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10599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docx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

总论

1、成书年代:

东汉末年

作者:

张机,字仲景

共有:

十卷,二十二篇,一百一十二方

2、首次整理;魏晋王叔和

首次校正:

宋朝林亿

首次注解:

宋金成无己

通行本:

宋本《伤寒论》、《注解伤寒论》

3、“伤寒”的涵义:

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4、直中:

是指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发病于三阴。

合病:

凡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合病”。

并病:

若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之分者,称为“并病”。

两感:

有表里关系的阴阳两经同时受邪发病。

如太阳少阴两感。

太阳病篇

病邪:

寒邪

八纲:

表、实、寒——阳证

病位:

在表

主症: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机:

风寒袭表,营卫受邪

【纲要】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3)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6)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7)

1、风温:

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一种变证。

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

直视:

双目前视,眼球转动不灵。

再经:

第二经。

【中风表虚证】

原文: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3)

2、桂枝汤煎服法:

①微火煮;②啜热稀粥;③温覆;④发汗适度;⑤根据病情用药;⑥禁忌。

3、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凤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针药并用)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

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灵活运用)

4、桂枝汤类方

方证名

主症

药物组成

桂枝汤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桂枝加葛根汤

+项背强几几

+葛根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下之微喘

+厚朴、杏仁

桂枝加附子汤

遂漏不止

+附子

桂枝去芍药汤

脉促胸满

-芍药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微寒

-芍药,+附子

桂枝新加汤

身疼痛,脉沉迟

+芍药,生姜,人参

5、比较:

桂枝汤vs麻黄汤

两证均是太阳表证的主要证型,以恶风寒、发热、头痛、脉浮为基本临床表现,为风寒袭表,营卫失调所致。

但桂枝汤证基本病机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以汗出、脉浮缓为特点,唯其汗出,故又称表虚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麻黄汤证的病机是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以无汗、脉浮紧为特点,唯其无汗,故又称表实证,治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伤寒表实证】

原文: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1)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

(39)

麻黄汤禁忌证:

咽喉干燥者,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汗家,病人有寒,不可发汗。

6、太阳病,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继续可用麻黄汤。

7、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

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

何以知然?

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尺中迟:

脉一息不足四至为迟。

这里是指尺脉迟滞无力。

8、麻黄汤类方

方证名

主症

药物组成

太阳伤寒

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

麻黄汤证

+喘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葛根汤证

+项背强几几

桂枝汤+葛根、麻黄

大青龙汤证

+烦躁(里热)

+生姜、大枣、石膏

小青龙汤证

+咳、喘

桂枝、芍药、麻黄、干姜、细辛、半夏、甘草、五味子

大青龙汤:

《伤寒》中麻黄用量最大(六两)的汤证。

9、比较:

大青龙汤证vs小青龙汤证

大、小青龙汤证均是太阳伤寒兼有里证,俱有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同用辛温解表,方从麻黄汤化裁而来。

然而大青龙汤证是外寒内热,兼见郁热烦躁,治法是发汗解表兼清里热,并以解表为主;小青龙汤证是外寒内饮,兼见咳、喘、呕等,治法是发汗解表兼温化水饮,并以蠲饮为主。

【表郁轻证】

10、表郁轻证

方证名

主症

药物组成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

桂枝汤+麻黄汤各1/3

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形似疟,一日再发

桂枝汤+麻黄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

桂枝汤+麻黄、石膏

【蓄水证】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之饮,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71)

五苓散:

方中泽泻用量最大。

水逆:

水饮内停,气不化津,以致口渴引饮,饮入即吐的一种症状,为蓄水重证的表现。

【蓄血证】

11、蓄血证

方证名

主症

药物组成

桃核承气汤证

其人如狂,血自下,少腹急结

桃仁、芒硝、大黄、甘草、桂枝

抵当汤证

发狂,下血,少腹硬满,身黄,表证

水蛭、虻虫、桃仁、大黄

抵当丸证

少腹满,小便自利

水蛭、虻虫、桃仁、大黄

桃核承气汤中桂枝的用途:

温通经脉,非解表。

12、比较:

桃核承气汤证vs抵当汤证vs抵当丸证

三证均是血热互结,病在下焦血分的蓄血证,但它们之间却有轻重缓急的不同。

桃核承气汤证是蓄血证的轻证,血热初结,热重瘀轻,临床以少腹急结,其人如狂为特点,治当活血化瘀,通下郁热,方用桃核承气汤,该方因硝、黄同用而泻热之力较强。

抵当汤证是蓄血证的急重证,瘀血较重,病势急迫,临床以少腹硬满、其人发狂为特点,治当破血逐瘀,泻热除实,方用抵当汤,该方因水蛭、虻虫而破瘀之力大增。

抵当丸证是蓄血证的缓证,瘀血较重,但病势徐缓,治当泻热逐瘀,峻药缓攻,方用抵当丸,意在小制其量,改汤为丸,以图缓攻。

【合病与并病】

原文: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36)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2)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3)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172)

【变证纲要】

13、坏病:

变证。

指因误治使原发病出现反常变化,证候错综复杂,已无六经病临床特征的病证。

变证治则: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汤禁忌: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

14、举例说明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

【热证】

15、热证——栀子豉汤类证

方证名

主症

药物组成

栀子豉汤证

虚烦不得眠,反覆颠倒,心中懊憹

栀子、香豉

栀子甘草豉汤证

+少气

+甘草

栀子生姜豉汤证

+呕

+生姜

栀子厚朴汤证

心烦腹满

栀子、厚朴、枳实

栀子干姜汤证

身热不去,微烦

栀子、干姜

热证——其他

方证名

主症

药物组成

麻杏石甘汤证

汗出而喘,无大热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白虎加人参汤证

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

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喘而汗出

葛根、甘草、黄芩、黄连

胸中窒→栀子豉汤、心中结痛→栀子豉汤

【虚证】

16、虚证——桂枝甘草汤类方

方证名

主症

药物组成

心阳虚

桂枝甘草汤证

心下悸,欲得按

桂枝、甘草(顿服)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因烧针烦躁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

桂枝救逆汤证

惊狂,卧起不安

桂枝汤去芍药、蜀漆、牡蛎、龙骨

桂枝加桂汤证

气从少腹上冲心

桂枝汤+桂枝

阳虚兼水气

苓桂甘枣汤证

脐下悸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

苓桂术甘汤证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悸头眩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小便不利

桂枝汤去桂枝、白术、茯苓

桂枝加桂汤:

《伤寒》中桂枝用量最大(五两)。

“加桂”作用:

平冲降逆(泄奔豚气)。

苓桂术甘汤:

健脾利水代表方(通阳利水代表方:

五苓散)。

17、比较:

苓桂术甘汤vs苓桂甘枣汤

两方在药物组成上仅一味之差,虽然同为水气致病而设,但在病机及临床表现方面有诸多不同。

苓桂术甘汤证为脾阳虚为主,饮停中焦,症状亦以中焦为主,以心下逆满,气从心下上冲心胸为主;苓桂甘枣汤证为心阳虚为主,饮停下焦,症状以下焦为主,以脐下悸动,有冲逆之势为主。

在治疗上虽皆温阳化气、利水消饮,然苓桂术甘汤侧重治理中焦,以白术健脾。

苓桂甘枣汤侧重于治理下焦,重用茯苓利尿。

18、虚证——其他

方证名

主症

药物组成

脾虚证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发汗后,腹胀满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

小建中汤证

心中悸而烦,腹中急痛

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

桂枝人参汤证

协热而利(虚汗下利兼发热表证)

桂枝、甘草、白术、人参、干姜

肾阳虚

干姜附子汤证

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

干姜、附子

茯苓四逆汤证

烦躁,肢厥,恶寒,脉微细

四逆汤+茯苓、人参

真武汤证

身瞤动,振振欲擗地

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厚朴:

人参=8:

1(说明气滞为主)

真武汤证:

温阳利水代表方。

19、小建中汤证的主症、病机、治法是什么?

