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3001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保分练一二文档格式.docx

B.乙处以外力作用为主

C.丙处因沉积作用形成凹岸

D.地层形成顺序是③②①

6.据图中信息推测,湖泊(  )

A.冬季水位高于夏季

B.周边河流的流域面积不断缩小

C.水量年际变化明显

D.对丙河的流量具有调蓄作用

5.B 6.C 第5题,直接据图中图例分析可知,甲处为岩浆岩,以岩浆活动为主;

乙处为沉积岩,以外力作用为主;

丙处为河流曲流处,因侵蚀作用形成凹岸;

地层形成顺序是②③①。

第6题,据图中信息分析推测,不同年代湖岸线不断缩小,说明水量年际变化明显。

从图中信息无法推测冬夏季水位高低,周边河流的流域面积不断减少的结论,该湖泊位于丙河的注入处,对丙河的流量没有调蓄作用。

扬州一模)下图为大陆西岸西风风速分布图。

读图回答7~8题。

7.受中纬西风影响明显的大陆西岸地区(  )

A.气候雨热同期B.降水季节变化均较明显

C.河流有结冰期D.风能资源较为丰富

8.下列有关南北半球中纬西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半球中纬度海面宽广,陆地面积小,风力较大

B.北半球中纬度海面狭窄,狭管效应明显,风力较大

C.随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南半球冬季影响区域南移

D.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北半球冬夏季节最大风速变化较大

7.D 8.A 第7题,受中纬西风影响的大陆西岸地区,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雨热不同期,降水季节变化只有地中海气候明显,两种气候冬季气温均高于零度,河流没有结冰期,风能资源丰富。

第8题,据图分析可知,北半球无论夏季还是冬季,大陆西岸风速均小于南半球,原因是南半球中纬度地区海面宽广,陆地面积小,空气流动受地面阻力小;

北半球中纬度海面较小,海陆面积相差较大,对空气流动阻力较大,风力较小;

随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南半球冬季影响区域北移;

南北半球中纬西风与海陆热力差异关系不大。

江苏大联考一)下图为亚洲某地区某日高空天气形势图。

在经历了一次天气剧烈变化过程后,L附近形成如图所示的锋面。

据此完成9~10题。

9.此时图中甲、乙两点的风向分别为(  )

A.东北风、西南风B.西北风、东南风

C.北风、东风D.南风、西风

10.L处锋面类型及判断依据是(  )

A.暖锋 海陆位置B.暖锋 气温分布

C.冷锋 气压分布D.冷锋 地势高低

9.D 10.B 第9题,根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图为高空天气形势图,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不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最终与等压线平行,故图中甲点吹南风,乙点吹西风。

第10题,该图所示区域为北半球,北半球低压中心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四周向中心呈逆时针辐合,故L锋面应向东南方向移动;

根据图示等温线的分布,该区域内北部气温高、南部气温低,L锋面由温度高的区域向温度低的区域移动,应为暖锋系统。

江苏大联考二)读我国天山托木尔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托木尔峰北坡自然带数量比南坡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分B.热量

C.气压D.光照

12.推测6、7、8、9自然带分别是(  )

A.山地草甸带、山地草原带、山地半荒漠草原带、山地荒漠草原带

B.山地草原带、山地草甸带、山地半荒漠草原带、山地荒漠草原带

C.山地草原带、山地草甸带、山地荒漠草原带、山地半荒漠草原带

D.山地草甸带、山地草原带、山地荒漠草原带、山地半荒漠草原带

11.A 12.A 第1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山托木尔峰南北坡降水差异较大,与南坡相比,北坡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较多,水分条件较好,故自然带数量较多。

第12题,由于托木尔峰北坡基带是荒漠草原带,而北坡又是迎风坡,降水较多,且降水量在山地迎风坡的垂直变化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少—多—多”的变化,因此,随着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6、7、8、9自然带应分别是山地草甸带、山地草原带、山地半荒漠草原带和山地荒漠草原带。

