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3029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docx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

新疆贝肯能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新建办公楼项目工程

 

模板支撑工程

专项施工组织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克拉玛依市黑豹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0年三月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1、模板选择及支撑系统的确定

本工程条基底板侧模采用钢模、剪力墙、方柱模采用组合钢模板,楼板采用竹胶板,对于不合模数部分则采用少量木模作为辅助模板,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支撑体系,并配有木方做龙骨。

后附模板工程设计计算书。

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安装前,要做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

首先引测建筑的柱或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基准,弹出各墙,柱边线。

(2)模板放线时,用墨线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外控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3)做好标高量测工作:

用水准仪把构件各部位标高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4)进行找平工作:

模板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底部平整,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如有高低不平处沿模板板边线用1:

3水泥砂浆抹找平整。

(5)按施工需用的模板及配件对其规格、数量逐项清检查,模板必须完好,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

(6)经检查合格的模板,应按照安装程序进行堆放或装车运输,运输时要避免倾倒。

3、各部位模板支模方法:

(1)支柱模

柱子采用单块钢模组拼的方法,支柱前首先用φ48×3.5钢管搭设独立支撑空间钢管架,搭设成长方体将柱包围其中,架子要稳定设大小横杆及剪刀撑,然后开始支模,根据模板拼装图.柱箍选用2根48×3.5钢管,柱箍间距为600。

柱箍钢管两边用十字扣与四周钢管支撑架连接牢固。

(2)剪力墙支模:

剪力墙道先放线,放出墙的边线及控制线,并先搭设墙的支撑构架,根据模板拼装设计,从基点开始第一块模板拼接第一层,拼接过程就是用U型卡正反交替连接水平接头和竖向接头,U型卡连接的间距不得大于300,同时注意要使穿孔的模板位置对称,以使穿墙螺栓与墙模保持垂直,拼装一部分使用临时支撑撑住,然后继续拼接,待拼装完成后即可开始安装各种连接件、支撑件,采用2根48×3.5钢管作为内横楞,内横楞为水平,第一排内横楞距地300,其后往上的横楞间距为600,竖向外钢楞也采用2根48×3.5钢管,外钢楞间距不大于600。

墙模板采用对拉杆为M16,水平间距为距地300,然后间距为600,竖向间距为600。

此为基本要求,支模时所要求各项部件间距不能大于上述各要求数值,采用四道斜撑与墙体竖钢楞连接,斜搅有度适当。

(3)梁、板支模:

梁采用组合钢模板,侧模采用横排方式。

地下板模采用组合钢模板,主、次楞均采用48×3.5钢管。

地上结构工程楼板采用1.22×2.44m竹胶板支模,支模次楞用90×90mm的木方,间距300;主楞用φ48×3.5钢管,间距400mm。

立杆间距90㎝。

中间设水平拉杆,步距120㎝,满樘脚手架支撑均设扫地杆,立杆下垫木方,在楼板上弹线,使上、下层楼板间的立杆要在同心位置,楼板模支好后对于竹胶板间缝隙采用胶带封堵,当梁长大于4m时应起拱,起拱高度为3/1000。

(4)楼梯支模

支楼梯模板较复杂,其施工顺序为先支休息平台模板及平台板模板,再安装楼梯模板斜楞,然后铺设楼梯底模,安装外帮侧模和踏步模板,其支撑杆件的连接要求同梁、板的支撑要求,在这其中特别要注意斜向支撑的固定,楼梯平台钢筋应在浇筑墙壁体时预先留出,墙体留钢筋的位置采用木模,木模上留出钢筋的孔洞,

4、模板安装技术措施

(1)同一条拼缝的U型卡,应正反扣接。

(2)墙模板的对拉螺栓孔应平直相对,穿插螺栓不得斜拉硬顶。

钻孔严禁采用电、气焊孔,有防水要求的内、外墙对拉螺栓上要焊止水片。

(3)钢楞宜采用整根杆件,接头应错开设置,搭接长度不少于200mm。

5、模板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1)要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2)竖向模板安装的底面应平整并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

(3)模板应刷脱模剂,结构表面需作处理的工程,严禁在模板上刷,废机油等。

(4)模板支好后要认真做好自检、互检,保证模板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按配板设计要求进行拼装,以保证模板系统的整体稳定。

(6)配件必须装插牢固,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承面应平整流器垫应,支承件着于外钢楞。

(7)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必须位置准确,安设牢固。

(8)墙和柱模板的底应找平,下端应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垫平,在墙、柱子上继续安装模板时,模板应有可靠的支承点,其平整度应进行校正。

(9)支柱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力撑,应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10)柱、梁结合部的模板当不符合模数尺寸时,应制作特殊拼装,严防走位偏和胀模。

6、模板的拆除:

(1)制定拆模顺序,模板拆除的顺序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拆模时杜绝大锤和撬硬撬。

(2)满足强度要求,工人拆模时应经工长批准,工长必须根据天气砼测温记录待情况并依据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的强度决定拆模时间,梁、板拆除模板时砼必须达到强度要求。

