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生理学思考题答案考试范围.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3227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生理学思考题答案考试范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级生理学思考题答案考试范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级生理学思考题答案考试范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级生理学思考题答案考试范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级生理学思考题答案考试范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级生理学思考题答案考试范围.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级生理学思考题答案考试范围.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级生理学思考题答案考试范围.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级生理学思考题答案考试范围.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级生理学思考题答案考试范围.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级生理学思考题答案考试范围.doc

《级生理学思考题答案考试范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生理学思考题答案考试范围.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级生理学思考题答案考试范围.doc

第一章绪论

内环境extracellularfluid:

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稳态(homeostasis):

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负反馈(negativefeedback):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正反馈(positivefeedback):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和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反射(reflex):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环境发生变化时,器官、组织或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神经调节(nervousregulation):

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法,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最主要的形式。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钠泵:

钠-钾泵(sodium-potassiumpump),简称钠泵,是一种Na+-K+依赖式ATP酶,能分解ATP获得能量,将Na+、K+逆浓度差转运(2K+进,3Na+出)。

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RP):

细胞未受刺激(静息状态下)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又称静息膜电位。

极化(polarization):

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处于内负外正的状态

去极化(depolarization):

细胞兴奋时,极化状态的去除过程,膜内外电位差减小

复极化(repolarization):

极化状态的恢复,细胞从兴奋恢复到安静状态的过程。

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

极化状态超过正常,膜内负电位加大(细胞膜内外电位差加大)

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AP):

细胞受刺激时,膜电位发生的一次迅速上升又快速下降的过程。

阈电位(ThresholdPotential):

能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阈强度(thresholdintensity):

把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固定,能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

局部电位(localpotential):

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位变化。

第三章血液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血/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ESR:

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

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体液因子,是一种糖蛋白,由16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约34kD。

血型(Bloodgroup):

红细胞膜上特殊抗原的类型。

血液凝固(bloodcoagulation):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第四章血液循环

心动周期(cardiaccycle):

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每博输出量(strokevolume):

一侧心室一次心脏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博输出量

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

博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心指数cardiacindex:

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心力储备cardiacreseve:

心输出量可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称为心泵功能储备或心力储备。

房室延搁atrioventriculardelay:

由于房室结区的传导速度缓慢,且房室结是兴奋由心房传向心室的唯一通路,因此兴奋经过此处将出现一个时间延搁,称为房室延搁。

收缩压(SystolicPressure):

是指心室收缩期中期达到最高值时的血压。

舒张压(DiastolicPressure):

是指心室舒张期末期达到最低值时的血压。

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pressure:

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

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

肾素renin:

由肾脏近球细胞分泌的一种酸性蛋白酶,经肾静脉进入血液循环,以启动RAS的链式反应。

第五章呼吸

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

是一种主要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含脂质与蛋白质的混合物。

潮气量(tidalvolume):

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称为潮气量

功能余气量:

平静呼气末尚存于肺内的气体量称为功能余气量

肺活量(vitalcapacity,VC):

肺活量=潮气量TV+补吸气量IRV+补呼气量ERV,反映一次呼吸时肺的最大通气能力

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

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肺泡通气量alveolarventilation:

每分钟吸入肺泡内的新鲜气量=(潮气量-无效腔)×呼吸频率

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ratio:

每分肺泡通气量(VA)与每分肺血流量(Q)的比值(VA/Q)。

正常值:

VA/Q=4.2/5=0.84,意义:

衡量肺换气功能的指标,适宜的VA/Q才能实现正常的肺换气

Hb氧饱和度(oxygensaturation):

Hb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称为Hb氧饱和度。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脑-肠肽(brain-gutpeptides):

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中双重分布的肽。

如胃动素、缩胆囊素、血管活性肠肽等

容受性舒张receptiverelaxation:

由进食动作(咀嚼和吞咽)和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

作用:

增容、贮物、缓压。

胃排空gastricemptying:

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速度:

