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5215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docx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投标书

投标文件项目名称: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

息系统

投标人:

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2008年3月21日

1导读5

1.1.系统概述5

1.2.项目建设意义61.3.建设指导思想71.4.建设目标和任务81.4.1.建设目标8

1.4.2.建设任务10

1.5.需求分析11

1.5.1.项目背景11

1.5.2.总体需求12

1.5.3.主机系统需求分析131.5.4.存储需求分析131.5.5.备份需求分析141.5.6.安全需求分析15

1.5.7.系统安全需求151.5.8.应用安全需求151.6.系统总体设计161.6.1.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161.6.2.系统总体架构171.7.系统安全设计191.7.1.概述19

1.7.2.技术防护措施汇总191.7.3.安全需求分析191.7.4.网络安全需求201.7.5.系统安全需求201.7.6.应用安全需求211.7.7.目标和原则211.8.网络系统安全解决方案221.8.1.基础网络系统全防护221.8.2.安全隔离22

1.8.3.入侵检测25

1.8.4.病毒防护26

1.8.5.安全漏洞解决261.8.6.安全审计27

1.8.7.系统冗灾备份291.9.边界安全30

1.10.数据安全30

2系统软件配置31

2.1.数据库平台选型31

2.1.1.能够有效消除可伸缩性障碍。

312.1.2.能够帮助用户充分利用已有的计算能力。

312.1.3.提供了高可靠的安全性。

322.1.4.能够通过自我调整、自我纠正和自我管理功能,提高用户效率。

32

2.1.5.高级的数据仓储功能。

322.1.6.对Internet的良好支持。

322.2.GIS平台选型33

2.2.1.ESRI公司介绍33

2.2.2.ESRI平台软件的技术优点342.2.3.ESRI软件与国际上其他平台和国产平台比较36

2.2.4.ESRI软件与国产GIS平台的比较402.2.5.GIS平台对投资风险的分析412.2.6.分析结果42

2.3.中间件选型42

2.4.WebServer平台选型43

2.5.负载均衡软件43

2.6.容灾及备份软件51

2.7.软件平台配置56

导读

系统概述

本导读主要是为引导审阅人快速了解《应标技术文件》的相关重要内容,快速查找重点、核心内容的分布位置。

项目名称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项目背景

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泰州市经济、文化以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也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目前,城市管理主要存在信息沟通不及时,管理被动滞后;政府管理缺位,专业管理部门职责不明,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管理方式粗放,习惯于突击式、运动式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等突出问题。

建设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是转变政府职能、化解管理疑难,提高泰州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城市管理能力的重要工作。

在江苏省内,南京市鼓楼区和扬州市被列为我国首批10个“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并已通过了国家建设部的验收,常州、无锡被列为第二批试点城市,昆山、吴江、张家港被列为第三批试点城市。

近期江苏省建设厅下发了“关于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苏政办发[2007]57号),明确要求至2007年年底,全省各城市需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至2008年年底,苏南省辖市和县级市以及苏中省辖市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至2009年年底,苏北省辖市和县级市以及苏中苏北有条件的县级市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各城市基本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沟通快捷、反应快速、处理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模式。

在此背景下,泰州市委、市政府要求根据泰州市的具体情况,在现有各类模式成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2007年年底完成市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的制定,2008年完成海陵区、泰州经济开发区范围内25.26平方公里和高港区范围内12平方公里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建设;完成各县(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的制定,2009年年底完成各县(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建设。

本方案以建设部相关文件为指导,结合泰州市城市管理实际情况,为泰州市数字城管项目领导小组提供一整套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改变城市管理流程的

技术设计方案。

本方案通过揭示城市管理行政管理职能的基本内容,分析城市管理行政管理业务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联系,以及有关业务数据的共性和个性,并立足于城市管理行政管理机关的基本职能,突破传统的划分业务部门的思路,根据泰州市城市管理的工作特点规划系统建设。

项目建设意义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是指运用空间网格技术,以社区为单位,每个社区的信息信息采集员负责对所分管的单元网格实施全时段监控。

组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通过多种途径采集的信息报告,随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对全区的城市管理实现全方位、全时段的即时监控。

1、采用空间网格技术创建单元网格。

从城市管理角度划分单元网格,开辟了一个新的地理编码管理体系。

按照空间网格技术的原理,以社区为基础,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方便管理、管理对象等原则,划分单元网格。

同时兼顾了建筑物、城市部件的完整性和便于社会管理和日常监督的考虑。

通过单元地理网格的划分,将城市管理部件、道路、社区、门址、建筑物、企事业单位、地名等要素通过单元网格直接建立地理位置关系,使单元网格逐步成为城市各类要素与地理信息发生关系的重要编码基础。