扬州中学考前模拟)某学者以淮安市主城区为例,通过地理信息技术获得城市空间扩展的相关数据(下表)。

下图为淮安主城区城市形态紧凑度变化图(形态紧凑度计算公式是:

c=2πA/P式中c指城市的紧凑度,A指城市建成区面积,P指城市轮廓周长。

)读图表完成13~14题。

时间

数据类型

分辨率

合成波段

建成区面积/km2

1979/02/18

MSS

80×

80

432

13.21

1984/11/04

TM

30×

30

20.33

1989/06/09

24.86

1995/01/10

30.68

2000/09/16

44.44

2005/10/16

77.28

2010/02/21

HJ—1—A

108.33

13.表中数据来源于(  )

A.GISB.RS

C.BDSD.数字地球

14.城市紧凑度的变化对主城区空间布局的影响是(  )

A.有效减少交通距离B.市政设施建设投入减少

C.行政管理要求提高D.主城区土地利用率变高

13.B 14.C 第13题,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图中相关数据显示了淮安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不断扩大,表中数据来源于遥感技术。

第14题,据图分析可知,淮安主城区城市形态紧凑度呈现波动减小的趋势,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增大,说明淮安主城区空间布局的行政管理要求需要加强或提高。

盐城四模)依据江苏各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和现状,将江苏省划分为“两带三区”农业区。

读江苏农业空间格局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省辖市中兼跨沿江和沿海农业带的是(  )

A.盐城B.南通

C.常州D.泰州

16.与江淮农业区相比,太湖农业区粮食商品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人口减少B.土地质量下降

C.市场需求减少D.耕地面积减少

15.B 16.D 第15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同时兼跨沿江和沿海农业带的是南通,盐城主要是沿海农业带,常州主要是沿江农业带,泰州兼跨江淮农业区和沿江农业带。

第16题,与江淮农业区相比,太湖农业区由于城市化进程快,城市用地、交通用地等需求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粮食商品率下降。

南京盐城二模)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

港珠澳大桥全长约55公里,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其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一段是“桥—岛—隧”集群的主体工程。

下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部分路段“以隧代桥”的主要原因是(  )

A.降低建设成本B.提高运行速度

C.预留海运通道D.避开台风威胁

18.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珠海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对策是(  )

A.发挥资金和技术优势,积极承接港澳产业转移

B.与港澳经济融合发展,加强区域间的分工协作

C.加快工业化发展速度,增强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D.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国际金融和商贸中心

17.C 18.B 第17题,部分路段“以隧代桥”的主要原因是预留海运通道,以便海洋运输。

第18题,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珠海与港澳经济融合发展,加强区域间的分工协作。

二、双项选择题

泰州一模)地下水库是利用地壳内的天然储水空间,储存水资源的一种地下水开发工程。

下图为某地下水库示意图。

据此回答19~20题。

19.与地表水库比,图示地下水库具有的优势有(  )

A.发电稳定性好B.养殖空间大

C.海水不易倒灌D.水体不易污染

20.下列省(区)适宜建设图示地下水库的有(  )

A.辽宁B.山东

C.四川D.新疆

19.CD 20.AB 第19题,据图分析可知,与地表水库相比,图示地下水库具有海水不易倒灌、水体不易污染等优势;

不适宜地下发电和养殖。

第20题,适宜建设图示地下水库的地区必须靠近沿海地区如辽宁和山东;

四川和新疆深居内陆地区。

盐城四模)读2013~2017年辽宁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回答21~22题。

21.五年内,辽宁省人口数量最少的两年是(  )

A.2013年B.2015年

C.2016年D.2017年

22.造成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  )

A.人口老龄化加重B.人口密度减小

C.生育观念改变D.外来人口增加

21.CD 22.AC 第21题,据图分析可知,五年内,辽宁省2015年、2016年、2017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为负数,说明近三年内,辽宁省人口数量持续减少,所以,五年内,辽宁省人口数量最少的两年是2016年和2017年。

第22题,据图分析可知,五年内,辽宁省人口自然增长率较少,其中除了2014年为正值,其余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加重,生育观念改变等。

