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8828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制图新标准的宣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技术制图字体

4—1984

GB/T17450—1998

技术制图图线

GB/T4457。

4—2002

机械制图国样画法图线

GB/T4457.5—1984

不变

机械制图剖面符号

*GB/T4458.1—1984

GB/T17451-1998

技术制图国样画法视图

GB/T17452-1998

技术制图国样画法剖视图及断面图

GB/T4458.1—2002

机械制图国样画法视图

GB/T4458.6—2002

机械制图国样画法剖视图及断面图

*GB/T4458。

GB/T4458。

2—2003

机械制图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

3-1984

机械制图轴测图

*GB/T4458.4-1984

GB/T16675。

2-1996

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法第2部分:

尺寸注法

GB/T4458.4-2003

机械制图尺寸注法

*GB/T4458。

5-1984

5-2003

机械制图尺寸公差及配合注法

*GB/T131-1983

GB/T131—1993

机械制图表面粗糙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GB/T4459。

1-1984

GB/T4459.1—1995

机械制图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

2—1984

GB/T4459.2—2003

机械制图齿轮表示法

*GB/T4459.3—1984

GB/T4459.3-2000

机械制图花键表示法

*GB/T4459.4—1984

GB/T4459。

4—2003

机械制图弹簧表示法

5—1984

GB/T4459.5-1999

机械制图中心孔表示法

GB/T4460-1984

机械制图机构运动简图符号

标准编号前有“*”者为被取代的标准,共14项,其余3项不变。

“技术制图”及“机械制图”的区别:

技术制图比机械制图、建筑制图等各专业制图高一层次的制图标准,前者是通则性的基本规定,一经发布,机械等各专业制图原则上必须遵循,机械制图是在技术制图的基本上补充,两者同时贯彻。

(补充一句:

CAD制图标准是依赖机械制图标准存在的。

 

第二章、图线

1.现行两种标准

GB/T17450—1998技术制图图线有关图线的术语、基本线型的种类,图线的尺寸及画法等基本规定。

15种

GB/T4457.4-2002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规定了机械图样中采用的各种线型及其具体应用场合。

9种

2.新旧标准的几点对比及说明(GB/T4457。

4-2002)

①增加了粗虚线的线型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

如:

②变更部分线型的名称。

原8种,现9种

细实线、细虚线、细点画线、细双点画线、

粗实线、粗虚线、粗点画线、波浪线、双折线

③明确了图线宽度的分组和粗细间的比例.

84版规定,用b代表粗线的线宽,细线就为b/3,比例为3:

1;

02版规定,线宽度代号由b改为国际通用的d,粗细比例为2:

1.

④在线宽的数系中增加了0.13mm的线宽尺寸。

8种增至9种

即:

0。

13,0。

18,0.25,0。

35,0。

5,0。

7,1,1。

4,2

⑤过渡线由粗实线改为细实线表示。

⑥改变了剖切符号的线宽.新标准明确规定线型为粗实线,原先为1~1.5b

⑦明确了模样分型线用粗实线表示.

⑧轨迹线由细点画线改为细双点画线.

3.有关线型的画法及选用的几点说明

①粗虚线及粗点画线的选用。

粗点画线是限定范围的表示线,新标准未一一列举,具体常用以下场合:

a限定局部热处理的范围

b限定不镀(涂)范围

c限定形位公差的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的范围。

②关于双折线的画法

a为1974国标画法,b为1984年国标画法,c为现行及国际标准通用的画法。

③断裂处边界线的线型选用。

a中断处的边界线:

波浪线、双折线和细双点画线;

b单边断裂的边界线:

波浪线、双折线;

c局部剖视中的断裂边界线:

第三章、投影法

1.投影法的常用术语

GB/T146948-1997技术产品文件词汇投影法术语

①投影法:

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

②第一角投影(第一角画法):

将物体置于第一分角内,并使其处于观察者及投影面之间而得到的多面正投影。

简称E法,我国、俄罗斯、英、德、法等国家采用的画法。

③第三角投影(第三角画法):

将物体置于第三分角内,并使其处于观察者及投影面之间而得到的多面正投影。

简称A法,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采用的画法。

采用两种画法得到的六个基本视图,其名称完全相同,统一称为:

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

2.我国新投影体制

根据GB/T17451和GB/T14692规定,现行的新投影体制是:

技术图样应采用正投影法绘制,并优先采用第一角画法,必要时才允许使用第三角画法.

