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灰除渣调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4941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除灰除渣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除灰除渣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除灰除渣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除灰除渣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除灰除渣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除灰除渣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除灰除渣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除灰除渣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除灰除渣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除灰除渣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除灰除渣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除灰除渣调试.docx

《除灰除渣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灰除渣调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除灰除渣调试.docx

除灰除渣调试

1概述

1.1系统简介

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昌吉热电厂2×330MW热电联产工程1号锅炉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设计制造。

型号为SG-1180/17.5-M4004,锅炉为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燃烧器摆动调温、平衡通风、四角切向燃烧、紧身密闭、固态排渣、全钢架悬吊结构。

设计采用0号轻柴油点火,燃用烟煤。

锅炉以最大连续负荷(即BMCR工况)为设计参数。

锅炉主要参数见表1。

每台锅炉配备两台容克式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两台静叶可调轴流式引风机,两台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两台离心式一次风机。

除灰系统设置两台双室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采用浓相正压气力除灰。

每台锅炉配有五台HP863中速碗式磨煤机,五台耐压称重皮带式给煤机。

制粉系统采用正压直吹式系统,设计煤粉细度R90为22%。

该炉除灰系统采用正压式气力输灰系统。

除渣采用克莱德贝尔格曼能源环保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单侧风冷干式除渣系统。

除渣流程图如下:

炉底排渣口->渣斗->液压关断门->风冷式排渣机->碎渣机->渣库->湿式卸料机(或干式卸料机)->自卸汽车->灰场。

表1锅炉主要参数

名称

单位

BMCR

THA

1

过热蒸汽流量

t/h

1180

1030.8

2

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MPa

17.5

17.3

3

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541

541

4

再热蒸汽流量

t/h

991

872.7

5

再热器进口蒸汽压力

MPa

4.18

3.682

6

再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MPa

3.98

3.49

7

再热器进口蒸汽温度

340

327

8

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541

541

9

省煤器进口给水温度

278

270

工程建设单位为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昌吉热电厂,由西北电力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昌吉热电厂工程监理部负责监理,新疆电力设计院负责设计,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负责安装,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启动调试。

1.2风冷排渣系统主要设备参数如下

1.2.1链板输渣机

额定处理渣量:

8.5t/h

最大处理渣量:

20t/h

提升角度:

40°

进口渣温:

950℃

出口渣温:

<100℃

输送带宽度:

1200mm

输送带功率:

15kW

减速机型号:

SC6004

清扫链功率:

2.2kW

减速机型号:

M5RHF50

1.2.2碎渣机

型号:

DGS-830

出力:

20t/h

功率:

22kW

1.2.3关断门液压站

额定工作压力:

13MPa

额定流量:

140m3/h

电机功率:

7.5kW

门板数:

2×4块

1.2.5振动给料机

型号:

GZG-633

出力:

100t/h

功率:

0.8kW

1.2.6加湿搅拌机

型号:

XSJ-100

出力:

100t/h

电机功率:

22kW

耗水量:

30m3/h

水压:

0.5MPa

1.3除灰系统

本期扩建工程电除尘器下的飞灰输送系统采用正压浓相输送系统,将电除尘器灰斗内的飞灰以正压气力输送方式送至灰库储存。

每台炉设两根输灰管道,每台炉一电场下4个仓泵,容积为1.52m3,组成一个输灰单元。

每台炉二电场下4个仓泵,容积为1.52m3,组成一个输灰单元。

每台炉三电场下4个仓泵容积为0.14m3,组成一个输灰单元。

每台炉四电场下4个仓泵,容积为0.14m3,组成一个输灰单元。

每台炉电除尘器第一、二电场灰斗各设一条输灰管道将灰送往灰库;每台炉电除尘器第三、四电场灰斗合用一条输灰管道将灰送往灰库。

系统正常运行时,电除尘器一电场的灰输送到原灰库,二电场的灰输送到原灰库,三、四电场的灰输送到细灰库;在灰库顶的输灰管道上设有气动管路切换阀,通过该阀门,电除尘器一电场、二电场的灰可以输送到粗灰库,两台炉电除尘器三、四电场的灰分别输送到原灰库和粗灰库。