(3)梁底模立柱拆除应由跨中向俩端拆除,并注意梁的挠度或裂纹,墙、柱模板拆除,除了侧模应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时,方可拆除外,拆模应按《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4)拆模时在拆模区域设置警戒线,设专人警戒,直到模板拆除完毕,并将模板、配件、支架运走,经检查无安全隐患时方可撤警。

(5)拆模时一次性拆除干净,禁止一时难拆模板保留,尤其是悬空模板一定要拆除。

(6)拆下的模板,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专人传递,定点堆放,且堆放整齐,堆放地点不能临边,及时清理模板上的砼渣,刷隔离剂,有所损坏的模板要及时修理。

(7)在高空拆模时,应系好安全带。

(8)在后浇带处梁底模支柱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达到强度后方可拆除,其立柱荷载应考虑两层以上。

(9)梁、板拆除模板时间应根据每层施工延序时间确定。

模板设计计算如下:

7、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1)拆模时操作人员必须挂好、系好安全带。

(2)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脚手架(见本工程脚手架方案及相关方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等)。

(3)在拆墙模前不准将脚手架拆除,用塔吊拆时与起重工配合;拆除顶板模板前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将非安全通道用钢管、安全网封闭,挂“禁止通行”安全标志,操作人员不得在此区域,必须在铺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操作。

(4)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

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

经常检查支设模板吊钩、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5)木工机械必须严格使用倒顺开关和专用开关箱,一次线不得超过3m,外壳接保护零线,且绝缘良好。

电锯和电刨必须接用漏电保护器,锯片不得有裂纹(使用前检查,使用中随时检查);且电锯必须具备皮带防护罩、锯片防护罩、分料器和护手装置。

使用木工多用机械时严禁电锯和电刨同时使用;使用木工机械严禁戴手套;长度小于50cm或厚度大于锯片半径的木料严禁使用电锯;两人操作时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机械停用时断电加锁。

(6)用塔吊吊运模板时,必须由起重工指挥,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模板安装就位前需有缆绳牵拉,防止模板旋转不善撞伤人;垂直吊运必须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且必须使用卡环吊运。

不允许一次吊运二块模板

(7)钢模板堆放时,使模板向下倾斜30°,不得将模板堆放在施工层上,防止模板在风荷载下倾覆。

(8)大模板堆放场地要求硬化、平整、有围护,阴阳角模架设小围护架放置。

安装就位后,要采取防止触电保护措施,将大模板加以串联,并同避雷网接通,防止漏电伤人。

(9)环保与文明施工

夜间22:

00~6:

00之间现场停止模板加工和其他模板作业。

现场模板加工垃圾及时清理,并存放进指定垃圾站。

做到工完场清。

整个模板堆放场地与施工现场要达到整齐有序、干净无污染、低噪声、低扬尘、低能耗的整体效果。

8、模板计算

梁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

梁段:

L1

一.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kN/m2):

0.35;钢筋自重(kN/m3):

1.5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2.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

18.0;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

2.0;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

2.0;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1、梁侧模板荷载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其中γ取24.000kN/m3;t按200/(T+15)计算,得5.714h;T取20.000℃;V取1.500m/h;H取0.750m;β1取1.200;β取1.150。

分别计算得50.994kN/m2、18.000kN/m2,取较小值18.000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次楞(内龙骨)的根数为4根。

面板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单位:

mm)

强度计算

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W=50×1.8×1.8/6=27cm3;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1.2×0.5×18×0.9=9.72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2=1.4×0.5×2×0.9=1.26kN/m;

q=q1+q2=9.720+1.260=10.980kN/m;

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66.67mm;

面板的最大弯距M=0.1×10.98×66.6672=4.88×103N.mm;

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σ=4.88×103/2.70×104=0.181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N/mm2;

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0.181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q=18×0.5=9N/mm;l=66.67mm;E=9500N/mm2;I=50×1.8×1.8×1.8/12=24.3cm4;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0.677×9×66.674/(100×9500×2.43×105)=0.001mm;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ω]=l/250=66.667/250=0.267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ω=0.001mm小于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ω]=0.267mm,满足要求!

2、梁底模板计算

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1000×18×18/6=5.40×104mm3;

I=1000×18×18×18/12=4.86×105mm4;

抗弯强度验算

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q--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载设计值(kN/m);

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荷载设计值:

q1:

1.2×(24.00+1.50)×1.00×0.30×0.90=8.26kN/m;

模板结构自重荷载:

q2:

1.2×0.35×1.00×0.90=0.38kN/m;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

q3:

1.4×2.00×1.00×0.90=2.52kN/m;

q=q1+q2+q3=8.26+0.38+2.52=11.16kN/m;

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max=0.10×11.16×0.082=0.007kN.m;

σ=0.007×106/5.40×104=0.132N/mm2;

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σ=0.132N/mm2小于梁底模面板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

q=((24.0+1.50)×0.300+0.35)×1.00=8.00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80.00mm;

E--面板的弹性模量:

E=9500.0N/mm2;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ω]=80.00/250=0.32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0.677×8×804/(100×9500×4.86×105)=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0mm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ω]=80/250=0.32mm,满足要求!