3.理解新投影体制时的几点说明

①改革单一的投影画法体制,是我国加入WTO后,消除技术壁垒,加速及国际接轨的需要。

②新投影体制主要是通过GB/T17451加以规定。

并属《技术制图》标准,通用于工程界。

③新投影体制的实施不是第一、第三角画法的混用,而是有着十分明确的先后和主次之分。

④在机械图样采用的各种投影画法中,投影体制问题只及多面正投影有关,并不涉及正轴测投影和斜轴测投影。

第四章、图样画法

1.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视图:

六个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外形)

剖视图:

全剖、半剖、局部剖(内形)、剖切面

断面图:

移出断面图、重合断面图

局部放大图:

表达局部的细小结构

简化画法:

共43条规定

2.基本表示法的标准化状况

GB/T4458.2-2003机械制图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

①在装配图中注写零件序号时,其序号的字号均应比该图中尺寸数字的字号大一号或两号.

GB/T4457.2-2003技术制图图样画法指引线和基准线的基本规定

(新标准的增加)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填补了我国空白的新标准.

3.视图现行两种标准

GB/T17451-1998技术制图图样画法视图

GB/T4458.1—2002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视图

相辅相成贯彻执行。

2.新旧标准的三方面的重要变动

①取消了“旋转视图”,增加了“向视图"

②改变了局部视图的配置规定,增加了局部视图的画法特例。

③改变了斜视图的标注方法规定。

3.向视图及其配置法

(1)向视图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其实质是基本视图的平移结果。

在向视图的上方标注“X”(大写拉丁字母),在相应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标注相同的字母。

AA

84年和93年用“A向”表示,现改为“A”

去掉“向”字的标注从GB/T146948—1997年开始启用

(2)向视图的自由配置,并非完全“自由"

的,是不能超越一定限度的,具体可归纳为三个不能

①不能倾斜投射,应当正射。

②不能只画部分图形,必须完整画出投射所得图形。

③不能旋转配置,即正射后画出的完整图形应及相应的基本视图一一对应.

4.局部视图及其配置法

(1)按基本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及另一视图之间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则不必标注。

如图1-a俯视图

图1

ab

(2)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和标注,只画局部图形。

图2

(3)按第三角画法配置在视图上所需表示的局部附近,并用细点画线(或细实线)将两者相连,无需另行标注.如图2所示。

5.斜视图表示法

(1)斜视图的断裂边界可用波浪线绘绘制,也可用双折线绘制.

(2)当斜视图旋转配置时,原标注为“X向旋转"

现取消了汉字,启用旋转符号。

旋转符号的箭头应及方向一致,拉丁字母应靠近旋转符号的箭头端,如有角度时,角度应注写在字母之后。

如:

A30°

6.剖视图的表示法

(1)剖视图标注的三要素:

剖切线——剖切面位置的线,用细点画线表示.

剖切符号——剖切面起、迄和转折位置(粗)及投射方向(箭头).

字母-—注写在剖视图上方,用大写拉丁字母表示。

(2)剖切面的新旧标准中的分类体系

旧标准分五类:

①单一剖切面(单一剖)

②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旋转剖)

③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阶梯剖)

④组合的剖切面(复合剖)

⑤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剖切面(斜剖)

新标准分三类:

①单一剖切面包含原有的“斜剖”

②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对等

③几个相交的剖切面包含原有的“旋转剖”和“复合剖”

剖切面的应用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举例。

第五章、图样的特殊表示法

一、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

1.新旧标准

GB/T4459.1—1984机械制图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画法

GB/T4459.1—1995机械制图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画法,标注)

2.画法规定的变动情况

①增加了常用的螺栓、螺钉的头部及螺母在装配图中的简化画法。

②增加螺纹副的画法.

③完善了螺套的画法规定.

二、齿轮表示法

1.新旧标准对比四个方面不同:

(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①调整了标准的结构体例

②订正了部分术语

圆锥齿轮、锥形齿轮—-改称锥齿轮

准双曲面圆锥齿轮——改称准双曲面齿轮

准渐开线圆锥齿轮啮合--改称8字啮合锥齿轮副

③修正了若干图例存在问题

A示出了圆柱齿轮内啮合画法图例中的顶隙

B取消了齿轮齿条副啮合画法中表示齿线特征的两组细实线,亦将斜齿轮斜齿条传动改为直齿轮直齿条传动。

C将旧国标中图名“平面及锥形齿轮的啮合”改为“轴线斜交的平面齿轮及锥齿轮的啮合画法"

的同时,改画了该图例中的大齿轮。

D更换了标准中的齿轮图样格式示例。

三、弹簧表示法

1.新旧标准对比

①调整了标准的结构体系,补充了图例的图名。

②新标准规定:

对必须保证的旋向要求应在“技术要求中注明”,旧标准规定不明确.

