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7766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中国CDCWord格式.doc

附件1专业术语 16

附件2风险评估方法 18

附件3风险评估报告框架模板 29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

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卫生应急管理和决策的复杂性和难度日益增加。

风险评估是卫生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

及早发现、识别和评估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对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提高各地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的能力,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的工作机制,规范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指导各地建立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机制,规范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

二、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等规定,制定本技术方案。

三、风险评估的方法

风险评估通常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在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一)专家会商法

专家会商法是指通过专家集体讨论的形式进行评估。

该评估方法依据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和常用步骤,主要由参与会商的专家根据评估的内容及相关信息,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充分讨论,提出风险评估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会商组织者根据专家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形成风险评估报告。

该方法的优点是组织实施相对简单、快速,不同专家可以充分交换意见,评估时考虑的内容可能更加全面。

但意见和结论容易受到少数“权威”专家的影响,参与评估的专家不同,得出的结果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二)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指按照确定的风险评估逻辑框架,采用专家独立发表意见的方式,使用统一问卷,进行多轮次专家调查,经过反复征询、归纳和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风险评估的结果。

该方法的优点是专家意见相对独立,参与评估的专家专业领域较为广泛,所受时空限制较小,结论较可靠。

但准备过程较复杂,评估周期较长,所需人力、物力较大。

(三)风险矩阵法

风险矩阵法是指由有经验的专家对确定的风险因素的发生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行量化评分,将评分结果列入二维矩阵表中进行计算,最终得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的严重性,并最终确定风险等级。

该方法的优点是量化风险,可同时对多种风险进行系统评估,比较不同风险的等级,便于决策者使用。

但要求被评估的风险因素相对确定,参与评估的专家对风险因素的了解程度较高,参与评估的人员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

(四)分析流程图法

分析流程图法是指通过建立风险评估的逻辑分析框架,采用层次逻辑判断的方法,将评估对象可能呈现的各种情形进行恰当的分类,针对每一类情形,梳理风险要素,逐层对风险要素进行测量和判别,分析评估对象或情形的发生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最终形成风险评估的结果。

该方法的优点是预先将不同类型事件的相关风险因素纳入分析判别流程,分析过程逻辑性较强。

一旦形成逻辑框架,易使参与人员的思路统一,便于达成评估意见。

但该方法在形成分析判别流程时,需要较强的专业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风险评估的形式

根据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本方案将风险评估分为日常风险评估和专题风险评估两种形式。

(一)日常风险评估

日常风险评估主要是对常规收集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通过专家会商等方法识别潜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突发事件公共卫生威胁,进行初步、快速的风险分析和评价,并提出风险管理建议。

根据需要,确定需进行专题风险评估的议题。

本方案所述日常风险评估主要指定期开展的风险评估,目前主要指月度风险评估。

随着风险评估工作的不断推进,应逐步增加评估频次。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每日或随时对日常监测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相关信息开展风险评估。

这种风险评估形式简单,可采用小范围的圆桌会议或电视电话会商等形式。

评估结果应整合到日常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数据分析报告中。

当评估发现可能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事件或相关信息时,应立即开展专题风险评估。

(二)专题风险评估

专题风险评估主要是针对国内外重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型活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等开展全面、深入的专项公共卫生风险评估。

专题风险评估可根据相关信息的获取及其变化情况、风险持续时间等,于事前、事中、事后不同阶段动态开展。

每次风险评估根据可利用的时间、可获得的信息和资源以及主要评估目的等因素,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

具体情形包括: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国外发生的可能对我国造成公共卫生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国内发生的可能对本辖区造成公共卫生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日常风险评估中发现的可能导致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

此类评估可根据事件特点、信息获取情况等在事件发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动态开展。

2.大型活动

(1)多个国家或省市参与、持续时间较长的大规模人群聚集活动。

如大型运动会、商贸洽谈会及展览会等。

(2)主办方或所在地人民政府要求评估的大型活动。

此类评估可在活动准备和举办的不同阶段动态开展。

3.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

在重大自然灾害预报后,或重大自然灾害及事故灾难等发生后,应对灾害或灾难可能引发的原生、次生和衍生的公共卫生危害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此类评估可根据需要,在灾害(灾难)发生前或发生后的不同阶段动态开展。

五、风险评估的实施步骤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是对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风险系统地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可归纳为计划和准备、实施、报告等三方面。

计划和准备包括评估议题的确定、评估方法的选择和人员确定、数据资料和评估表单的准备等;

实施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提出风险管理(预警、控制措施等)建议;

报告包括风险评估报告的撰写和报送等。

评估议题的确定

评估方法的选择和人员确定

数据资料和评估表单的准备

风险管理建议

风险识别

风险分析

风险评价

计划和准备

实施

风险评估报告的撰写

报告

风险评估报告的报送

图1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流程图

(一)计划和准备

1.评估议题的确定

日常风险评估建立在对不同来源监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监测数据的异常变化、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及趋势、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程度等确定评估议题。