三、梁底支撑的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

q1=(24+1.5)×0.3×0.08=0.612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0.35×0.08×(2×0.3+0.24)/0.24=0.098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2.5+2)×0.08=0.36kN/m;

2.钢管的支撑力验算

静荷载设计值q=1.2×0.612+1.2×0.098=0.852kN/m;

活荷载设计值P=1.4×0.36=0.504kN/m;

钢管计算简图

钢管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算例中,钢管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08cm3

I=12.19cm4

钢管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线荷载设计值q=0.852+0.504=1.356kN/m;

最大弯距M=0.1ql2=0.1×1.356×1×1=0.136kN.m;

最大应力σ=M/W=0.136×106/5080=26.693N/mm2;

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

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26.693N/mm2小于钢管抗弯强度设计值205N/mm2,满足要求!

钢管抗剪验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其中最大剪力:

V=0.6×0.852×1=0.511kN;

钢管的截面面积矩查表得A=489.000mm2;

钢管受剪应力计算值τ=2×511.200/489.000=2.091N/mm2;

钢管抗剪强度设计值[τ]=120N/mm2;

钢管的受剪应力计算值2.091N/mm2小于钢管抗剪强度设计值120N/mm2,满足要求!

钢管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q=0.612+0.098=0.710kN/m;

钢管最大挠度计算值ω=0.677×0.71×10004/(100×206000×12.19×104)=0.191mm;

钢管的最大允许挠度[ω]=1.000×1000/250=4.000mm;

钢管的最大挠度计算值ω=0.191mm小于钢管的最大允许挠度[ω]=4mm,满足要求!

3.支撑钢管的强度验算

支撑钢管按照简支梁的计算如下

荷载计算公式如下:

(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2):

q1=(24.000+1.500)×0.300=7.650kN/m2;

(2)模板的自重(kN/m2):

q2=0.350kN/m2;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2):

q3=(2.500+2.000)=4.500kN/m2;

q=1.2×(7.650+0.350)+1.4×4.500=15.900kN/m2;

梁底支撑根数为n,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为a,梁宽为b,梁高为h,梁底支撑传递给钢管的集中力为P,梁侧模板传给钢管的集中力为N。

当n=2时:

当n>2时:

计算简图(kN)

变形图(mm)

弯矩图(kN.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支座反力RA=RB=0.191kN,中间支座最大反力Rmax=3.686;

最大弯矩Mmax=0.085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Vmax=0.008mm;

最大应力σ=0.085×106/5080=16.742N/mm2;

支撑抗弯设计强度[f]=205N/mm2;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6.742N/mm2小于支撑钢管的抗弯设计强度205N/mm2,满足要求!

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架)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

1.00;纵距(m):

1.00;步距(m):

1.2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

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

2.70;

采用的钢管(mm):

Φ48×3.5;板底支撑连接方式:

钢管支撑;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

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

25.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2.500;

4.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m;板底支撑采用钢管;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13;

图表1

图1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二、模板面板计算:

W=100×1.82/6=54cm3;

I=100×1.83/12=48.6c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1=25×0.1×1+0.35×1=2.85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

q2=2.5×1=2.5kN/m;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q=1.2×2.85+1.4×2.5=6.92kN/m

最大弯矩M=0.1×6.92×0.32=0.062kN·m;

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62280/54000=1.153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1.153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q=2.85kN/m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2.85×3004/(100×9500×121900)=0.135mm;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V]=300/250=1.2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135mm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1.2mm,满足要求!

三、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w=5.08cm3

截面惯性矩I=12.19cm4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25×0.25×0.1=0.625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0.35×0.25=0.088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q2=(2.5+2)×0.25=1.125kN/m;

2.钢管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

q1=1.2×(q1+q2)=1.2×0.625+1.2×0.088=0.855kN/m;

活荷载:

q2=1.4×1.125=1.575kN/m;

最大弯距Mmax=(0.1×0.855+0.117×1.575)×12=0.27kN.M;

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支座力N=(1.1×0.855+1.2×1.575)×1=2.83kN;

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M/W=0.27×106/5080=53.105N/mm2;

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N/mm2;

纵向钢最大应力计算值为53.105N/mm2小于纵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q1=q11+q12=0.625+0.088=0.712kN/m;

活荷载q2=1.125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0.712+0.990×1.125)×10004/(100×20.6×105×121900)=0.636mm;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四、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2.83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m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Mmax=0.953kN.m;

最大变形Vmax=2.436mm;

最大支座力Qmax=10.294kN;

最大应力σ=952821.78/5080=187.563N/mm2;

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

支撑钢管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87.563N/mm2小于支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2.436mm小于1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五、梁和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经验]:

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2.立杆步距的设计:

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但变化不要过多;

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

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

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4.剪刀撑的设计: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

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b.顶部支撑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