主症:

腹中急痛,心中悸而烦,喜温喜按,可兼有轻微恶寒发热。

病机:

中焦虚寒,气血不足,复被邪扰。

治法:

温中健脾,调和气血。

20、真武汤证的主症、病机、治法是什么?

主症:

心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或水肿,小便不利,苔白,脉沉。

病机:

沈阳虚弱,水邪泛滥。

治法:

温阳利水。

21、虚证——阴阳两虚证

方证名

主症

药物组成

甘草干姜汤证

肢厥,烦躁,吐逆

甘草、干姜

芍药甘草汤证

脚挛急或经脉挛急

白芍、甘草

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恶寒,脚挛急,脉微细

芍药、甘草、附子

炙甘草汤证

脉结代,心动悸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177)

甘草、人参、桂枝、生姜、麦门冬、生地黄、阿胶、大枣、麻仁(清酒)

【结胸证】

原文: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汤主之。

(135)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136)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137)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138)

22、结胸:

有形病邪结于胸膈,出现以胸、胃、腹疼痛为主的一类病证。

(寸脉浮,关脉沉)

藏结:

临床表现与结胸相似,但性质不同,为阴寒内盛、虚实夹杂的病证。

(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潮热:

一种热型,发热如潮水一样,定时而发,至时而降。

23、结胸证

方证名

主症

药物组成

大陷胸汤证

心下硬痛拒按,可伴心烦,口渴,潮热,头汗出,不大便等,脉沉紧

大黄、芒硝、甘遂

大陷胸丸证

心下硬满疼痛,颈项强

+葶苈子、杏仁、白蜜

小陷胸汤证

正在心下,按之疼痛,脉浮滑

黄连、半夏、栝蒌实

三物小白散

寒实结胸

桔梗、巴豆、贝母

【痞证】

24、痞证——泻心汤证类

方证名

主症

药物组成

热痞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心下痞,恶寒

大黄、黄连、黄芩

附子泻心汤证

心下痞,恶寒汗出

大黄、黄连、黄芩、附子

寒热错杂

半夏泻心汤证

心下痞满,呕恶,肠鸣下利

半夏、黄芩、黄连、干姜、甘草、大枣、人参

生姜泻心汤证

干噫食臭

半夏泻心汤+生姜

甘草泻心汤证

下利日数十行

半夏泻心汤+甘草一两

25、比较:

半夏泻心汤证vs生姜泻心汤vs甘草泻心汤

三证均以心下痞硬为主症,均可见呕吐、下利、肠鸣等症,均以脾胃受损,水湿中阻,升降失职,气机痞塞为病机。

半夏泻心汤证以胃气上逆为主,故心下痞、呕逆为其主要表现;生姜泻心汤证夹有水饮食滞,故以心下痞硬,干噫食臭为主要表现;甘草泻心汤证脾胃虚弱,故以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下利繁剧,水谷不化,干呕心烦不得安慰主要表现。

三者病机、征候大体相似,但侧重不同,其治法均以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和胃消痞为主,半夏泻心汤为其代表方剂,生姜泻心汤重在宣散水气,甘草泻心汤重在补中和胃。

26、痞证——其他

方证名

主症

药物组成

旋覆代赭汤证

(痰气痞证)

心下痞硬,噫气不除

旋覆花、代赭、生姜、半夏、人参、甘草、大枣

五苓散证

(水痞证)

心下痞满,烦渴,小便不利,口干舌燥

白术、泽泻、猪苓、茯苓、桂枝

【上热下寒证】

27、上热下寒证——黄连汤证

方证名

主症

药物组成☆

黄连汤证

(辛开苦降)

腹中痛,欲呕吐

黄连、甘草、干姜、桂枝、人参、半夏、大枣

【欲愈候】

原文: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58)

【太阳病类似证】

28、太阳病类似证

1)饮停胸胁证——十枣汤证

主症:

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下利,短气。

病机:

水饮停于胸胁,气机升降不利(证属悬饮)。

治法:

攻逐水饮。

方药:

芫花、甘遂、大戟。

2)胸膈痰实证——瓜蒂散证

主症:

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呼吸急促,寸脉微浮。

病机:

痰实壅阻胸膈。

治法:

涌吐痰实。

方药:

瓜蒂、赤小豆。

阳明病篇

病邪:

热邪

八纲:

里、实、热——阳证

病位:

在胃、肠、胃经

阳明经证

阳明腑证

主症

身大热,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

潮热,讝语,腹满胀痛,不大便,脉沉实有力

病机

阳明热盛(里热炽盛)

实热之邪结聚肠胃

治法

辛寒清热

攻下实热

方剂

白虎汤

大承气汤(阳明腑证/攻下代表方)

【纲要】

1、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0)

胃家实:

指阳明病病机。

肠胃有实邪(实热之邪)结聚。

2、太阳阳明→脾约→麻子仁丸证

脾约:

胃热肠燥,津液受损,脾阴不足,脾为胃行其津液的功能受到约束,症见大便硬、小便数。

汗出濈濈然→转属阳明

3、问曰:

阳明病外证云何?

答曰:

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182)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186)

【热证】

4、热证

方证名

主症

药物组成

栀子豉汤证

烦躁不得眠,心中懊憹

栀子、豆豉

白虎汤证

口不仁,面垢,讝语,遗尿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白虎加人参汤证

+舌上燥,喜冷饮,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

+人参

猪苓汤证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

5、白虎汤证

主症:

发热,汗出,口渴,脉浮滑。

病机:

阳明热盛,充斥内外。

治法:

辛寒清热。

药物: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6、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223)

猪苓汤:

滋阴利水代表方。

【实证】

7、调胃承气汤证

主症:

腹胀满,大便不通,蒸蒸发热,心烦。

病机:

燥热内盛,腑实初结。

治法:

泻热和胃,润燥软坚。

方药:

芒硝、大黄、甘草。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207)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248)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249)

8、小承气汤证

主症:

大便硬,腹大满,潮热,心烦,脉滑而疾。

病机:

热实内结,腑气不通。

治法:

通便导滞,行气除满。

方药:

大黄、厚朴、枳实。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则讝语,小承气汤主之。

若一服讝语止者,更莫复服。

(213)

阳明病,讝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

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濇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214)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鞕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250)

9、大承气汤证

主症:

热:

潮热(发热汗出不恶寒,日晡所发热)

烦:

讝语(心烦,独语如见鬼状)

胀:

腹胀满(腹满,腹胀)

闭:

不大便(大便难,大便硬,燥屎,宿食)

实:

脉沉实有力

病机:

实热病邪严重结聚肠胃。

典型的阳明腑实证。

治法:

攻下实热。

方药:

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242)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255)

10、阳明三急下☆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2)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3)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4)

机理: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里热炽盛,伤阴动风

无表里证——无表证

大便难,身微热——热邪内伏伤津

发热汗多——里热炽盛,伤津严重

发汗不解,腹满痛——腑实已成,热病传变迅速

11、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256)

【润导法证】

12、麻子仁丸证

跌阳脉浮而濇,浮则胃气强,濇则小便数,浮濇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247)

药物组成:

麻子仁、芍药、枳实、厚朴、杏仁、大黄

【下法辩证】

13、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鞕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

【下法禁例】

14、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

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不可攻之。

阳明病,不能食,不可攻之。

【寒证】

15、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243)

吴茱萸汤:

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

【发黄证】

16、茵陈蒿汤证(湿热发黄)

主症:

身黄如橘子色,目黄,小便深黄而不利,身热,无汗或头汗出,齐颈而还,口渴,腹微满,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病机:

实热蕴结,熏蒸肝胆,腹气壅滞。

治法:

清热利湿退黄。

方药:

茵陈蒿、栀子、大黄。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

但头汗出,身无汗,剂头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236)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260)

17、栀子柏皮汤证

主症:

身黄目黄如橘子色,发热,小便不利而色黄,口渴,心烦,舌红苔黄。

病机:

湿热相合,热重于湿,壅滞三焦。

治法:

清解里热,泄湿退黄。

方药:

栀子、甘草、黄柏。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261)

18、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主症:

身黄目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而色黄,发热恶寒无汗,或见身痒。

病机:

湿热内阻,风寒外束。

治法:

清热利湿,解表散邪。

方药:

麻黄、连轺、赤小豆、杏仁、大枣、梓白皮、生姜、甘草。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262)

19、比较:

茵陈蒿汤证vs栀子柏皮汤证vs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此三证通常被称为阳明湿热发黄三方证。

三方证以身黄目黄,色鲜明如橘子色,小便黄而不利等为共同特征。

茵陈蒿汤证湿热并重,兼腑气壅滞,为湿热发黄之重者,可伴见发热,汗出不畅,腹满、便秘,舌红苔黄腻等,故以清、利见长的茵陈蒿汤为治;

栀子柏皮汤证是热重于湿,为湿热发黄之稍轻者,可伴见口渴、舌红苔黄燥等,故以清泄里热为主,兼以祛湿的栀子柏皮汤为治;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则是湿热发黄而兼风寒郁表之证,更见发热恶寒无汗,或兼身痒,多见于湿热发黄证之早期,故以清利湿热兼解表散邪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为治。

20、谷瘅:

黄疸的一种,因饮食失宜中焦运化功能失常而产生,故曰谷疸。

有寒湿和湿热之分。

【阳明病预后】

21、讝语:

声高气粗,胡言乱语,大多属实。

郑声:

语言重复,声低气微,大多属虚。

少阳病篇

病邪:

热邪

八纲:

里,实,热——阳证(半表半里)

病位:

在胆、胆经

主症:

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细。

病机:

邪入少阳,正邪分争,影响到胃。

治法:

和解少阳,扶正祛邪。

方剂:

小柴胡汤。

【纲要】

1、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3)

2、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265)

【小柴胡汤证】

3、小柴胡汤证

主症: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病机:

邪犯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

治法:

和解少阳,条达枢机。

方药:

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

4、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欬者,小柴胡汤主之。

(96)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如,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

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

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97)

5、如何理解“但见一证便是,不比悉具”?

“但见一证便是,不比悉具”,固然语义相关,难以分割,但从辨证论治的精神出发,当重在“不必悉具”四字。

即凡见少阳病主症之一,或一部分主症,便可投以小柴胡汤和解。

6、伤寒,阳脉濇,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100)

7、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229)

(阳明少阳同病,治以少阳)

8、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230)

9、后必下重:

大便时肛门有重坠感。

【柴胡桂枝汤证】

10、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146)

【大柴胡汤证】

11、大柴胡汤证

主症:

往来寒热,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心中痞硬,下利或不大便。

病机:

少阳邪热,兼阳明里实。

治法:

和解少阳,通下里实。

方药:

柴胡、大黄、黄芩、半夏、枳实、芍药、大枣、生姜

12、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103)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165)

13、比较:

小柴胡汤vs大柴胡汤

两证皆属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

但小柴胡汤证是典型的少阳病本证,大柴胡汤证是少阳兼阳明里实证,临床除小柴胡汤证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呕吐等症外,其呕吐比较剧烈,且病位波及胃脘腹部,尚有心下急迫而痞硬满痛,大便秘结或热利,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数等症。

小柴胡汤证只宜和解少阳,扶正达邪;大柴胡汤证则除和解少阳外,尚需通下阳明里实。

其用药在小柴胡汤基础上去扶正之人参、炙甘草;重用生姜降逆止呕,加大黄、枳实以泻实,而成少阳阳明表里双解之剂。

【柴胡加芒硝汤证】(一般掌握)

14、柴胡加芒硝汤证

主症:

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轻微下利。

病机:

少阳兼阳明里实,燥实较轻,正气偏虚。

治法:

和解少阳,泻热润燥。

方药:

小柴胡汤+芒硝

15、理解:

少阳兼阳明里实之大柴胡汤证,误以丸药攻下,丸药性缓力轻,但作用持久,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