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2842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docx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

【篇一:

伶官传序优秀教案】

伶官传序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词类活用的文言语法现象。

2.体会正反说理突出中心的写法。

3.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教学重点】

识记11个词语,掌握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特征,学习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本文是“传序”,所以众多的史实都是正文的主要内容,这里可简约地点到即可,也正因如此,给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成为学习的难点,只要对涉及的人事有一般的了解即可。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利用注释、工具书,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理解作者意图。

【教学过程】

苏洵在《六国论》中论说六国灭亡的原因,以借古讽今的写法,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勿蹈六国覆辙。

今天学习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也是借古讽今,总结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现在听录音,轻声跟着阅读,思考庄宗李存勖17岁后发生在他身上的有什么事。

二、解题

三、历史背景

四、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解释词句。

重点辨析本文中的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学生解答,教师补充更正)

2.分组讨论,指定回答:

(1)提问:

“虽曰?

?

岂非?

?

”是一个什么句式?

其作用是什么?

(学生解答,教师补充)

明确:

“虽曰?

?

岂非?

?

”是反诘语气的转折复句,意在强调后者。

强调“人事”的作用,即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

点拨:

凡反问句都是以疑问的语气表达字面相反的意思,无疑而问,语意表达的比陈述句更确定、更有力、更发人深省,有更强的感情色彩。

(2)看课文,当文章写出盛衰、成败两个方面,用“方其?

?

可谓壮哉!

”“及?

?

何其衰也!

”句式,接着又用“岂?

?

欤?

”“抑?

?

欤?

”的句式,各是什么句?

有何作用?

明确:

(讨论后定人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方其?

?

可谓壮哉!

”“及?

?

何其衰也!

”这是两个感叹句,又是对称句。

感叹饱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前一句表示对庄宗胜利的赞赏之情,后一句表示对庄宗失败的悲叹之情。

对称句,节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是本文的对称句在内容上都是正反对照的,不仅有音乐美,而且给人鲜明的对比感,表达了作者褒贬、扬抑的立场,气势十分充沛,感情色彩浓郁,加强了论证的力量。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是反诘语气的选择关系的复句,前者被否定,被舍弃,后者被肯定,说明成败之事皆自于人的道理,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印证了开头的论点。

(3)请同学们再找出几个对称句和反问句,念给同学听。

明确:

对称句:

“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

”。

反问句,例: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3.概括李存勖一生的主要经历。

(1)提问:

通过阅读课文,给李存勖编一个履历表(课文p97注释:

李存勖885~926),主人公李存勖在公元908年、912年、923年、926年的几个年代里,年龄分别是多少岁?

明确:

908年是23岁;912年是27岁;923年是38岁;926年是4l岁。

提问:

在这几个年头里,在李存勖身上分别发生了什么事?

(尽可能用课文的原句回答)

明确:

①李存勖23岁时的事:

“接受三矢,继父遗志。

”(齐声朗读: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

点拨:

从这铿锵的节奏中,可以看见一位胸怀大志,雄姿英发的年轻统帅形象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

②主人公27岁时的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这是公元912年,李存勖派兵攻破幽州,俘获刘仁恭及其家族,刘守光逃到沧州,乃被捕获。

父子都被处死,灭燕)

③主人公38岁时的事:

“函梁君臣之首”(亡梁),然后“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建立了后唐。

李存勖从受命到立国,经过了整整15年。

④主人公4l岁时的事: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指导读文(慢节奏)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

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3)学生在凝重的气氛中静思两分钟,想象庄宗君臣凄然相向,泪下如雨的悲惨情景,并和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雄武进行对照比较。

(4)点拨,提问:

在这无声的静寂中,学生们心潮翻卷,历史的风云变幻掠过心头。

在这生生死死、盛盛衰衰的变化中,不正寓含着某种哲理吗?

请同学们思考:

①庄宗灭敌立国。

用了15年时间;然而由盛至衰,只有短短的3年。

这一盛一衰的关键是什么?

