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灰规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7300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5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除灰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除灰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除灰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除灰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除灰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除灰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除灰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除灰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除灰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除灰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除灰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除灰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除灰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除灰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除灰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除灰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除灰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除灰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除灰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除灰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除灰规程.docx

《除灰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灰规程.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除灰规程.docx

除灰规程

YLHX/CH-05/JS-07-06-A/0

内蒙古亿利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除灰规程

 

制定: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受控状态:

发文:

 

目录

目录………………………………………………………………1

1.除灰系统··············································1

2.静电除尘器设备规范····································2

2.1静电除尘器的启动·····································3

2.2电除尘器正常运行维护及注意事项···················…4

2.3电除尘器的停止······································5

2.4电除尘器的故障······································6

3.除灰输送系统········································7

3.1设备规范··········································7

3.2气力除灰系统运行说明······························8

3.3气力除灰系统的运行原则···························9

3.4除灰输送系统启动前的检查·························10

3.5除灰输送系统的启动·······························11

3.6除灰输送系统正常运行维护·························12

3.7除灰输送系统的停止·······························12

3.8气力除灰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12

4.灰库系统···········································14

4.1设备规范··········································14

4.2灰库系统运行前的检查·····························17

4.3灰库系统投入运行的操作····························19

4.4灰库系统正常运行的维护···························19

4.5灰库系统的停止···································19

4.6灰库卸灰系统的运行································20

4.7灰库系统故障和处理································22

5空压机系统··········································23

5.1空压机系统概述·····································23

5.2空压机PLC操作说明································25

5.3警告···············································27

5.4故障与报警·········································27

6螺杆空气压缩机操作维护说明··························29

6.1概况··············································29

6.2压缩机主机工作过程································30

6.3进气过程··········································31

6.4空气进气滤清器····································31

6.5蝶阀··············································31

6.6止逆阀············································31

6.7润滑油循环系统····································32

6.8最小压力阀········································32

6.9温控阀············································32

6.10油冷却器·········································32

6.11油过滤器·········································32

6.12断油电磁阀·······································33

6.13润滑油-空气分离系统·····························33

6.14故障分析·········································40

6.15电气系统·········································44

7螺杆式空压机········································44

7.1工作原理图········································44

7.2工作过程···········································45

8空压机系统启动······································46

8.1空压机启动前的检查································46

8.2空压机系统启动步骤································47

8.3空压机系统启动中的注意事项························47

8.4空压机系统运行中的检查和维护·······················47

9空压机系统的停运····································50

9.1空压机系统的停运步骤······························50

9.2空压机系统停运注意事项···························50

10空压机系统的故障处理·······························50

10.1空压机无法启动····································50

10.2空压机在启动阶段停机······························50

10.3压缩机达不到终点压力·····························51

10.4空压机跳闸·······································51

10.5空载压力过大····································51

10.6压缩空气中含油··································51

10.7空气过滤器中含油··································51

10.8安全阀开启········································52

11.岗位职责…………………………………………………………52

12.安全和环保……………………………………………………52

1除灰系统

本除灰系统的功能是将电除尘器灰斗的灰收集,输送至灰库内贮存,然后将灰综合利用或调湿后运送灰场碾压堆放。

1.1正压气力除灰系统:

每台炉为一单元,每台炉配一台双室四电场除尘器,共8个灰斗,每个灰斗设置1台仓泵,每台炉电除尘器共8台仓泵。

电除尘器灰斗设有保温措施,灰斗的加热采用板式电加热方式,使灰斗的壁温保持不低于120℃,且要高于烟气露点温度5~10℃。

为了保持电加热安全、稳定运行,灰斗设有恒温装置。

灰斗设有高料位计,料位计采用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进口产品。

料位计提供二组灰位信号,一组供给电除尘器控制系统,另一组供给除灰控制系统。

1.2正压气力除灰系统出力:

每台炉系统出力为锅炉BMCR工况最大排灰量120%(按校核煤种计)考虑;每套系统出力不小于33T/h。

1.3输灰管配置:

每台炉电除尘器灰斗仓泵均分为A、B两组。

一、二、三、四各电场每组2台仓泵,四个电场共8台仓泵。

每台炉共设2根输灰管。

其中,一电场设置1根输灰管,即一电场每组2台仓泵共用一根输灰管;二、三、四电场6台仓泵共用1根输灰管。

灰库前共有4套库顶切换阀,必要时可通过阀门的切换,改变飞灰所进入的灰库。

输灰管道¢159×7无缝钢管,3#炉除尘器最远点至灰库水平距离为250米,升高为22.5米。

1.4压缩空气系统

本系统设有专用空压机室,内安装2台除灰螺杆空压机流量Q=28.3m3/min;压力P=0.75MPa,功率N=160KW,每台空压机配置一台无热再生干燥机。

2台除灰仪用螺杆空压机流量Q=6.6m3/min;压力P=0.8MPa,功率N=37KW,每台空压机配置一台微热再生干燥机。

1.5气化风系统:

电除尘器灰斗每个斗设2块150×300的气化板,输灰系统运行前,启动灰斗气化风系统,灰斗气化空气由零米的气化风机供给,每台炉设一台气化风机,流量Q=3.74m3/min;压力P=0.06MPa。

为了使灰库底部的灰呈流动状态,保证卸灰时畅通,工程2×50MW机组灰库设有一套专用气化风系统,该系统由3台气化风机、2台电加热器、气动阀门等组成。

每台气化风机流量Q=6.81m3/min;压力P=0.07MPa,功率N=15KW;电加热器功率为30kw。

1.6灰库系统

1.6.1灰库本体系统

工程3台炉共设2座干灰库,直径9m,高20.5米,每座灰库容积500m3。

库采用混凝土结构,共分3层。

1.6.2灰库卸灰系统

2座灰库均配有卸灰系统,每座灰库设有1台加湿搅拌器,出力100t/h;另

设有1台干灰装车机,出力100t/h,需要时投入运行。

1.7灰控系统

正压气力除灰系统采用PLC控制方式,能进行CRT监控,以程序控制为主,同时能进行就地手动和远方操作。

正压气力除灰系统采用PLC控制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时间程序来控制,另一种是通过压力监测两种方式来控制。

2.静电除尘器设备规范

型号:

KX4×35M-2×68-115

进口烟气量:

460000m3/h

进口含尘浓度:

25g/Nm3

烟气温度:

150℃

流通面积:

156.4m2

总集尘面积:

10948m2

比集尘面积:

85.68m2/m3/S

同极间距:

400mm

阳极板形式:

480C

阴极线形式:

新RS芒刺线

烟气流速:

0.82m/s

本体阻力:

≤294Pa

本体漏风率:

<3%

高压电源型号:

GGAJ02-0.6A/72KV

2.1静电除尘器的启动

2.1.1启动前的检查按试运行前的检查执行。

2.1.2除尘器启动前的要求:

2.1.3在锅炉点火前4小时投运保温箱和灰斗加热器,以确保灰斗、绝缘瓷

套、电瓷转轴等的干燥,避免绝缘件绝缘不好而爬电,以及防止灰斗结露或落灰受潮而堵灰。

检查各加热器系统的电流是否正常。

2.1.4锅炉点火后立即投入各排灰、振打装置。

2.1.5为防止未燃烧完全的油污粘结在除尘器的极板上,除尘器电场在锅炉

负荷大于30%后投入。

2.1.6为保证除尘器的安全,除尘器应在出口温度≥96℃(露点温度)后投

入。

2.1.7除尘器电场投入前,除灰系统应具备投入条件,能保证随时投入。

2.1.8除尘器低压电源投入:

2.1.9合上低压控制柜内电源总开关,并逐一合上控制柜内各断路器开关。

2.2.1低压控制柜内安全联锁钥匙复位,并置于“开”位。

2.2.2在低压集控操作终端上检查各项设置正确。

2.2.3将加热器控制柜面板上控制开关置“自动”位。

2.2.4除尘器高压电源投入:

2.2.4在确认锅炉燃煤正常、撤去油枪、运行稳定后,合上电场高压隔离开

关的一次侧保险。

2.2.5接到值长命令后,开始对电场供电,投入顺序为第四、三、二、一电

场。

2.2.6除尘器高压电源的投入程序:

(1)将整流控制柜内轴流冷却风扇开关打到“开”位置。

(2)将电源开关打到“通”的位置,控制柜“电源故障”灯亮,控制器LED显示器显示“88888”。

(3)按下“启动”按扭,交流接触器KM1吸合,接通主电源,控制柜“电源故障”灯灭,“运行”灯亮。

(4)按“复位”键,再按“运行”键,此时输出电流、电压缓慢上升,调整“电流极限”旋扭,直到闪络发生或达到额定电流,再调整“上升率”旋扭,选择最佳闪络频率(30-70次/min)使电场工作在最佳状态。

2.2电除尘器正常运行维护及注意事项

2.2.1电除尘器正常运行维护

2.2.1.1严格监视除尘器的一、二次侧电流和二次侧电压,2小时抄表一次。

2.2.1.2监视高压硅整流变的温升,油温不得超过80℃,无异常声音,高压输

出网络无异常放电现象。

2.2.1.3高压整流变呼吸器干燥剂颜色正常无堵塞。

2.2.1.4各电缆接头,尤其是主回路电缆接头、整流变压器、电抗器进线接头

的发热情况。

2.2.1.5各保温箱及灰斗加热器工作正常。

(1)保温箱加热温度为:

低限110℃,高限130℃。

(2)灰斗加热温度为:

低限110℃,高限130℃。

(3)除尘器进出口烟气露点报警温度为:

96℃。

2.2.1.6检查控制柜上各控制装置、指示灯及报警装置工作正常。

2.2.1.7正常情况下,每两小时检查一次排灰系统工作情况。

2.2.1.8经常检查火花率在规定范围内,不符合一切要求及时调整,使电除尘

工作在最佳状态。

2.2.1.9经常检查振打装置运行正常,振打高度及时间见下表:

块号

振打高度(cm)

振打(分)

备注

阳极

阴极

阳极

阴极

BLOCK0

35

28

10

2

一电场

BLOCK1

35

28

20

2

二电场

BLOCK2

35

28

30

2

三电场

BLOCK3

35

28

40

2

四电场

2.2.2电除尘器运行维护的安全注意事项:

2.2.2.1运行中禁止开启高压隔离开关柜,柜门应关闭严密。

2.2.2.2电除尘器运行时,严禁打开各种门孔封盖;如需打开保温人孔门,应

得到运行值班值长的批准,并作好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

2.2.2.3进入电除尘器内部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并停用电场及所

属设备,隔离电源,隔绝烟气流通并待电除尘器内部温度降至40℃以下,工作部位有可靠的接地,并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在进入之前,打开人孔门加强内部通风,以防有害气体的存在。

2.2.2.4进入电除尘器之前须将高压隔离开关投到“接地”位置,并用接地棒

对高压整流变输出端放电部分进行放电,确认没有残余静电时方可进入。

2.2.2.5电除尘器停用后,即使所有电场均已停电,在没有可靠的接地前,禁

止接触任何阴极部位。

2.2.2.5电除尘器内部有检修作业时,灰斗内的灰必须排除干净。

2.2.2.6电除尘器作业中,不得随意拆除任何接地装置。

2.2.2.7在除尘器作业结束后,应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没有任何东西遗留在电

除尘器内部。

2.3电除尘器的停止

2.3.1正常运行情况下,电除尘器应在锅炉全然油或锅炉负荷低于30%时停运。

2.3.2接到值长命令后,按“复位”键,输出电流电压降至零。

2.3.3按下“停止”按扭,断开主回路。

2.3.4将电源开关SA1转至“断”的位置。

2.3.5将整流控制柜内轴流冷却风扇开关打到“关”的位置。

2.3.6如果设备自动跳闸报警,按“复位”按键解除报警,然后可按投入步骤重

新投入或停止。

2.3.7待锅炉送引风机停止后,继续保持振打装置运行2-3小时后方可停止。

2.3.8振打装置停止后,应及时将灰斗内的灰排干净。

2.3.9电除尘器停止后8小时方能打开人口门冷却,如检查需要可在停止后4小时打开人口门冷却。

2.3.10锅炉事故灭火后立即停止电除尘器运行。

2.4电除尘器的故障

2.4.1发生以下情况立即停止除尘器运行:

(1)整流变压器及电抗器发热严重,电抗器温度超过65℃,整流变温升超过40℃或设备内部有明显的闪络、拉弧、震动等。

(2)阻尼电阻起火。

(3)高压绝缘部件闪络,高压电缆头有闪络放电。

(4)供电装置失控,出现大的电流冲击。

(5)电气设备起火。

(6)电场内部短路。

(7)CO浓度到危险值(2%),或电场内部有自然现象。

(8)灰斗堵灰严重。

2.4.2出现以下情况请示停止除尘器电场运行:

(1)整流变压器及电抗器发热,已超过正常运行允许值。

(2)阻尼电阻工作不正常,供电装置出现偏励磁。

(3)可控硅元件冷却风扇故障,导致元件严重发热。

(4)各电缆接头,尤其是主回路电缆接头、整流变压器、电抗器进线接头发热严重。

(5)电场灰斗排灰不畅,灰斗灰位已到最高值。

2.4.3电除尘器电压低

2.4.3.1原因:

(1)灰斗灰满。

(2)极板框架变形,局部放电而结焦。

(3)阴极极线断后与阳极之间距离减小或短路。

(4)阴极极线断或结灰加粗。

(5)阳极振打故障。

(6)阴极板振打故障。

(7)烟气湿度大。

(8)烟气温度太低。

(9)烟气温度太高。

(10)绝缘子污闪。

(11)绝缘子坏。

2.4.3.2处理:

(1)降低灰斗灰位。

(2)烟气温度高低应检查预热器是否停转。

(3)烟气湿度大,检查锅炉是否漏。

(4)尾部分烟道是否漏风,及时堵。

(5)振打装置故障及早修复投入。

(6)电场内故障,停电场,电场接地刀合上,由检修内部检查。

(7)绝缘子有问题,应擦净绝缘子或更换绝缘子。

2.4.4灰斗堵灰

2.4.4.1原因:

(1)排灰阀故障。

(2)气力输灰管堵塞或压力不足。

(3)灰斗加热及保温不良引起灰受潮。

(4)电场或灰斗内部部件脱落。

2.4.4.2处理:

(1)及时处理排灰阀故障。

(2)提高气力输灰压力。

(3)加强灰斗加热器的运行监视,保证投入。

(4)提高灰斗保温质量。

(5)清除电场或灰斗内部脱落件。

(6)灰斗堵灰严重,短时间不能清除时,停止电场运行。

3.除灰输送系统

3.1设备规范(数量为一台炉)

3.1.1仓泵

3.1.1.1

型号:

SSG10

容积:

1立方米

直径:

1000㎜

耐压:

0.8MPa

出力:

33t/h

数量:

8

3.1.1.2带排气自补偿式落料阀

型式:

PZLF20,DN200

控制形式:

气动

控制气源压力:

0.7MPa

工作温度:

<200℃(电除尘器)

设计温度:

<200℃(电除尘器)

数量:

8

3.2气力除灰系统运行说明

3.2.1系统出力

系统总出力33.42t/h

1电场23.94t/h

2电场4.86t/h

3电场1.0t/h

4电场0.29t/h

3.2.3一电场

一电场下安装2台仓泵,2台仓泵用一条管线。

每台仓泵上装有1个高料位

计,每2台仓泵有用一个压力变送器(因为仓泵是串联的),压力变送器安装在靠进气侧的第一个仓泵。

工作时仓泵的预关闭阀、锥形进料阀和排气阀是开启的,出料气动蝶阀是关闭的,气化气隔膜阀和输送气隔膜阀也处于关闭状态,

采用仓泵等灰方式,灰斗不存灰。

飞灰通过电除尘灰斗进入仓泵,当灰位接触

到安装在仓泵中的某一高料位计时,高料位计发出信号,先关闭预关闭阀,2-3

秒后再关锥形进料阀和排气阀,然后按顺序打开仓泵气化气隔膜阀、输送气隔

膜阀和出料气动蝶阀,这时送灰开始,送灰持续几分钟(视输送距离不等),当仓泵上的压力变送器降到设定的压力时,表明仓泵中的灰已送完,这时关闭气化气隔膜阀和输送气隔膜阀,若干秒后关闭出料气动蝶阀,打开排气阀,然后再打开锥形进料阀和预关闭阀,进入下一个工作过程的进料阶段。

3.2.5二电场、三电场、四电场

二电场、三电场、四电场灰斗下安装6台仓泵,每2台仓泵串联为一组设

一个出料气动蝶阀。

因为灰量少,二电场、三电场、四电场共用一根输灰管道

轮流送灰。

压力变送器安装在靠进气侧的第一个仓泵上。

工作时仓泵的预关闭

阀、锥形进料阀和排气阀是开启的,出料气动蝶阀是关闭的,气化气隔膜阀和

输送气隔膜阀也处于关闭状态,采用仓泵等灰方式,灰斗不存灰。

飞灰通过电

除尘灰斗进入仓泵,当灰位接触到安装在仓泵中的某一高料位计时,高料位计

发出信号,先关预关闭阀,2-3秒后再关锥形进料阀,然后按顺序打开气化隔

膜阀、输送气隔膜阀和出料气动蝶阀,这时送灰开始,送灰持续几分钟(视输

送距离不等),当仓泵上的压力变送器降到设定的压力时,表明仓泵中的灰送

完,这时关闭气化气隔膜阀和输送气隔膜阀,若干秒后关出料气动蝶阀,然后

再打开锥形进料阀和预关闭阀,进入下一个工作过程的进料阶段。

当三电场送

灰时,四电场处于等待状态。

当四电场送灰时,三电场处于等待状态。

3.2.6外加时间控制

上述所有仓泵运行除了按正常程序运行外,还要加等待时间控制。

比如当

某组仓泵等待半小时,料还未装满,这时不管料是否到高料位,仓泵应自动送

料。

以免灰在仓泵中结块。

等待时间可按需要设定。

3.2.7每组仓泵在CRT画面上设一个四位计数器,即从锥形进料阀打开到送完

灰后锥形进料阀打开为一次。

预关闭阀、锥形进料阀、出料气动蝶阀、排气阀、

库顶切换阀装有一个限位开关,限位开关装有阀门,阀门关闭到位,

限位开关有指示后才允许下一步程序。

3.2.8灰库顶设有布袋除尘器,压力—真空释放阀和干灰输送切换阀,灰内

设有高料位探测仪和连续料位计。

3.3气力除灰系统的运行原则

3.3.1正常情况下,气力除灰系统采用连续方式运行。

3.3.2在锅炉点火前4小时,灰库气化风机应投入运行。

3.3.3在锅炉停运后,必须确认灰斗内的灰已经排尽,方可停止气力除灰系统的运行。

3.3.4如灰库有灰,灰库气化风机必须投入运行。

3.3.5若灰斗产生高料位报警,应立即查明原因,联系有关单位处理。

3.4除灰输送系统启动前的检查

3.4.1除灰压缩空气系统启动前的检查

3.4.1.1系统检修工作结束,无影响运行的杂物,工作票已全部终结。

3.4.1.2检查除灰空压机及其干燥器正常,应具备运行条件,电源已送上。

3.4.1.3设备与系统连接完整,标志清晰,各吊架、支撑良好。

3.4.1.4就地表计齐全,完整无损,各标志醒目,投用正常。

3.4.1.5各热控装置及远方表计、信号、保护电源已送上,投用正常。

3.4.1.6各电动门执行机构完好,电源已送上,开关指示正常。

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