流质>半流质>固体食物

小颗粒>大块食物,等渗溶液>高渗溶液,糖2h>蛋白质2-3h>脂肪5-6h,动力:

胃内压与十二指肠内压之差

胆盐的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circulationofbilesalt:

胆盐排到小肠后,约95%在回肠末端被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合成胆汁排入肠内,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通过这一途径胆盐起到利胆作用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dynamicactionoffood:

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用,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基础代谢basalmetabolism:

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basalmetabolismrate,BMR:

是指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体温:

是指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

第八章尿的生成与排出

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是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滤过分数(filtrationfraction,FF):

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是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肾糖阈(renalthresholdforglucose):

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浆葡萄糖浓度(或不出现尿糖的最高血糖浓度)。

正常值:

160~180mg/100ml,表示部分肾小管对糖的吸收已达极限。

渗透性利尿(osmoticdiuresis):

指因肾小管内溶质浓度升高而引起的排尿增多。

例:

糖尿病、甘露醇、山梨醇。

水利尿(waterdiuresis):

饮用大量清水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

血浆清除率(clearancerate,C):

两肾在单位时间(1分钟)内能将一定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种物质完全清除,这个能完全清除某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称该物质的清除率。

它反映肾脏对不同物质的清除能力。

第九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恶性excita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EPES:

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电位变化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IPSP:

抑制性递质引起的突触后膜超极化

牵涉痛(referredpain):

内脏疾病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感觉疼痛或痛觉过敏。

视敏度visualacuity:

眼对物体细小结构的分辨能力,称为视敏度,又称视力或视锐度。

暗适应darkadaptation:

当人长时间在明亮环境中而突然进入暗处时,最初看不见任何东西,经过一定时间后,视觉敏感度才逐渐增高,能逐渐看见在暗处的物体,这种现象称为暗适应。

明适应lightadaptation:

当人长时间在暗处中而突然进入明亮处时,最初感到一片耀眼的光亮,也不能看清物体,稍等片刻后才能恢复视觉,这种现象称为暗适应。

视野visualfield:

用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

眼震颤nystagmus:

前庭反应中最特殊的是躯体旋转运动时引起的眼球运动,称为眼震颤。

眼震颤是眼球不自主的节律性运动。

运动单位motorunit:

一个运动N元及其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

脊休克spinalshock:

是指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现象。

产生原因:

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调节(易化或抑制)作用。

肌紧张(muscletonus):

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处于持续、轻度的收缩状态,但不表现为明显的动作。

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rigidity):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肌紧张亢进的现象。

第十章内分泌

允许作用permissiveaction:

某激素对特定器官、组织或细胞没有直接作用,但其存在却是另一种激素发挥生物效应的必备基础。

下丘脑调节肽hypothalamicregulatorypeptides,HRP:

由下丘脑促垂体区小细胞神经元分泌,能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物质,统称为下丘脑调节肽。

应激stress:

当机体遭受各种有害刺激时,引起机体发生非特异性的防御性反应,即应激。

第二章细胞

一、简述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过程,兴奋传递的特点

1.过程:

动作电位传到运动神经末梢,引起接头前膜去极化,使接头前膜上的Ca2+通道开放,使末梢内Ca2+浓度升高。

钙离子启动突触小泡的出胞机制,释放ACH到接头间隙并扩散到接头后膜。

ACH与终板膜上的ACH受体阳离子通道结合,使通道开放。

终板膜对Na+和Ka+离子的通透性升高,引起钠离子内流,钾离子外流,以钠离子内流为主,使终板膜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

当终板电位通过总和而达到一定幅度时,引起邻旁肌细胞膜去极化,当去极化到阈电位时,可使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而兴奋。

之后终板膜的乙酰胆碱酯酶将过剩的ACH灭活水解。

2.特点:

A1对1传递:

运动神经末梢的一次动作电位引起ACH释放的量足够引起肌细胞的一次兴奋;终板膜的乙酰胆碱酯酶可将过剩的ACH灭活水解,使运动神经末梢的一次动作电位所释放的ACH只能引起肌细胞一次兴奋。