③重新命名了弹簧术语及其代号,见对照表。

序号

新标准GB/T4459.4—2003

旧标准GB/T4459。

术语

代号

1

工作负荷

F1、2、3…n

T1、2、3…n

P1、2、3…n

M1、2、3…n

极限负荷

Fj

Tj

Pj

Mj

3

变形量(挠度)

f1、2、3…n

工作变形量

4

极限负荷下变形量

fj

工作极限负荷下变形量

5

自由高度(长度)

H0

自由高度

6

工作高度(长度)

H1、2、3…n

工作高度

7

极限高度(长度)

Hj

工作极限负荷下的高度

8

弹簧刚度

F'

、T’

P’、M’

9

初拉力

F0

P0

10

支承圈数

n2

nZ

11

弹簧外径

D2

D

12

弹簧中径

④修正了“弹簧图样格式示例”附录A中的粗糙度标注。

新标准根据GB/T131—1993规定,在两端簧头的截断面上加注去除材料的粗糙度符号,并在图样右上角不去除材料的粗糙度符号前加注“其余”字样.

四、中心孔表示法

1.概述

①中心孔通常为标准结构要素,国标规定了R型、A型、B型、C型四种。

②国标对其表示法进行了简化,途径是:

不画出中心孔的结构形状,用不同符号表示是否需在完工零件上保留中心孔,并用注出的标记表示中心孔的数量、型式和尺寸要求。

2.中心孔的符号

符号

表示法示例

说明

GB/T4459。

5-B2.5/8

采用B型中心孔

d=2。

5mmD2=8mm

在完工零件上要求保留

5—A4/8.5

采用A型中心孔

d=4mmD=8。

5mm

在完工零件上是否保留都行

GB/T4459.5—A1。

6/3.35

d=1.6mmD=3.35mm

在完工零件上不允许保留

3。

中心孔的标记

R型(弧形)、A型(不带护锥)、B型(带护锥)中心孔的标记由以下要素构成:

标准编号、型式、导向孔直径(d)和锥形孔端面直径D。

六、动密封圈表示法(GB/T4459.6—1996)

七、滚动轴承表示法(GB/T4459。

7-1998)

第六章、尺寸及技术要求的表示法

一、技术要求(JB/T5054.2-2000)

1.技术要求的一般内容

①几何精度

②加工、装配的工艺要求

③理化参数

④产品性能及检测要求

⑤其他要求.

2.技术要求的给出方式

①标准化了的几何精度要求一般注写在图形上。

②在标题栏附近,以“技术要求"

为标题,逐条书写.

③以企业标准的形式给定技术要求。

④也可由企业总工签发企业标准以外的其他形式的技术文件,明令贯彻实施某技术要求。

3.技术要求的书写

①书写位置应“尽量置于标题栏的上方或左方”。

②文字说明应以“技术要求”为标题,仅一条时不必编号。

③条文件用语力求简明、规范、或约定俗成,切忌过于口语化。

④在企业标准等技术文件中已明确了的技术要求不必重复书写。

⑤引用上级标准或企业标准时,应给出完整的标准编号和名称。

⑥对于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的具体要求应在技术要求中予以明确.

二、尺寸注法(GB/T4458。

4—2003、GB/T19096-2003)

①调整了标准的结构体例,增补了图名。

②略去了已纳入GB/T16675。

2的简化注法条文。

③将基本规则中“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改为“如采则其他单位,则应注明相应的单位符号"

这是根据计量单位的实施要求修改的。

单位名称又“中文符号”,在技术图样中应采用外文符号(m、kg)

④旧标准并列给出两种尺寸线的终端形式,即箭头和斜线,新标准强调指出:

“机械图样中一般采用箭头作为尺寸线的终端。

⑤改变了箭头的长度规定。

旧标准箭头长度≈4b(b为粗实线宽度),新标准改成≥6d(d为粗实线宽度)

⑥增补了标注尺寸的符号及符号的比例画法.

