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经验.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09328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发表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文发表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文发表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文发表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文发表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论文发表经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论文发表经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发表经验.docx

《论文发表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发表经验.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文发表经验.docx

在论坛注册好几年年,上半年博士也已经毕业,论文中的大部分也都发表了,今天上班闲来无事写写关于经济管理类部分我有投稿审稿经历的刊物的心得,以及一些做研究的体会,既是对自己之前工作的总结,也是回馈论坛,和朋友们交流。

首先要声明的是,我的科研水平在本校尚属三流,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之流的杂志,投过但是没中过,所以一些观点可能比较幼稚,希望高人看到笑笑就行。

    首先讲一下我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在论坛里臭名昭著的《统计与决策》(电子邮件投稿),当时硕士一年级因为导师好像是快要验收社科课题差CSSCI文章数量发的。

但是实际上那篇文章的内容就算现在看也并非那么不堪,虽然方法不怎么先进,但数据是来自个体投资者的样本,是找了几个券商营业室熟人从内部搞出来的,经过了大量处理,其中的一些结论我现在看看还是觉得颇有感悟的,虽然其中文笔稍显稚嫩,实证也不很稳健(这数据本身在可得角度肯定存在内生性问题),但它是目前我所有论文中知网里引用次数最多的。

   说实话,统计与决策的最大问题是收费高,而且文章过短(好像6000-8000字吧),给人造成很不好的印象。

但其中文章被别的学者引用的次数并不少,杂志影响因子比经管C刊里面甩尾的那几个强不少,可能也自有原因吧,同时还有学科原因个人觉得很难被T出去的。

   之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硕士二年级发了一篇《经济评论》,武汉大学经管院办的刊物,网上系统投稿。

论坛上很多人认为该刊发武大老师的论文很多,但是只要翻翻这个杂志,其实本院老师的文章确实不多啊,双月刊一年6本,武大经管的文章也不过就10来篇吧。

这杂志武大自己也不认权威,就是个普通核心刊物(好像还有部分985认这个级别高呢),其实需求没大家想的那么多。

   我后来读博士时,和其中一个编辑比较熟(但博士三年我就没投过这杂志,自己学校的非领导不好中啊),对其审稿流程比较了解,这个刊物外审还是比较规范的。

部分朋友可能会指出关系稿的问题,这里说明一下,如果是某牛校院长校长,或者某学术大鳄,那发任何刊物都很容易中的,这个是信息不对称里面的信号传递问题,至少他们不会把一些莫名其妙的烂文章到好刊物里去发,至少我了解的一些有此能力的导师,带名字发文章啥的都非常谨慎的。

除了这些大鳄们,其他人一般是初审会刷掉一大半吧,然后外审都是匿名的,会在专家库里选个方向接近的人来审,我那朋友的意思好像是他们倾向于用青年学者来审,原因大家自己判断。

    然后会有外审意见和打分,如果在7分以下(好像),基本上就挂了,找什么关系基本上都没用,因为坏流程用稿最后被举报啥的编辑时要负责的。

超过这个分数,就要看改的情况了,如果外审对修回的意见比较满意,就没问题了。

如果两边观点太针对,编辑会主观判断或者再找一个外审。

这就是论坛里朋友对这个刊物审稿流程的一些疑问,好像很多人流程会不一样,那有可能就是编辑部没法判断你和外审谁靠谱,另找了一个来审。

(第二外审也可以看到之前的意见回复的,回复一定要慎重)

我个人硕士阶段那篇文章,因为是本校的文章,经过了两次外审,从标点到参考文献格式被改得死去活来,不过还好内容上别人的意见不太犀利,可能是没太懂,这个也属于我的好运气,周期在4个月左右。

另外,给这杂志审稿好像一篇100元钱。

我硕士论文的主体内容,发了我的第三篇刊物,《证券市场导报》(电子邮件投稿),一个普通C刊,深交所主办的,质量尚可,属于典型的二流C刊档次,以偏实务的实证研究为主。

这个杂志给人的印象不错,除了因为当时一投就中之外让我略爽外,编辑态度也非常好,而且审稿速度很快,并且,还有稿费!

