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0455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docx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复习提纲

第七单元  走向现代世界

一战与二战的对比:

 

战争历时

爆发原因

性质

一战

三年零3个月

(1914、7—1918、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德国加紧了殖民扩张的步伐,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日益加深。

战争正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发展不平衡,后起帝国 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掠夺战争

二战

6年

(1939—1945年)

1、帝国主义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发展不平衡。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

3、英法美长期实行的纵容侵略政策

 

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斗

 

 

战争发起国

交战双方

重要战役

新式武器的运用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死伤人员

一战

德国、奥匈帝国

德奥为首的民盟国对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

凡尔登战役(转折战役)、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

坦克、飞机、潜艇、雷达、远程大炮、

30多个

超过15亿

3000多万

二战

德日意法西斯集团

德意日法西斯集团对中美英苏为首的反法西斯联盟

斯大林格勒战役(转折战役)、莫斯科保卫战、中途岛海战

原子弹

60多个

 

20亿以上

8000多万

 

 

 

军费消耗经济损失

导火线

战场

结果

一战

3400多亿美元

萨拉热窝事件

欧洲

⑴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势力,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⑵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⑶推动了战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及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⑷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战

5万亿美元

德国突袭波兰

欧洲北非亚洲

⑴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联合起来,建立了反法西斯联盟,与法西斯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并终于赢得了胜利;⑵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北非战场结束;⑶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德国法西斯投降,欧洲战场结束;⑷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亚洲战场结束;⑸1945年10月24日,在美英苏中等国的共同努力下,创立了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国际组织——联合国;⑹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2、科技应当应用于哪方面?

科技发展本身无害,关键在于把科技用在哪里。

我们应该把科学技术用于提高人类抵御灾害的能力,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一句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该把科学技术用于造福人类上,用于推动社会发展上。

3、为什么反法西斯战争能最终取得胜利?

一方面,全世界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联合起来,建立起反法西斯同盟,与法西斯进行殊死斗争;另一方面,法西斯反人类的本质必然使它走向失败,而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必然取得胜利。

4、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始于美国纽约,很快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无一幸免。

5、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

银行纷纷倒闭,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市场萧条,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

6、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

范围广(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时间长(1929年~1933年共持续5年时间)、破坏性大(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值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三分之二)

7、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是什么?

(1)这场危机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结束了20年代出现的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局面,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矛盾空前激化,是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政治危机;

(2)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危机,千方百计寻找出路:

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暂时缓和了危机,而德意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二战的战争策源地。

8、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是1825年发生在英国的经济危机。

9、经济危机是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其实质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这里的“生产过剩”是指相对过剩。

10、比较俄国1917年3月(俄历二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即二月革命)和1917年11月(俄历10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即十月革命)的不同点。

名称

1917年3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革命任务

推翻沙皇统治

推翻临时政府

结果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继续参战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成立一代表工人、农民的苏维埃政府,并宣布退出一战

11、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为什么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来改造俄国。

他们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追求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工人和农民的愿望,因此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12、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⑴对俄国来说,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改造成为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⑵对世界来说,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它使世界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把国际无产阶级斗争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边为一体。

⑶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而且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3、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颁布《土地法令》,把土地分配给农民,把银行和大企业收归国有,由工人监督企业生产;颁布《告俄国公民书》庄严宣告:

“国家权力全部归苏维埃”1922年,苏维埃俄国和邻近的乌克兰、白俄罗斯等苏维埃共和国联合,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14、土耳其人统治下的奥斯曼帝国曾经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封建帝国,信奉伊斯兰教。

20世纪初,土耳其沦为半殖民地,被称做“西亚病夫”。

15、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目的: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意义:

赢得国家独立和自由,使土耳其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经过:

土耳其人民在凯末尔的领导下,成立新政府,发表被称为“土耳其独立宣言”的《国民公约》,与侵略军展开武装斗争。

1922年,赢得国家独立和自由。

16、土耳其凯末尔改革:

目的:

使土耳其富强起来;内容:

向西方学习,进行彻底的改革,采取各种措施,破除落后的习俗,提高民族文化水平,推动工业发展;意义:

使土耳其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凯末尔在革命胜利后为什么说真正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凯末尔认为:

获得国家独立是土耳其革命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如何振兴民族经济,使土耳其走上富强之路。

只有改革才能使土耳其摆脱西亚病夫的称呼,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界面前。

17、罗斯福新政:

背景:

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沉重打击;目的:

为了使美国尽快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复兴;内容:

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评价:

罗斯福积极改革的精神,鼓舞了美国人民。

随着新政的实施,美国逐渐从噩梦般的经济危机中走出来。

新政中采取的措施,后来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18、面对严重的失业问题,罗斯福政府采取以提供工作机会代替赈济的方法,其中最典型的是田纳西工程。

19、用最简要的语言,概括出十月革命、凯末尔改革、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

十月革命:

通过武装起义取得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俄过的历史发展方向,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

