈R,若>0,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0 B.a3+b3<0 C.b+a>0 D.<0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考生作答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一)必做题(11-13题)

11.为了调查某厂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随机抽查了20位工人某天生产该产品的数量.产品数量的分组区间为,,由此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3,则这20名工人中一天生产该产品数量在的人数是   .

图3

12.若变量x,y满足则z=3x+2y的最大值是________。

图4

13.阅读图4的程序框图,若输入m=4,n=3,则输出a=_______,i=________。

(注:

框图中的赋值符号“=”,也可以写成“←”或“:

=”)

(二)选择题(14-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

1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已知曲线C1与C2的极坐标方向分别为,(≥0,0≤θ<),则曲线C1与C2交点的极坐标为________.

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已知PA是圆O的切点,切点为A,PA=2.AC是圆O的直径,PC与圆O交于B点,PB=1,则圆O的半径R=________.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函数f(x)=Asin(x+)(A>0,0<<),xR的最大值是1,其图像经过点M.

(1)求f(x)的解析式;

(2)已知,且f()=,f()=,求f()的值.

17.(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单位用2160万元购得一块空地,计划在该地块上建造一栋至少10层、每层2000平方米的楼房.经测算,如果将楼房建为x(x≥10)层,则每平方米的平均建筑费用为560+48x(单位:

元).为了使楼房每平方米的平均综合费用最少,该楼房应建为多少层?

(注:

平均综合费用=平均建筑费用+平均购地费用,平均购地费用=)

18.(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5所示,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半径为R的圆的内接四边形,其中BD是圆的直径,∠ABD=60°,∠BDC=45°,△ADP~△BAD.

(1)求线段PD的长;

(2)若PC=R,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

图5

19.(本小题满分13分)

某初级中学共有学生2000名,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表:

初一年级

初二年级

初三年级

女生

373

x

y

男生

377

370

z

已知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抽到初二年级女生的概率是0.19.

(1)求x的值;

(2)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48名学生,问应在初三年级抽取多少名?

(3)已知y245,z245,求初三年级中女生比男生多的概率.

20.(本小题满分14分)

设,椭圆方程为=1,抛物线方程为x2=8(y-b).如图6所示,过点F(0,b+2)作x轴的平行线,与抛物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已知抛物线在点的切线经过椭圆的右焦点,

(1)求满足条件的椭圆方程和抛物线方程;图6

(2)设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端点,试探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使为直角三角形?

若存在,请指出共有几个这样的点?

并说明理由(不必求出这些点的坐标)。

21.(本小题满分14分)设数列满足,,数列满足b1=1,bn(n=2,3,…)是非零整数,且对任意的正整数m和自然数k,都有

(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2)记,求数列的前n项和Sn.

2008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文科)

广东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DBCCDAABAC

二.填空题11.13;12.70;13.12,3;14.;15.

三.解答题:

16.解:

(1)依题意知,,又

所以即,因此

(2)因为,且

所以

17.解:

设楼房每平方米的平均综合费为元,则

,令得

当时,,当时,

因此,当时,取最小值

答:

为了楼房每平方米的平均综合费最少,该楼房应建为15层。

18.解:

(1)因为是园的直径,所以

又△ADP~△BAD.

所以

(2)在中,

因为

所以又

所以底面

三棱锥体积为

19.解:

(1)因为,所以

(2)初三年级人数为

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48名学生,应在初三年级抽取的人数为

(3)设初三年级女生比男生多的事件为,初三年级女生男生数记为

,由

(2)知,且

基本事件共有共11个,

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共5个,所以

20.解:

(1)由得,当时,,

所以点坐标为

,过点的切线方程为

即,令得,所以坐标为

由椭圆方程得坐标为,所以

因此所求椭圆和抛物线的方程分别为

(2)因为过作轴的垂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只有一个,所以以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只有一个,同理以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也只有一个;

若以为直角,设,而

由得,即

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解,所以有两解,即以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有两个,

因此抛物线上共存在4个点使为直角三角形。

21.解:

(1)由得

又,所以是以1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由,得,由得……

同理可得,为偶数时,,为奇数时,

所以

(2)

当n为奇数时,

当n为偶数时,

令…………①

①得…………②

①②得

所以

因此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数学(文科)

本试卷共4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

锥体的体积公式,其中是锥体的底面积,是锥体的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每小题给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十符合题目要求得.