监测信息的来源通常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各类疾病监测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媒体检索信息、公共卫生服务热线及信息通报等。

对于专题风险评估,其评估议题一是来自日常风险评估发现的重要疾病和突发事件信息,二是来自大型活动和各种重要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信息,三是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重要评估议题。

2.评估方法的选择及人员确定

应根据风险评估议题和评估目的,选择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

日常风险评估多使用专家会商法,专题风险评估可选择德尔菲法、风险矩阵法及分析流程图法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使用专家会商法或其它方法。

根据评估目的、涉及领域和评估方法,确定参加评估人员的数量和要求。

参加日常风险评估的人员通常为从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分析、相关疾病监测与防控的流行病学专业人员,根据需要,邀请实验室检测专业人员参加。

此外,对特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评估时,应根据评估议题重点关注的内容确定参会人员。

参加专题风险评估的人员原则上应来自议题相关的不同专业领域,且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必要时邀请卫生系统外的相关专家参与,专家人数应满足所使用方法的要求。

3.数据资料和评估表单的准备

在进行正式的风险评估前,应完成监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并收集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如传染病风险评估可能涉及的相关信息包括致病力、传播规律、人群脆弱性、公众关注程度、应急处置能力和可利用资源等;

如开展大型活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风险评估时,还应针对议题本身的特点,收集有关自然环境、人群特征、卫生知识与行为、卫生相关背景信息等资料。

根据风险评估议题以及所使用的方法,设计制定风险评估表单,如德尔菲法所使用的专家问卷。

(二)实施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发现、确认并描述风险要素的过程。

只有做好风险识别,才能正确地分析风险因素,更好地评估公共卫生风险,为制定卫生应急对策服务。

(1)日常风险评估中的风险识别。

在日常风险评估中,风险识别与评估议题的确定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即评估议题的确定过程即为风险评估实施的前期准备。

日常风险评估中,重点评估议题的确定十分重要。

首先,日常风险评估特别是按月、周等定期开展的针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综合性评估,为保证评估的效果,需要在力求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评估的重点议题,提高评估的效率和针对性。

其次,每次日常风险评估的评估内容和结果既可能会有一定的连续性和重复性,也可能因季节因素、相关事件和风险因素的变化而有所差异,因此,每次评估前,必须重新确定风险评估议题。

在进行专家会商和具体评估时,还可以对确定的重点评估议题或所识别风险的全面性、合理性进行进一步的审议、确认和补充。

日常风险评估是在对各类相关监测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环境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大型活动等其他事件进行风险识别,确定需要纳入评估的重点议题。

如,传染性疾病应重点考虑:

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

聚集性疫情或暴发疫情;

三间分布或病原学监测有明显异常的传染病;

发生多例有流行病学联系的死亡或重症的传染病;

发生罕见、新发或输入性的传染病;

发现已被消灭、消除的传染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

(2)专题评估中的风险识别。

侧重于列举和描述评估议题所涉及的风险要素。

对于重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题风险评估,应重点整理、描述与事件有关的关键信息,如事件背景、特征、原因、易感和高危人群、潜在后果、可用的防控措施及其有效性等。

如我国开展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

H4疫情的风险评估时,应重点描述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感染人群,病原及疾病的特征(疾病的严重性、传播方式),我国进口及销售可疑污染食品的情况,监测、救治及防控能力等。

对于大型活动的专题风险评估,应重点描述下列内容:

1)大型活动的特点,如时间、地点、规模、主要活动内容及形式、活动参加人员的数量及其生活居住环境和易感性等特点;

2)大型活动举办地的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如传染病的种类及流行强度、中毒的类型及发生率、高温中暑或冰冻灾害发生情况等;

3)大型活动期间可能带来的输入性疾病或其他健康危害;

4)大型活动期间可能发生的其它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如恐怖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

5)现有的卫生保障能力和已采取的措施,如监测能力、救治能力、防控能力、饮食饮水保障水平、人群免疫水平等。

在对上述特征及相关信息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列举并描述各种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

对于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专题风险评估,进行风险识别时应重点考虑下列内容:

1)灾害或灾难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人数、影响范围等;

2)灾害发生地特别是受灾害严重影响地区重点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情况;

3)灾害或灾难对重点疾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或带来的变化;

4)灾害或灾难发生地对此次灾害或灾难的应对能力(包括灾害或灾难对原有卫生应急能力的影响),以及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5)灾害或灾难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对疾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列举并描述各种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

2.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认识风险属性并确定风险水平的过程,即通过分析比较用于确定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后果严重性和脆弱性的相关资料,得出风险要素的风险水平。