B单向传递:

由于只有接头前膜能释放ACH,所以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只能从运动神经末梢传给骨骼肌细胞,不能反向进行。

C有时间延搁:

信号通过接头时延误

D易受药物及其它环境因素影响。

二、简述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1.局部电位呈等级性,无“全或无”现象,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电位变化的幅度也随之增大。

而动作电位则表现为“全或无”的特点,即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其幅度不随刺激强度的改变而改变。

2.局部电位在局部形成电紧张传播,随传播距离的延长,电位变化的幅度逐渐降低直至消失。

而动作电位的传播则是不衰减的,表现为“全或无”的特点,即动作电位同一细胞传导时,其幅度不因传导距离的增加而改变。

3.局部电位无不应期,可以总和(即叠加)。

总和方式有空间性总和与时间性总和。

而动作电位有不应期,呈脉冲式,不能总和。

联系:

局部反应是动作电位发生的基础,局部反应产生局部电位,当局部电位的幅度通过总和而达到阈电位时,可产生动作电位。

第三章血液

内源性凝血途径与外源性途径有何不同

1.发生条件不同:

血管内膜损伤后发生的凝血或在干净光滑的试管内发生的凝血为内源性凝血;组织损伤后发生的凝血为外源性凝血。

2.启动因子不同:

血管内膜损伤后,暴露出内膜下的胶原纤维,由胶原纤维激活因子XII而启动的凝血途径为内源性凝血途径;组织损伤后释放出组织因子,由组织因子(因子III)启动的凝血途径为外源性凝血途径。

3.凝血过程所经历的反应步骤有所不同:

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过程较为复杂,所经历的反应步骤较多;外源性凝血途径所经历的反应步骤较少。

4.血液凝固的速度不同:

内源性凝血的速度较慢;外源性凝血的速度较快。

5.生理意义不同:

外源性凝血在生理性凝血反应的启动中起重要作用;内源性凝血对凝血反应开始后的维持和巩固起重要作用。

第四章血液循环

1、简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心输出量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搏出量的多少取决于心室的

(1)前负荷:

指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或压力。

一定范围内,心舒末期容积增大,初长度增加,收缩加强,使搏出量增加。

影响前负荷的因素:

1)静脉回心血量。

2)射血后剩余血量。

(2)后负荷:

大动脉血压是心室收缩时所遇到的后负荷。

一定范围内血压升高,心输出量不下降。

血压过高心输出量减少。

(3)心肌收缩能力:

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搏出量增加心肌收缩能力减弱,搏出量减少。

(3)心率:

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可使心输出量增加。

2、血管的分类及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血管按照组织学结构分为:

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小静脉、中静脉和大静脉。

1)弹性储器血管:

大动脉,管壁坚厚,富含弹性纤维,有明显的弹性和可扩张性,使心室的间断射血转化为血液在血管中的连续流动,使心动周期中血压的波动幅度减小

2)分配血管:

中动脉,主要将血液运输至各器官组织

3)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小动脉与微动脉,管径较小,对血流的阻力较大,微动脉管壁血管平滑肌含量丰富,在生理状态下保持一定的紧张性收缩,它们的舒缩活动课明显改变血管口径,从而改变对血流的阻力及其所在器官、组织的血流量,对动脉血压的维持有重要意义。

4)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是环绕在真毛细血管起始部的平滑肌,属于阻力血管的一部分,它的舒缩活动可控制毛细血管的开放或关闭,因此可以控制某一时间内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

5)交换血管:

毛细血管,通透性很高,是血管内、外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6)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

微静脉,其管径较小,可对血流产生一定的阻力,其舒缩活动可影响毛细血管前、后阻力的比值,继而改变毛细血管血压、血容量及滤过作用,影响体液在血管内、外的分配情况。

7)容量血管:

静脉系统,静脉数量多、管壁薄、口径大、可扩张性大,故其容量大。

口径发生较小变化时,容积可发生较大变化,明显影响回心血量,而静脉内压力变化不大。

因而静脉系统有血液储存库的作用。

8)短路血管:

指血管床中小动脉与小静脉之间的直接吻合支,主要分布在手指,足趾,耳廓等处皮肤中,开放时,小动脉的血液不经毛细血管直接进入小静脉,与体温调节有关。

3、简述影响组织液形成的因素

1)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

是促进组织液形成的主要因素,全身或局部的静脉压升高时有效两六题静压增高的主要成因

2)有效胶体渗透压:

限制组织液生成的主要力量,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白浓度

3)毛细血管壁通透性:

正常情况下,毛细血管壁对蛋白质几乎不通透,从而能维持正常的有效胶体渗透压。

4)淋巴回流:

由于从毛细血管滤出的液体约10%需淋巴系统回流,故淋巴系统是否畅通可直接影响组织液回流,同时,淋巴系统还能在组织液生成过多是代偿性加强回流。

4、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静脉回心血量在单位时间内等于心输出量,其取决于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差,以及静脉血流阻力。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反映血管系统充盈程度的指标,血管系统内充盈程度愈高,静脉回心血量就愈多。

‚心肌收缩力:

心肌收缩力增强时,由于射血量增多,心室内剩余血量减少,心舒期室内压就较低,从而对心房和静脉内血液的抽吸力量增强,故回心血量增多;反之,则回心血量减少。

ƒ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肌肉运动时,骨骼肌的节律性舒张活动,加上静脉瓣的存在,使静脉血液只能朝心脏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因此,骨骼肌的活动与静脉瓣一起,对静脉回流起着“泵”的作用,称为“静脉泵”或“肌肉泵”。

所以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的节律性舒缩活动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

④体位改变:

当体位由平卧转为直立时,身体低垂部分的静脉因跨壁压增大而扩张,可容纳更多的血液,因而回心血量减少。

⑤呼吸运动:

胸膜腔内压通常低于大气压,是为负压,故胸腔内大静脉的跨壁压较大,常处于充盈扩张状态。

吸气时,胸腔容积加大,胸膜腔负压增大,是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右心房更加扩张,从而有利于外周静脉血液回流至右心房;呼气时,胸膜腔负压减少,则静脉回心血量相应减少。

因此,呼吸作用对静脉起着“呼吸泵”的作用。

5、动脉血压形成条件以及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通常指主动脉血压,动脉血压的形成条件有:

心血管系统有足够的血液充盈:

这是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条件。

‚心脏射血:

这是动脉血压形成的必要条件。

ƒ外周阻力:

主要指小动脉与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

④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

这对减少动脉血压在心动周期中的波动幅度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因素有:

心脏每搏输出量:

心脏每搏输出量的改变主要影响收缩压。

每搏输出量增加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但收缩压的升高比舒张压的升高更明显,所以脉搏压增大;每搏输出量减少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但收缩压的降低比舒张压的降低更明显,所以脉搏压缩小。

可见,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心率:

心率的变化主要影响舒张压。

心率加快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但舒张压的升高比收缩压的升高更明显,所以脉搏压缩小;心率减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但舒张压的降低比收缩压的降低更明显,所以脉搏压增大。

ƒ外周阻力:

以影响舒张压为主。

外周阻力增加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但舒张压的升高比收缩压的升高更明显,所以脉搏压缩小;外周阻力降低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但舒张压的降低比收缩压的降低更明显,所以脉搏压增大。

可见,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④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功能:

弹性储器作用主要使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减小。

主动脉,大动脉的顺应性降低时(如老年人动脉硬化)时,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明显降低,所以脉搏压明显增大。

⑤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匹配情况:

生理情况下,循环血量略多于血管系统含量,使之产生一定的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这是血压形成的重要前提。

6、支配心脏的神经及各自引起的生理效应

心脏受心交感神经与心迷走神经双重支配,心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心脏的活动,而心迷走神经兴奋则抑制心脏的活动。