明确:

论点:

“盛衰之理,岂非人事哉!

②呼应论点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③提问:

庄宗盛也人事衰也人事,然而作者在一百多年后的宋代中叶重提这件史实,他要人们记取什么样的历史教训呢?

明确: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④这一句让同学们共同诵读,并翻译此句。

点拨:

从庄宗李存勖的履历表上,可以看出李存勖一生的主要经历——一盛一衰。

那么一盛一衰的关键问题是由于“人事”和呼应这一论点的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它揭示了“人事”的内涵,从而得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深刻教训,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

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

在这里讽谏了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

五、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从唐庄宗李存勖的履历表上可以看出“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这篇文章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以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以“晋王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作为事例,以论带史,以史论证,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

励精图治。

七、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讨论《伶官传序》与《六国论》在写作上的异同,并背诵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二、提问

1.《六国论》与《伶官传序》两文的中心论点各是什么?

明确:

《六国论》是一开始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

《伶官传序》也是一开始采用反诘句式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的中心论点。

2.提问:

《六国论》与《伶官传序》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相似点?

明确:

《六国论》提出论点时从反面否定,与正面肯定两方面提出论点。

反面否定是“非兵不利,

战不善”,正面肯定是“弊在赂秦”,然后作者承题作两方面分析,一是赂秦的国家“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是不赂秦的国家“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所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紧接着论证赂秦国家灭亡的原因与不赂秦者灭亡的原因。

赂者,用引证“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不赂者,用例证,(齐人)“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

?

”赂者与不赂者正反对比论证了中心论点,并以议论兼抒情,假设论证反面推进,似乎在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实是告诫北宋“为国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点明了本文的主旨。

《伶官传序》采用正反对比推理,使读者读后深感道理确凿。

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文章依据史实对比推理,自然得出结论:

晋王临终授矢庄宗,告以遗恨,叮嘱庄宗不忘世仇,实现遗愿。

是时,庄宗重任在肩。

兢兢业业,用兵时负矢直前,惟恐有负先王。

终于获得成功;及至如愿以偿,大功告成,便一改初衷,宠幸伶人。

以至政纲倾颓。

衰败随之。

文章以成功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失败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象进行对比,十分鲜明地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

对此,作者未直陈己见,而是用反诘句式予以表达。

“岂?

?

欤?

”“抑?

?

欤?

”充满感慨之情,增强了感染力,写到这里又用古训“满招损,谦得益”,追本求源,指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照应上文,揭示了人事的实在涵义。

最后推而广之,以“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着眼于历史教训,收束全文,论证中同样用例证与对比论证方法。

点拨:

《六国论》《伶官传序》两文的作者都以讽喻现实为写作目的。

史论性的作品,往往名为论古,实为喻今。

因此,透过作者对纷繁的历史事实的评述,弄清他们讽喻现实的写作目的,是理解课文的突破口。

3.讨论,提问:

《伶官传序》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讨论后指名回答

明确:

(1)例证法。

本文属于史论。

写史论使用例证法,可以以论带史,以史论证。

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典型事件。

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在具体选材上,却以“晋王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为事例,并加以详述,体现了选材的匠心。

(2)对比论证。

本文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

这一论点本身就是一个既正反对立又合而为一的命题。

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

4.提问:

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色呢?

明确:

(1)语言委婉,气势旺盛

本文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为在世及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论,毫无生硬的说教。

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

(2)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文章开篇发出嗟叹,提出论点,语势突兀而起,随后落到立论根据上,再缓缓落人“晋王三矢”的叙事;又语势猛然一升,发出对庄宗之“盛”的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继而步步紧逼,设疑、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然后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语势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发出发人深省的教训,戛然而止,将全文的语势稳稳地落在结尾上。

篇幅虽短小,却写得起伏跌宕,全文一气呵成,淋漓酣畅。

(3)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本文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平易近人,自然晓畅。

其中一些格言式的对称句,如“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整齐,言简意丰,发人深省。

5.讨论,怎样理解文章中文与题的内在联系?