江苏宿迁期末)下图为某类工业的区位因素影响力随时间变化图。

读图回答23~24题。

23.在T1、T2阶段,影响该类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原料B.交通

C.燃料D.市场

24.据图推断,该类工业可能是(  )

A.纺织工业B.钢铁工业

C.冶金工业D.电子工业

23.AC 24.BC 第23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在T1阶段时,影响该类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原料;

在T2阶段时,影响该类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燃料。

第24题,据图分析可知,影响该类工业区位的因素中,市场和劳动力素质影响增强,交通运输、原料和燃料影响减弱,说明该类工业最可能的是钢铁工业和冶金工业;

影响纺织工业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数量;

影响电子工业的主导因素是技术。

苏北三市一模)永定河上游的东沟、西沟流域,位于河北省,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

下表是东沟、西沟流域林地、草地统计表。

据此回答25~26题。

流域

流域面积/km2

林地

灌木林及草地

林草面积占流域面积百分比/%

面积/km2

占流域面积百分比/%

东沟

775

107.2

13.8

253.16

32.7

46.5

西沟

706

3.15

0.45

128.5

18.2

18.6

25.与东沟相比,西沟(  )

A.洪峰峰值低B.洪峰时间滞后

C.洪水持续时间短D.枯水期流量小

26.为修复东沟、西沟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A.修建水库,改善东沟水运条件

B.植树种草,提高西沟植被覆盖率

C.发展生态旅游,提高东沟居民收入

D.扩大耕地面积,提高西沟环境承载力

25.CD 26.BC 第25题,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与东沟相比,西沟林地、灌木林及草地面积占比均小,林草面积占比也较小,地表植被具有保持水土、含蓄水源、增加下渗、调节径流等功能,所以,西沟流域的洪水持续时间短、枯水期流量小等。

第26题,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西沟林草面积占比小,为了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可以植树种草,提高西沟植被覆盖率,发展生态旅游,提高东沟居民收入,适当退耕还林还草,改善西沟的生态环境。

选择题保分练

(二)

扬州中学考前模拟)洞穴潜水对水中能见度要求较高,最深可潜至60m深水域。

墨西哥坎昆市滨海地带分布有石灰岩天然井,吸引众多洞穴潜水爱好者探索。

右上图示意天然井剖面,右下图为天然井分布区气候资料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吸引洞穴潜水爱好者的最佳时期是(  )

A.3~4月        B.6~7月

C.9~10月D.12月~次年1月

2.夏至日北京时间5:

00时,理论上潜水员在竖井中看到阳光最可能照射在井壁的(  )

A.东北侧B.西北侧

C.西南侧D.东南侧

1.A 2.D 第1题,据右下图天然井分布区气候资料图分析可知,该地吸引洞穴潜水爱好者的最佳时期是降水最少的时期即3~4月。

第2题,根据经纬度可知夏至日北京时间5:

00时,坎昆时间为前一天的15时,坎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理论上潜水员在竖井中看到阳光的方位为西北方向,所以,阳光最可能照射在井壁的东南侧。

江苏大联考三)下图是我国青海湖的湖盆地形、地质剖面图。

3.图中(  )

A.甲岩层形成于断层发生后

B.乙处是一个背斜谷地

C.海心山是火山活动形成的

D.湖盆因断裂陷落而成

4.当地特产“湟鱼”生长极慢,有“一年长一两”之说,是因为该湖泊(  )

A.水量大,盐度低,饵料丰盛

B.流域封闭,周边无河流,少天敌

C.流域气候高寒,水温低,冰期长

D.水位季节变化大,且含沙量较大

3.D 4.C 第3题,图中甲岩层是侵入岩,位于相对上升一侧岩块,形成于断层发生前,若形成于断层后,岩浆会从断层处涌出;

乙处是一个地堑式构造盆地;

海心山的岩层是侵入岩,是岩浆侵入活动形成的,火山活动属于岩浆的喷出活动;

湖盆因断裂陷落而成。

第4题,当地特产“湟鱼”生长极慢,有“一年长一两”之说,是因为该湖泊流域气候高寒,水温低,冰期长,鱼类新陈代谢慢,故生长慢;

