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9889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

《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docx

税法精讲讲义16个人所得税法

 

第十六章 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节 纳税义务人(熟悉)

  税法规定,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下同)和港澳台同胞,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按照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又划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纳税义务人

判定标准

征税对象范围

1.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

(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住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居住满1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下同)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

境内所得

境外所得

2.非居民纳税人(负有限纳税义务)

(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的个人。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境内所得

  【例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的是()。

(1999年)

  A.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

  B.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的个人

  C.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超过6个月不满1年的个人

  D.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答案】AD

  第二节 所得来源的确定(了解)

  第三节 应税所得项目(熟悉)

  应税所得项目体现了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目前共11项。

  一、工资、薪金所得

  注意的问题

  1.不予征税项目(4项):

独生子女补贴;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2.结合免税项目

  3.了解内部退养人员工薪征税问题(新增内容)要结合税收优惠,有些工薪所得是不征税的);

  【例题】

  下列个人所得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的有( )。

  A.公司职工购买国有股权的劳动分红

  B.集体所有制职工以股份形式取得企业量化资产参预分配获得的股息。

  C.内部退养的个人从办理内部退养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从原单位取得的收入

  D.出租车司机从事客货营运取得的收入

  【答案】ACD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此税目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劳务取得的所得(共29项);

  五、稿酬所得(指个人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取得的所得);

  【例题】

  国内某作家将其小说委托中国一位翻译译成英文后送交国外出版商出版发行。

作家与翻译就翻译费达成协议如下:

小说出版后作者署名,译者不署名;作家分两次向该翻译支付翻译费,一次是译稿完成后支付一万元人民币,另一次是小说在国外出版后将稿酬所得的10%支付给译者。

该翻译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应将两笔所得中的第一笔申报为劳务报酬所得,第二笔申报为稿酬所得。

()(1997年)

  【答案】×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除外;

  八、财产租赁所得;关注个人出售自有住房政策(新增内容)

  九、财产转让所得;目前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十、偶然所得:

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所得;

  十一、其他所得。

  第四节 税率(掌握)

  个人所得税依照所得项目的不同,分别确定了两种类别的所得税税率,它们是:

税率

应税项目

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工资薪金所得

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1.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2.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①对经营成果拥有所有权:

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②对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

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比例税率20%(8个税目)

  特别掌握:

其中有3个税目有加征或减征

1.劳务报酬所得:

  对一次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20000元以上有加成征收,即20000元至50000元,税率30%,50000元以上,税率40%

2.稿酬所得:

  按应纳税额减征30%

3.财产租赁所得:

自2001年1月1日起,个人出租房屋减按10%税率

  第五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掌握)

  一、费用扣除标准:

应税项目

扣除标准

(1)工资薪金所得:

月扣除800元。

(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

(3)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即每月800元)

(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四项所得均实行定额或定率扣除,即:

每次收入<4000元:

定额扣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

定额扣20%

(5)财产转让所得:

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指卖出财产时按规定支付的有关费用)。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这三项无费用扣除,以每次收入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附加减除费用的范围和标准(只是针对应税项目中的工资、薪金所得)。

  1.适用附加减除费用的纳税人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1)在中国境内企、事业单位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

  

(2)在中国境外任职或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中国公民;

  (3)在中国境内企、事业单位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华侨、港澳台同胞。

  2.附加减除费用标准:

每月减除4000元。

  三、每次收入的确定:

有七个应税所得项目明确规定按次计算征税

  

(一)劳务报酬所得:

  1.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2.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不能以每天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例题】

  张某承揽一项房屋装饰工程。

工程2个月完工。

房主第一个月支付给张某15000元,第二个月支付20000元。

张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400元。

()(1999年)

  【答案】√。

应税所得额=(15000+20000)×(1-20%)=28000元,应税所得超过20000元,适用加成征收办法。

应纳税额=28000×30%-2000=6400(元)

  

(二)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具体可分为:

  1.再版:

视为另一次稿酬所得;

  2.同一作品先连载、再出版,或先出版、再连载的:

为两次稿酬所得;

  3.连载取得收入:

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

  4.预付稿酬或分次支付稿酬:

合并计算为一次;

  5.加印追加稿酬:

合并计算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例题】

  下列稿酬所得中,应合并为一次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的有()。

  A.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分次取得的稿酬

  B.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稿酬

  C.同一作品出版社分三次支付的稿酬

  D.同一作品出版后加印而追加的稿酬

  【答案】ACD。

  【例题】

  国内某作家的一篇小说先在某晚报上连载三月,每月取得稿酬3600元,然后送交出版社出版,一次取得稿酬20000。

该作家因此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0年)

  A.3416元

  B.3449.6元

  C.3752元

  D.4009.6元

  【答案】B

  应纳税额=3600×3×(1-20%)×20%×(1-30%)+20000×(1-20%)×20%×(1-30%)=1209.6+2240=3449.6(元)

  (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以某项使用权的一次转让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如果该次转让取得的收入是分笔支付的,则应将各笔收入相加为一次的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例题】

  某工程师2002年将自己研制的一项非专利技术使用权提供给甲企业,取得技术转让收入为3000元,又将自己发明的一项专利转让给乙企业,取得收入为45000元。

该工程师两次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

  A.7640元

  B.7650元

  C.7680元

  D.9200元

  【答案】A

  应纳税额=(3000-800)×20%+45000×(1-20%)×20%=7640(元)

  (四)财产租赁所得:

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五)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六)偶然所得:

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七)其他所得:

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四、应纳税所得额的其他规定

  

(一)个人将其所得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例题】

  下列个人所得,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不得减除费用的有( )。

(1997年)

  A.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B.稿酬所得

  C.劳务报酬所得

  D.偶然所得

  【答案】AD

  分项税率与费用扣除总结:

应税项目

税率

费用扣除

(1)工资薪金所得

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月扣除800元(或4000元)

(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全年收入扣除成本、费用及损失

(3)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①对经营成果拥有所有权:

五级超累

  ②对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

九级超累

全年收入扣除必要费用(每月800元)

(4)劳务报酬所得

①20%比例税率;

  ②对一次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20000元以上有加成征收,

①每次收入<4000元:

定额扣除800元

  ②每次收入>4000元:

定率扣除收入的20%

(5)稿酬所得

20%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20%比例税率

(7)财产租赁所得

20%比例税率(房屋租赁按10%)

①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

  ②修缮费用;

  ③800元或20%固定费用

(8)财产转让所得

20%比例税率

每次转让收入总额扣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

(9)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20%比例税率

无费用扣除,收入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10)偶然所得

(11)其它所得

  第六节 应纳税额计算(掌握)

  针对不同的应税所得项目,其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分别为:

  一、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额=(每月收入额-800或40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题】某职工月应发工资1400元,交纳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14元,失业保险10元(超过规定比例2元),单位代缴水电费100元,其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

  A.22.6元

  B.22.8元

  C.32.6元

  D.32.8元

  【答案】D.个人按规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但超标准缴付部分应计入工薪收入。

应纳个人所得税=(1400-800-14-10+2)×10%-25=32.8(元)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应纳税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有两种计算办法。

  

(一)查帐征税:

有关扣除项目(8项)及标准参见教材

  特别注意:

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但投资者的个人生计费可参照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确定";企业从业人员工资支出参照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工资标准确定。

  【例题】

  在计算个人独资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时,不得税前扣除的项目有( )。

  A.投资者的工资支出

  B.从业人员工资支出(规定标准以内)

  C.投资者及其家庭发生的生活费用

  D.财产保险支出

  【答案】AC。

  

(二)核定征收: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例题】某个人独资企业2001年经营收入48万元,应税所得率为10%,则全年应纳所得税为( )。

  A.4800元

  B.9600元

  C.10150元

  D.14065元

  【答案】C

  应纳税所得额=48万×10%=4.8万,应纳税额=48000×30%-4250=10150(元)。

  三、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应纳税额=(纳税年度收入总额-800×12)×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四、劳务报酬所得:

  注意以下问题:

  1.定额或定率扣除;

  2.次的规定;

  3.税率20%,但有加成征收;

  4.代付税款的计算方法(新增内容)

  【例题】

  某高级工程师赵某为泰华公司进行一项工程设计,按照规定,公司应支付赵某的劳务报酬35000元,与其报酬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由公司支付。