灰库内的干灰可通过湿式搅拌机将干灰加水搅拌为含水率15%~25%的湿式灰,然后由自卸汽车输送至灰场,也可通过干灰散装机直接装入罐车运至综合利用用户。

该系统包括干灰输送系统、灰库及灰库卸灰系统、气化风系统。

2调试目的

对调试范围内的除灰、除渣系统进行调试和验收,保证制粉系统投入后除灰、除渣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

3编制依据

3.1《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

3.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3.3《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锅炉篇1996年版)

3.4《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年版)

3.5《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

3.6《干式排渣机系统安装运行维护手册》克莱德贝尔格曼能源环保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3.7《锅炉启动调试导则》(DL/T852-2004)

3.8《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中国华电工[2003]260号)3.9厂家及设计院提供的技术说明书、图纸。

4调试仪器

本调试使用设备上现有表计,不需要其它试验仪器和设备。

5组织与分工

5.1生产单位

全面协助试运指挥部及分部试运组做好试运中的指挥管理工作,协调各方关系,解决有关问题。

进行生产准备;提供电气整定值;完成设备启停操作。

5.2施工单位

完成启动所需要的建筑、设备及临时设施的施工;完成单体试运工作并提交记录;做好试运设备与运行或施工设备的安全隔离措施;负责现场的安全、消防、消缺、检修工作。

5.3调试单位

负责编制相关调试措施;提出技术问题的方案或建议;进行技术交底和现场指导;组织和办理验收签字;编写调试报告。

5.4监理单位

进行除灰、除渣系统调试各阶段的监理工作,检督本措施的实施,参加试运工作并验收签证。

6调试系统及范围

6.1炉底排渣系统。

风冷干式链板输渣机、液压关断门、碎渣机、加湿搅拌机等

6.2电除尘下干式输灰系统。

干灰输送系统、灰库及灰库卸灰系统、气化风系统。

干灰输送系统包括仓泵、利用压缩空气对仓泵内的干灰进行气化并进行输送。

7调试前应具备条件

7.1除渣系统

7.1.1除渣系统安装结束,验收合格。

7.1.2干式排渣机、加湿搅拌机、碎渣机、等单体试运合格。

7.1.3工业水管及其他管道水压试验合格。

7.1.4除渣系统内部清理干净无杂物。

7.1.5所有液压关断门能够操作,开关灵活,具备投运条件。

7.1.6气动排渣门能够操作,开关灵活,方向正确,具备投运条件。

7.1.7控制系统调试完毕,联锁及声光报警装置试验合格。

7.1.8

7.2除灰系统

7.2.1除灰系统安装结束,保温完毕,验收合格。

7.2.2气化风机、脉冲袋式除尘器、湿式搅拌机、汽车散装机等单体试运合格。

7.2.3工业水管及其他管道水压试验合格。

7.2.4除灰系统管道内部清理干净无杂物。

7.2.5输灰系统及气化风管道经吹扫完毕。

7.2.6所有管道阀门能够远方、就地操作,开关灵活,方向正确。

具备投运条件。

7.2.7控制系统已由调试完毕,联锁及声光报警装置试验合格。

7.2.8除灰系统各储气罐具备进气条件,安全阀校验合格。

7.2.9热工各开关表计、报警保护及程控均准确、可靠,并已投运。

7.2.10灰库系统各设备正常,布袋除尘器投入并运行正常。

7.2.11空压机运行正常,输送气压力≥0.4MPa;仪用气源供气正常,压力≥0.6MPa。

8除灰系统的运行与操作

8.1系统的启动

8.1.1打开所有灰斗及压力罐底部的手动门。

8.1.2根据灰斗料位情况选择输送线,输送线如下:

1电场:

1-1仓泵→1-2仓泵→1-3仓泵→1-4仓泵→灰库。

2电场:

2-1仓泵→2-2仓泵→2-3仓泵→2-4仓泵→灰库。

3电场:

3-1仓泵→3-2仓泵→3-3仓泵→3-4仓泵→灰库。

4电场:

4-1仓泵→4-2仓泵→4-3仓泵→4-4仓泵→灰库。

1电场为单独的输送管路,2电场为单独的输送管路,3、4电场合用一条输送管路,输送管道在库顶装切换阀,必要时可进行粗、原、细灰库切换。

8.1.3启动步骤(该步骤适用于上述任一条输送线):

启动空压机→组合式干燥机→投入储气罐。

8.1.4如果指定的空压机不能启动,启动备用空压机。

8.1.5开启灰斗手动插板门及输送空气手动门,投入输灰程控。

当仓泵料位开关触发后,系统自动进入该电场的一次输送循环。

8.2当飞灰全部送入灰库后,控制系统发出输送压力下降信号,进气阀将被关闭,完成一次输送循环。

8.3卸灰系统的启动

8.3.1启动脉冲反吹袋式除尘器→启动气化风机→打开气化风机出口阀→投入气化风电加热器→打开斜槽气化阀、灰库中心气化阀→启动电动锁气器→打开气动放灰阀→打开灰库卸灰手动阀→经干灰散装机卸灰或经双轴搅拌机卸灰。

