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性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2598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 质性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 质性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 质性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 质性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 质性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 质性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 质性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 质性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 质性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 质性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 质性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 质性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 质性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 质性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 质性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docx

《《 质性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 质性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 质性研究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docx

《质性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质性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16074403

课程名称:

质性研究方法

英文名称:

QualitativeDataAnalysis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时:

48学时

学  分:

3学分

适用对象:

社会工作专业中年级同学

考核方式:

考查

先修课程: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质性研究方法》是一门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为依托、与《定量研究方法》相对应的课程,关注的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部分。

也就是在参考实证主义范式指导下的定量研究的同时,关注如何通过情境与类属等方式进行资料的实证收集,并且进行文艺的处理,最终完成科学理论的发展与证明。

因此,本方法是高度的理性与高度的感性的融合,最终强化研究者的逻辑思考与实操能力。

英文简介

AsoneoftheSocialScienceresearchmethods,QualitativeDataAnalysisworkswithQuantitativeDataAnalysis.ItconcernsaboutthemethodologypartofsocialscienceresearchwiththereferencetotheQuantitativeDataAnalysisofthePositivism.Itconcernshowtocollecttheproofsanddatathroughtherealsituation,withaliteraturearrangementandcompleteasthedevelopmentandproofofscientifictheoryultimately.Therefore,thismethodisanintegrationofbothhighlyrationalandemotional,itstrengthensthelogicalthinkingandpracticalabilityoftheresearchersinanultimatebasi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专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同学的研究路径从原有的实证范式下的定量研究逐步拓展延伸到质性研究中来。

帮助学习者明白世界不是一个单项的唯一的事实的存在,而是在解释与互动及言说中的存在。

研究者作为主体,对于研究的结果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因此,注重自我的存在,注重互动的关系,以人的视角理解研究对象等等,就成为一个好的研究者的基本条件。

每一个研究者在借助于互动完成研究的同时,更需要聚焦于自我存在的价值观、基本预设,从而能够以尊重、接纳的态度去自我要求,也以此指引研究互动,从而建构一个更为多元更为包容的生活世界。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质性研究方法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质性研究含义

2.了解质性研究发展简史

3.了解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质性研究含义

1.质性研究的外延与内涵

2.质性研究的概念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第二节质性研究发展简史

1.质性研究的起源

2.质性研究的发展——多学科的介入与融合

第三节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

1.两者的区别

研究目的:

解释v证实

研究内容:

过程v事实

研究设计:

演化v预定

研究工具:

研究者v量表

表达的手段:

文字、图片v数据

研究关系:

互为主体v主客对立

抽样:

目的性v随机

收集资料:

访谈/开放观察/实物分析v问卷/封闭观察

分析资料:

归纳为主v演绎为主

效度检验:

真实性v相关性、严谨性

推广度:

可控制性推广v认同推广

理论推广

伦理道德问题:

重视v无关

2.两者的联系

(三)思考与实践

阅读制定教材及推荐参考读物的相关部分内容,对于质性研究概况与分类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是讲授及课后练习与阅读方式进行,主要是知识的了解与认知。

第二章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与研究范式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2.理解质性研究的范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1.方法论——三大方法论核心议题

本体论是否存在唯一

认识论唯一是否能够被认识

方法论何种方法可以认识

2.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第二节质性研究的范式

1.四大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

反实证主义

批判主义

建构主义

2.质性研究的范式基础

反实证主义批判主义建构主义

不同研究范式背后是一整套关于社会事实的预设与基础,同时也是每一个研究者自我生活世界的基本定位与立场。

借助于研究范式的学习有助于每一个研究者自我反思,从而建立起更为宽容接纳且更有弹性的生活逻辑,并有利于开放包容且积极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态度的建设。

(三)思考与实践

阅读制定教材及推荐参考读物的相关部分内容,对于质性研究方法论与范式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是讲授及课后练习与阅读方式进行,主要是知识的了解与认知。

第三章质性研究过程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质性研究的启动与开端

2.了解启动过程中的核心议题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质性研究的启动

1.建立概念架构

2.形成研究问题

3.界定个案与抽样

确定研究现象,聚焦研究问题

明确研究目的

文献综述,反思自我经验

形成概念框架

选择研究对象

探讨研究关系

选择研究方法

进入研究现场

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建构理论

写研究报告

质量检测(效度、信度、推广度、伦理问题)

第二节质性研究启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概念界定与概念提炼之间的关系

2.研究问题预先拟定与在研究中形成问题之间的关系

类似出发前的地图

依据:

前人的研究成果

个人的经验性知识

预调查的结果

张力:

设计与实地情况之间的调适

(三)思考与实践

着手对于全部同学进行分组,并布置作业要求每一组回去各自选择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及背后呈现出的问题进行初步调研。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是讲授及课后练习与阅读方式进行,主要是知识的了解与认知。

 

第四章质性研究方法的具体呈现——访谈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访谈作为一种主要研究手法的特点

2.实操访谈法在资料收集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访谈作为一种资料收集方法

1.访谈的操作:

访谈主体、客体与访谈提纲

2.访谈中的互动

访谈的功能:

了解被访者的所思所想(看法,意义建构),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社会舆论);了解某些文化或文化群体为人处事的特定方式(人种志),以及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方法(心理知觉);探索和收集经验故事素材,以便对人类现象有更为丰富和深入的理解;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回忆是重构)

第二节访谈资料的解释与说明

1.视阈融合与互为主客体

(1)结构:

开放、半开放、封闭

(2)正式程度:

正式、非正式

(3)接触方式:

直接、间接

(4)受访人数:

个别、集体

2.访谈者自身的预设对于结果的影响

访谈者自身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甚至基本假设对于整个访谈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唯有清晰的自我觉察才能够确保整个访谈过程保持清明而非混沌。