2、通过城市管理职责分层、分级,实现主动式城市管理模式。

将城区划分为区、街道、社区和单元网格四个层次,明确每个层次城市管理的责任,通过分区即时监控,随时掌握城市的现状,及时处理城市管理中发生的问题,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彻底解决城市管理中的被动、盲目管理问题。

3、采用地理编码技术对城市部件实行分类、分项管理。

通过普查将城市部件进行分类、分项处理之后,确定每个城市部件的地理编码并标注在地图上,

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

采用地理编码技术进行分类、分项处理,将城市管理内容全面细化,并且可以科学确定相应的责任单位,实现城市管理由粗放向精确的转变,彻底改变城市管理对象不清、无序的现状。

4、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创建全新的信息实时传递方式。

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城市管理,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是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通过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信息源的全方位采集,以保证对城市实行全区域、全时段监控与管理。

5、按照监控、评价与管理分开的原则,组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彻底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专业管理部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职责不到位的现象。

根据新模式运行与发展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部门设置和职能,保证新模式的顺利运行和不断完善。

建设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信息化推进城市化为抓手,将数字城管作为数字泰州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

1、遵照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建设规范,结合泰州市城市管理的具体情况,在借鉴全国其他地区成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泰州市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和运行机制。

2、管理范围由局部扩展至全市,理顺市、区两级政府与专业管理部门的职责,切实发挥市、区两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3、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加强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建立政府监督协调、企业规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联动机制,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一)结合泰州市实际,重实用

加快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市民的素质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而采取积极科学的方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脏、乱、差等现象倒是一个花时少、见效快的办法。

政府职能部门在城市管理中毕竟受到人力、物力等多方面限制、导致精力很难全部到位,因此,城市管理仅靠政府职能部门很难达到良好效果;因此需要建设一个实用的城市管理信息化平台,进而实现多级联动、协同指挥,最终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

(二)以技术创新带动体制创新,重长效

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整合多种信息流资源,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并以推行数字城管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探索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机制、体制等问题。

在建设中,要保证技术的先进性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切实地解决目前泰州市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结合发展中城市的特点,重扩展

在软件开发上,要满足可选择、可扩展、灵活性、动态性等功能特性,以满足城市日益发展的需要;同时要求对城市部件、事件进行梳理,结合泰州市的实际情况,决定那些先上,那些后上,在充分考虑扩展性的前提下,尽量保护投资,使现有投资落到实处。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基于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立的新型应用软件系统,在业务模式、管理范畴、管理部门等方面都可能变化发展,相关的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类型、运行管理模式、管理时限、管理表格、管理

流程、基础地图都会随着工作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因此系统需要支持不断变化的城市管理模式。

建设目标和任务

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建设部与泰州市政府相关要求,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为:

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以市、区两级平台为中心,连接市内、区内城市管理有关部门、有关公共服务企业,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通过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提高城市设施供应保障能力,保证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逐步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和长效监督机制,促进政府、企业、公民和谐互动。

(二)本期目标

根据泰州市数字城管建设的相关指导思想,按照建设部要求,进行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简称一期工程。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需覆盖市区东至春晖路、南至328国道、西至江洲路、北至扬州路和通扬路的封闭区域,通过Mapinfo地图信息管理系统测算,覆盖面积约为25.26平方公里,如下所示: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

确定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工作流程;

制定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标准规范;

建设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包括市、区二级“监督中心”和“指

挥中心”);

建设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基础资源库;

建设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基础平台;

建设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监督评价体系;

完成对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房屋土地以及道路交通等方面数字化管理模式创建工作。

(三)功能目标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专用网络和无线通讯网络,以数字城市技术为依托,集成基础地理、单元网格、部件和事件、地理编码等多种数据资源,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对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的网格化监督和管理。

通过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应用系统之间业务数据的信息交换,达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的功能目标。

通过系统建设,推进城市管理达到主动、精确、快速和统一的目标,真正整合优化政府信息资源和政府数据库群,建立覆盖全时段、全范围的城市管理体系。

搭建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采用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与城市管理服务热线等相关服务热线相结合的方式,创建城市综合管理新模式,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动态化,做到及时发现、处理与解决城市运行中出现的多种问题,逐步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沟通快捷、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综合管理长效机制。

(四)二期规划

根据泰州市区城市建设规划,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二期工程在一期的基础上,将覆盖面积增加达到66平方公里。

