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项脊轩志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2428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项脊轩志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项脊轩志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项脊轩志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项脊轩志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项脊轩志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项脊轩志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项脊轩志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项脊轩志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项脊轩志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项脊轩志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项脊轩志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项脊轩志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项脊轩志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项脊轩志Word格式.docx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项脊轩志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项脊轩志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版学案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6单元 项脊轩志Word格式.docx

A.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B.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C.执此以朝

D.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B项,手:

名词作状语。

A、C、D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4.下列对“归有光对又旧又小的项脊轩为什么怀有深厚的感情”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经过整理,这里变得明亮宽敞了。

B.因为这里有作者小时候美好的回忆。

C.因为这里是作者长期生活的地方,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时,唯有它才能唤起对过去经历的久远回忆。

D.因为这里所发生的几件大事影响了作者的一生,因而时过境迁后仍难以忘怀。

A、B两项描述的只是表面的现象,D项虽能揭示实质,但不如C项具体准确。

C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5~8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娘以指叩门扉曰:

‘儿寒乎?

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一日,大母过余曰: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5.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先妣抚之甚厚     如丧考妣

B.往往而是是古非今

C.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向隅而泣

D.比去,以手阖门相濡以沫

B项,这样/以……为是(正确)。

6.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成分不当的一项是(  )

A.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

B.比去,(大母)以手阖门

C.顷之,(大母)持一象笏至

D.(妪)瞻顾遗迹,如在昨日

D项,“瞻顾遗迹”的主语应为“余”。

7.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段主要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全段。

B.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于回忆中隐含着作者的怀念以及对光阴易逝、怀才不遇、有负亲人所望的感慨。

C.本段语言特色鲜明,描绘场面、状写人物,都极力铺陈渲染,妙语如珠,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D.本段情景交融,如“往往”一词既渲染门墙之多杂,还流露出作者对此的厌恶和不满。

C项,“极力铺陈渲染”不对,本段语言质朴、用语简练,采用白描手法。

8.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某所,而母立于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1)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在这里站立。

(“所”“而”“兹”是翻译重点)

(2)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上朝用的,以后你会用到它。

(“朝”“当”是翻译重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2题。

先祖事略

王士祯

山人名士祯,姓王氏,字子真,青州诸城人。

始祖讳责迁,济南新城著籍焉,称琅瑯公。

后避居新城之曹村,为某大姓佣作。

一日大风晦暝,有一女子从空而堕,良久既霁,公于尘垒中得之。

云即诸城县初氏女也。

晨起取火,不觉至此。

时公方鳏居,女子年十八九。

主人以为天作之合,遂令谐伉俪焉。

二世祖讳伍,有善行,称善人公。

琅瑯公五子,善人最少,性醇谨,事父母诸兄皆得其欢心,尤好施予,岁月勤力活家,人产计口给食,余悉以贩乡里贫乏者。

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

诸饿者以次受糜,妨其笠于槐,累累如也。

乡人呼之曰:

“王菩萨”,而称其家曰:

“大槐王氏善人”。

三世祖讳麟明,经官颍川王府教授,称颍川公。

颍川为善人次子,生而警颖强记,于书无所不睹。

十四补傅士弟子员,每试辄冠其群。

数困棘闱,随例应里选,官永平郡司训,劝学兴行,为多士式。

最后迁教授颍川王府。

既至,疾作,期年而卒。

志传称公内廉行修。

人伦醇备。

事大父琅瑯公王孝,遇诸兄弟门以内,蒸蒸如也。

高祖讳重光,字廷宣。

颍川公卒,哀毁如礼,服阙除户部。

当事以其能,晋秩佥事,守云中。

强直奉法,军民赖之。

寻晋参议,守上谷。

条上谷机宜十二事,悉中窾要。

以忤当事意,调贵阳。

丁巳,肃皇新三殿,求大木,取办贵竹。

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

公深入其阻。

冲风瘴疠,勤事以死。

事闻,特别恩恤、赐祭葬。

壬戌秋,三殿告成,以公前绩诏赠太仆寺少卿。

公性孝友,为颍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

三事继母常、岳、卢,如所生。

两弟早夭,抚其遗孤,不殊己子。

居乡,恂恂退让,君子也。

遇事慷慨,不避艰险。

及卒,无一语及家事。

世庙谕祭文,有“忠勤报国”之褒,故称忠勤公焉。

(选自《渔洋山人自撰年谱》,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良久既霁,公于尘垒中得之  霁:

明朗

B.数困棘闱,随例应里选数:

屡次

C.劝学兴行,为多士式式:

榜样

D.当事以其能,晋秩佥事以:

凭借

D项,以:

因为。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先祖“讲究孝道”和“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

A.