讨论后指名回答,补充更正

明确:

作者为《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到伶官们的事,表面看来文不对题,实际上两者有内

在联系。

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的叙述,不必重复。

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很紧密。

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

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

这样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

三、课堂小结

全文以“盛”“衰”二字为中心,先以反问指出国家盛衰与人事有关,而后对庄宗用兵报父仇作了肯定叙述,也为表述其功业之盛张本。

第三段就盛衰对比提出设问,最后得出论断,亦即全文的中心论点,末段再次将盛衰对比,进而指出庄宗困于伶人具有普遍意义,这就是写《伶官传》的缘由。

“兴亡规律”——即是“规律”,要用事实来检验它是否正确:

庄宗:

忧劳则兴,逸豫则亡;

秦:

仁政则兴,暴政则亡;

六国:

抗秦则兴,赂秦则亡;

项羽:

重贤则兴,寡谋则亡;

学生:

勤奋则兴,懒惰则亡。

可见,一个人的兴亡、得失、成败,与天命神灵无关,关键在自己,事在人为。

这也是“兴亡规律”带给我们的启示,希望同学们用这一“规律”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布置作业。

继续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归纳讲解文言知识,并进行课外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结合课后练习,积累语言。

1.词语

[与]

与尔三矢(给)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为,给,替)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和)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亲近)

[归]

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归附,归依)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返回)

知其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归还)

若水之归下也(归聚,汇聚)

[易]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轻易)

【篇二: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

《伶官传序》教案

《伶官传序》教案心闲是福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及其借古讽今的写法。

学习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2.结合语境揣摩语言。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积累精彩语句。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揣摩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兴亡之理在于人事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重点、难点

掌握重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教学方法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旨鲜明,阐述的道理比较简单,布局谋篇也不复杂,可以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教师的简要提示读懂课文。

引导学生阅读中结合语境揣摩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词类活用。

这篇课文与《六国论》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之作,又是同时代的作品,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学生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在朗读中体会课文充沛的语势和酣畅的文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二、范读。

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三、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四、结合课后练习,积累语言。

1.词语

[与]

与尔三矢(给)

求!

无乃尔是过与(读y,通欤)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为,给,替)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和)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亲近)

[归]

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归附,归依)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返回)

知其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归还)

若水之归下也(归聚,汇聚)

[易]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轻易)

以乱易整,不武(替代)

[告]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祭告,祷告)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告知)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告之于帝(上报,报告)

2.活用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振兴,使……兴盛;亡,使……亡。

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夜,在夜间,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时间。

东,向东,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3.句式

[被动句]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天下笑即被天下笑。

为是介词,表示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智勇多困于所溺

这句话的意思是:

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

于是介词.表示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反问句]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句末用的是叹号,但仍是反问句。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4.警句

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五、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五代史》中的《伶官传》作的序。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本文共四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这一立论的根据。

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一起笔就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

接着用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

提出中心论点:

盛衰之理,由于人事。

这一叹一问,一退一进,不仅使论点醒人耳目,而且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接着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这一得一失,与论点中的一盛一衰相应,并领起下文。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中心论点。

第二段承上叙事,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

上段既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可以为证,这段接下然先写得天下的情况。

关于庄宗得天下的过程已经写入《新五代史》中的《唐本纪》,此处再写未免重复。

也造成文

势的拖沓,而且不合序论的体制,所以这一段选用了晋王三矢的故事。

这一故事属于传说,不能确定为史实,因此,包括《新五代史》在内的正史均未收入。

但这个故事在当时社会有相当的影响,宋初王禹偁在《五代史阙文》中对此做了记载。

这个故事生动而又有典型意义,能给人以新鲜感。

其精神也符合晋王和庄宗的情况,所以欧阳修把它选人文中。

为了慎重,在前面加了世言二字。

这一故事是中心论点的主要例证,是支撑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也是下文议沦的依据。

