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2410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肌肉骨骼康复学.docx

肌肉骨骼康复学

肌肉骨骼康复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肌肉骨骼康复学概论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1.掌握肌肉骨骼康复学的定义。

2.掌握肌肉骨骼康复学的特点。

3.了解肌肉骨骼康复学的发展简史。

4.熟悉肌肉骨骼康复学的内容。

5.熟悉肌肉骨骼康复学的常用检查与治疗方法。

二、讲授内容

肌肉骨骼康复学(musculoskeletalrehabilitation)是康复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肌肉骨骼系统功能障碍的原因、评定与治疗的方法以及伤残预防等问题,是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

肌肉骨骼康复学的内容涉及基础学科、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疾病康复。

康复治疗以康复训练为主要手段,更重要的是主动训练,辅以其他有效方法。

三、教学时数3

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

第二章上肢骨折的康复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1.熟悉锁骨骨折、肩锁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方法。

2.了解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特点;熟悉肱骨大结节骨折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法。

3.了解肱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方法。

4.掌握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方法。

5.了解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脱位、肱骨内外髁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康复评定;掌握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脱位的康复治疗方法。

6.掌握尺桡干双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方法;掌握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特点;熟悉桡骨远端的康复治疗方法。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肩部骨折与脱位

一、概述

(一)锁骨骨折

(二)肩锁关节脱位

(三)肩关节脱位

二、临床特点

(一)锁骨骨折

1.有明显的外伤史。

2.锁骨处可出现肿胀、瘀斑、局部隆起或畸形,用手可触及骨折端或骨擦感及骨擦音,局部压痛明显,上肢不能上举或后伸。

(二)肩锁关节脱位

1.有外伤史。

2.局部有肿胀、隆起处压痛明显,用力按压有弹性感觉,肩关节活动受限,x线拍片髁见锁骨外端向上移位。

(三)肩关节脱位

1.脱位前有明显的外伤史。

2.出现“方肩畸形”,用手触之肩关节触有空虚感,局部疼痛、肿胀,肩关节不敢活动,肩关节主、被动功能障碍,x线照片能明确诊断。

三、康复评定

包括:

1、一般检查2、测量3、肌力评定4、关节活动度检查。

四、康复治疗

(一)肩关节脱位

经过复位后的肩关节应当制动,早期嘱其手指、腕、肘的伸屈功能训练,可以进行抗阻力训练。

(二)锁骨骨折

伤后1——3周,肩部固定,主要进行肘、腕、手的屈伸及前臂的内外旋功能练习。

(三)肩锁关节脱位

如果不做手术的修复,早期制动是关键,治疗以物理因子治疗为主。

第二节肱骨大结节骨折

一、概述

临床上常因暴力使上述肌肉强力收缩造成撕脱骨折或从止点撕脱,同时可合并四种骨折类型。

二、临床特点

伤后表现为肩部疼痛感明显,不能活动或活动时疼痛加剧,局部肿胀,可出现皮下淤血斑。

三、康复评定

有明确的外伤史和临床手法复位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病史,伤后及手术后X线片。

四、康复治疗

骨折复位或手术内固定术后早期均应制动、休息。

手法复位的骨折,一周后可进行短波治疗,二周后超声波治疗。

第三节肱骨颈骨折

一、概述

肱骨颈骨折分为肱骨解剖颈骨折和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上以肱骨骨折为常见。

二、临床特点

伤后肩部疼痛、肿胀、皮下瘀斑,活动受限。

三、康复评定

有外伤史或手术史,有伤后及手术后的x线片,可因肢体固定造成的不同程度肌肉萎缩,肩肘关节功能障碍,如果伤及神经可导致前臂肌肉萎缩和肘腕及手指的运动功能障碍,机电图检查可明确损伤部位和程度。

四、康复治疗

1.无位移骨折用三角巾悬吊固定,伤后1~2周以休息、制动为主。

2.经手术复位且有金属内容物的骨折,早期以制动为主,运动训练可以比较手法复位的骨折,时间可以提前一周。

第四节肱骨干骨折

一、概述

在肱骨外科颈以下1~2cm至肱骨髁上2cm之间发生的骨折,成为肱骨干骨折。

二、临床特点

伤后上臂立刻出现疼痛、肿胀、皮肤瘀斑、畸形、上肢活动障碍,用手触及有异常活动,骨有摩擦感。

三、康复评定

(一)肌电图检查。

(二)局部皮肤检查。

(三)用软尺测量,上臂、前臂肌肉的周径。

(四)手法肌力检查三角肌、背阔肌、胸大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五)关节活动度检查,包括肩关节的活动度、上臂的内旋、外旋即肘关节的伸、屈度。