B.

C.

D.

A项,第2句表现先祖勤俭治家。

B项,第1句表现先祖友爱兄弟。

D项,第2句中“慷慨”一词应理解为情绪激昂、愤激的样子。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琅瑯公的婚姻颇有传奇色彩,夫人初氏从天而降,主人认为是天赐良缘,于是令其结为夫妻。

B.善人公生活简朴,乐善好施,人称“王菩萨”,在琅瑯公五个儿子中排行第五,故名王伍。

C.颍川公聪敏好学,博览群书,为官即赴颍川王府任教授,刚到任就患病,一年后去世。

D.忠勤公忠孝双全,在上司面前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在家乡父老面前则温文尔雅,恭敬而有礼貌。

C项,颍川公十四岁补博士弟子员,做过永平郡司训,最后才升为颍川王府教授。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

(2)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

(3)公性孝友,为颍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

(1)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繁叶茂,(善人公)时常在下面煮粥给饥饿的人吃。

(“植”“扶疏”“作糜”是翻译重点)

(2)他到后,彝人争着跑去把所知道的奇异树木告诉他。

(“以所知”“走”“报”是翻译重点)

(3)他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颍川公的第二个儿子,刚换牙齿时母亲沈安人就去世了。

(“孝友”“方”“龀”是翻译重点)

参考译文:

我名叫士祯,姓王,字子真,青州诸城人。

始祖名叫王责迁,济南新城著籍人,世人称琅瑯公。

后来避乱居住在新城的曹村,给某大姓人家做佣人。

有一天刮起大风,天空昏暗,一女子从天而降,好一会儿风停了,天空明朗,始祖在尘土中看到她。

她自称是诸城县初氏之女。

早晨起来烧火,不知不觉就来到这个地方。

当时始祖正好孤身一人,女子十八九岁。

主人认为是天赐良缘,就叫他们结为夫妻。

二世祖名叫王伍,有善良的德行,人们称他为“善人公”。

琅瑯公有五个儿子,善人公最小,他生性淳朴谨慎,侍奉父母和几个兄长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尤其喜欢施舍,时常勤于治理家务,按人定量供给粮食,剩余的全部拿来救济乡里贫困缺粮的人。

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繁叶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饿的人吃。

那些饥饿的人依次得到粥,(善人公)还在槐树下编织斗笠,常常像这样。

乡里人称呼他叫“王菩萨”,而称呼他家叫“大槐王氏善人”。

三世祖名叫王麟明,官至颍川王府教授,世人称颍川公。

颍川公是善人公的第二个儿子,生来机警聪明,记忆力强,对于书无所不读。

十四岁补博士弟子员,每次考试都得第一。

后来屡试不第,随着常例参加地方官推举选拔,官至永平郡司训,他勉励人们学习并努力实行,成为许多士人的榜样。

最后升任颍川王府教授。

到任后,疾病发作,一年后去世。

志传上称他为公内廉行修。

他长幼尊卑分得极细。

对祖父琅瑯公最孝顺,遇到各位兄弟们很尊敬,天天如此。

高祖名叫王重光,字廷宣。

颍川公去世后,他十分哀伤尽其礼节,补缺升任户部员外郎。

因为他做事能干,晋升为秩佥事,做云中郡守。

他强硬耿直,奉公守法,军队百姓都信赖他。

不久升为参议,驻守上谷。

呈奏上谷应该做的十二件事,完全符合法则。

因为违背了上司的意图,调任贵阳。

丁巳年,皇上新建三大殿,要用大木料,在贵州一带采办。

他到后,彝人争着跑去把所知道的奇异树木告诉他。

他深入险要的地方(调查勘采)。

冒着寒风瘴疠,劳累过度而死去。

皇上听说后,特地加以抚恤,赐祭文以厚葬。

壬戌年的秋天,三殿落成,因为他先前有功,皇上下诏追赠为太仆寺少卿。

他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颍川公的第二个儿子,刚换牙齿时母亲沈安人就去世了。

后来奉养三个继母常氏、岳氏、卢氏,就像对亲生母亲一样,两个弟弟早亡,抚养他们的孩子,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住在乡里,小心谨慎,谦虚退让,是君子啊。

遇到事情十分慷慨,不避艰险。

到去世时,没有一句话说到家事。

祠堂祭文,有皇上“忠勤报国”的褒奖,所以称为忠勤公。

三、语言运用

13.《项脊轩志》中“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是作者寄托感情的最好景物,景动情溢。

请充分想象,代替作者写一段情语,抒发对妻子的思念和痛苦之情。

(示例)它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思考什么,又仿佛在等待什么。

春日的阳光暖暖地在它身上流着,微风轻轻地拂动它满身的绿叶,于是,它又开始了轻轻的诉说。

枇杷树,你是在说那个春天的故事吗?