不考虑其他税收的情况下,该公司应代付的个人所得税为( )。

  A.6400元

  B.7710.53元

  C.8132.23元

  D.8421.05元

  【答案】D.代付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35000-2000)×(1-20%)]÷76%=34736.84(元);代付个人所得税=34736.84×30%-2000=8421.05(元)

  五、稿酬所得:

  注意以下问题:

  1.定额或定率扣除;

  2.次的规定;

  3.税率20%,但有税额减征30%;

  【例题】

  某作家2002年发表两部作品,一部为自创小说,另一部为与他人合写的报告文学。

当年收入如下:

  

(1)自创小说出版时,获得稿酬8000元;后该书又加印,获得稿酬10000元;

  

(2)后来此书又在某月刊杂志上连载8个月,杂志社分两次支付稿酬,每次2400元。

  

(1)与他人合写的报告文学共得稿酬4000元,合作者分得1500元。

  

(2)上年发表的作品获得省政府颁发的文学创作奖5000元。

  (3)应某出版社之约,对一他人作品审稿,取得收入2000元。

  要求:

计算该作家上述所得共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答案】

  

(1)自创作品应纳税额:

  ①出版所得应纳税款

  应纳税额=8000×(1-20%)×20%×(1-30%)=896(元)

  ②加印所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8000+10000)×(1-20%)×20%×(1-30%)-896=1120(元)

  ③杂志上连载所得应纳税款

  应纳税额=(2400+2400)×(1-20%)×20%×(1-30%)=537.6(元)

  ④自创作品共纳个人所得税=896+1120+537.6=2553.6(元)

  

(2)与他人合作取得的稿酬,可分别扣减费用。

  应纳税额=(4000-1500-800)×20%×(1-30%)=238(元)

  (3)省政府颁发的创作文学奖免征个人所得税。

  (4)审稿收入为劳务报酬所得。

  应纳税额=(2000-800)×20%=240(元)

  (5)该作家当年应纳个人所得税=2553.6+238+240=3031.6(元)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注意以下问题:

  1.定额或定率扣除;

  2.次的规定;

  3.税率20%。

  

  七、财产租赁所得:

  注意以下问题:

  1.定额或定率扣除;

  2.次的规定;

  3.出租房产特殊扣除项目(新增内容);

  4、出租房产税额减按10%征收(新增内容)。

  新增内容:

  个人出租房产,在计算缴纳所得税时从收入中一次扣除以下费用:

  

(1)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2)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每次800元为限,一次扣不完的下次继续扣除,直到扣完为至)

  (3)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800元或20%)

  【例题】李先生2002年将私有住房出租1年,每月取得租收入3000元,当年3月发生租房装修费用2000元。

已按月缴纳了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计算当年应纳个人所得税。

  【答案】出租房屋租金以1个月的租金收入为1次,计税出租期间缴纳的有关税费和发生的租房装修费用可在税前扣除(租房装修费用每月扣除以800元为限,2000元的装修费用有2个月扣除800元、有1个月扣除400元),2002年李某的租金收入,

  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3000-3000×3%-3000×3%×(7%+3%)-800]×10%×9}

  +{[3000-3000×3%-3000×3%×(7%+3%)-800-800]×10%×2}

  +{[3000-3000×3%-3000×3%×(7%+3%)-400-800]×10%×1}

  八、财产转让所得:

应纳税额=(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

  

  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

  

  十、偶然所得:

  

  十一、其他所得

  

  十二、应纳税额计算中的特殊问题--12个问题,掌握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

  

(一)对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居民纳税人)一次取得数月奖金或年终加薪、劳动分红:

  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在取得的当月计算纳税。

该奖金原则上不再减除费用,全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如果纳税人取得奖金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不足800元的,可将奖金收入减除"当月工资与800元的差额"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应纳税额。

  【例题】

  某企业车间工人刘师傅,12月份取得当月工资1200元,另取得年终奖3000元,刘师傅12月应纳个人所得税( )

  A.225元

  B.300元

  C.345元

  D.385元

  【答案】C

  应纳税额=[(1200-800)×5%]+(3000×15%-125)=345(元)

  (五)失业保险费(金)征税问题

  个人按规定比例实际缴付的失业保险费,不计入当期工资、薪(金)收入;个人领取的失业保险金,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六)企业改组改制过程中个人取得量化资产征税问题

