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4752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

《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章 第一节00001.docx

第四章第一节00001

第四章第一节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目标任务一览

情境导入

任务导航

地貌千姿百态,它们是外力作用这个大自然的“雕塑师”在内力作用基础上精心“雕刻”而成的。

风蚀蘑菇是由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呢?

2019课标

2019课标

教学内容建议

Ⅰ-1.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Ⅰ-1.3结合实例,解释内、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物质循环过程。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说出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

2.举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3.说出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

4.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内力作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69~P70“内力作用”,完成下列问题。

1.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

(1)地壳运动:

类别

示意图

运动方向

岩层变化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相互关系

①它们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2.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举例

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

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

变质作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第③步:

实战演练

下图为某同学拍摄的我国长白山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

据此完成

(1)~

(2)题。

(1)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

A.火山活动B.溶洞塌陷

C.地壳下陷D.岩石崩塌

(2)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

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

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

D.“浮石”源于岩浆喷发

解析 第

(1)题,长白山天池属于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熔岩堰塞湖。

(2)题,“浮石”属于岩浆岩,岩浆在地表迅速冷却,气孔较多,密度小,浮力大。

答案 

(1)A 

(2)D

[提升素养]

素养:

地理实践力

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她把地球表面的景观塑造得如此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下图为南斯拉夫的“猫咪山”。

(1)“猫咪山”的形成过程中,内、外力作用的关系是怎样的?

(2)塑造“猫咪山”的内力作用其表现主要是什么?

外力作用的表现主要有哪些?

提示:

(1)“猫咪山”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它们是同时进行的。

(2)塑造“猫咪山”的内力作用主要是地壳运动,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化和侵蚀作用。

 外力作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70~P72“外力作用”,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

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它们被统称为外力作用。

2.能量来源

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3.表现形式及作用

表现

因素

作用

风化作用

温度、水、生物

①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

②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侵蚀作用

水、冰川、空气等

①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

②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搬运作用

风、流水、冰川等

①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

②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堆积作用

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4.对地表的影响

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合作探究]

第①步:

案例探究

(1)写出地貌名称: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甲、乙、丙地貌都是由地质作用中的____________力作用形成的。

(3)甲地貌一般分布在________。

乙地貌多分布在________。

(4)关于乙、丙两图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乙是流水堆积地貌,丙是风力侵蚀地貌

B.乙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丙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

C.丙地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

D.乙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提示 

(1)峡谷 三角洲 沙丘 

(2)外 (3)山区 河口地区 (4)C

第②步:

名师精讲

1.主要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作用因素

作用表现

作用结果

流水

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水的流动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

水蚀地貌,如沟谷(“V”型谷)、瀑布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

风蚀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

冰川

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冰川运动不断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

冰蚀地貌,如冰斗、角峰、“U”型谷

波浪

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

海蚀地貌,如海蚀柱、海蚀崖等

2.主要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作用因素

作用表现

作用结果

流水

地势变缓或河道弯曲,流水的速度减慢

山间河流流出山谷:

冲积扇

河流中下游地区:

冲积平原

河流入海口处:

三角洲

风力

气压梯度减小或遇到地形阻挡,风速减慢

堆积物质以沙粒为主:

沙漠(沙丘)

堆积物质以黄土为主:

黄土高原

波浪

波浪遇倾斜海岸,速度减慢

沙滩、潟湖

冰川

冰川在移动过程中融化,其中夹杂的物质发生堆积

冰碛地貌、冰碛湖等

3.外力作用的影响因素与分析

分析某一地域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往往可以综合许多因素。

(1)气候因素:

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

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②湿润地区:

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2)地质地貌因素:

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形地势两个方面的影响。

①石灰岩地区:

由于岩石微溶于水,故外力作用往往表现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

②地势较高的地区:

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

③地势较低的地区:

往往表现为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④地势差异较大的地区:

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

(3)生物因素:

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

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

第③步:

实战演练

(2019·秦皇岛高一检测)读冰劈作用示意图,完成

(1)~

(2)题。

(1)冰劈作用属于(  )

A.内力作用B.板块扩张运动

C.化学风化作用D.物理风化作用

(2)下列地区中,冰劈作用较明显的是(  )

A.昼夜温差较大的高纬度地区

B.中纬度低山丘陵地区

C.低纬度降水丰富地区

D.昼夜温差较小的热带地区

解析 第

(1)题,风化作用是指使地表岩石受到破坏的作用,岩石裂隙中的水结冰后体积增大,会破坏岩石,因此冰劈作用属于物理风化作用。

(2)题,冰劈作用主要分布在昼夜温差较大的高寒地区,其中高纬度和中纬度高山地区的雪线附近冰劈作用明显。

答案 

(1)D 

(2)A

[提升素养]

素养:

地理实践力

在台湾东北部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已有约4000年历史的“女王头”的“脖子”越来越细,可能在15年后自然崩塌。

如果发生地震,则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

有关方面已决定不再用人为方法对其进行加固,何时崩塌完全由大自然决定。

“女王头”是怎样形成的?

“女王头”的“脖子”又为什么会越来越细?