对于日常风险评估,分析的侧重点因事件类型而异。

如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风险分析时,需综合考虑该传染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致病力、传播力、毒力;

季节性、地区性;

传播途径、高危人群等)、人口学特征、人群易感性、对政府和公众的影响、人群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政府的应对能力等;

对意外伤害、中毒、恐怖事件等非传染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风险分析时,需综合考虑事件的性质、波及范围、对人群健康和社会影响的严重程度、公众心理承受能力和政府的应对能力等。

对于专题风险评估,如大型活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可组织专家对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后果严重性和脆弱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1)发生可能性分析

对大型活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所造成的传染病、中毒、意外伤害及其他次生、衍生的公共卫生风险,可结合事件背景、各类监测信息、历史事件及其危害等,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分析。

可按照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分为极低、低、中等、高、极高五个等级,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赋值(如分别对应1-5分)。

(2)后果严重性分析

对大型活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公共卫生后果严重性分析,可从风险影响的地理范围、波及的人口数、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对人群健康影响的严重性、对重要基础设施或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程度、对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对公众的心理压力等方面考虑,大型活动还应考虑风险对该活动的顺利举办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等。

可按照其后果严重性的大小分为极低、低、中等、高、极高五个等级,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赋值(如分别对应1-5分)。

(3)脆弱性分析

对大型活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脆弱性分析包括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分析,可从人群易感性、公众心理承受力、公众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医疗救援能力、技术储备、卫生资源及其扩充能力、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生活饮用水、食品供应、卫生应急能力等方面考虑。

可按照脆弱性大小将其分为极低、低、中等、高、极高五个等级,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赋值(如分别对应1-5分)。

3.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将风险分析结果与风险准则相对比,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中,可能并没有明确的风险准则或者尚未设立明确的风险准则。

在这种情况下,风险评价将主要依据风险分析结果与可能接受的风险水平进行对照,确定具体的风险等级。

如,将风险分为五个等级,即极低、低、中等、高、极高。

对于罕见、几乎无潜在影响和脆弱性很低的风险,定为极低风险;

对于不容易发生、潜在影响小、脆弱性低的风险,定为低风险;

居于高水平和低水平之间的定为中等风险;

对于易发生、潜在影响大、脆弱性高的风险,定为高风险;

对于极易发生、潜在影响很大、脆弱性非常高的风险,定为极高风险。

也可根据风险赋值结果,确定风险等级。

日常风险评估多采用专家会商法,确定风险等级一般不采取评分的形式,而是由专家根据工作经验以及历史监测数据等相关资料综合分析评价后直接确定风险的等级。

如采用风险矩阵法,可分别对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进行评分,计算出各风险的风险分值。

根据风险分值对风险进行等级划分,确定风险级别。

如采用分析流程图法,则可根据事先已经确定的分析流程,在尽可能全面收集、汇总和分析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每个风险要素进行选择和判断,最终较为直观地确定风险级别。

4.风险管理建议

根据风险等级和可控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确定风险控制策略,依据有效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原则,从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减轻风险危害等方面,提出预警、风险沟通及控制措施的建议。

(三)风险评估报告

1.评估报告的撰写

(1)日常风险评估

日常风险评估重点分析、评估近期本辖区内应予关注的事件或风险及其风险等级,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评估报告主要应包括引言、事件及风险等级、风险管理建议。

参见附件3。

引言部分扼要介绍评估的内容、方法和主要结论等。

事件及风险等级部分就识别出的重点事件或风险分别说明其风险等级以及主要的评估依据,必要时可对事件的发生风险、发展趋势进行详细描述。

风险管理建议部分提出预警、风险沟通和控制措施的建议。

根据需要,提出需进行专题风险评估的议题。

(2)专题评估

专题风险评估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评估事件及其背景、目的、方法、结论及依据、风险管理建议等几个部分组成。

参见附件3-2。

2.评估报告的报送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将完成的风险评估报告报送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根据需要通报相关医疗卫生机构。

附件1专业术语

1.突发事件(Emergency)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healthemergency)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3.风险(Risk)

事件发生可能性及后果的组合,通常具有不利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有时,也可根据需要将发生可能性进一步分解为可能性和脆弱性。

4.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

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的全过程。

5.风险识别(Riskidentification)

发现、确认并描述风险的过程。

6.风险分析(Riskanalysis)

风险分析是指认识风险属性,并对发生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进行估计或赋值的过程。

7.风险评价(Riskevaluation)

将风险分析结果与风险准则相对比,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

8.人群脆弱性(Vulnerability)

人群对事件导致危害作用的易感性。

附件2风险评估方法

一、专家会商法

该评估方法依据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和常用步骤,主要由参与会商的专家根据所评估的内容及相关证据,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充分讨论,提出风险评估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会商组织者根据专家意见归纳整理,形成风险评估报告。