水量大,盐度低,饵料丰盛,鱼类生长快;

流域封闭,周边有河流注入,少天敌,不是生长慢的原因;

水位季节变化大,且含沙量较大,与鱼类生长快慢无关。

南京盐城一模)2018年11月29日前后,江淮多地出现了持续的大雾天气,能见度不足200m,在卫星云图上可见清晰的浓雾带(如图白色所示)。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因素中与此次浓雾形成无关的是(  )

A.冷空气势力弱B.空气湿度大

C.气旋活跃频繁D.大气层结稳定

6.细心的朋友发现卫星云图上浓雾区中有许多“雾洞”,这些“雾洞”对应的地表最有可能是(  )

A.城市B.农田

C.湖泊D.焚烧秸秆点

5.C 6.A 第5题,江淮多地出现了持续的大雾天气,说明此次浓雾形成是空气流动缓慢,大气层结构稳定,空气湿度大,冷空气势力弱。

气旋活跃频繁可能导致空气流动加速,不利于此次浓雾形成。

第6题,据图分析可知,雾洞呈点状或带状分布,最可能对应的事物是城市或城市带,因为城市由于人口密集和工业生产发达人为排放废热多形成热岛效应,浓雾消失而成“雾洞”。

南通二模)下图为2019年2月12日8时~13日6时全国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7~8题。

7.12日8时~13日6时全境有雨雪天气的一组省区是(  )

A.京、晋、冀、鄂B.皖、豫、滇、渝

C.黔、桂、闽、赣D.津、沪、浙、湘

8.下列有关13~14日天气预测的叙述,较合理的是(  )

A.西北气温大幅回升,风力减小

B.华北风力加大,受沙尘暴影响

C.东北出现持续低温、晴好天气

D.长江下游雨过天晴,气温回升

7.D 8.C 第7题,直接据图分析可知,12日8时~13日6时全境有雨雪天气的省区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湖南省等。

第8题,西北地区因积雪融化吸收热量,气温大幅降低;

华北风力大小无法判断;

东北出现持续低温、晴好天气;

长江下游雪或雨夹雪多,积雪融化吸热,气温大幅降低。

南京盐城一模)2018年8月4日,在“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之际,央视记者行走“冰上丝绸之路”,从江苏连云港出发,取道北极东北航道,从西太平洋,经白令海峡,跨越北冰洋,前往欧洲荷兰鹿特丹,历时30多天。

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对各航段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

布满浮冰B.乙→丙:

途经大渔场

C.丙→丁:

逆风逆水D.乙→丙:

全程极昼

10.与“海上丝绸之路”相比,“冰上丝绸之路”突出的优点是(  )

A.通航时间长B.沿途补给方便

C.沿线贸易量大D.通航里程短

9.C 10.D 第9题,据图分析可知,甲→乙,南半段是顺流,受日本暖流影响,不可能存在浮冰,途经大渔场;

乙→丙,因纬度较高,布满浮冰,但不是全程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不可能全程极昼;

丙→丁,逆风(西风带)逆水(北大西洋暖流)。

第10题,与“海上丝绸之路”相比,“冰上丝绸之路”的通航里程短,通航时间短,但是沿途因纬度较高,补给不太方便,沿线贸易量较小。

扬州一模)我国将适时出台渐进性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下图为我国2012~2017年人口增量变化情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主要反映出当前我国人口(  )

A.增长过快B.外迁增多

C.老年人口变化不大D.劳动人口不断减少

12.我国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  )

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降低社会养老负担

C.推进养老产业发展D.延长人口寿命

11.D 12.B 第11题,据图分析可知,0~14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增量为正值,15~59岁的人口增量为负值,说明劳动人口不断减少。

第12题,我国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减轻社会养老负担,对于延长人口寿命、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没有什么影响,但可能会减缓养老产业发展。

江苏大联考三)圩田是沿江、濒海或滨湖地区筑堤围垦成的农田,是一种筑堤挡水成田的土地利用方式。

下图为我国南方滨湖圩田基本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13~14题。

13.圩田区内的聚落常常集中在河闸附近的圩岸上,主要原因是(  )

