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综合检测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5406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综合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秋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综合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秋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综合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秋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综合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秋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综合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秋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综合检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秋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综合检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秋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综合检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秋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综合检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秋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综合检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秋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综合检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综合检测题.docx

《秋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综合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综合检测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综合检测题.docx

秋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综合检测题

2017秋(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下列能够成为我们青少年作为的是()

①关注新闻,关心国家发展 

②只关注学习和个人事 

③关注社区治理和服务,积极提建议 

④在政府网站上参与“最美环卫工”投票活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C

2.在中国社会,中国身份制就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处理人们长期反复出现的基本问题形成的行为制约准则。

由此可见,人的身份是通过______确定的。

()

A.父母

B.社会实践

C.社会关系

D.老师

答案:

C

3.“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个人的身份要通过社会关系来确定 

④个人可以离开社会生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4.山东济宁电视台强势推出的一档节目《直接民生》,其主要特点是展示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民生故事,反映百姓心声,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规。

节目开播几年来深受群众的喜爱。

这启示我们青少年学生()

①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关注社会是亲社会行为的唯一方式 

③关注社会能让我们赚大钱 

④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5.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

下列不属于网络对生活影响的是()

A.XX搜索为人类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B.打破传统的人际交往时空限制,使地球变小

C.互联网大数据成为新发明、新服务的源泉

D.网络购物、交友、学新知,经济实惠又高效

答案:

C

6.对右面漫画《上当了》认识正确的是()

A.青少年只要远离电脑就不会有危险

B.青少年应警惕网络中的陷阱、自觉抵制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诱惑与侵蚀

C.电脑对于青少年来说有弊无利

D.青少年只要一上网就会沉迷于网络,成为网络的俘虏

答案:

B

7.网络具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

作为一个普通网民,我们应该()

①为了避免伤害,拒绝上网 

②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诱惑 

③正确认识网络,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④遵守道德和法律,文明上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B

8.正在国外度假的黄渤在微博中晒出了中国游客随手乱扔垃圾的照片,并感慨地说:

“朋友啊,去别人家做客咱客气点,(中华)这俩字的脸丢不起啊!

”这条微博得到了过万网友的热议和支持。

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现实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敬畏规则 

③规则可有可无 

④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他律,更需要自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D

9.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之一,生理的缺陷使他们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面对这样的弱势群体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①平等对待他们 

②尊重他人人格 

③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④歧视、嘲笑他们 

⑤凭借自己的某些优势,在他们面前显示出“高人一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⑤

答案:

C

10.(武威中考)某地政府机关开展了“假如我是一名来机关办事的群众”换位思考活动,要求工作人员从办事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

该政府机关的做法是()

①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的行为 

②将心比心、理解他人的行为 

③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行为

④宽容别人、委屈自己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11.(2016·贵港)与“彬彬有礼是高贵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意思最相近的选项是()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D.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答案:

D

12.(2016·德州)自去年以来,社会诚信建设的步伐再度加快,在京津冀,区域信用体系和奖罚联动机制启动,向各种失信行为说“不”;在上海,由于个人信用问题在公考门外的典型案例令人印象深刻;在海南,三亚市开展诚信经营活动,坚决打击欺客宰客等旅游市场乱象……加快社会诚信建设()

①可以让人们在选择诚信时更有底气,对社会信用的前景更有信心 

②是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有效途径 

③能够杜绝言而无信、弄虚作假、唯利是图等失信现象与违法行为 

④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信用水平,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C

13.(2016·安顺)法律课堂上,小妹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了案例研究。

案例

再现

2015年5月1日,李某因酒后驾驶机动车被交警拦截,经检测,其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为65毫克

法律

链接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注:

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小于80毫克为饮酒后驾车;大于或等于80毫克,为醉酒驾车。

对此案例,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小萍:

“他的行为应受到刑事处罚。

B.小忠:

“他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C.小莉:

“他会被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罚款。

D.小金:

“他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

答案:

A

14.(2016·广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一条款表明()

A.学校对考试作弊的学生要依法严厉惩处

B.平时考试作弊都要受到刑法的严厉制裁

C.只有在国家组织的考试中才不能作弊

D.在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是犯罪行为

答案:

D

15.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学会应用法律,对于青少年来说十分重要。

作为青少年我们要()

①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②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③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④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8分)(2016·长沙中考改编)【亲愿亲好 邻愿邻好】