我投稿之后,大概三周时间就给了意见,主要是改格式和参考文献,另外,要了我整个的实证数据,据他们说是要检查我的实证是真是假,也不知道有没有真去做一遍。

反正,又过了几天就给了我意见说是录用了,让我等着。

后来样刊发来之后,还有几百元的稿费,另外,好像对我的文章进行了一些删减。

     然后就进入博士阶段,我吸取了很多前辈的经验,在博一上学期的时候就找好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且做了一个详细的研究计划,并以此申请了学校的自主科研项目。

我之后整个三年的学习都围绕着我自己的这个研究路径,把其中的每一个部分分别完成。

从后来的结果来看,有利有弊吧,好的方面就是目标明确,看文献和学方法都有的放矢,从来没迷茫过自己要干嘛,最后到了三年级博士论文也水到渠成。

但是坏的方面就是我这个方向确实比较小众,导师当时也提了下,但是我自己已经看了很多文献(当时认为很多)做成了计划就不想改了,也等于是绑架了导师对我的指导--。

     但是真心感谢我的博导,我自己找的一个坑爹方向的绝大部分研究他都给了我尽可能多的指导。

给我改改引言和文章结构,指导我投杂志什么的。

   

     我博士阶段写的第一篇论文投稿《南开管理评论》,一个比较好的C刊,网上系统投稿。

但是,当时就悲剧了。

但是我后来发表和大量审稿的经验,我要详细的说下这个刊物。

     首先是这个刊物的系统中第一次写的外审,实际上是编辑部初审(我个人判断啊),因为其审稿意见一般都是一些字面上的或者格式方面的意见,实质内容部多。

这一轮如果挂了,当然就挂了。

     然后是外审,是真匿名的。

我第一次投稿之后,进了外审,第一个外审的意见我认为相当不专业,给予了其针锋相对的回应(年轻不懂事啊!

),然后编辑还比较友好,又给了我一个机会,给了第二个外审,对方估计是看到我恶劣的回复态度(审稿人也可以看到之前的意见回复),直接给了我一些破坏型的审稿意见(创新性不够,实证不稳健,外生性,语句不通顺等等),根本很难修改。

然后就被拒稿了。

     这里给大家的意见就是,有外审给你修改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我一个学术牛人朋友告诉我,外审只要没拒稿,那这篇基本上一定可以发。

写回复意见,关键就是两点:

让编辑觉得你牛;让审稿人觉得他自己牛。

具体来说,就是要旁征博引,大量专业文字都表现出你对这一领域的熟悉程度,同时,一定要指出你当时考虑到他指出的问题,但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没有想到解决办法,但是你对审稿人的意见(管他什么狗屁意见)非常推崇,简直就是明灯之类的,所以你接受了他的指导。

最重要的是,最好要按照他的意见把文章大改一番,包括实证内容(说实话,大家用STATA之类的软件做实证,记录好LOG改一下很容易的,不要偷懒,这是关键),反正,一般来说审稿人看到他随手提出的内生性或者变量处理等等不太容易改的问题都被你改了,而且还被拍得很爽,十有八九会放你过了!

     上述的属于后话了,我当时悲剧之后,就成为了南开管理评论的匿名审稿人,一年就审了六篇。

作为一个年轻人,我还是很认真的,来了的稿子,我基本上都会把它核心引用的几篇英文文献拿出来读一读。

之前的帖子里有个朋友谈到了他对南开管理评论的审稿意见,我觉得非常赞同,很多想法我也是非常类似的。

很多文章太重实证方法,而忽视理论分析,确实让人感觉有很明显的逻辑问题,我想,可能很多文章完成的过程都是先有实证结果,后做模型推导的。

但是供他人阅读时绝对要淡化这种感觉,至少看起来好像是先有理论模型然后用实证检验。

然后,我比较关注实证的细节问题(可能年轻的朋友都是这样),对于估计方法、检验方法中出现的问题我都会提出来,如果太业余我会直接退稿的。

事实上,越是复杂的估计方法,可能只会某些带来特定情况下稳健程度的提高,但是估计精度会降低很多,很多人莫名其妙地就用更为高端的方法(刚学的么?