八年前,是她在这项脊轩的小院中亲手将你种下。

那是一个多美的春天啊!

可是如今却只有我和你在这里寂寞地等待,等待一个注定不会出现的奇迹。

枇杷树啊,那满树碧绿的,是你的思念吗?

1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不超过20字)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近日发布全省和南京市CPI指数。

3月江苏CPI同比上涨1.5%,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创下近40个月以来的新低。

南京CPI比全省水平略高,同比上涨1.6%,比2月下降了0.2个百分点。

烟酒价格的下跌成为拉低CPI涨幅的最主要原因。

烟酒价格从2月到3月持续走低,相关人士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受限制公款消费政策的影响,全社会提倡勤俭节约,导致烟酒的消费下滑,直接带来了价格的走低。

(示例)限制公款消费政策拉低江苏CPI涨幅。

——飘香万里

我的父亲母亲(节选)

任正非

上世纪末最后一天,我总算良心发现,在公务结束之后,买了一张从北京去昆明的机票,去看看妈妈。

买好机票后,我没有给她电话,我知道一打电话她一下午都会忙碌,不管多晚到达,都会给我做一些我小时候喜欢吃的东西。

直到飞机起飞,我才告诉她,让她不要告诉别人,不要车来接,我自己坐出租车回家,目的就是好好陪陪她。

前几年我每年也去看看妈妈,但一下飞机就给办事处接走了,说这个客户很重要,要拜见一下,那个客户很重要,要陪他们吃顿饭,忙来忙去,忙到上飞机时回家取行李,与父母匆匆一别。

妈妈盼星星、盼月亮,盼盼唠唠家常,一次又一次的落空。

他们总是说你工作重要,先工作,先工作。

由于我3日要赶回北京,随胡锦涛副主席访问伊朗,在昆明我只能呆一天。

这次在昆明给妈妈说了去年11月份我随吴邦国副总理访问非洲时,吴邦国副总理在科威特与我谈了半小时话的内容。

首长说了这次我随访是他亲自点的名,目的有三个:

一、鼓励和肯定华为,并让随行的各部部长也正面地认识和了解华为;

二、了解一下我们公司的运行与管理机制,看看对别的企业有无帮助;

三、看看政府对华为开拓国际市场是否能给予一些帮助。

妈妈听了十分高兴,说“政府信任就好,只要企业干得好,其他都会随时间的证实而过去的。

最近这两年,网上、媒体中对华为有一些内容,也是毁誉参半,妈妈是经过“文革”痛苦煎熬过的,对荣誉不感兴趣,对一些不了解我们真实情况的文章却十分忧心。

我说了,我们不是上市公司,不需要公示社会,主要是对政府负责,对企业的有效运行负责。

我们去年交税20多亿,2001年要交40多亿的税。

各级政府对我们都信任。

我们不能在媒体上去辩论,这样会引起争论,国家纸太贵,为我们这样一个小公司争论太浪费。

为我们这样一个小公司,去干扰国家的宣传重点,我们也承担不了这么大的责任。

他们主要是不了解,我们也没有介绍,了解就好了。

妈妈舒了一口气,理解了我的沉默。

这次我还与妈妈约好,今年春节我不工作,哪儿也不去,与几个弟妹陪她到海南过春节,好好聊一聊,痛痛快快聊一聊。

以前,我节假日多为出国,因中国过节,外国这时不过节,正好多一些时间工作,这次我是彻底想明白了,要陪陪妈妈,我这一生还没有好好陪过她。

没想到终成泡影。

8号那天,圆满结束对伊朗的访问,我们刚把胡副主席送上飞机,就接到纪平的电话,说我妈妈上午10时左右,从菜市场出来,提着两小包菜,被汽车撞成重伤,孙总已前往昆明组织抢救。