1.已知全集U=R,则正确表示集合M={-1,0,1}和N={x|x+x=0}关系的韦恩(Venn)图是

2.下列n的取值中,使=1(i是虚数单位)的是

A.n=2B.n=3C.n=4D.n=5

3.已知平面向量a=,b=,则向量

A平行于轴B.平行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

C.平行于轴D.平行于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

4.若函数是函数的反函数,且,则

A.B.C.D.2

5.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正数,且·=2,=1,则=

A.B.C.D.2

6.给定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②若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

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④若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与它们的交线不垂直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不垂直.

其中,为真命题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

7.已知中,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c=且,则b=

A.2B.4+C.4—D.

8.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B.(0,3)C.(1,4)D.

9.函数是

A.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B.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

C.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D.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

10.广州2010年亚运会火炬传递在A、B、C、D、E五个城市之间进行,各城市之间的路线距离(单位:

百公里)见下表.若以A为起点,E为终点,每个城市经过且只经过一次,那么火炬传递的最短路线距离是

A.B.21C.22D.23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考生作答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一)必做题(11-13题)

11.某篮球队6名主力队员在最近三场比赛中投进的三分球个数如下表所示:

队员i

1

2

3

4

5

6

三分球个数

图1是统计该6名队员在最近三场比赛中投进的三分球总数的程序框图,则图中判断框应填,输出的s=

(注:

框图中的赋值符号“=”也可以写成“←”或“:

=”)

图1

12.某单位200名职工的年龄分布情况如图2,现要从中抽取40名职工作样本,用系统抽样法,将全体职工随机按1-200编号,并按编号顺序平均分为40组(1-5号,6-10号…,196-200号).若第5组抽出的号码为22,则第8组抽出的号码应是。

若用分层抽样方法,则40岁以下年龄段应抽取人.

图2

13.以点(2,)为圆心且与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二)选做题(14、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

1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若直线(t为参数)与直线垂直,则常数=.

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3,点A、B、C是圆O上的点,且AB=4,,则圆O的面积等于.

图3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

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与互相垂直,其中

(1)求和的值

(2)若,,求的值

17.(本小题满分13分)

某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处的安全标识墩如图4所示,墩的上半部分是正四棱锥P-EFGH,下半部分是长方体ABCD-EFGH.图5、图6分别是该标识墩的正(主)视图和俯视图.

(1)请画出该安全标识墩的侧(左)视图

(2)求该安全标识墩的体积

(3)证明:

直线BD平面PEG

18.(本小题满分13分)

随机抽取某中学甲乙两班各10名同学,测量他们的身高(单位:

cm),获得身高数据的茎叶图如图7.

(1)根据茎叶图判断哪个班的平均身高较高;

(2)计算甲班的样本方差

(3)现从乙班这10名同学中随机抽取两名身高不低于173cm的同学,求身高为176cm的同学被抽中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G的中心在坐标原点,长轴在轴上,离心率为,两个焦点分别为和,椭圆G上一点到和的距离之和为12.圆:

的圆心为点.

(1)求椭圆G的方程

(2)求的面积

(3)问是否存在圆包围椭圆G?

请说明理由.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点(1,)是函数且)的图象上一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数列的首项为c,且前n项和满足-=+(n2).

(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前n项和为,问>的最小正整数n是多少?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二次函数的导函数的图像与直线平行,且在=-1处取得最小值m-1(m).设函数

(1)若曲线上的点P到点Q(0,2)的距离的最小值为,求m的值

(2)如何取值时,函数存在零点,并求出零点.

参考答案

一、

1.B2.C3.C4.A5.B6.D7.A8.D9.A10.B

二、

11.,

12.37,20

13.

14.

15.

16.

【解析】(1),,即

又∵,∴,即,∴

又 ,

(2)∵

,即

又,∴

17.

【解析】

(1)侧视图同正视图,如下图所示.