四、康复治疗

1.内固定手术后1周后内主要是休息、制动,可以进行手指、腕关节的练习;上臂前臂肌群的等长收缩练习;局部可做红外线或紫外线治疗。

2.对于未经手术内固定的采取手法复位外固定的肱骨干骨折来讲,制动的时间要长一些,2周后可做手、腕的伸屈主动练习,配合作业治疗。

第五节肘部骨折与脱位

一、概述

(一)肱骨髁上骨折:

为肘部骨折最常见的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根据肘关节受伤时题为不同而分为伸直型,屈曲型,伸直型常伴有肱动脉和正中神经损伤。

(二)肘关节脱位:

多见于青少年。

往往在跌倒时,暴力通过手掌到达肘关节,使其过度伸直,冲击力使肱前肌和肘关节囊撕裂,部分韧带损伤,尺股鹰嘴突后移,形成肘关节后移位。

二、临床特点:

(一)肱骨踝上骨折

常有局部外伤或患儿跌倒外伤病史,肘部疼痛、肿胀、皮肤瘀斑或张力性水泡,肘部向后突成半屈位,局部有压痛,手触之有骨摩擦感。

(二)肘关节脱位

1.有手着地跌倒的外病史;2.肘关节处于半伸位不敢动,患处肿胀;3.局部触痛明显;4.肘后三角关系完全破坏;5.x线片可了解脱位情况。

三、康复评定

(一)肱骨踝上骨折

有明确的外伤史、手术史,有伤后的临床诊断,明确骨折征象的x线片和术后及近期x线片,长时间固定后引起肩肘关节功能障碍,肌肉发生不同程度萎缩。

(二)肘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已经在临床复位和固定,局部可以有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有复位前后的x线片。

四、康复治疗

(一)肱骨髁上骨折

1.骨折经手法复位外固定或手术内固定后1周,要注意肘关节的固定和制动。

2.手法复位的小儿患者可以在4周后去除外固定行功能训练,成人至少在6周以后方可功能训练。

(二)肘关节脱位

复位后1周,肘关节制动,肩、腕、手关节主动练习,局部可以光疗、电疗及蜡疗。

(三)肱骨外髁骨折及肱骨内髁骨折

肱骨外髁骨折常常需要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第六节前臂骨折

一、概述

前臂有较好的旋转功能,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极其造成损伤,尺桡骨骨折,尺骨远端骨折是最常发生的骨折。

二、临床特点

(一)尺桡骨干双骨折

尺桡骨干双骨折髁因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

(二)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多因跌倒时手掌地所致,直接暴力也可发生。

三、康复评定

(一)尺桡骨干双骨折

(二)桡骨远端骨折

四、康复治疗

(一)尺桡骨干双骨折

手法复位或手术内固定术后1周内以制动为主。

(二)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或术后1周内局部制动,辅助光、电治疗,肩、肘关节主动功能练习。

三、教学时数9

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

第三章手外伤的康复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1.掌握指总主动活动范围评定方法;掌握指屈肌腱修复术后康复要点;掌握指伸肌腱修复术后康复要点。

2.掌握手骨折后康复治疗要点、手部神经损伤后的康复治疗要点;掌握手多方伤术后康复治疗要点。

3.熟悉指屈肌腱分区肌临床特点、指伸肌腱分区及临床特点。

4.熟悉手骨折临床特点、手骨折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手慢性肿胀的治疗方法、手关节强直防治方法,熟悉手部神经损伤后的康复评定;熟悉手多方的解剖结构。

5.了解肌腱愈合途径、指屈肌腱的解剖结构、指伸肌腱的解剖结构。

6.了解首部神经损伤后的临床表现;了解手功能评定方法、手多发伤临床特点。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手部肌腱损伤