  

凯末尔改革:

向西方学习,破除落后的习俗,提高民族文化的水平,推动工业的发展,迎来了土耳其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罗斯福新政:

为应付危机作的政策调整,减缓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经济的严重破坏,使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得到改造。

20、新文化运动:

背景:

辛亥革命以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孔子,作为君主统治的精神象征,仍爱到尊崇。

但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已深深影响了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

开始时间和标志: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口号:

“民主”与“科学”。

(德先生和赛先生)(该口号的历史意义是:

新思想极大破除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性质: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

新文化运动极大地破除了封建主义思想的束缚,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1、新文化运动向儒家学说猛烈开火,宣称要“打倒孔家店”。

22、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率先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他还试做白话诗,

23、《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24、如何看待儒家文化?

对待儒家文化,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肯定,应该一分为二的加以继承——批判地继承儒家文化。

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受了什么待遇?

这说明了什么?

答: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受了不公正待遇,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等正当要求遭到无理拒绝,这说明了这次会议是一次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也说明了弱国无外交。

25、五四运动:

时间:

1919年5月4日

导火线:

巴黎和会无理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了日本。

提出的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先锋:

爱国学生

主力:

工人阶级

成果:

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性质:

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意义: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中国工人阶级从昆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26、思考题:

五四新文化运动如何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

五四运动从学生罢课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从学生为先锋到工人阶级为主力,说明了什么?

答: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是制度层面上的改良;五四新文化运动,则是对精神层面上的反思。

从制度到精神,表明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

27、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比较表

参与者

反对的对象

性质

斗争的形式

新文化运动

进步的知识

分子、学生

封建专制制度,旧文学,旧道德

思想解放

运动

创办报刊进行宣传、改革文学

五四运动

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学生、工人阶级、商人等

帝国主义、封建北洋军阀政府

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创办报刊进行宣传,游行示威(罢课、罢工、罢市

28、当时的先进的中国人为什么要提出“走俄国人的路”?

答:

走俄国人的路既是中国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先后向英法、日本学习受挫后的又一次选择,也是一战前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各种矛盾充分暴露且继续对华实行不平等外交所导致的后果;当然也与苏俄采取了对华友好的外交政策有关。

29、使中国正在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的是俄国十月革命。

30、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1)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李大钊的《新纪元》,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

(2)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1)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同年李大钊在北京也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31、中共一大

时间:

1921年7月;地点:

上海,后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内容:

①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②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③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④确定党成立后的重点工作是开展工人运动。

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新”:

①指导思想新,以科学共产主义为指导;②领导者新,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道路新,走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32、中共二大

时间:

1922年7月;地点:

上海;内容:

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提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奋斗目标是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把中国统一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

这次大会第一次提出了一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3、(思考题)比较党的“一大”和“二大”确定的奋斗目标有什么不同?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党的“一大”的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二大”则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同时,提出了在 当时历史条件下党的奋斗目标。

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情况的了解,因此能够实事求是,制定奋斗目标。

34、中共三大

时间:

1923年;地点:

广州;内容:

确定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34、1924年,孙中山召开国民党一大,决定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政策,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创办黄埔军校。

1926年,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

在湖北的贺胜桥、汀泗桥等地,国民革命军击溃了军阀吴佩孚军队主力。

叶挺领导的以共产党员为主的第四军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

35、孙中山为什么会与共产党合作?

答:

①孙中山不断致力于国民革命,但最后大都失败了,迫使他寻找革命的新出路。

②五四运动让他看到了人民的力量。

36、黄埔军校与其他军校有何不同之处?

为什么它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

①黄埔军校以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

②军事制度严明,管理制度严格,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加强对学员的革命思想教育,是一所新型的,具有极强生命力的学校;

③培养了一大批军事、政治干部,对建立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北伐战争,起了重大作用。

37、北伐的目的:

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实现全国统一。

38、北伐的结果:

沉重打击了国风军阀,也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但是,由于蒋介石背叛革命(蒋介石于1927年4月12日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同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北伐战争失败。

不久,蒋介石在南就建立了国民政府。

39、南昌起义

原因: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遭到反动派的血腥镇压。

中国共产党总结一个教训,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拥有自己的武装,要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暴力镇压。

时间:

1927年8月1日;地点:

江西南昌;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后来,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40、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后来到江西、湖南交界处的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革命道路。

此后,由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十多个革命根据地(课本P107图7-40)。

其中,由井冈山根据地发展起来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最大。

41、毛泽东为什么要把队伍带到井冈山?

答: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都以进攻敌人的中心城市为目的,结果都失败了。

井冈山地理环境险要,易守难攻;革命基础较好;敌人的力量比较薄弱,便于革命的发展。

42、在井冈山,毛泽东干了些什么?

他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答: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43、这些革命根据地的区域分布有什么共同特点?