提示:

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是女王头形成也是其脖子越来越细的主要原因。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7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

(2)图中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______,属于外力作用的是______。

(填数码)

(3)图中被称为“岩石之本”的是________;具有层理结构和含有化石的是___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岩石圈物质循环除了岩石圈外,还涉及________圈、水圈和________圈等。

提示 

(1)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 侵入型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 

(2)① ② (3)岩浆 沉积岩 (4)大气 生物 

[合作探究]

第①步:

案例探究

小岩浆的奇妙旅程

晶晶和亮亮是两滴岩浆,他们生活在地球内部的“岩浆之家”。

一天,他们得到批准,与其他同伴一起到地球表面旅行。

他们飞快地奔向地表,半路上,晶晶觉得累了就停了下来。

亮亮没有停步,与其他同伴一起跳出地表,并沿着山坡往低地流动。

忽然,亮亮发现自己不能再动了,不禁问旁边的同伴这是怎么一回事。

同伴笑着说:

“别担心,只不过你已经不再是一滴岩浆罢了。

过了好长的一段时间,亮亮发现自己个头变小了,并随着风和流水往前运动了。

亮亮边走边欣赏着地表美丽的风光。

忽然亮亮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认真一看,原来是晶晶。

亮亮惊讶地问:

“你是怎样到地表上来的?

亮亮和晶晶又一起踏上旅程。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们觉得累了,便在一处低地停下休息。

不久,他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伙伴也停了下来,并且重重地压在自己身上。

他们商量了一会儿,决定回家去,但怎样才能回到“岩浆之家”呢?

这时身边一位“长者”笑着说:

“要回家,你们还要经历一到两次大变化,而且还要具备一定条件才可行。

”依照“长者”的指引,亮亮和晶晶终于回到了可爱的“岩浆之家”。

结合材料探究:

(1)为什么同伴会说亮亮已经不再是一滴岩浆了?

亮亮还可以继续他的地表旅行吗?

理由是什么?

(2)亮亮和晶晶在“低地”休息,伙伴们重重地压在他们身上,这样会形成哪一类岩石?

若亮亮和晶晶还要经历两次重大变化才能回到“岩浆之家”,这两次重大变化是什么?

提示 

(1)岩浆喷出地表后,随着温度的降低,会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地表旅行还可以继续。

由于风化、侵蚀作用,岩石会破碎,并在风、流水等作用下,发生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

(2)沉积岩。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最后再经历重熔再生作用,就可以成为岩浆,回到“岩浆之家”。

第②步:

名师精讲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方法

(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①岩浆:

三进一出。

②岩浆岩:

一进三出。

③变质岩和沉积岩:

二进二出。

注:

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2)判断箭头含义

①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②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③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④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第③步:

实战演练

(2019·湖南省学业水平真题)橘子洲为湘江中游的沉积沙洲,在其洲头矗立着青年毛泽东的雕像(图1),该雕像全部由花岗岩组成。

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

(1)~

(2)题。

(1)形成橘子洲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冷却凝固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D.变质作用

(2)按岩石成因分类,花岗岩属于图2中的(  )

A.Ⅰ类岩石B.Ⅱ类岩石

C.Ⅲ类岩石D.Ⅳ类岩石

解析 第

(1)题,从题干材料知,橘子洲是由泥沙沉积而形成。

(2)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从图2可看出,Ⅰ类岩石是由岩浆侵入而形成。

答案 

(1)C 

(2)A

[提升素养]

素养:

地理实践力

据1报道:

2019年5月21日凌晨哥斯达黎加图里亚尔瓦喷发柱高3000米,这是自2019年10月以来,图里亚尔瓦火山最激烈的一次喷发。

你知道该火山频繁喷发属于内力作用的哪种表现吗?

提示:

岩浆活动。

思维导图

必背清单

1.说出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

2.说出内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3.说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4.说出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及相互转化关系。

      

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1~2题。

1.甲景观图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

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

C.剧烈的火山活动D.外力的强烈侵蚀

2.乙图中地质构造及出露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形成

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形成

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形成

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形成

解析 第1题,由甲图可知,景观悬崖壁立(是我国著名的华山景观),突出反映了地壳岩层沿断裂面相对上升形成的地貌。

第2题,由乙图可知,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褶皱一般埋藏在地下,只有经外力侵蚀或地壳上升后才出露地表。

答案 1.B 2.A

(2019·山西学业水平测试)野柳地质公园位于台北市东北沿海,这一带地层由砂岩堆积而成,海滩上奇岩怪石种类繁多,是世界级的地质公园。

下图示意野柳地质公园局部景观。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的奇岩怪石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

A.岩浆活动B.海水沉积

C.海水侵蚀D.风力侵蚀

4.野柳地质公园内的砂岩按成因属于(  )

A.岩浆岩B.沉积岩

C.变质岩        D.玄武岩

解析 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沿海地区,常年受海水侵蚀作用,形成奇岩怪石景观。

第4题,砂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

答案 3.C 4.B

下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天池是火山口湖,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  )