一、概述

(一)肌腱

是连接骨骼肌和骨的致密结构组织,它由胶原纤维、腱内膜、腱外膜、腱胖组织构成。

(二)肌腱滑动结构

腱周组织、滑膜鞘‘纤维鞘管和肌腱支持带。

(三)肌腱营养

滑液是腱鞘区的主要营养来源。

(四)肌腱愈合

腱鞘的滑液环境使肌腱具有内在愈合能力,术后早期活动使肌腱从外源愈合优势转化为内源愈合优势。

二.手指屈肌腱

手部屈肌包括指屈、拇屈和腕屈肌腱。

(一)滑膜囊与指腱鞘

滑膜囊与指腱鞘是指屈肌腱的特化辅助结构和支持组织,均为双层结构。

(二)指屈肌腱鞘形态结构

指屈肌腱包括腱滑膜鞘和腱纤维鞘。

(三)临床特点

这屈肌腱将前臂屈肌与指骨联系起来,其功能是屈肌。

(四)指屈肌腱分区

指屈肌腱从前臂肌肉-肌腱连接处,经过前臂、腕管、手掌和手指纤维鞘管,至其止点处,依其本身和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分为五区,肌腱损伤修复及功能修复过程中,应根据每个区域特征做适当处理。

(五)拇长屈肌腱分区

拇长屈肌是屈拇指的重要肌肉,其肌腱的解剖关系与其他屈指肌腱有所不同,因此单独划分也分五区。

(六)指屈肌腱断裂的临床诊断

1.由于指深屈肌腱止于2-5指的末节指骨底,当固定患指的中节时不能屈远端指间关节应考虑是指屈肌腱断裂。

2.由于指浅屈肌腱止于2-5指节的中节指骨,若固定其他指于伸直位,患指不能屈近端指间关节,应考虑指浅屈肌腱断裂。

3.若用上述两种方法检查,指间关节均不能屈,但掌指关节仍能屈曲,则可能是指深、浅屈肌腱均断裂。

4.若固定近节拇指远节指不能屈曲,可能为拇长屈肌腱断裂。

(七)指屈肌腱功能评定

肌腱修复后正确的功能评定对了解手功能恢复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八)指屈肌腱术后康复

术后康复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一般在术后1周内继续使用药物,进行抗感染、消肿,促进伤口愈合。

2.物理治疗抗感染、消肿,减轻和缓解瘢痕粘连的形成。

3.康复训练促进肌腱移动和手功能恢复。

4.支具应用屈肌腱损伤后,支具应用使修复肌腱按新的应力排列而塑形。

保持肌腱滑动,减少粘连发生。

(九)指屈肌腱粘连松解术后的康复

肌腱修复后,往往因制动或早期活动延迟使修复肌腱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影响手功能恢复。

三、手指伸肌腱

手部指伸肌腱共8条;通常分两组:

桡侧组和尺侧组。

(一)指总伸肌腱与指背部结构

指伸肌腱装置及指背腱膜,完成伸指动作。

(二)临床特点

手部伸肌包括指总伸肌、腕伸肌、骨间肌、蚓状肌肌各肌腱在指背够成的腱膜。

(三)指伸肌腱分区

指伸肌腱从前臂背侧到手指末节背侧,均行走于皮下,仅腕部一段肌腱位于纤维鞘和滑膜鞘内。

(四)临床诊断

如果指伸肌腱在止点断裂或者在远端指间关节于近端指间关节之间断裂,则不能主动伸直远端指间关节,出现锤状指畸形。

(五)指伸肌腱功能评定

指总体主动活动和总体被动活动测量法:

它是对手指功能状态的评定,即三个关节屈曲角度之和减去伸展受限角度之和。

(六)指伸肌腱损伤术后的康复

修复伸肌腱愈合过程中固定、松动术及控制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受各屈肌腱营养和移动距离的影响。

(七)复杂指伸肌腱损伤术后的康复

指伸肌腱复合损伤通常是指肌腱损伤累积骨膜、伸肌支持带或相邻软组织损伤。

(八)指伸肌腱损伤术后的康复计划

第二节手部骨折

一、概述

手骨折后康复治疗可以协调固定与运动之间的矛盾,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利于骨折的愈合。