表:

标注尺寸的符号及缩写词

符号及缩写词

含义

现行

曾用

直径

Φ

深度

半径

R

沉孔或锪平

沉孔、锪平

球直径

球Φ

埋头孔

沉孔

球半径

SR

球R

弧长

(仅变注法)

厚度

t

厚,δ

13

斜度

均布

EQS

14

锥度

45°

倒角

C

Lx45°

15

展开长

新增

正方形

16

型材截面

形式

新:

GB/T4656.1-2000

旧:

GB/T4656-1984

⑦将《未定义形状边的术语和注法》(GB/T19096—2003)列为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并编列为标准中的第7章。

GB/T19096—2003是等同采用国标,填补了我国空白的一项新标准。

三、尺寸的简化注法(GB/T16675.2-1996)

①若图样中的尺寸和公差全部相同,或某尺寸占多数时,可作总的说明,如“全部倒角C1.6"

、“其余圆角R4”等.

②对尺寸相同的重复要素,数量及尺寸之间的隔离号由短模换成乘号,如将6-Φ8改为6×

Φ8,以便及ISO标准的规定一致。

③标注尺寸时,应尽可能使用符号和缩写词。

2.简化注法的规定

①启用了单边箭头.例:

②在指引线上标注尺寸。

可在带箭头的指引线上,或不带箭头的指引线上注写尺寸数字及公差。

③共同尺寸线的注法。

在共同的一条尺寸线上可以只画一个或多个箭头,依次指向同一方向。

第一应用场合是圆弧,第二应用场合是圆。

④真实尺寸的注法

倾斜结构需在其失真投影上标注真实尺寸时,应在所注真实尺寸数值的下方加画粗实线的短画。

⑤形状相同零件的尺寸标注

两个形状相同但尺寸不同的零件,可共用一张图张,此时将另一件的名称和不同尺寸列入括号。

⑥倒角的注法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图中的倒角可省略不画,可按C1、C2等简化标注,但这仅限45º

倒角。

⑦孔的旁注法

旁注法的指引线需从装配时的装入端引出。

四、极限及配合的标注方法

1.新旧标准的几点变动

①改变了部分术语及其定义.新标准并对旧标准中的34个术语大部分作了修改,新增了5个术语:

极限制、配合制、局部实际尺寸、最大实体极限(MML)、最小实体极限(LML).各详细定义可查GB/T1800。

1-1997.

②改变了12个标准公差的数值。

在基本尺寸至500mm的常用尺寸段内,新旧标准相同,在500至3150mm内公差等为IT4、IT5中的12个公差数值是不同的。

表:

新旧标准公差数值变动情况对照表

基本尺寸

Mm

标准公差等级

IT4

IT5

大于

μm

500

630

32

30

800

-

36

35

1000

28

29

1250

33

34

47

46

1600

39

40

55

54

2000

48

2500

57

78

77

3150

68

69

96

93

③改变了偏差值对称配置的基本偏差代号的字号,将原来的js和Js改写为js和JS。

④旧标准在标注极限偏差时,小数点后右端的“0”是否注出未说明,新标补充规定:

上下偏差中“小数点后右端的‘0’一般不予注出,如果为使上下偏差的小数点后位数相同,可以用‘0'

补充。

五、线性和角度尺寸的未注公差及其图样表示法(GB/T1804—2000)

此标准规定的一般公差主要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线性和角度尺寸,也适于一般的冲压加工的尺寸。

非金属和其他工艺加工也可参照采用。

2000版取代了1992年标准,还取代了GB11335—1989《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

2.一般公差的图样表示法

在图样的技术要求或企业标准等技术文件中统一标注,如:

“线性和角度尺寸的未注公差按GB/T1804—m”。

3.判定

当完工零件其实际尺寸超出一般公差但未达到损害其功能的程度时,通常不应判废拒收。

六、圆锥的尺寸和公差注法(GB/T15754—1995)

七、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图样表示法(GB/T1182-1996)

1.形位公差的框格标注法:

①指向被测要素的指引线的箭头,可直接指在参考线上.

②被测或基准要素为要素的局部时,可用粗点画线限定其范围。

③用全周符号(在指引线弯折处画小圆)表示该图的轮廓周边均受框格内公差带的控制。

④用同一公差带控制几个被测要素时,可在框格上方注明“共面”二字。

⑤基准符号以ISO标准规定给出。

2.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GB/T1184-1996)

①未注公差的等级及数值。

旧标准分A、B、C、D四个等级,A级最高,D级最低。

新标准分H、K、L三个等级,H级最高,L级最低。

②未注公差的图样表示法

在图样的技术要求或企业标准等技术文件中统一标注,如:

“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按GB/T1184-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