   (2)该安全标识墩的体积为:

        

   (3)如图,连结EG,HF及BD,EG与HF相交于O,连结PO.

由正四棱锥的性质可知,平面EFGH,

又平面PEG

又平面PEG;

18.

【解析】

(1)由茎叶图可知:

甲班身高集中于之间,而乙班身高集中于之间。

因此乙班平均身高高于甲班;

(2)

甲班的样本方差为

=57

(3)设身高为176cm的同学被抽中的事件为A;

从乙班10名同学中抽中两名身高不低于173cm的同学有:

(181,173)(181,176)

(181,178)(181,179)(179,173)(179,176)(179,178)(178,173)

(178,176)(176,173)共10个基本事件,而事件A含有4个基本事件;

19.【解析】

(1)设椭圆G的方程为:

()半焦距为c;

则,解得,

所求椭圆G的方程为:

.

(2)点的坐标为

(3)若,由可知点(6,0)在圆外,

若,由可知点(-6,0)在圆外;

不论K为何值圆都不能包围椭圆G.

20.【解析】

(1),

,

.

又数列成等比数列,,所以;

又公比,所以;

又,,;

数列构成一个首相为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当,;

();

(2)

由得,满足的最小正整数为112.

21.【解析】

(1)设,则;

又的图像与直线平行

又在取极小值,,

,;

,设

(2)由,

当时,方程有一解,函数有一零点;

当时,方程有二解,若,,

函数有两个零点;若,

,函数有两个零点;

当时,方程有一解,,函数有一零点本资料由《七彩教育网》提供!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

B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数学(文科)

本试卷共4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

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

锥体的体积公式V=Sh,其中S是锥体的底面积,h是锥体的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A={0,1,2,3},B={1,2,4},则集合AB=(A)

A.{0,1,2,3,4}B.{1,2,3,4}C.{1,2}D.{0}

2.函数,的定义域是(B)

A.(2,)B.(1,)C.[1,)D.[2,)

3.若函数与的定义域均为,则(D)

A.与均为偶函数B.为奇函数,为偶函数

C.与均为奇函数D.为偶函数,为奇函数

4.已知数列{}为等比数列,是它的前n项和,若,且与的等差中项为,则S5=(C)

w_w*w.k_s_5u.c*o*m

A.35B.33C.31D.29

5.若向量=(1,1),=(2,5),=(3,)满足条件(8—)·=30,则=(C)

A.6B.5C.4D.3

6.若圆心在轴上、半径为的圆位于轴左侧,且与直线相切,则圆的方程是(D)o*m

A.B.

C.D.

7.若一个椭圆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和焦距成等差数列,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B)

A.B.C.D.

8.“>0”是“>0”成立的(A)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w_w*w.k_s_5u.c*o*m

C.非充分非必要条件D.充要条件

9.如图1,为正三角形,,,则多面体的正视图(也称主视图)是(D)

10.在集合{a,b,c,d}上定义两种运算和如下:

(A)

那么d

A.aB.bC.cD.d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考生作答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一)必做题(11~13题)

11.某城市缺水问题比较突出,为了制定节水管理办法,

对全市居民某年的月均用水量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4位居民

的月均用水量分别为,…,(单位:

吨).根据图2所示的程序框图,若,,,分别为1,,,,则输出的结果s为1.5.

12.某市居民2005~2009年家庭年平均收入x(单位:

万元)与年平均支出Y(单位:

万元)的统计资料如下表所示:

w_ww.k#s5_u.co*m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收入x

11.5

12.1

13

13.3

15

支出Y

6.8

8.8

9.8

10

12

根据统计资料,居民家庭年平均收入的中位数是13,家庭年平均收入与年平均支出有正线性相关关系.

13.已知a,b,c分别是△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若a=1,b=,A+C=2B,则sinA=.w_ww.k#s5_u.co*m

(二)选做题(14、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

14.(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3,在直角梯形ABCD中,DC∥AB,

CB⊥AB,AB=AD=a,CD=,点E,F分别为线段AB,AD的中点,则EF=.

15.(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极坐标系(ρ,)()

中,曲线与的交点的极坐标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