由于相隔千万里,伊朗的通信太差,真使人心急火燎。

飞机要多次中转才能回来,在巴林转机要呆6.5个小时,真是心如煎熬,又遇巴林雷雨,飞机又延误两个小时,到曼谷时又再晚了十分钟,没有及时赶上回昆明的飞机,直到深夜才赶到昆明。

回到昆明,就知道妈妈不行了,她的头部全部给撞坏了,当时的心跳、呼吸全是靠药物和机器维持,之所以在电话上不告诉我,是怕我在旅途中出事。

我看见妈妈一声不响地安详地躺在病床上,不用操劳、烦心,好像她一生也没有这么休息过。

我真后悔没有在伊朗给母亲一个电话。

7日胡副主席接见我们8个随行的企业负责人,我汇报了两三分钟,说到我是华为公司的时候,胡副主席伸出4个指头,说四个公司之一。

我本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说中央首长还知道我们华为。

但我没打,因为以前不管我在国内、国外给她打电话时,她都唠叨:

“你又出差了”“非非你的身体还不如我好呢”“非非你的皱纹比妈妈还多呢”“非非你走路还不如我呢,你这么年纪轻轻就这么多病”“非非,糖尿病参加宴会多了,坏得更快呢,你的心脏又不好”。

我想伊朗条件这么差,我一打电话,妈妈又唠叨,反正过不了几天就见面了,就没有打。

而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憾事。

由于时差,我只能在中国时间8日上午一早打,告诉她这个喜讯,如果我真打了,拖延她一两分钟出门,也许妈妈就躲过了这场灾难。

这种悔恨的心情,真是难以形容。

我看了妈妈最后一眼后,妈妈溘然去世。

1995年我父亲也是因为在昆明街头的小摊上,买了一瓶塑料包装的软饮料喝后,拉肚子,一直到全身衰竭去世。

——源头活水

素材一

变敌人为朋友

美国的RealNetworks公司曾经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比尔·

盖茨的微软公司违反反垄断法,并要求其赔偿十亿美元。

但在官司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RealNetwork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格拉塞却致电比尔·

盖茨,希望得到微软的技术支持,以使自己的音乐文件能够在网络和便携设备上播放。

所有的人都认为比尔·

盖茨一定会拒绝他。

但出人意料的是,比尔·

盖茨对他的提议表现出出奇的欢迎。

他通过微软的发言人表示,如果对方真的想要整合软件的话,他将很有兴趣合作。

众所周知,微软和苹果两大公司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处于敌对状态。

到了90年代中期,微软公司明显占据了领先优势,占领了约90%的市场份额,而苹果公司则举步维艰。

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1997年,微软向苹果公司投资1.5亿美元,把苹果公司从倒闭的边缘拉了回来。

2000年,微软为苹果推出Office2001。

自此,微软与苹果真正实现双赢,他们的合作伙伴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常人不可理解的两件事都发生在世界首富比尔·

盖茨身上。

他的成功,源于很多因素,包括他对商机的把握,他天才的设计能力,但其中还包括他对他的敌人所采取的态度。

素材二

外白渡桥的诚信

外白渡桥是上海外滩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2010年4月,这座桥被整体拆移,运到船厂进行维修,上海人称之为“疗养”。

但大家也许不知道,之所以决定对这座百年老桥进行“疗养”,这里面有一个故事。

2009年年底,外白渡桥刚刚度过自己的“百岁华诞”。

这时,上海市有关部门收到了一封来自英国的信件。

信中说:

“外白渡桥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现在已到期,请注意对该桥维修。

”当时,上海正准备对外滩进行综合改造,收到这封来信后,有关部门立即决定对外白渡桥进行拆移维修。

寄这封信的是当年设计外白渡桥的英国某公司。

这座桥于1909年交付使用,采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钢铁结构。

100年过去了,每天都有3万多辆汽车从外白渡桥上通过,我们甚至都忘记了这座桥已经垂垂老矣。

谁还会想到有人会对这座桥负责?

但一家本可以游离于此事之外的外国公司,竟然记在了心上,并且专门发信件来提醒。

很多人知道后,对此进行了评论。

有的人说:

“原来外白渡桥100年了,了不起啊,用这样简单的技术造起来的桥,竟然可以用上100年!

还有的人说:

“100年后的今天,造桥技术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可现在,有些桥竟然刚造好就轰然倒塌,看来这里面不是技术问题。

是的,对于英国的这家公司来说,对自己设计建筑的大桥负责,那是分内之事,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事情。

因为,这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良心问题,诚信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