  职工个人取得的量化资产不征税;将量化资产转让时,按财产转让所得征税;以量化资产参予分配而获得的股息红利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七)国有企业职工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征税问题

  上述收入在当地上年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内部分免税;超过部分应征收个人所得税。

  【例题】

  王某与其任职的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3万元,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为1.2万元,王某应对该补偿收入超过1.2万元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2年)

  【答案】×

  (八)在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驻华机构工作的中方人员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问题:

  1.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的,只由雇佣单位一方在支付工资、薪金时,按税法规定减除费用,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

  【例题】参见教材P343

  2.对可提供有效合同或者有关凭证,能够证明其工资、薪金所得的一部分按照有关规定上交派遣(介绍)单位的,可扣除其实际上交的部分,按其余额计征个人所得税。

  (九)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问题:

  这类纳税人可能是居民纳税人,也可能是非居民纳税人,这要取决于在中国的居住时间,对其工资薪金征税时首先要加以区分。

  对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征税规定可归纳为下表:

居住时间

纳税人

  性质

境内所得

境外所得

境内支付

境外支付

境内支付

境外支付

90日(或183日)以内

非居民

×

×

×

90日(或183日)~1年

非居民

×

×

1~5年

居民

5年以上

居民

        (注:

√代表征税,×代表不征税)

  【例题】

  罗伯特先生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自2000年1月至10月在中国居住,取得由中国境内企业支付的工薪20万元人民币;期间,回美国工作20日,取得美国公司支付的工薪折合人民币10万元。

罗伯特先生应就其全部工薪(30万元人民币)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 )

  (2001年)

  【答案】×。

罗伯特先生回美国工作20天取得的美国公司支付的10万元,为境外所得境外支付部分,不在中国纳税。

  【例题】

  史蒂芬先生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自1995年5月1日至今一直在我国居住,2001年取得由中国境内高校支付的工薪30万元,赴英国讲学25天取得由英国高校支付的报酬8万元。

2001年史蒂芬先生应就其上述两项收入在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2年)

  【答案】√

  (十)两个以上的纳税人共同取得同一项所得的计税问题:

  对每个人分得的收入分别减除费用,并计算各自应纳的税款。

  (十一)个人取得退职费收入征免税问题

  (十二)关于企业经营者试行年薪制后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

  应纳税额=〔(全年基本收入和效益收入÷12-费用扣除标准)×税率-速算扣除数〕×12

  应补缴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额-已预缴税额

  【例题】

  某集团公司对管理层实行年薪制,集团一副总经理2001年每月工资3500元,已由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12月分得全年效益工资50000元,请计算该副总经理2001年12月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

  【答案】

  

(1)12月份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

(3500-800)×15%-125=280(元)

  

(2)全年年薪应纳个人所得税:

{[(3500×12+50000)÷12-800]×20%-375}×12=11980(元)1-12月份工资已纳个人所得税:

280×12=3360(元)

  12月份效益工资应补交个人所得税:

11980-3360=8620(元)

  第七节 税收优惠(熟悉)

  一、免纳个人所得税的项目有:

  二、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项目主要有:

  【例题】

  根据现行税法规定,下列所得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有( )

  A.购买国家金融债券取得的利息

  B.个人出售已购公有住房的收入

  C.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

  D.个人出租自有居住用房的收入

  【答案】AC

  第八节 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掌握)

  纳税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但扣除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义务人境外所得依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要点

内容

1.扣除方法

限额扣除

2.限额计算方法

分国不分项,即纳税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区别不同国家或地区和不同应税项目,依我国税法规定扣除标准和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3.限额抵扣方法

纳税人在境外某国家或地区实际已纳个人所得税低于扣除限额,应在中国补缴差额部分的税款;超过扣除限额,其超过部分不得在该纳税年度的应纳税额中扣除,但可在以后纳税年度该国家或地区扣除限额的余额中补扣,补扣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

4.境外已纳税款抵扣凭证

境外税务机关填发的完税凭证原件

5.居民纳税人境内境外所得

分别扣减费用、分别计算应纳税额。

  【例题】见教材P350

  第九节 纳税申报及缴纳(了解)

  个人所得税的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