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4281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x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老师:

杨虹参与研讨老师:

李竹兰、马钰萍、李文文、舒文秀、刘颖颖、陈昭婷、王一你

第三单元

识字

总课时

1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友情和快乐”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

《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和《怎么都快乐》。

《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小公鸡和小鸭子是好朋友,小公鸡帮助小鸭子吃到了草地上的虫子,小鸭子又救了落水的小公鸡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懂得伙伴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树和喜鹊》这个故事写的是树和喜鹊原来非常孤独,后来人们在树的周围又种了好多好多树,引来了好多好多喜鹊,从此,树和喜鹊都有很多很多自己的伙伴,不再孤单,非常快乐。

故事告诉同学们有了朋友才会有快乐,与朋友友好相处才会感到更加快乐幸福!

《怎么都快乐》课文以“快乐”为主题,语言生动有趣,结构简单,重复句式较多,易于学生朗读和识字。

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

一人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他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

回味快乐,继而保持快乐的生活态度。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

请你帮个忙”通过真实的交际练习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能够说清寻求帮助的原因,同时学习使用文明用语。

“语文园地三”安排了“查字典”“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三个部分的内容。

旨在让学生初步学习用音序查字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并通过古诗阅读和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白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人们交流互动,空间不断扩大的全球化的社会。

因此个体要学会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懂得学会为他人付出是一种快乐。

三、单元重难点

1、会认37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

2、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让孩子们懂得学会为他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

四、课时安排(11课时)

5、《小公鸡和小鸭子》-----------------------------------2课时

6、《树和喜鹊》-----------------------------------------2课时

7、《怎么都快乐》--------------------------------------2课时

口语交际:

请你帮个忙------------------------------------1课时

语文园地三----------------------------------------------1课时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老师:

杨虹参与研讨老师:

李竹兰、马钰萍、李文文、舒文秀、刘颖颖、陈昭婷、王一你

两课时

课题

5.小公鸡和小鸭子

集体备课讨论过程记录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2.学会6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认识“块、捉”等12个生字;会写“他、河”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1.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2.识字,写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则谜语,你能猜出来吗?

(学生猜谜后出示小鸡和小鸭的图片。

)板书:

小公鸡 小鸭子

2.结合图片,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继续板书“和”,揭示课题。

4.齐读课题。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

师:

小公鸡和小鸭子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能读准它们吗?

3.趣味识字。

(1)用转转盘的方法识字:

也—他—地。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4)听后评议,相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

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

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填空。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__________,小鸭子__________。

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2)小鸭子到河里____________,小公鸡也到河里,差点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读课文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图文结合,了解内容

1.老师范读第1自然段,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块儿”。

2.结合插图,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

(3)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

读出高兴的心情。

(4)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

(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虫子。

(5)想象:

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怎样的心情?

指导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

读出着急的语气。

(6)想象对话:

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呢?

(7)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8)填空:

这是一只(   )的小公鸡。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交流:

小公鸡和小鸭子又来到哪里?

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了什么?

(2)小鸭子对小公鸡说了几句话?

都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

小鸭子会怎么劝小公鸡?

读出劝说的语气。

(4)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

4.学习第4自然段。

(1)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

为什么会这样?

(2)小鸭子是怎样做的?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

5.观察插图,想象对话。

小公鸡被小鸭子救了以后,心里会怎么想?

他会对小鸭子说什么?

小鸭子又会对小公鸡说什么?

6.小组合作表演这个故事。

三、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朋友,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作业布置

1.演一演。

和同学一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2.讲一讲。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老师:

杨虹参与研讨老师:

李竹兰、马钰萍、李文文、舒文秀、刘颖颖、陈昭婷、王一你

两课时

课题

6.树和喜鹊

集体备课讨论过程记录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也”的用法,会用“……也……”说话、写话。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了解内容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

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揭题:

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

3.结合图片介绍喜鹊。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着重强调:

“邻”是前鼻音;“静”是后鼻音。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

只 种 乐

(4)认识部首“孑”。

三、引导质疑,畅谈感受

1.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招”“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

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自己书写。

(1)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出示词语:

开火车朗读。

从前 喜鹊 孤单 叽叽喳喳

后来 邻居 快乐 安安静静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词语。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1.轻声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

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

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

感觉如何?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

4.出示句子: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说说从这个“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6.再读课文,后来树和喜鹊又有了什么变化?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7.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

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8.出示句子: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指导学生理解“邻居”。

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

(出示:

远亲不如近邻。

(2)他们和邻居怎么相处呢?

他们一起做什么?

(喜鹊:

每天天一亮……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3)想象:

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

(一起交谈,讲故事,聊天……)

9.出示句子: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小结:

“因为____________,他们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2)指名朗读句子。

10.教师小结:

是呀,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再也不孤单了。

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我们同学之间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玩耍,多么快乐呀!