某居民小区开展“好邻居”评选活动,大家一致推荐十三栋五单元一楼的王阿姨为候选人。

下面是王阿姨的几个生活片段,请你说说她被推荐的理由。

生活片段

推荐理由

王阿姨爱唱卡拉OK,她每次在家里播放歌曲,声音都开得很低,尽量不影响邻居生活。

(1)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王阿姨家的门窗多次被爱玩足球的小孩踢坏,但她从不责备小孩,而是耐心教育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2)宽以待人,平等待人,与人为善

王阿姨经常帮邻居照看小孩,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做家务,照料生活起居。

(3)亲社会,尊老爱幼,乐于助人

王阿姨对待小区里的大人、小孩儿从不倚老卖老,总是和颜悦色,和蔼可亲。

(4)态度谦和,文明有礼

17.(16分)(2016·绥化中考改编)初中生优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资料、聊天,分享学习、生活中的心得。

有时他也会对网友产生好奇心,甚至产生见面的冲动。

(1)请你简要回答网络在信息传递及交流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4分)

答案:

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座拥有海量信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给人们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进入网络空间,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2)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有什么危害?

在网络交往中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6分)

答案:

①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

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

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②中学生在网络交往中保护自己,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帮助解决,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免上当受骗;中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3)网络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

(3分)

答案: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4)我们该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3分)

答案: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18.(10分)这个暑期,邮轮旅游无疑是最火的旅行方式。

从7月中旬开始,几乎每周都有几趟邮轮从天津港出发,承载着成千上万名北京游客出游。

不过,对邮轮这种新兴旅行方式,很多国人还并不习惯。

有的游客因为不懂邮轮规则“露怯”,有的人因为不遵守规则而影响到他人。

读了这则报道,张晓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她和她的学习团队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现邀请你参与。

(1)【探究准备】为了更深刻地了解邮轮“规则”,你觉得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获得相关信息?

(2分)

答案:

例如:

网络、广播、报刊、咨询学校老师等。

(2)【明辨是非】在活动过程中,李明说:

“旅游就是为了自由,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无需在意那些规则。

”对此,学习团队的同学展开了讨论。

对这种观点,你有什么看法?

(4分)

答案: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所以,要想尽情享受邮轮带来的快乐,就必须遵守邮轮的规则。

(3)【请你支招】在报道中,记者提到了许多“囧事”。

例如:

穿着背心拖鞋去西餐厅吃饭或参加晚宴;晚宴上有表演,只要演员上台,许多游客就一窝蜂冲上去照相,演员根本无法正常演出。

为避免这些“囧事”,我们应怎样遵守社会规则?

(4分)

答案: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9.(9分)2017年4月1日,中央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消息发布后,一些外地人员涌向雄安新区进行炒房。

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已经查处房地产、建筑领域违法违规行为765起,拆除违建125处,关闭售楼部71家、中介机构35家,清理违规售房广告1597条,严厉查处违规网上售房行为9起,对10家恶意炒作的房地产企业进行约谈,刑事拘留违法犯罪嫌疑人7人。

(1)结合法律知识,说说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

(1分)

答: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什么样的人容易做出违法的事情?

犯罪的特征是什么?

(5分)

答案:

①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

②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三个基本特征。

(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3分)

答案: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20.(12分)社会环境十分复杂,加上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经验,难免受到伤害。

针对这一情况,某校八年级学生组织了一次“了解法律知识,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竞答活动。

假如你是参赛选手,请你回答下列各题。

环节一:

抢答题

(1)能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哪些?

(3分)

答案:

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2)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

(2分)

答案:

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

环节二:

必答题

未成年人面对歹徒行凶时,一般会出现三种情况:

一是忍气吞声,任其侵害;二是与歹徒进行殊死搏斗;三是与歹徒斗智斗勇,利用社会力量将其抓获。

(3)请说说这三种情况分别可能导致怎样的结果。

(4分)

答:

第一种情况会助长歹徒行凶的恶行或嚣张气焰;第二种情况可能会危及到自己的生命或对自己带来身体伤害;第三种情况既能抓住歹徒,使其受到应有惩罚,又可以保全自己和他人生命及财产安全。

(分析符合三种情况意思即可)

(4)如果我们遭遇歹徒行凶,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救助方法?

(3分)

答案:

常见的方法包括:

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年人的帮助;虚张声势,与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歹徒的体貌特征;了解歹徒的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