A.该处地势最高B.便于土地耕作

C.便于水源管理D.便于圩岸维护

14.作为时代的产物,圩田现在已不再提倡,主要是因为(  )

A.现在不再有扩大耕地的需求

B.可用于圩田的地区不断缩小

C.人们开发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

D.人们对环境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

13.C 14.D 第13题,圩田区的聚落常常集中在河闸圩岸的高地上,聚落往往呈线状排列,伴随着人口增加,村镇不断向圩田内部延伸。

圩田中的聚落共同面临河道的疏浚、圩岸的维护、圩田的防洪排涝以及灌溉用水的分配等,布局在闸口附近利于用水和排水的管理。

第14题,圩田是人们通过筑堤,内以围田、外以围水的水利田,原生地为湖泊、湿地等;

大规模的圩田可以获得耕地,促进农业的发展,但圩田会使湖泊、湿地等水域缩小,导致湖泊、湿地遭到破坏,湖泊、湿地破坏可能会带来生物多样性减少、洪涝灾害加剧、降解污染能力减弱等问题,因此,随着人们对环境认识的不断提高,现在已不再提倡圩田行为。

苏锡常镇二模)2018年10月29日,雅鲁藏布江林芝市米林县加拉村段发生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

2017年11月18日当地发生过6.9级地震,下图是该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

读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关于该堰塞湖及堰塞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地震

B.运用RS技术分析堰塞体的土方规模

C.堰塞湖所在地区山高谷深

D.堰塞体溃决可能会引发上游洪水灾害

16.应对堰塞湖溃坝危害的最佳措施是(  )

A.撤离堰塞体上游居民

B.加固堰塞体

C.开挖泄洪通道

D.一次性摧毁堰塞体

15.C 16.C 第15题,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山体滑坡;

运用GIS技术分析堰塞体的土方规模,运用RS可以实时监测堰塞湖的水位;

堰塞体溃决可能会引发下游洪水灾害。

第16题,应对堰塞湖溃坝危害的最佳措施有撤离堰塞体下游居民,开挖泄洪通道等;

可以适当加固堰塞体,但这不是最佳措施;

一次性摧毁堰塞体,泄洪量大,易发生洪涝灾害。

江苏大联考二)生态混凝土是指利用高强度粘结剂将特定粒径骨料(混凝土及砂浆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状材料)稳固成型,然后利用骨料之间的空隙存储能使植物生长的基质(如图)。

据此完成17~18题。

17.城市推广生态混凝土的影响是(  )

A.削减地表径流B.增加降水量

C.扩充土地资源D.增强热岛效应

18.下列不适宜布局生态混凝土的地方是(  )

A.停车坪B.楼顶

C.机动车道D.河堤

17.A 18.C 第17题,由图文材料可知,生态混凝土空隙较大,透水性较好,利于雨水下渗,故有利于削减地表径流;

生态混凝土对降水量和土地资源影响不大;

利用生态混凝土可增加城市绿地,有利于减弱热岛效应。

第18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生态混凝土适宜布局在停车坪、楼顶、河堤等地,布局在停车坪、楼顶有利于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布局在河堤有利于护坡,机动车道供车辆行驶,不适宜布局生态混凝土。

苏锡常镇二模)下图中图a为北半球近地面某区域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

读图回答19~20题。

19.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

B.甲地降水概率小于乙地

C.丙地近地面风速大于丁地

D.丙地近地面气压高于丁地

20.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  )

A.气压升高B.大风阵雨

C.连续阴雨D.风和日丽

19.AC 20.AB 第19题,甲地位于冷锋锋后,可能出现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

甲地降水概率大于乙地;

c图中丙地处气压曲线坡度较丁地大,说明等压线较丁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丁地大,风速较丁地快,丙地近地面气压低于丁地。

如下图。

第20题,据上题分析可知,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冷锋过境,过境时将出现大风、阴雨或雨雪,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南通一模)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