建设任务

(一)建设呼叫中心平台

建设全区统一城管热线,负责全区电话举报的受理、转发,市民一个电话就能将投诉请求转接到监督中心。

(二)建设服务器网络平台

包括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平台,应用业务是主体应用业务系统区,包括业务服务区、应用服务区、核心数据区域,支持服务站点的多设备负载均衡。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基础建设,为城管各级机关部门,下属单位提供一个高质量的信息服务的宽带网络。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包括市本级局域网与其它接入网络的互连网络。

(三)建设安全平台

建设比较全面的安全支持和管理平台,建设过程中制度与技术并重。

建设符合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信息的分级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介质管理制度、系统安全应用制度等等。

技术安全包括网络系统安全、网络监控与审计、操作系统安全、流程管理与权限控制、安全认证系统。

(四)建设核心数据库

核心数据库包括部件和事件数据、单元网格数据、地理编码数据、业务数据和综合评价数据。

(五)建设应用软件系统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系统包括基础平台子系统和拓展应用

系统,软件预留与省和区县的接口。

基础平台子系统包括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子系统等9个子系统,拓展应用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子系统、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社会公众实时发布子系统、信息来源的拓展、业务短信子系统、领导移动督办子系统、车载GPS指挥调度系统等系统。

需求分析

项目背景

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经济、文化以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也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广义的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进行整体管理”。

从内容看,包括城市自然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社会管理和城市建设管理四个方面。

城市管理的职能可概括为导引、规范、治理、经营和服务。

目前,城市管理主要存在信息沟通不及时,管理被动滞后;政府管理缺位,专业管理部门职责不明,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管理方式粗放,习惯于突击式、运动式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等突出问题。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运用科学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根据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依靠法律、行政和信息化技术等手段进行城市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政府信息化的重要抓手,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

数字化城市管理能够实现精确、高效、全时段和全方位的城市管理,是城市管理机制的创新和突破。

2005年7月,建设部召开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现场会,探讨数字化城市建设,“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被建设部确定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号召在全国推广,并确定上海、南京、泰州、扬州、烟台等10个城市为先期试点。

2006年,建设部公布了第二批17个试点城市名单,2007年公布了第三批24个试点城市。

在这样的基础上,全国各地都开始推广该项目。

建设部于2007年1月27日发文,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提出2005年-2007年为试点阶段,2008年-2010年为全面推广阶段。

目前浙江、江苏等省正在全省推广。

在江苏省内,南京市鼓楼区和扬州市被列为我国首批10个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并已通过了国家建设部的验收,常州、无锡被列为第二批试点城市,昆山、吴江、张家港被列为第三批试点城市。

近期江苏省建设厅下发了“关于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苏政办发[2007]57号),明确要求至2007年年底,全省各城市需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至2008年年底,苏南省辖市和县级市以及苏中省辖市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至2009年年底,苏北省辖市和县级市以及苏中苏北有条件的县级市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各城市基本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沟通快捷、反应快速、处理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模式。

在此背景下,泰州市委、市政府要求根据泰州市的具体情况,在现有各类模式成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2007年年底完成市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的制定,2008年完成海陵区、泰州经济开发区范围内25.26平方公里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完成各区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的制定,2009年年底完成各区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

建设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是转变政府职能、化解管理疑难,提高

泰州城市管理水平,增强城市管理能力的重要工作。

本方案以建设部相关文件为指导,结合泰州市城市管理实际情况,为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领导小组提供一整套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改变城市管理流程的技术设计方案。

本方案通过揭示城市管理行政管理职能的基本内容,分析城市管理行政管理业务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联系,以及有关业务数据的共性和个性,并立足于城市管理行政管理机关的基本职能,突破传统的划分业务部门的思路,根据泰州市城市管理的工作特点规划系统建设。

总体需求

根据建设部的要求并结合泰州市的实际情况,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机构设置

按照建设部的要求建设市区二级两个轴心:

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并与各个专业部门之间形成互动的工作机制。

本次项目先建设市级平台,待条件成熟后扩展到区级平台。

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建设是整个项目建设的核心,需要根据建设部的标准并充分结合泰州市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理念建设专用的信息系统。

配套设施建设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配套设施包括系统运行的支撑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指挥中心、监督中心办公场地建设

呼叫中心建设

数据普查和建库工作

城管通购买

网络建设

系统软硬件平台购买

其中“配套设施建设”中的“系统软件为”本技术方案重点阐述的内容。

主机系统需求分析

泰州市数字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与网络系统建设主要包括:

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工作大厅建设、呼叫中心建设、硬件及网络设备配置等。

我们将分别从主机、存储、备份等几个方面,对我们的技术方案架构进行详细阐述。

存储需求分析

存储系统是数字城管的数据存储中心,从以前以服务器为中心建设的角度转变成以数据存储为中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今后有效地数据整合,为整个联网建设提供良好的系统环境,为今后若干功能区域建设接入,提供服务,构建一个标准统一、功能齐备、架构合理、管理规范的综合支撑平台。

存储系统的功能是实现对各类数据资源的集中存储和统一管理,它是数字城管数据中心建设的核心。

根据存储技术的发展状况,数字城管应用特点和不断发展的存储需求,SAN(StorageAreaNetwork)存储区域网技术和高性能的存储设备应是数字城管应用存储解决方案的最佳选择。

本次存储系统建设不仅要满足数字城管系统数据存储的需要,还必须考虑满足今后多系统平台接入的存储需要。

因此,要选择的存储设备的存储容量和处理能力应当不仅满足目前多险合一的存储要求,还应满足今后多业务系统平台接入

的存储要求。

备份需求分析

一个完整的备份系统包含以下三个要素:

1、执行备份的磁带库以及内含的磁带机(或磁盘),而磁带机(或磁盘)的质量与性能在整个备份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能否进行高速高质量备份的关键所在,一般说来,磁带机(或磁盘)的速率大部分决定了备份速率。

2、存储备份数据的介质(如磁带、磁盘等),介质是数据的负载物,它的质量一定要有保证,使用质量不过关的介质无疑是拿自己的数据冒险。

3、控制备份的软件,这也是备份系统有效运转的核心。

有效的运用备份软件能够实现备份系统的自动备份和灾难恢复等多种功能。

数据备份技术并不仅仅指数据的简单备份,还包括内容及备份的管理等多方面。

传统的备份方式是基于网络的备份系统。

通过在网络中选定一台机器作为数据备份的管理服务器,在其他机器上安装客户端软件,从而将整个网络的数据自动备份到带库及其它存储设备上,并在备份服务器上为各个备份客户端建立相应的备份数据的索引表,利用索引表自动驱动存储介质来实现数据的自动恢复。

理想的备份系统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

网络存储备份管理系统对整个网络的数据进行管理。

利用集中式管理工具的帮助,系统管理员可对全网的备份策略进行统一管理,备份服务器可以监控所有机器的备份作业,也可以修改备份策略,并可即时浏览所有目录。

所有数据可以备份到同备份服务器或应用服务器相连的任意一台磁带库内。

数字城管系统要求数据高度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特点,决定了中心服务器上运行的都是关键性业务,保证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十分重要。

万一硬盘毁坏

或机器崩溃造成数据的丢失,就将带来巨大的损失。

数字城管系统需建立一个高效、集中、易于恢复的自动化备份系统,为整个系统的数据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具体的备份系统建设需求如下:

备份系统实现重要主机无人值守的LAN-free备份;

备份系统可灵活制定备份和恢复策略,具有集中化的备份策略管理及备份任务监督;

备份系统需实现集中化的备份数据存放;

建立的备份系统不能对现有系统及网络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系统出现意外损害时,备份系统能进行快速及时的系统和数据恢复,保证系统尽快投入正常运行。

安全需求分析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跨越政务专网、无线网,用户类型众多,整个平台将不可避免面临各种安全威胁与隐患。

系统安全需求

系统安全风险通常是指重要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应用软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安全风险,一般包括以下两种风险:

1)安全漏洞的风险

首先,当前主流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基础软件,无论是Windows或Linux,还是Oracle或SQLServer,由于其代码庞大,以及软件设计本身问题,必定存在安全漏洞,这些漏洞都导致重大安全隐患。

其次,从实际应用上,各种系统的安全程度跟对其进行安全配置及系统的应用要有很大关系。

以操作系统为例,若漏装了某些重要的补丁程序,就会直接带来

安全方面的隐患,根本无法防止黑客或者恶意程序利用服务漏洞对系统进行攻击。

2)计算机病毒攻击的风险

计算机病毒是目前最常见、最有破坏力的安全隐患。

作为新的应用系统,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病毒防治,极有可能病毒攻击,并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扩散到所有主机,造成服务器被人控制、内部信息泄漏、文件丢失、机器死机等严重后果。

应用安全需求

1、集中用户管理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涉及多种用户,不同用户通过不同途径接入系统,如:

信息采集员使用无线网;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和各专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各级领导使用泰州市电子政务专网,系统对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管理和认证要求。

系统用户在不同的业务系统有不同的角色定义,对应不同的功能权限,因此需要针对用户特点,构建相应的用户集中管理模式,实现用户统一身份和标识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