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斯大林格勒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9829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决胜斯大林格勒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决胜斯大林格勒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决胜斯大林格勒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决胜斯大林格勒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决胜斯大林格勒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决胜斯大林格勒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决胜斯大林格勒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决胜斯大林格勒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决胜斯大林格勒一.docx

《决胜斯大林格勒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决胜斯大林格勒一.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决胜斯大林格勒一.docx

决胜斯大林格勒一

决胜斯大林格勒

(一)

  战争狂人的野心

  

  德军经过莫斯科会战打击后,虽然遭受重大损失,战场形势也开始朝着有利于苏军的方向发展,但德军仍掌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尤其是在南线,德军经过1942年春夏之交发起的刻赤半岛、塞瓦斯托波尔以及哈尔科夫等一系列战役后,不但获得了苏联南部的“半壁江山”,而且给苏军克里木方面军及西南方面军以重创(苏军损失40多万人)。

  苏军在南线的严重失利,使希特勒的野心迅速膨胀起来:

决心集中南部所有兵力迅速攻占在经济和战略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的整个苏联南部地区(这里具有丰富的粮食、石油和煤炭资源),尔后,北取莫斯科。

为实现这一意图,德军将南方集团军群(共有97个师,计90万人,1200辆坦克,17000余门火炮和迫击炮,1640架飞机)一分为二,分别编为A、B两个集团军群。

A集团军群由利斯特元帅指挥,辖有第17、第11集团军、第1装甲集团军,其任务是攻占高加索地区;B集团军群(共41个师,其中装甲师5个、摩托化师3个、匈牙利师6个),由博克元帅指挥,辖有第4装甲集团军、第2、第6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其主要任务是掩护A集团军的北翼,攻占斯大林格勒地区。

  希特勒最初将主力集中在高加索方向,在尔后的进攻中发现,A集团军群越向高加索推进,防守斯大林格勒地域的苏军对其后方威胁也越大,于是迫使希特勒将主力转移至斯大林格勒方向进行决战,从而使这一方向很快从辅助地位变成了整个苏德战场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方向。

  德军统帅部最初决定使用B集团军群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共同攻占斯大林格勒,但当B集团军群前出到顿河大弯曲部后,希特勒认为攻占斯大林格勒易如反掌,因而命令第4装甲集团军迅速南下,转隶A集团军群(8月1日,又将第4装甲集团军转隶B集团军)用于攻打高加索地区。

作为补偿,希特勒急调意大利第8集团军给予B集团军群,还增调了第4肮空队担任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空中支援任务。

  

  

  严阵以待

  

  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顿河大弯曲部以东约60千米处,是苏联欧洲部分东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铁路和内河运输枢纽,欧亚两洲的咽喉,也是苏联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战前人口约60万。

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广阔富饶的顿河下游流域、库班河流域和高加素地区,是苏联粮食、石油和煤炭的重要产区。

斯大林格勒市区沿伏尔加河西岸延伸,呈狭长形,地势起伏不平,市内有许多高大建筑。

市区附近的伏尔加河河宽1~2千米,水深3-24米。

鉴于它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极大的政治影响力,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心组织坚强防御,死守斯大林格勒,阻止德军进攻,为组建更多的预备队赢得时间,在条件具备时,即转入反攻,歼灭德军重兵集团,扭转整个苏德战场的形势。

  为此,苏统帅部于7月12日,在西南方面军原有基础上组建了由铁木辛哥元帅为司令的斯大林格勒方而军,其编成内有从苏军战略预备队调来的第62、第63、第64集团军和原西南方面军的第21、第28、第38、第57集团军以及空军第8航空集团军。

海军伏尔加河区舰队。

由于原西南方面军在撤往顿河大弯曲部途中损失严重,因而在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38个步兵师中只有18个师齐装满员,另有6个师各约2500-4000人,其余14个师每师仅3001000人,原西南方面军3个坦克军(第13、第22、第23军),也划给新成立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指挥,并开往后方补充人员和兵器。

事实上,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大多数部队都是新建部队,缺乏反坦克和防空火器及弹药。

到7月17日,在德军第6集团军当面对峙的主要是苏军第62、第64集团军的12个师约16万人、2200门火炮、约400辆坦克及454架飞机。

斯大林格勒城防委员会和州党委,还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城市消防,并组织了由工人、职员组成的许多民兵营。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部署在巴甫洛夫斯克至库尔莫亚尔斯卡亚的长约530千米、纵深为120千米的防御地带内。

具体部署是:

战役成一线布势,由西北至东南依次展开第63、第38、第62、第64集团军。

其中,第63集团军在顿河左岸巴甫洛夫斯克至麦特维基查河口250千米正面上组织防御;第21集团军(7月22日,第21集团军按防第38集团军的防御地带)在第63集团军以东至克列茨卡亚60千米正面上组织防御;第62集团军负责防守主要方向,在顿河以西的克列茨卡亚至苏洛维奇诺90千米的正面组织防御;第64集团军在苏洛维奇至上库尔莫亚尔斯卡亚120千米的正面上组织防御。

第57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以北集结,留作方面军战役预备队。

第28集团军在卡拉奇以南地域集结,第38集团军在卡恰林斯卡亚地域集结,分别建立混编第1、第4坦克集团军,作为大本营预备队。

  为了保卫斯大林格勒及其市区,苏军在顿河与伏尔加河之间构筑了4道防御围廓(防御地带),即外层围廓(沿顿河修筑)、中层围廓、内层围廓及市区围廓。

18万余名斯大林格勒居民日夜奋战,构筑这一浩大的大纵深、多梯次防御体系,至会战前,这些防御工程仅完成了40%~50%,但在作战中却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浴血阻敌

  

  7月17日,斯大林格勒会战正式打晌,苏德双方在斯大林格勒远接近地展开激战。

德军第6集团军(由保卢斯指挥,辖6个军,其中2个装甲军,共18个师,约25万人,坦克740辆,火炮或迫击炮7500门,由第4航空队1200架作战飞机进行支援)在炮兵、航空兵火力的支援下,以第8步兵军和第14装甲军为北突击集团,以第51步兵军和第24装甲军为南突击集团,分别向苏军第62、第64集团军防线扑来。

德军前卫在顿河大弯曲部的奇尔河、齐姆拉河一线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第62、第64集团军前进支队遭遇。

苏军前进支队在第8空军集团军协同下,顽强抵抗,且战且退,迫使德军用了6个昼夜,于22日才前出到苏军第62、第64集团军主要防御地带前沿。

苏军前进支队的顽强抵抗,消除了德军对苏军主要防御地带攻击的突然性。

  23日拂晓,德军先期火力准备后,第6集团军北路突击集团以坦克为先导向苏军第62集团军右翼发起冲击。

苏军第62集团军(司令员洛帕京将军,9月12日,崔可夫中将被任命为司令员)打得十分顽强。

在马诺伊林西南近卫步兵第33师第84团阵地上,战士们面对德军近百辆坦克的冲击毫无惧色、英勇战斗。

其中1个连所扼守的高地打得只剩下4名反坦克枪手,且只剩下2支反坦克枪。

但战士们击退了德军30辆坦克的进攻,击毁了其中的15辆,一直坚守阵地至深夜,才撤回后方新的阵地继续阻敌。

当日,第62集团军组织预备队实施反突击,但收效不大。

经两天激战,德军突破苏军主要防御地带,前出到上布齐诺夫卡地域,逼近顿河,苏军第62集团军近3个师陷入合围。

斯大林再也按捺不住对铁木辛哥元帅的失望,撤消了其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的职务,任命第64集团军司令戈尔多夫中将接任,并派素有“红军智多星”之称的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上将,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前往斯大林格勒协助指挥战事。

24日,戈尔多夫中将指挥方面军预备队的第13坦克军由多勃林斯基向马诺林实施反突击,但未能歼灭突入之敌、恢复防御。

此后,方面军经苏最高统帅部批准,又将尚未组建完毕的第4、第1坦克集团军投入交战,分别从卡恰林斯卡亚和卡拉奇向上布齐诺夫卡实施向心突击,才使第62集团军被包围的几个师解围出来。

苏军的反突击,虽未能恢复原防御态势,但有效地迟滞了德军的进攻。

  与此同时,德军南路突击集团对苏军第64集团军229师的右翼阵地发起攻击,企图在卡拉奇附近强渡顿河,打开通向斯大林格勒的道路。

26日,德军在兵力薄弱的第229师正面上打开了突破口,第229师被打散,而在左翼防守的第214师有可能被敌切断退路。

为保存实力,第64集团军下令部队设法撤到顿河东岸。

第214师与河水和德军连续苦战了四昼夜,才得以撤到东岸,而掩护部队渡河的一个团,几乎全团覆没。

苏第64集团军退过顿河后,德军前出到下契尔斯卡亚地域,从西南方向威胁斯大林格勒。

  28日,斯大林签发了著名的《第227号命令》,对凡是不服从命令而离开战斗岗位或者撤退的军人都将被枪毙,并严厉要求苏军部队“不许后退一步”。

这使苏军作战部队为之一振。

德军越是接近斯大林格勒,越明显地感觉到苏军的防御越强了。

由于遭到苏军顽强阻击,德军推进速度急剧减慢直至停止。

  8月初,斯大林格勒地域明显地分成了两个独立的战役方向:

西北方向(维尔德奇、卡拉奇地域至斯大林格勒)和西南方向(阿克萨伊地域至斯大林格勒)。

战线此时已从530千米扩展至800千米,地幅过宽,指挥困难,苏军统帅部遂于8月5日决定,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分为两个方面军,即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

分编后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下辖第62、第21、第63集团军和第4坦克集团军、第16空军集团军,司令员由戈尔多夫中将担任。

东南方面军下辖第57、第51、第64集团军,以及统帅部预备队近卫第1集团军、第13坦克军和第8空军集团军,司令员由叶廖缅科上将(8月9日,统帅部决定由叶廖缅科统一负责指挥两个方面军的作战)担任。

此外,由统帅部掌握的战略预备队第24、第66集团军随时准备投入斯大林格勒地域作战。

  8月1日,按照希特勒的新计划,德军将在高加索方向进攻的第4装甲集团军重又编入B集团军群。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元帅说,“我们在斯大林格勒城的两翼又张开了铁钳,既可以把该城夹碎,也可以对伏尔加河以西的俄军再次实施激动人心的合围。

”第4装甲集团军当天就突破了苏军第51集团军的防线,占领了蒙特纳亚。

3日,又攻占了科捷尔尼科沃。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为了阻止德军,于当日使用了拥有5个师又2个旅的战役集群,与德军激战2天后被迫退至阿克赛河北岸。

5日,有的方向上的德军已前出到阿勃加涅罗沃地域苏军外层围廓前。

  战至8月中旬,德军已向前推进60~80千米,占领了顿河西岸整个地区,苏军被迫撤至顿河东岸,退守斯大林格勒外层围廓。

20日,德军得到加强后,继续发起进攻。

22日,保卢斯突破苏第62集团军在韦尔加奇和彼斯科瓦特卡地段的防线,强渡顿河,而且牢固地占据了顿河东岸韦尔加奇地区的一个宽大登陆场,这里距斯大林格勒只有50千米,装甲部队只需一天就能到达。

23日,方面军紧急命令步兵第87师封堵德军登陆场,又急调近卫步兵第35师接替第87师的原防御阵地,但第87师在前往封堵敌登陆场的行军途中,突然与德军第14装甲军70辆坦克遭遇。

该师本来损失、伤亡就很严重,面对潮水般压来的坦克,已经来不及构筑任何防御工事,师长下令部队迅速成散开队形,用步枪、反坦克枪、手榴弹与这些噬血的铁甲巨兽对阵。

在87师一处无名高地前,33名战士毫无惧色,顽强阻击,一天之内就打退了德军十数次的进攻。

战士们利用燃烧瓶战斗,一天下来,150多名德军被击毙,27辆坦克被击毁。

苏军只有1人负轻伤。

  在另一个方向上,德军第16装甲师以几十辆坦克打头阵,步兵急速跟进,如入无人之境,迅速穿越小罗索什卡的137高地,向前突进60千米,推进到斯大林格勒北郊的叶尔佐夫卡地域,前出到伏尔加河畔,在苏军阵地内打开一条长60千米、宽8千米的走廊。

德国坦克兵狂喜不已,驾驶坦克沿河岸掉头向南,一下子撞进了一个工业区――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制造厂。

  当东南方面军司令员叶廖缅科上将得到这一消息时大吃一惊。

不但是因为拖拉机厂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在拖拉机厂后边的伏尔加河上刚刚修建一座浮桥。

如果拖拉机厂陷落,德军很可能利用其渡过伏尔加河,后果不堪设想。

叶廖缅科一边组织力量进行增援,一边组织力量炸毁浮桥。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制造厂是苏军最重要的T-34坦克的生产基地。