11.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

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教师范写“单、居、乐”三个字,学生观察。

2.学生练写,注意主笔的位置。

6.树和喜鹊

孤单  没有朋友

快乐  有了朋友

作业布置

1.练写“单、居、乐”三个字,注意主笔的位置。

2.阅读与“友情”有关的文章。

教学反思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老师:

杨虹参与研讨老师:

李竹兰、马钰萍、李文文、舒文秀、刘颖颖、陈昭婷、王一你

两课时

课题

7.怎么都快乐

集体备课讨论过程记录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中表达“怎么都快乐”的原因和乐观积极的情感。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独自一人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

2.体会诗中表达“怎么都快乐”的原因和乐观积极的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

孩子们,刚才的课间十分钟里你们玩得快乐吗?

说说为什么?

2.师小结:

是呀,一个人玩有一个人玩的快乐,有许多小朋友玩,大家会感到更快乐,无论怎么都快乐。

3.板书课题:

怎么都快乐

4.指导朗读课题,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

2.学习新字新词。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2)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3)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3.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1)教师示范朗读。

(2)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朗读。

三、规范书写,形成习惯

1.着重指导“讲、许”的写法。

(1)指导观察字形、结构。

(左右结构,言字旁,左窄右宽。

(2)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字的最后一个横画要写在横中线上。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各描红一个,临写一个。

(师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5)反馈,评价。

2.学生自学“玩、很、当、音、行”的写法。

(1)观察这几个字的笔顺演示。

(2)观察这几个字的占格位置

(3)在描红本上练写。

第二课时

一、检测旧知,比赛朗读

1.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2.朗读课文:

同桌之间比赛读文,评一评谁读得好。

二、多种朗读,渐入诗境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1)学生交流。

(一个人玩很快乐)

(2)一个人可以玩些什么?

在书中圈出来。

(3)指名朗读。

(4)除了这些,一个人还可以玩什么?

2.过渡:

那么两个人玩,三个人玩,更多人玩,会有哪些乐趣呢?

3.指名分小节朗读第2、3、4小节。

4.同桌之间互读互听,互相交流。

5.齐读,读出画面感,读出节奏,读出快乐。

三、课堂总结,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尝试背诵。

2.讨论交流:

你从课文中懂得了什么?

3.师总结:

这节课大家的心情真快乐,做游戏、读诗歌。

7.怎么都快乐

一个人 很好

两个人 很好

三个人 很好

许多人 更好

作业布置

1.练写“要求会写”的字,书写美观、工整。

2.读熟课文。

教学反思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老师:

杨虹参与研讨老师:

李竹兰、马钰萍、李文文、舒文秀、刘颖颖、陈昭婷、王一你

一课时

课题

语文园地三

集体备课讨论过程记录

教学目标

1.“查字典”中根据泡泡,带着学生认识字典,并尝试使用字典。

2.在个别查、同桌间查、小组查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

3.在总结音序查字法口诀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熟练应用字典。

4.“日积月累”与“和大人一起读”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诗词和提高阅读能力。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学会并熟练使用字典。

教学难点

积累古诗——《赠汪伦》,“和大人一起读”在读中培养阅读兴趣,在读中理解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1.师:

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谁知道这是什么?

2.认识新华字典。

3.了解新华字典的作用。

二、情境活动,做好准备

1.师:

要想学习这个本领,我们得先过三关。

2.过三关游戏。

(1)第一关:

背一背。

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

(2)第二关:

连一连。

把字母的大小写准确地用直线连起来。

(3)第三关:

认一认。

教师出示“厨”:

仔细看,这个字读什么?

看谁认得又快又准。

3.师:

“厨”是什么意思?

怎样才能知道它的意思呢?

我们已经过了三关,可以借助拼音来查字典,向字典爷爷请教了。

三、分步指导,学会查字

1.师:

“厨”字很调皮,它躲在字典爷爷的屋子里,汉字宝宝那么多,怎么找到它呢?

老师来教你。

2.比一比,看谁跟着老师找得快。

3.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在字典中找到这个调皮的“厨”字的。

4.读一读。

朗读韵文,熟记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培养查字能力

1.说一说:

音序查字法的步骤是怎样的。

2.练一练:

查老师规定的字:

漂(piào)、踪(zōnɡ),看谁能最快找到该字所在的正文页码。

3.赛一赛:

夺红旗比赛,完成书上40页的表格。

四、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教师播放《赠汪伦》朗读录音,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诵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

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4.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进行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5.结合插图,想象交流。

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朋友汪伦的。

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6.齐声诵读,把体会到的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读出来。

7.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比一比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谜底。

(幻灯片出示谜语,教师把谜语读一遍)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提示:

谜底——手)

2.同学们真能干,一下子就猜中了老师出的谜语。

请大家把小手伸出来看看,老师想找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把它画在黑板上。

(找一双学生的小手,把手印画在黑板上。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书。

根据汉语拼音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边读边想象文中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情。

3.开火车连读课文,师生正音。

三、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1.“全家”是指哪些人?

“这张画”是指哪张画?

他们为什么喜欢这张画?

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补充句子,读句子。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  )。

2.指导分角色朗读。

四、拓展交流

你能为别人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会说:

我替爸爸(   )。

我给妈妈(   )。

我帮老师(   )。

我为大家(   )。

音序查字法口诀

音序查字要记牢,先把大写字母找。

字母下面找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页。

作业布置

1.背诵日积月累

2.完成导学案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