⑴大都建立在各省的交界处(远离城市);

⑵大都建立在南方;

⑶大都建立于1929——1932年

44、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为什么能够在这些地方存在?

⑴它们都分布在距离大城市较远的农村,敌人力量薄弱,而革命基础较好,天地广阔,有利于革命队伍的存在与发展。

⑵它们大多位于地势险要处,易守难攻;

⑶这些地区一般物产都较为丰富,便于筹粮筹款;

⑷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并实行了正确的政策(如土地革命),因而得到了农民的广泛支持,使自身能立于不败之地。

45、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五次发动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前四次被工农红军粉碎,第五次红军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红军长征,1936年在陕北建立新根据地。

46、遵义会议时间:

1935年1月;地点:

遵义;内容:

结束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在党中央的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意义: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47、对毛泽东《长征》诗的体会:

毛泽东同志的诗句展现了红军战士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跋涉两万五千里,翻越千山万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陕北。

因此,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

48、19世纪70年代以后,轮船、火车等新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好处:

大大方便人们出行。

20世纪前期,中国的轮船航运业已形成了从沿海、内河到远洋的完整体系。

1937年,中国的铁路长度已达到二万多千米。

清末,中国采用了新的邮政方式;民国时期,中国的邮政事业逐渐发展起来。

1882年,上海外滩开办了中国第一家电话局。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

鸦片战争以后,现代意义的报纸传入中国。

       

49、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后,我们的思想观念变化更加显著,科学思想逐渐进入了人们的头脑。

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也逐渐被人们接受,人们改用“先生”“女士”的新称呼,一些勇敢青年开始争取婚姻自由。

妇女地位也逐渐提高,许多妇女走出家庭,进入社会,在教育、新闻、工商、政治等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民国以后,男子剪掉辫子,妇女缠足也越来越少。

50、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今年是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

原因:

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

发动:

1931年9月18日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1932年1月28日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国民党采取了不抵抗政策)

全面爆发: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进程:

到1941年义,日本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其中包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南昌等重要城市。

日军所犯罪行:

1937年12月13日起,连续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细菌战与731部队;对重庆、成都、兰州、昆明等我国后方城市的轰炸封锁;对抗日根据地的“大扫荡”与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如潘家峪惨案)

51、(思考题)今天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对当年的日本侵华战争是什么态度?

答:

日本右翼势力对侵华事实负隅顽抗,不愿承认,还标榜自己的行径。

教科书事件表明了日本政府对右翼势力的支持态度。

举出若干事实,批驳他们的荒谬言论。

答:

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

1895年双方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1900年,日本偕同英、美、俄、法、意、奥八国,组成联军攻占北京,第二年,逼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侵占我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卢沟桥附近演习,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卢沟桥事变,成为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的开端;1937年12月13日,日军在失陷的南京城内连续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的野蛮屠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日军为了进行细菌战,竟然用中国人的身体代替动物做实验……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历史是不容撰改的,不管日本右翼分子如何撰改教科书,曾经发生的历史是永远无法更改。

52、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⑴当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推行什么政策?

答:

蒋介石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

⑵为什么要推行这样的政策?

联系以前所学知识,说说这个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

蒋介石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这是由其阶级本质决定的,因为中国共产党及红色政权的存在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政府产生了现实的影响。

这个政策的推行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侵略气焰,同时也造成了红军革命根据地的困难局面。

⑶蒋介石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是如何转变的?

答:

蒋介石由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到被迫联共抗日经历了一个过程,其主要原因是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抗日,体现了东北人民不甘作亡国奴的决心;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团结抗日。

53、一二·九运动的时间:

1935年12月9日;地点:

北平;口号: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华北五省自治!

”“收复东北失地!

”“打倒汉奸卖国贼!

”“武装保卫华北!

”; 影响:

一二•九运动促进了民族的觉醒,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起点。

54、西安事变的时间:

1936年12月12日;经过:

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要求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中共的态度:

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影响:

国共之间已经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①西安事变后初步形成;②卢沟桥事变后,1937年8月13日的八一三事变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56、重要战争战役:

1937年8月—11月的淞沪会战;1937年9月—11月的太原会战;1937年9月25日的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第一次胜利);1937年12月—1938年6月的徐州会战;1938年春的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国民党取得的第一次胜利);1938年6月—11月的武汉会战;1940年8月—12月百团大战。

57、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向盟军递交投降书;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纪念日;9月9日,日本向中国递交投降书;10月25日,离开祖国50年之久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原因: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巩固是中华全民族抗战能够实现并最终取得胜利的保证。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牵制了大量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③海外华侨、国际主义战士和世界各国人民支援中国人民抗战,国民党爱国将士的英勇奋战,中国军民的顽强作战是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④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万众一心抵御外侮,这是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

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取得了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2)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的长期抗战,牵制和消耗了大量日本军力,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援助(如白求恩)。

58、抗战胜利后的两种前途:

国民党的首要任务是消灭共产党,即准备发动内战——黑暗的前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