心交感神经:

心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ACh激活节后神经元膜中的N1胆碱能受体,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1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激活Gs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cAMP↑→激活蛋白激酶A(PKA)→心肌细胞内的功能蛋白磷酸化

产生效应:

心率加快(正性变时作用),房室传导加快(正性变传导作用),心房肌和心室肌收缩能力增强(正性变力作用)

左侧心交感神经主要支配房室结和心室肌,兴奋时主要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右侧心交感神经主要支配窦房结,兴奋时主要引起心率加快。

心迷走神经:

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浓度降低,蛋白激酶A的活性降低,使心肌细胞内的功能蛋白脱磷酸化。

产生效应:

心率减慢(负性变时作用),房室传导减慢(负性变传导作用),心房肌收缩能力减弱(负性变力作用)

7、简述支配血管的主要神经及其主要分布

支配血管的神经有缩血管神经和舒血管神经两大类

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分布密度最大的是皮肤血管,其次是骨骼肌和内脏血管,分布最少的是冠状血管和脑血管。

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分布在猫狗等动物的骨骼肌血管中,人体内也有。

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分布在脑膜、唾液腺、胃肠外分泌腺和外生殖器的血管平滑肌。

第五章呼吸

1、简述影响肺换气的因素P167

除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温度等因素通过影响气体扩散速率而影响肺内气体交换外,以下因素也对肺内气体交换有重要影响

呼吸膜的厚度:

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须通过呼吸膜(肺泡-毛细血管膜)才能进行。

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呼吸膜越厚,单位时间内交换的气体量就越少。

‚呼吸膜的面积:

集体扩散速率与扩散面积成正比

ƒ同期/血流比值:

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和每分钟肺血流量(Q)的比值(VA/Q),正常成年人VA/Q=0.84

2、简述氧解离曲线各段特点及意义P172

氧解离曲线是表示血液中PO2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也称为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

1)氧解离曲线的上段:

相当于PO2在60-100mmHg之间时的Hb氧饱和度,其特点是比较平坦。

表明在此范围内PO2对Hb氧饱和度或血氧含量影响不大。

2)氧解离曲线的中段:

相当于PO2在40-60mmHg之间时的Hb氧饱和度,特点是曲线较陡,这段曲线可以反映安静状态下机体的供O2情况。

3)氧解离曲线的下段:

相当于PO2在15-40mmHg之间时的Hb氧饱和度,特点是最为陡直,这段曲线可以反映血液供O2的储备能力。

3、简述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P173

1)血液PH和PCO2的影响:

①(组织)pH↓或PCO2↑→[H+]↑→Hb与O2亲和力↓→曲线右移→氧离易。

②(肺)pH↑或PCO2↓→[H+]↓→Hb与O2的亲和力↑→曲线左移→氧合易。

PH对Hb氧亲和力的影响称为波尔效应。

2)温度的影响:

①在代谢水平高的组织,温度高→曲线右移→氧离易,利于组织氧供。

②低温麻醉时,温度低→曲线左移→氧离难,导致组织缺氧

3)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的影响:

低氧→红细胞无氧酵解↑→2,3-DPG生成↑→Hb与O2亲和力↓→曲线右移→氧离易

4)CO的影响:

PCO↑→曲线左移→氧离难

4、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P158

肺表面活性物质是一种主要由肺泡II型合成和分泌的含脂质与蛋白质的混合物,其中脂质成分约占90%,脂质中60%以上是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液-气表面张力,这种作用有很重要的生理意义:

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

‚维持肺泡的稳定性:

因为肺表面活性物质在肺泡内液-气界面的密度可随肺泡半径的变小而增大,也随肺泡半径的变大而减小。

肺泡缩小(呼气)时,肺表面活性物质密度增大,则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加强,肺泡表面张力减少,因而可防止泡萎陷;在肺泡扩大(吸气)时,表面活性物质密度减小,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因而可防止肺泡过度膨胀。

这样,不同大小的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