二、康复评定

(一)肌力评定

(二)肌萎缩评定

(三)关节活动度评定

三、骨折康复

手骨折后康复治疗原则与人体其他部位骨折相同,即准确的复位、有效的固定与合理的功能锻炼。

(一)骨折康复方法:

为便于临床康复治疗,骨折康复大致以时间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骨折固定期(早期):

抬高肢体,主动运动,物理疗法;

2.骨折愈合期(后期):

物理治疗,按摩,运动锻炼,支具和矫形器的应用,作业疗法。

(二)骨折康复治疗:

手骨折整复后的康复治疗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骨折整复固定期和骨折临床愈合期。

(三)慢性肿胀的治疗:

处理要点:

间接性加压,关节松动术。

(四)防治关节强直:

预防关节强直的关键在于早期处理损伤、良好的固定位置、早期功能锻炼。

一旦发生手部关节强直,需做积极的治疗。

第三节手部神经损伤

(一)概述:

周围神经损伤按Seddon方法可分为:

1.神经失用;

2.轴索断裂;

3.神经断裂。

周围神经损伤无论是早期还是恢复期,及时、恰当地康复治疗十分重要。

神经损伤治疗方法包括:

药物、手术、物理治疗和支具等。

(二)临床特点:

1.临床表现:

周围神经干包含运动神经纤维、感觉神经纤维和自主神经纤维。

故周围神经纤维损伤,尤其神经断裂伤,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三方面的障碍。

2.临床检查:

感觉神经损伤后的检查,运动神经损伤后的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

3.临床诊断: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包括临床检查及电图等辅助检查,但主要依靠临床检查,对每个关节、每根神经、每块肌肉进行全面检查后,按以下步骤诊断:

判断有无臂丛损伤;确定损伤部位;根、干、支、束损伤的定位诊断;根性损伤是节前与节后损伤的鉴别。

(三)康复评定

周围神经的功能的评定一般包括

1.交感神经功能评定:

出汗功能检查;O’Rain温水浸泡起皱实验;

2.感觉神经功能评定:

两点分辨实验;移动触觉;恒定触觉;震动觉;触觉识别;Tinel’s征;

3.运动神经功能评定:

一般以测定该运动神经支配的肌肉功能为标准

4.神经综合功能评定:

结合运动评定和感觉评定,就可以做出周围神经的综合评定。

(四)康复治疗

1.常用治疗方法:

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运动疗法、支具疗法、协调能力训练、心理治疗和ADL训练。

2.手神经损伤康复;

a.感觉神经损伤后的康复:

感觉在训练是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整体康复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

手的感觉恢复顺序是:

痛觉和温觉、30Hz振动觉、移动性触觉、256Hz振动觉、辨别觉。

b.运动神经损伤后的康复

c.交感神经损伤后的康复:

交感神经受损的Brand’s治疗法。

第四节手部多发伤的康复

一.概述

手部多发伤是严重创伤,目前尚无明确而统一的定义标准。

大多数学者认为多发伤是指人体同时或先后遭受相同致伤因子作用,

致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严重损伤。

狭义的多发伤是指机械力如切割,火器等作用于人体造成多种组织结构损伤,常伴有深部肌腱,神经,血管损伤和骨折等。

故多

发伤不能理解为是一种单伤的相加。

引起手多发伤常见原因有:

刃器伤,压砸伤和碾扎伤等。

二.临床特点

临床上,不同原因引起手部多发伤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刃器伤的临床表现

多见于家务和木工,因工作不慎,使皮肤裂开或常伴有深部肌腱,神经,血管等软组织损伤,一般不伴有骨折。

(二)压砸伤的临床表现

系重物或打击直接作用于手指或手掌,使受伤部位的皮肤,指甲和深部组织损害。

常同时合并有受打击部位的横形或粉碎性骨折。

对这类损伤要正确判断皮肤和深部组织损害范围通常比较困难。

(三)碾扎伤的临床表现

多见于以碾轴为主的工业损伤,偶见车轮碾伤。

手及前臂皮肤和深部软组织常呈广泛撕裂或脱套撕裂,甚至呈不全性及前臂断离,

深部肌肉。

肌腱,神经和血管也发生严重挫伤或撕裂。

手及前臂骨骼为多发或粉碎性骨折,移位也很严重,有时出现骨缺损。

三.康复评定

(一)关节活动度评定

(二)感觉评定

(三)肌力评定

(四)手功能评定

(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四.康复治疗

(一)术后固定

术后固定是治疗手部损伤,特别是伴有骨折的主要措施。

肌腱,神经,血管损伤修复后也同样需要固定。

(二)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分为两期。

第一期,术后至肌腱等软组织愈合,约3~4周。

主要目的:

保证修复术后血液循环畅通,减少水肿,预防感染;保持患肢各关节的功能位,预防并发症。

方法:

抬高患肢,红外线治疗,向心性按摩等消肿;对没被固定的关节逐渐增加活动。

第二期,软组织愈合至骨愈合期,即术后3~4周至3~4个月。

主要目的:

防止关节僵硬,促进关节活动,防止肌腱粘连和肌肉萎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方法:

被动运动没被固定的关节,牵拉关节周围的纤维组织,牵拉吻合后的肌腱,以防止关节粘连、挛缩、僵直,恢复关节正常活动度。

2、中期康复分骨愈合及外固定去除后到实施矫形术前的一段时间,大约半年或更长时间的治疗。

主要目的:

促进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等肢体的基本功能的恢复,及肢体实用能力的恢复。

方法:

早期主动关节活动度锻炼,使关节达到最大的屈曲和伸展,以预防关节挛缩;肌力锻炼,但肌肉主动收缩无力时,可用神经电刺激;

作业治疗,在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有一定恢复时,可进行作业治疗以锻炼上肢的精细和协调功能。

3、后期康复后期进行矫形手术前后的功能锻炼。

4、心理治疗手部多发伤损伤严重,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5、矫形器应用晚期某些残存的功能障碍无法通过手术进一步改善,或患者不愿接受矫形手术。

三、教学时数9

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

第四章下肢骨折的康复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1.熟悉下肢各部位(髋、股骨干、膝、胫关节、踝、足)骨折的定义、临床流行病学、常见原因。

2.熟悉下肢各部位(髋、股骨干、膝、胫关节、踝、足)骨折的临床特点。

3.熟悉下肢各部位(髋、股骨干、膝、胫关节、踝、足)骨折的康复评定。

4.熟悉下肢各部位(髋、股骨干、膝、胫关节、踝、足)骨折的康复治疗方法。

二、讲授内容

髋部损伤通常包括髋关节部位的骨折与脱位,股骨胫骨折比较常见。

伤后患者出现髋部疼痛、不能站立、肢体活动困难、患肢呈内收、外旋、短缩畸形。

股骨干是指股骨小转子下2~5cm到股骨髁上2~4cm之间的部分。

股骨干骨折多由严重的外伤引起,出血量较大。

股骨干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有髓内钉内固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加压

钢板内固定。

股骨髁骨折后膝部出现明显肿胀、股骨髁部增宽、可见畸形。

髌骨骨折是膝部最常见的骨折。

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横断、粉碎、纵行、和撕脱型。

胫骨平面骨折是典型的关节内骨折且波及负重关节面。

半月板损伤诊断主要依靠临床体征、MRI、关节造影。

关节镜有利于确诊。

胫腓骨骨折以胫腓骨双骨折最多见,不稳定骨折或多段骨折需切开复位,可选用带锁髓内钉、加压钢板和外固定器固定。

足部骨折以趾骨、跟骨为多见,距骨骨折有移位时,常需切开复位,行内固定术。

下肢骨折的康复评定内容包括:

1骨折对位线及骨痂形成情况

2关节活动度

3肌力

4肢体长度及周径

5感觉功能

6ADL能力

下肢骨折康复训练方法有:

1抬高患肢

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3踝泵运动

4膝活动运动

5髌骨活动

6CPM机持续被动运动

7直腿抬高训练

8站立行走与下蹲

9配合按摩、推拿

10冰敷治疗

三、教学时数6

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

第五章脊柱脊髓和骨盆损伤的康复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脊柱骨折的原因、发病机制;脊髓损伤的原因、解剖、病理生理;骨盆骨折的原因、发病机制。

2.熟悉颈胸腰椎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脊髓损伤临床表现特点和国际脊髓损伤会推荐的损伤评估和预后结局判定;骨盆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和康复评估。