访谈者需要开放包容及接纳的态度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偏差,同时也以此进行自我检视,自我提升,方能够获得一个更开阔的状态。

(三)思考与实践

各小组围绕自己的选题进行访谈法的操作,对于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对于访谈者的感受进行分析,并对于两者互动进行反思。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案例分析与分组讨论的手法进行,对各小组访谈中的表现及问题进行详尽说明。

第五章质性研究方法的具体呈现——观察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观察作为一种方法的操作过程

2.了解观察法的局限性及解释空间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观察作为一种收集资料方法

1.观察主体与观察类型

2.观察指标与观察记录

参与程度参与型观察非参与型观察

公开程度公开型观察隐蔽型观察

第二节作为一种解释的观察

1.观察资料的解释与说明

2.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互动与建构

反思自己的观察方法和视角

了解自己的观察习惯、价值倾向和前设

明确自己的推理依据和过程

(三)思考与实践

各小组按照自己的主题选择进行观察法操作,并在课堂上进行操作展示与反思总结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所有小组围绕自己的主题进行现场演示与案例讨论,并通过多次现场模拟完成观察这一过程的体验。

第六章质性研究方法的具体呈现——个案研究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个案研究特点

2.理解个案研究的操作过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个案研究特点

1.个案研究的界定

2.个案研究作为多种方法的集合

访谈、观察、实物、文献法等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对于个案资料收集

第二节个案研究的操作与应对

1.一个个案研究的案例展示

个案研究是否就是一个个案?

个案研究的专业性与科学性如何呈现?

2.个案拓展作为个案的一种深入

何为拓展个案?

拓展方向与目的?

(三)思考与实践

各小组寻找个案研究的典型案例报告,作为课堂资料的准备。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各小组准备的典型个案研究的案例报告,进行课堂讨论,分析其中采用的多种资料收集方式、资料整理方式及最终结论得出方式。

第七章质性研究方法的具体呈现——行动研究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行动研究的定义与实质

2.了解行动研究的操作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行动研究概况

1.定义内涵及分类

2.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方法其价值与与功能

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为行动研究

第二节行动研究的操作

1.一个行动研究的案例展示

绿耕在农村社会发展与城乡和谐中的定位与实践

2.行动研究最终的发展方向与空间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

支持、合作、合一

(三)思考与实践

各小组寻找行动研究的典型案例报告,作为课堂资料的准备。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各小组准备的典型行动研究的案例报告,进行课堂讨论,分析其中采用的多种资料收集方式、资料整理方式及最终结论得出方式。

第八章质性研究方法的资料整理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资料整理的步骤

2.学习资料整理的操作过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初步资料分析

1.代码编码与备忘录

整理资料与分析资料同时发生

整理资料越早越好

为资料编号:

类型,姓名,时间,地点,研究者姓名,排列序号

阅读原始资料:

“投降”的态度反思自己的反应寻找意义

2.建构个案纲要

第二节个案内的资料展示与呈现

1.资料展示的方法与思路

主题是经验的焦点、意义、要点、联系点或线索

主题可提供一种确定的表达方式

主题的表达是一种简洁明了的陈述

主题是人们试图理解现象的一种形式,它描述生活经验结构的一个方面

主题是理解概念的手段,可以触及我们试图理解的概念的核心,并总是对概念的还原

主题的提炼其实是研究者自身的关注焦点的集中呈现,其代表了研究者的研究兴趣、研究预设、原有知识基础以及其独特的价值观的综合体。

当然也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进行价值碰撞与对话的结果的体现。

因此每一个研究者需要借由此机会完成自我的价值呈现与价值观的修正或者提升。

2.资料呈现:

预测与解释

主题来自我们对意义的需求或渴望

主题依赖于我们获取事物意义的意识

需要对隐藏于生活经验中概念的充实性与意义性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

主题不能直接获得,它不是指某个具体的事物

主题是一个创造、发现和揭示意义的过程

(三)思考与实践

各小组根据自身的资料收集状况,进行此部分的实践操作与演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采用案例操作与小组讨论等多种手法进行,主要是根据各小组提供资料进行案例演示,同时现场进行小组的分组讨论与呈现。

 

第九章质性研究方法的资料呈现

(一)目的与要求

1.理解资料呈现的思路

2.尝试进行所研究课题的资料呈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资料呈现的思路

1.情境分析

先对特定的生活情境或事件进行描述,然后进行深入分析

2.类属分析

对于主题进行分类及提炼

3.综合分析

类属中有情境

情境中有类属

4.理论建构

形式理论:

系统的观念体系和逻辑架构,可以用来说明、论证并预测有关社会现象的规律。

实质理论:

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的、适合在特定情境中解释特定社会现象的理论。

第二节资料呈现的伦理提议

1.具体伦理问题

2.伦理中的冲突、两难与取舍

(三)思考与实践

小组操作过程汇报,各小组在课后将实操环节的本阶段进行课堂呈现,并对之进行专业分析,其他组同学旁观并评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采用案例演示与实践操作等手法,促使每一个小组的成员进行自我案例剖析与汇报,同时演示自己的操作过程,以此来学习强化资料呈现的操作与实践。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实验

其他教学环节

第一章

3

第二章

3

第三章

3

第四章

2

1

第四章

2

1

第五章

2

1

第五章

2

1

第六章

2

1

第六章

2

1

第七章

2

1

第七章

2

1

第八章

2

1

第八章

2

1

第九章

2

1

第九章

2

1

复习巩固

3

合计

36

12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美)MatthewB.Miles.《质性资料的分析:

方法与实践》.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年;

3.(澳)普拉尼·利亚姆帕特唐.《质性研究方法》.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