),然后不说明原因,好像也说不清楚原因,这都是让人印象很坏的吧。

还有很多人对假设检验都不明白,拿着估计出来的各种系数去做加减乘除运算,还得到了一系列结论,这都是要被抓出来的。

     总而言之,我很认真的给《南开管理评论》审稿(还曾发现一篇全文抄袭国外文章的,包括实证数据,丧心病狂啊),我想对我后来能在上面发表是很有帮助的,至少编辑会觉得你这个人做事比较认真,对前沿问题有所把握,当外审和你意见有冲突的时候(这是常态)会有所考虑。

我的审稿经历来看,此刊相当公正的,我拒掉的稿子就没有在后来又看到发表过,但是我通过的稿子好像也不是每篇都发了。

这个杂志好像也属于有可能两个外审有可能一个外审的情况,但是有个复审上会的过程,每个通过外审的稿子有2次机会被选稿选上,如果都没上就挂掉了,概率还不是很小,反正我认识的人里面也有上会两次被挂掉的。

最后,我后来发表的那次,整个投稿周期是接近一年,其中外审通过到上会是接近半年,供大家参考。

回到主线上,被南开拒稿后,已经是接近半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我又完成了一篇论文,这两个我分别投稿了《中国工业经济》(纸质投稿),和《会计研究》(网上系统投稿),也许大家觉得我没自知之明,但是我是看了这个刊物上的文章之后才做的决定啊,其实里面文章也不怎么样嘛,后来发现完全不是这回事。

 《中国工业经济》这个刊物,论坛上讨论颇多,社科院工经所的杂志,有的说一两周就录用的,有的说一个月就见刊的,反正,我那次是第一次用EMS纸质投稿,然后就随风飘去了,没任何消息。

我一牛人朋友也说这刊物诡异,他投之没任何消息,后来转投《经济研究》被录用了。

反正,我认识的人基本上没中过这个的,我也很想搞清楚其套路。

 《会计研究》也属于我们学校认的权威,投稿也是电子档,个把月之后,EMAIL通知我进入了外审,又过了个把月,被退稿了,诶,连外审意见都看不到。

后来我还投过一次,初审完了进入一个叫主审的流程,我还高兴了一会,结果,直接被拒稿了。

感情主审就是初审被拒稿的意思啊。

 

此后,我转投了工经所的另一个刊物《经济管理》(纸质投稿),这杂志有段时间办得很差,搞出个什么《经济管理新管理》增刊还是怎么,反正档次一落千丈,险些掉出C的档次。

但是我们学校认这个为权威,毕业必备。

这次运气比较好,我这文章其实质量还可以,中了,大概过了3个月(他网上说的三个月给消息还真不含糊,基本上就少一两天),让我发电子档和实证数据过去,还格外强调了这个只是要电子档不代表被录用,我当时还莫名其妙,要电子档我也没觉得是被录用了啊,是准备和外审专家开始肉搏了吧。

然后,过了几天说是用稿了,然后就邮寄来了样刊。

 我一下就对这个杂志有了很好的印象,虽然里面关系稿看起来不少,还没真正的外审(现在不知如何),但用我的稿子就是好啊,让我上了心,我后来另一篇被拒得死去活来的稿子又被它用了。

其实话说回来,我文章档次还是可以的,就是选题有点小众,经济管理还是挺识货的。

 

之后,我又写了一篇论文,自我感觉档次一般,就投了个《技术经济》(网上系统投稿)