A.①岩B.②岩C.③岩D.④岩

6.①②④类岩石转化为③类岩石,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B.岩浆侵入

C.外力作用D.变质作用

解析 第5题,根据图中物质循环关系可知,①是喷出岩,②是沉积岩,③是变质岩,④是侵入岩。

天池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喷出岩。

第6题,根据上题判断可知,③类岩石为变质岩,①②④类岩石转化为③类岩石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

答案 5.A 6.D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下图为太平洋某岛屿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形成该岛屿的主要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  )

A.侵入岩B.喷出岩

C.沉积岩D.变质岩

2.图示板块的水平运动属于(  )

A.地质构造B.岩浆活动

C.内力作用D.变质作用

解析 第1题,该处岛屿岩石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属于喷出岩。

第2题,板块水平运动属于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属于内力作用。

答案 1.B 2.C

“诸山平地拔起,流水清澈,青山浮水,景色清幽”是我国某著名风景区的真实写照。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L河流在该地地貌形成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风化B.侵蚀C.搬运D.沉积

4.构成地貌岩体的岩石主要为(  )

A.喷出岩B.侵入岩

C.沉积岩D.变质岩

解析 第3题,根据文字描述及图中景观可以判断该地为喀斯特地貌区,是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第4题,喀斯特地貌区的岩石为石灰岩,其属于沉积岩。

答案 3.B 4.C

(2019·西安高一检测)终碛堤是冰川携带物堆积在冰川末端形成堤状堆积体。

当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扇形堆积体,称为冰水扇。

下图示意终碛堤及冰水扇。

据此完成5~6题。

5.终碛沉积物具有的特点是(  )

A.大小均匀B.层状结构

C.棱角明显D.磨圆度好

6.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  )

A.流水堆积、侵蚀-冰川堆积、侵蚀

B.冰川堆积、侵蚀-流水侵蚀、堆积

C.冰川侵蚀、堆积-流水堆积、侵蚀

D.冰川侵蚀、堆积-流水侵蚀、堆积

解析 冰川融化后,冰川中携带的物质会发生沉积,沉积物大小混杂,棱角明显。

冰水扇是冰川融水流过终碛堤后,冰水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堆积成的扇形堆积体。

因此冰水扇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是冰川侵蚀、堆积-流水侵蚀、堆积。

答案 5.C 6.D

图1是浙江省宁波市花番岛海岸的“石瀑”奇观,它是火山熔岩冷凝后,形成的柱状节理群。

图2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石瀑”的岩石属于图2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8.造成图1中“石瀑”悬挂在半空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D.海浪侵蚀

解析 第7题,石瀑是火山熔岩冷凝后,形成的柱状节理群,属于岩浆喷出作用形成的。

第8题,位于海边,是由海水的侵蚀作用形成。

答案 7.A 8.D

(2019·长春高一检测)读图,回答9~10题。

9.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要成因是(  )

A.风力侵蚀B.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

10.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

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

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

解析 第9题,流水的侵蚀作用使黄土高原地区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地表就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特征。

第10题,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沙漠地区,气候干旱,主要的外力作用是风化和风蚀作用。

答案 9.C 10.B

11.(2019·宁波高一检测)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40°N,93°E)拥有典型的雅丹地貌景观,下图为雅丹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重排下列序号以正确描述雅丹地貌发育过程(  )

①纵向沟槽切割沟槽,形成塔状或柱状雅丹体

②地壳运动使平坦的地表开始抬升

③雅丹体坍塌成残丘,大部分地表成为戈壁面

④流水和风力侵蚀,沟槽加宽加深

A.④①③②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

解析 整个过程体现了从发育到消亡的过程。

C项描述正确。

答案 C

二、综合题

12.2019年暑假,某地理兴趣小组考察了某地,并查阅资料绘制了该地地质剖面图,请你帮助分析下列问题。

(1)根据地貌特征判断该地的盛行风向。

(2)比较A、B岩层形成的地质作用,并说出两地层的特点。

(3)A、B岩层接触地带易形成什么类型的岩石?

解析 第

(1)题,移动沙丘的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

(2)题,读图可知,A岩层具有层理构造,是沉积作用形成的;B岩层为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

第(3)题,与岩浆岩接触地带的沉积岩易形成变质岩。

答案 

(1)偏北风。

(2)A岩层:

外力作用(沉积、固结成岩),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B岩层:

内力作用(岩浆侵入、冷却凝固),矿物结晶颗粒较大,结构致密。

(3)变质岩。

13.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

(2)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

(3)在台湾东北海岸的“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如下图)最为著名。

但其“玉颈”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机。

你认为其“玉颈”变细是受________作用的影响,该作用对应上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

(4)石材已是许多家庭房屋装潢的必需品,请列举家庭装潢中常用的甲、乙类岩石各一种。

解析 据图可知,甲为岩浆岩、乙为变质岩,①表示冷凝作用、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重熔再生作用。

沉积岩是已形成的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的,一般具有层理构造,且常含有化石。

台湾“女王头”的“玉颈”是在海水的长期侵蚀作用下不断变细的。

家庭装潢用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大理岩属变质岩。

答案 

(1)岩浆岩 变质岩 

(2)③ ②

(3)海浪侵蚀 ② (4)甲:

花岗岩,乙:

大理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