3.掌握脊柱骨折的康复治疗的原则、步骤;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的原则、目标、步骤,常见病发证的表现和处理;骨盆骨折的康复治疗的原则、步骤。

二、讲授内容

一.脊柱损伤

1.概述

脊柱骨折十分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6%,其中胸腰段脊柱骨折最多见。

2.临床特点

脊柱损伤常见的原因有严重外伤病史、如交通事故,高空坠落,重物撞击腰部,塌方事件被泥土、矿石掩埋等。

二.康复评定

暴力是引起脊椎骨折的主要原因。

1.颈椎骨折的分类

(1)屈曲性损伤

(2)垂直压缩所致损伤

(3)过伸损伤

(4)不甚了解机制的骨折

2.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①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②稳定性爆破型骨折;③不稳定性爆破型骨折;④Chance骨折;⑤屈曲-牵拉型损伤;⑥脊柱骨折-脱位;⑦单纯性附件骨折。

脊髓损伤

1.概述

引起脊髓损伤的原因是车祸,意外的暴力损伤,从高空跌落等。

2.临床特点

(1)脊髓损伤常用的名词定义

(2)脊髓损伤的分类包括震荡,脊髓休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脊髓半横断,完全性脊髓损伤。

二.康复评定

1.损伤评定及功能恢复预测

(1)损伤水平判定

(2)损伤程度判定

2.心理评定

3.综合功能评定

三.康复治疗

1.功能锻炼的原则

2.脊髓损伤的早期康复

3.脊髓损伤的中后期康复

骨盆损伤

一.概述

康复治疗在骨盆骨折的治疗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手术只是治疗过程中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术后康复,想要恢复满意的功能是很困难的。

二.临床特点

骨盆由两侧髋骨及骶尾骨构成,在前正中线以耻骨联合相连接。

三.康复评定

1.髋关节活动范围的评定

2.髋关节周围肌肉功能定

3.下肢长度测量

4.步态分析

四康复治疗

1.髋关节活动度训练

2.髋关节周围肌群肌力训练

3.骨盆骨折与髋臼骨折的康复步骤

(1)早期

(2)中期

(3)晚期

1.骨盆骨折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康复包括神经损伤的康复,压疮的康复,深静脉血栓形成,心肺功能的康复,胃肠道功能的康复和骨化性肌炎的康复。

三、教学时数6

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

第六章康复的截肢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1.熟悉截肢的定义、目的和原因。

2.熟悉截肢平面的命令和选择原则。

3.掌握残肢的评定内容和方法。

4.掌握残肢的康复治疗内容和方法。

5.了解假肢的评定、安装和训练。

二、讲授内容

截肢是指肢体全部或部分的切除,其中经关节平面的截肢称为关节的离断。

截肢的目的是切除已失去生存能力、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或已丧失生理功能的肢体,并通过残肢训练和安装

假肢,代替和重建已切除肢体的功能。

截肢平面主要是依据解剖学部位命名,包括上肢截肢和下肢截肢,如前臂截肢、大腿截肢等。

截肢康复的目的是尽量减轻截肢者的心理创伤,尽快地促进残肢定型,防治并发症,早期安装假肢,帮助截肢者早日回归社会。

截肢的康复评定包括全身状况评定、假肢的评定和假肢评定。

截肢的康复分为截肢前康复和截肢后康复。

假肢分为临时假肢和正式假肢。

临时假肢和正式假肢的训练基本相同,分为假肢的穿脱训练和假肢的使用训练。

三、教学时数4

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

第七章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建议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1.熟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的定义及临床特点。

2.掌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评定及康复治疗方法。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一、概述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hipreplacement,THR)是应用人工材料制作的全髋关节结构植入人体以替代病损的自体关节,从而获得髋关节功能。

目前人工全髋、全膝置换术被认为是治疗终末期严重关节炎最有效、最成功的手术。

二、临床特点

1、解剖要点髋关节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稳定而多轴性杵臼关节。

髋关节由股骨头、髋臼和股骨颈组成。

2、手术入路特点髋关节后外侧入路、髋关节前外侧入路、髋关节直接外侧入路。

3、人工全髋关节固定方式骨水泥固定和非骨水泥固定。

4、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疼痛、假体松动、异位骨化。

三、康复评定

1、体格检查。

2、髋关节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