 技术经济学会办的吧,C扩刊物。

我觉得其实里面文章还可以,不比一些C刊甩尾的差。

这杂志审稿挺快,也不知道有没有外审,反正给了些云里雾里的意见,我也妥善的做了回应之后就录用了。

 哦,他还收了我1000元的版面费,诶,怪不得进不了C刊呢。

另外,还未经我同意把我的标题都改了,真是坑爹啊。

 

另一篇文章,由于实证效果不理想,想法还可以但是肯定发不了权威,我就去投了另一个湖北争议性刊物《科技进步与对策》(网上系统投稿),一个月后录用,花了2000大洋。

从审稿过程来看,像模像样的有初审,外审一审,二审,三审和主编终审。

真正的谁知道呢,不过这个刊物和《统计与决策》也不是那种一投就中的,我周围也有朋友投这个,最后挂掉的呢,还不少。

 另外,这个周期也长,一共超过了半年吧。

 

这个时候,还要介绍几个刊物,和《南开管理评论》一样,属于只要进入外审就成为其中的审稿专家的,包括《南方经济》、《财贸研究》和改版后的《投资研究》(都是系统投稿),他们都属于二流刊物,南方经济因为每期刊物文章少且长,实力要强一点。

这三个刊物我虽然没发过,但我知道这些都属于匿名审稿制度相对比较严格的杂志,但审稿人大多数都是些在校学生,(比如我这种根本没发过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时候发表有点看运气。

 

还有一些普通C刊,我投了没进过外审的《经济学家》(纸质),《财经科学》(纸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不记得了),《国外社会科学》(EMAIL),《经济与管理研究》(EMAIL),《经济与管理》(C扩,EMAIL),都属于投了之后杳无音讯,被拒也没啥消息的。

 当时,还有《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和《世界经济》这种,要么是投了就挂了,要么是进了外审挂了,反正没啥消息。

《世界经济》初审说是一个月给消息,正好一个月到了告诉我拒稿,准时得很。

 

回来,说下我还发过的刊物,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的《金融评论》,电子邮件投稿,大概一个月左右给消息,说进了外审,程主编很热心,态度也不错,据他说此刊比较照顾年轻人。

反正后来审完了大概三个月左右见刊物,杂志还可以,但不是C,以后应该会进的吧,毕竟里面的牛人还挺多的。

这杂志的特点是可以发长文,我发了两篇,都在2万多字吧,有一篇都2万5了。

杂志没版面费,推荐有金融类长文的朋友可以试试,综述实证都行。

 

还有就是人行上海分行办的《上海金融》,我先是电子档投稿,然后说我的文章要专门的人还是啥原因,需要纸质,我又邮寄了纸质的过去,过了个把月说是中了,姜主编态度也还蛮好(反正用了我刊物的都觉得态度好,没用的感觉都是打过去就冷冰冰的--@),之后又过了一个月见刊。

 

我绝大多数投稿经历都在上面了,个人水平一般,被拒的多,但是投的多。

我对于投稿这事有几个个人看法如下:

 一要能等待,好多朋友在论坛上说投了半个月一个月了还没消息是不是挂了,我只想说,兄弟,别着急,等你忘记它的时候就有消息了。

 二为了做好第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多写,长期有文章在外面审,就不会觉得着急了。

我们没有天下为菊兄那么猛,但是有个两三篇一直在外面审也就行了。

 三投稿之前还是看看那个杂志,风格内容啥的要符合,虽然很多刊物是外审意见为准,但编辑的偏好还是格外重要的。

 四文章投稿之前要多修改几次,最好找朋友老师什么的帮忙看,多讨论讨论,反正根据我的经验,你投稿时担惊受怕的那些你自我感觉的文章漏洞,肯定不会被审稿专家挑出来,大部分都是你想不到的。

 五要严肃对待审稿,原因之前我已经说了,又是向编辑证明自己,很多时候也确实能了解别人的想法提高自己的见知。

也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吧~

 六如果给了修改意见,就一定要把握住。

原因见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