这一段以三矢贯穿前后,分两层来写。

第一层是庄宗接受遗命,先写晋王赐三矢,次写晋王遗命,详细交待赐矢原因,再写庄宗将三矢受而藏之;第二层是庄宗执行遗命,写庄宗出师、征战以三矢励志,大告成功,还三矢于先王。

其中着力写庄宗对三矢的恭谨态度。

从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以及其后用兵的举动,可以看出他接受遗命,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这正是他得天下的原因。

受藏遣告请盛负驱纳等词,描绘出庄宗忠实执行父命的形象,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征战情况,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这就为下面的议论做了准备。

这一段叙事语势比较平缓,没有任何议论,但却寓论点于叙事之中,以叙事论证了论点,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

全段叙事欲抑先扬,为下文写抑张本。

第三段而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这一段由叙事入议论。

先以饱蘸感情的笔墨赞叹庄宗的成功,用意气之盛回应文章开头的盛字和得天下三字,并顺承第二段的叙事;继而慨叹他的失败,用何其衰也回应文章开头的衰字和失之二字,并承第二段的叙事。

这一大起而至大落的折,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两种情形作了极强烈的对照。

同是一个人,由盛衰,变化如此巨大、鲜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下面连用两个设问句,前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否定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说法。

后一句强调成败得失皆自于人。

这样设问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

接着引《尚书》中的话怍答。

并顺势从中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这就对庄宗的成败之迹做了概括.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说明盛衰异时,截然相反,本源在于人事,与开头提出的沦点相照应,是论证所得的结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第三部分(第四段)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本来行文到第二部分,论点已得到证明,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是又进一步议论:

用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

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

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具体操作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下问题:

1.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这句话是怎样提挈全文的?

[明确]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是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意思是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

这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盛衰之理,由于人事。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即全文都围绕它进行论证:

(1)紧接着这句话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认识的历史根据。

(2)第二段叙述庄宗和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第三段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

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3)第四段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可以能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仅限于伶人。

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2.在文章结尾,为什么强调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明确]

因为本文是为《伶官传》所写的序,这样强调既可以扣住题目,又可以使事理推而广之,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

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

六、学习论证方法

1.例证法

本文属于史论。

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

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典型事例。

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但在具体选材上,却以晋王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作为事例,并加以详述,体现了精于选材的匠心。

文章并没有写庄宗如何逸豫,但通过晋王三矢这一典型的、生动的事例,充分地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评论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对于庄宗的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不言而明,达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起到了以古鉴今、举

一反三的作用。

2.对比论证法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

这一论点本身就是一个既正反对立又合而为一的命题。

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

本文的对比论证在总体上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抒发的感慨和议论,都是对比性的。

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让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七、感受语言特色

1.语言委婉,气势充沛

本文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为在世及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论,毫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动人。

即使是在慨叹庄宗败亡时,也只是寓惋惜之意而无责难之词,可谓意正言婉。

全文从呜呼起笔,到岂独伶人也哉收尾,一叹再叹,以叹始终,于反复叹咏之中显现委婉的韵致。

在议论的文字中,多用反问句、疑问句,使说理委婉而令人深思;多用对称语句,特别是在关键的地方,采用语言凝练、对仗工整的格言式的骈句,造成鲜明的对比感和节奏感;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有张有弛。

疑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骈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错综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感情饱满,气势充沛。

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伶官传序》:

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

后来做史论的人往往学这种抑扬顿挫的笔法。

2.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文章开篇突兀而起地提出论点,马上落到立论根据上,再落人晋王三矢的叙事,又语势猛然一升,发出对庄宗之盛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继而步步紧逼,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然后再次评论庄宗盛衰,语势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出发人深省的教训,戛然而止,将全文的语势稳稳地落在结尾上。

篇幅虽短小,却写得起伏跌宕。

全文一气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