苏城防委员会紧急决定把厂内约60辆坦克送到工厂附近的坦克教练场,装备基尔德少校指挥的坦克教练营

  参加战斗的苏联民兵队伍(右)阻击突入之敌。

下午5时40分,由拖拉机厂设计师维丘戈夫指挥的民兵坦克旅的1个工人营,驾驶着刚从工厂传送带下来的坦克,驶出厂门投入战斗。

工人营在麦切特卡河一带进入阵地,与撞入的“不速之客”进行了殊死搏斗。

至日终,德军丢下无数坦克悻悻地撤退了。

当晚,又有“红十月”厂、“街垒”厂工人营,捷尔任斯基、伏罗希洛夫、叶尔曼区的民兵队伍赶来参战,斯大林格勒军民并肩作战终于阻挡住了德军的进攻。

  23日傍晚,叶廖缅科组织了强大的反击,共有3个步兵师、1个坦克旅、1个坦克军参战。

反击部队坦克集群悄悄逼近德军阵地,随后冲入敌阵,坚守走廊的德军顿时阵形大乱。

但德军坦克14军不愧是王牌军,很快稳住了阵脚。

苏军一路受挫,另一路进展顺利,于24日凌晨2时冲进了大罗索什卡地域,切断了德军14军后勤供应车队。

但最后德军预备队赶到,又恢复了供应。

双方损失惨重,最后陷入了僵持状态。

  与此同时,霍特指挥的第4装甲集团军从南面的阿勃加涅罗沃地区向北进攻,突破了苏第64集团军的防御。

整个苏军顿河防御(外层围廓)告破。

第4装甲集团军乘胜攻击,攻占了阿勃加涅罗沃、京古塔车站,并占领了通杜托沃镇。

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也步步紧逼,已前出至阿卡托夫卡至雷诺克一线的伏尔加河边。

在敌军逼迫下,苏军撤退中层围廓组织防御。

  为阻止德军从北面和西北面突入城市,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急速派出预备队和工人歼击营在顿河与伏尔加河之间的地带组织防御,并干25日宣布戒严,第二天通过了关于加速构筑街垒的决议,并号召居民保卫自己的城市。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又于26日,向进抵伏尔加河岸的德军实施猛烈反突击,给德军以大量杀伤,迟滞了其行动。

27日,苏军统帅部还把第66、第24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拨给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由于苏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至28日黄昏,向伏尔加河实施突破的德军在西北接近地受阻。

  29日,正当斯大林格勒岌岌可危之际,被任命为最高统帅助理的朱可夫被派到这里,由他全权指挥两方面军的作战。

来之前斯大林郑重地告诉朱可夫,你必须采取一切措施,让新增援的近卫第1集团军迅速从北面的萨莫法洛夫卡一叶尔佐夫卡之间,对德军“走廊”翼侧实施突击,并且掩护第24和第66集团军迅速进入战斗,不然的话,我们就会丢掉斯大林格勒。

  31日,德军突破加夫里洛夫卡以北的中层防御围廓,朱可夫下令第64和第62集团军撤退至内层防御围廓作战。

9月3日晨,经过炮火准备,近卫第1集团军发起进攻。

德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后退了5~6千米。

但德军并没被击溃,在占绝对优势的航空兵支援下,迅速以坦克部队实施反攻,近卫第1集团军的进攻全线受阻。

当天,斯大林急令朱可夫将3个新增的集团军同时投入反击,朱可夫冒着罢职的风险据理力争,向斯大林陈述道,3个新组建的集团军都缺乏准备,缺枪少弹,兵种之间缺少必要的协同,而主张将进攻日期改在5日,斯大林虽有不悦,但最后只好同意。

  5日拂晓,苏军3个集团军同时向德军“走廊”发起进攻,在进行火炮和航空兵火力准备时,在近卫第1集团军指挥所里进行观察的朱可夫感到苏军炮火的密度不够,压制效果不明显。

果然,苏军发起冲击后,没推进多远,便遭到德军强有力的火力阻隔。

约2小时后,苏军的进攻受阻,而且有些方向上的德军在航空兵支援下还实施了反冲击。

更危险的是,德军的预备队正不断向“走廊”赶来。

傍晚,经过一天的交战,苏军只向前推进了2~4千米,第24集团军几乎仍停留在出发阵地上。

  此后几天,双方围绕“走廊”的争夺达到了白热化。

苏军3个集团军一次又一次地发起冲击,德军援军源源不断地开到这里,其防御也很顽强,双方常常为争夺一个制高点、一条壕沟,你来我往,反复冲杀。

双方伤亡很大,陷入僵持消耗状态。

10日,朱可夫向斯大林报告说,继续反击意义不大,必须另谋新策。

斯大林仍坚持继续进攻。

而德军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12日,德军突破内层围廓,苏军撤至市区围廓,市区围廓之外防御地带已全部丧失。

同日,崔可夫被任命为第62集团军司令员,接替认为这个集团军守不住斯大林格勒的洛帕京将军。

崔可夫危难之际勇挑重担,立下誓言道:

“我决不离开这座城市半步,要么德寇倒在我的面前,要么德寇踏过我的尸体!

”在崔可夫的指挥下,第62集团军将与德寇展开了一场极其血腥的巷战。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