8.3.2打开气化空气供给阀,按灰库气化板的排列颁序依次开关,间隔约1分钟卸灰。

8.4停止卸灰

停气化风机→关灰库卸料阀→关气化空气供给阀→关中心气化阀→延迟5秒关斜槽气化阀→关旋转关断阀→延迟10秒关斜槽排气阀→打开卸灰排气门。

9除渣系统的运行与操炸

9.1分别启动碎渣机、干式除渣机,打开炉底液压关断门,检查干式除渣机、斗提机、碎渣机运行是否平稳,有无摩擦异音。

9.2根据排渣温度适当调整干式除渣机的的可调进风口。

9.3启动液压油站,对液压关断门检查启闭是否灵活,液压管道及接口是否漏油,如果有问题厂家及安装单位应及时消除。

就地电动液压关断门,可否全开、全关并可在任意位置停下。

9.4启动湿式搅拌机和干灰散装机,检查转动方向是否正确、是否灵活、湿式搅拌机喷水量是否合乎要求。

9.5启动干式除渣机,检查输送带张紧装置两侧油缸张紧装置是否一致,必须调整两侧张紧装置一致,然后锁上自锁螺栓,防止液压系统泄压。

9.6检查干式除渣机的过载保护和断链停车保护装置事故信号是否正确可靠、是否已送至集控室。

通过改变干式除渣机电动机的频率,来改变干式除渣机的运行速度试转。

9.7检查干式除渣机渣温检测和落渣流动状态检测装置信号送至集控室,在集控室内可否监测到渣温和落渣的运动状态。

检查检测装置工作是否正常。

9.8启动检查干式除渣机的清扫链工作是否正常,检查自动连续运行和自动控制定时启动、定时停机是否正常,根据积灰情况采用自动控制定时启动、定时停机运行方式。

9.9检查启动气动插板门、锁气器运行是否正常,开关是否到位。

9.10干式排渣机开始运行时值班人员应认真监视集中控制屏及电视显示的设备运行情况,每半小时到就地对干式排渣机详细检查一次。

应特别注意干式排渣机的钢带、清扫链有无跑偏情况,有无异音。

9.11发现以下情况应迅速停止干式排渣机

9.11.1干式排渣机的钢带、清扫链跑偏,且通过调整无法恢复。

9.11.2钢带、清扫链发生断开、脱轨等故障。

9.11.3张紧系统控制压力低或中断,输送滚筒无法驱动。

9.11.4干式排渣口下的管路出现堵塞,无法排料。

9.11.5碎渣机上部有大渣或异物,导致堵渣。

9.11.6输送带电机跳闸。

9.11.7各转动部位温度超过额定温度,且继续上升。

9.12干式排渣系统的紧急停止操作

9.12.1将设备的操作开关打至“就地”位置。

9.12.2启动关断门液压泵站,关闭液压关断门,并确认已关闭到位。

9.12.3按下设备停止开关,若设备在自动运行,就会执行自动停止系统程序;若系统在就地运行方式,则应按照就地手动停止操作方式进行。

10质量合格标准

10.1所有设备单体试运合格后应办理签证。

10.2参加调试人员已充分理解和熟悉调试的内容和方法,并已进行了技术交底。

10.3灰、渣系统运行正常,正常输运锅炉运行过程中排出的灰、渣。

11安全注意事项

11.1除灰系统操作为自动方式。

此方式在正常状态下采用并投入所有联锁,如因故采用手动方式,参照自动方式的步骤进行。

11.2除灰系统采用自动方式操作,首先必须对输送管线进行吹扫。

11.3除灰系统运行中严密监视各系统情况,注意料位及输灰管线压力变化。

11.4除灰系统严防管道被堵,如堵灰形成立即关闭进气门,切换压缩空气至被堵管路,如堵灰不易吹通,可打开手动排气门排气降压。

11.5除灰系统吹通后,先将余灰排净,再转入正常运行。

11.6除渣系统运行中严密监视各设备运行情况,发现设备运行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汇报调试负责人。

11.7干式排渣机开始运行时值班人员应认真监视集中控制屏及电视显示的设备运行情况,每半小时到就地对干式排渣机详细检查一次。

11.8发现有危及设备安全的情况应迅速按程序停止干式排渣机运行,启动关断门液压泵站,关闭液压关断门,并确认已关闭到位。

然后停止干式排渣机运行并迅速汇报调试负责人和值长,安排安装单位消缺。

11.9当监视集中控制屏显示干式排渣钢带上有大块焦渣出现时应及时用液压挤压头将大块焦渣挤碎。

以免影响安全运行。

1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12.1本项目没有可能造成影响环境因素。

12.2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的控制

12.2.1本项目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识别如下:

12.2.2高处作业(离地面2米及以上),脚手架、板不符合《安规》规定,造成脚手架折断或倒塌,导致人员坠落;

12.2.3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或挂系不牢,可能导致人员跌落;

12.2.4生产现场未配备安全帽或未正确佩带安全帽,被落物击中身体;

12.2.5生产现场有沟、孔、洞,楼梯无防护栏,照明不足,在调试服务现场行走不慎跌落;

12.2.6未按规定着装;未正确穿戴;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违章作业,设备未隔离,在检查设备时,人体碰到转动设备,被转动设备绞、碾、扎等;

12.2.7含有粉尘的作业现场,未按规定采取防护措施,吸入粉尘;

12.2.8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不良,设备漏电时人体接触,造成人员伤亡。

12.2.9针对本项目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采取的控制措施:

12.2.10高处工作用的脚手架、板须能足够承受站在上面的人员和材料等的重量,搭设脚手架、板的工作负责人应对所搭的脚手架、板进行检验合格并出具书面证明后方准使用;

12.2.11高处作业正确挂系安全带;

12.2.12在生产工作场所配备足够安全帽,要求所有调试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帽,发现高空有施工工作,禁止进入;

12.2.13进入现场时,注意警戒标志,对不符合规定的走道和明显危及人生安全的工作场所,禁止进入,照明不良的场所不得进入和工作;

12.2.14生产场所按照规定着装,靠背轮无防护罩禁止启动;

12.2.15含有粉尘的现场,调试人员应穿戴防尘工作服和防尘面具、口罩。

12.2.16检查电气设备必须有良好的接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