专家会商法是日常风险评估的常用形式,也经常应用于专题风险评估。

当风险评估内容还没有可依据的固定的评估工具或评估框架时,或受评估时间、评估证据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无法进行较为准确的定性、定量评价时,专家会商法往往是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的首选方法。

(一)具体实施步骤

1.组成专家小组。

主要根据评估议题所涉及的领域及知识范围确定专家。

专家人数没有严格的限制。

对于日常评估,参与专家应能覆盖需要评估的主要议题范围并相对固定。

根据评估内容,参与专家人数可在3-30人不等;

当涉及内容广、有较多重要议题需要评估时,参加评估的专家人数应相对较多,而对于涉及内容少、评估中没有特别重要的议题时,则参与评估的专家人数可相对较少。

对于专题评估,参与专家应能覆盖评估议题各专业的主要领域,而且专家应在各领域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参与专家人数一般可在10-30人。

2.风险评估内容及相关信息介绍。

由评估组织者或指定专家向参与评估专家介绍评估的议题、评估的背景资料、评估要达到的主要目的。

评估背景资料准备十分重要,在专家会商会召开前应安排人员尽可能全面地准备相关资料,包括评估议题的提出、评估议题目前的情况包括基本特征分析或小结、与评估议题相关的影响因素或历史数据、国内外进展,与评估对象发生可能性、后果严重性和脆弱性相关的其他重要信息,以及相关标准或政策性规定等。

对于日常风险评估,评估议题的选择可由参与评估的各领域专家共同提出并商定,并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协助准备评估背景资料;

对于专题风险评估,应尽可能提前将主要的评估背景资料事先提供给参与评估的专家,这样评估专家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并根据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使具体讨论和评估更有针对性,也更容易达成理想的结果。

3.专家讨论。

主要由参与评估专家根据各自的专业或学术领域以及知识、经验,围绕评估目的,针对评估议题和相关信息资料,就评估对象的风险以及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广泛发表意见,并就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以达成一致性或倾向性的意见。

会商中,要确保参与的每位专家都有充分发言和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对于没有发言的专家,会商组织者应提供机会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4.根据会商结果撰写并提交会商纪要或评估报告。

根据专家会商达成的一致性或倾向性意见作为评估的结论,但会商中出现的重要分歧意见也应根据需要在报告中加以说明,以供领导进行风险管理决策时参考。

(二)实施注意事项

1.专家人数不宜过少。

专家讨论法应通过专家之间的充分讨论达成一致性或倾向性的意见。

参与评估专家不宜过少,以免评估结果的偏性。

对于日常风险评估,即使评估议题单一,内容简单,参与专家人数也不宜少于3人;

对于专题风险评估,参与专家人数一般不应少于10人。

2.参与专家要有代表性。

对于日常风险评估,参与专家应能覆盖评估的主要内容或议题,并对相关评估内容、评估流程较为熟悉,所以人员应相对固定,即重点在于广。

对于专题风险评估,参与专家应能覆盖评估议题的主要专业领域,且每个专业或领域的专家数量应当相对平衡,即重点在于全。

如传染病应考虑流行病、临床医学、检验、病媒生物等专业,另外,还应根据评估传染病的疾病特点,具体考虑应邀请各专业哪些方面的专家,如临床专家可能涉及传染科、呼吸科、儿科或ICU等,必要时,还应邀请卫生系统之外其他系统如动物疫病防控相关的专家参与。

3.会商组织者及其注意事项。

会商组织者是专家会商会成败的另一关键要素。

应选择在评估议题领域具有一定权威性的专业领导作为评估会商的组织者。

为了保证讨论效果,会商组织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评估目的,事先准备会商讨论要点提纲,会商过程中注意引导参与者围绕提纲进行讨论;

(2)引导会商参与者在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就重点问题取得一致性或倾向性的意见和结论;

(3)会商过程应指定人员详细记录;

会商会结束前,会商组织者应就会商主要的意见和结论进行小结,并得到与会专家的认可。

4.不断提高专家会商会的科学性。

虽然专家会商会不拘一格,但是会商组织方仍应在专家会商会特别是日常风险评估专家会商会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逐步明确和规范评估会商的目的、内容、方法、步骤以及产出形式。

如果可能,应借鉴各种定性、定量风险评估的方法,逐步在评估会商中就可以规范化的内容开发形成辅助评估流程、评估框架或评估工具,使评估会商工作的科学性和评估质量不断提高。

二、德尔菲法

德尔菲(Delphi)法是指按照确定的风险评估逻辑框架,采用专家独立发表意见的方式,使用统一问卷,进行多轮次专家调查,经过反复征询、归纳和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风险评估的结果。

1.组成专家组。

根据议题所需要的知识范围确定专家。

专家人数的多少,可根据评估议题的大小和涉及面的宽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