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5391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重点习题.docx

马克思重点习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科学主义

三大起义: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

黑格尔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但是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是他的体系中的“合理内核”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两个方面:

第一是谁是世界的本源——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标准

第二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为什么说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基本问题?

首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其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各种哲学派别的依据。

最后,更为重要的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内容。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在矛盾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唯物主义哲学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物质范畴,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物质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识概念: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为的意识。

意识不仅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静止: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时间的特点:

是一维性,即不可逆性。

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不可分离

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

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

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

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实践的手段(工具)

形式:

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形式)、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第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

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

第二,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第三,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

联系的特征: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1、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是主观臆想的产物,也不是某种神秘精神的体现。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客观事物固有的联系去把握事物。

切忌主观臆造联系。

2、联系的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第二,事物与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意义: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

3、联系的多样性

是指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具体性质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事物都与它周围的事物有着特定的联系。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

4、联系的条件性

①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②条件是多种多样的

③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④改变和创造条件也是有条件的

总之,一切具体事物和现象都是有条件的,只有“有条件”这一点才是无条件的 

是否承认联系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区别之一。

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它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应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在社会历史领域里,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地位分析)

⒈(从自身内容来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本质,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揭示了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实质,即辩证法的实质。

⒉(从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比较来看)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键。

⒊(从主观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是否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根本分歧所在。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对立和统一

对立和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相互区别:

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同一性是暂时的、有条件的

互相联系:

二者相互联结,不可分割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

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同一性的作用: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使对立面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包含,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互利、利己或利他)

◆同一性规定着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向对立面转化)

矛盾斗争性的作用:

◆斗争性在量变过程中的发挥着根本作用,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竞长争高、此消彼长

◆斗争性在质变过程中,破旧立新,促成质变。

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着事物不断变化和发展。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矛盾群中存在着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二者相互区别:

①普遍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②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二者相互联系:

①二者相互依存。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共性统摄个性,是个性的共同本质。

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意义: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

度——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学习事物度的意义:

在实践中要把握“适度”原则,“过犹不及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与质变互相依存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必要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与质变互相包含、互相渗透:

A、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

B、质变过程中有量变的扩张

◆量变与质变互相转化

质变巩固量变的成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③否定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④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是克服与保留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P48、p49页书本内容看一看

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

2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

3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

4规律是客观的。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维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坚持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P66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两个缺陷:

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首先,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揭示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其次,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

能动性是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创造性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一,相互区别:

含义、形式、特点不同。

第二,相互依存: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理性认识。

第三,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中包

含着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

性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理论意义:

反对唯理论和经验论。

实践意义:

其一,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其二,先调查,后作结论。

其三,善于总结经验。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

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的结果。

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有些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起着消极作用。

应该以正确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和调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实现由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必要性

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第二,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第三,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实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从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第一,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具有客观性:

第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第二是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决断,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P73

真理的绝对性:

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承认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

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

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

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的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自己正确,而客观事物本身也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问题。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最后,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逻辑证明只能回答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不是符合逻辑的问题,逻辑证明不能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也不能作为与实践并列的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p78

1、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确定的、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实践最终能够检验一切认识的真理性,这也是确定的、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2、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标准是具体的、历史的、变化发展的,因为实践活动本身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

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是一个过程

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的缺陷:

(两个片面):

①片面夸大了精神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只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揭示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动因,即社会的经济根源及客观规律。

②片面夸大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只考察了杰出人物、领袖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而没有揭示(否定)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活要素与条件的总和。

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等构成社会的基本物质要素。

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和过程,包括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如道德、宗教、哲学、科学等。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首先,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其次,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再次,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或迟或早地发展变化。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各形式的相互影响及各自的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性质,量),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

2能够大幅度的提高管理效率

3可以极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

4所以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狭义的生产关系:

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包含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在生产中的人于人之间的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

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包含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多关系在内的体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①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P105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的含义——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注意:

1)经济基础的实质——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上的基本经济制度,即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2)经济基础的与经济体制有内在联系。

经济体制与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其选择是否得当,对基本经济制度有重大的作用。

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的含义——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

织和设施。

可以分为两部分:

1)观念上层建筑(思想的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

2)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

政治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中居于主导地位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p107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1)服务的方向上:

保护自己,排斥异己。

(2)服务的方式上:

强制与非强制。

(3)服务的效果上:

促进作用,阻碍作用。

社会形态的内涵:

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

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就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社会形态更替规律:

统一性和多样性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创造人民群众在历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1)客观经济条件。

主要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政治条件。

主要指政治和法律制度。

3)精神条件。

主要指传统、既存的各种思想观念、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向群众中去的路线。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

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殖民掠夺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社会分工的出现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劳动的二重性: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p144

(选择题、简答)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的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凡是商品都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

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来满足生产着自身需要的,它是通过交换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理解)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生产每件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越大。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