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1075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47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3份合集天津市滨海新区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HIO4>

HBrO4>

HClO4B.原子半径大小:

Na>

S>

O

C.碱性强弱:

KOH>

NaOH>

LiOHD.金属性强弱:

Mg>

Al

10.反应N2(g)+3H2(g)

2NH3(g)是一放热反应。

如果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会使正反应速率升高逆反应速率减慢

B.在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H2可以100%地转化为NH3

C.当NH3的浓度是N2的二倍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2NA

B.氢原子数为0.4NA的甲醇分子中含有的键数为0.4NA

C.1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D.14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12.已知苯甲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

则可以将

转变为

的方法是( 

 

) 

①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再通入CO2②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③加热溶液,通入足量的CO2④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HCO3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SO2+O2

2SO3ΔH=-196.6kJ·

mol-1

B.H2(g)+

O2(g)=H2O(l)ΔH=-285.5kJ·

C.2H2(g)+O2(g)=2H2O(l)ΔH=-571.6kJ

D.C(s)+O2(g)=CO2(g)ΔH=+393.5kJ·

14.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它与水反应有气体生成。

下列关于氢化铵叙述正确的是

A.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B.电子式是

C.与水反应时,NH4H是氧化剂

D.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只产生一种气体

1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浓硝酸中伸入铜丝:

3Cu+8H++2NO3-

3Cu2++2NO↑+4H2O

B.向铝盐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3OH-

Al(OH)3↓

C.向水中通入NO2:

3NO2+H2O

2H++2NO3-+NO

D.向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硝酸:

SO32-+2H+

SO2↑+H2O

16.已知下表均烷烃分子的化学式,且它们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则第6项烷烃分子的化学式为()

1

2

3

4

5

6

……

CH4

C2H6

C5Hl2

C8H18

C17H36

A.C16H34B.C17H36C.C26H54D.C27H56

17.短周期W、X、Y、Z四种元素的子序数依次增大。

W的某种原子无中子,X、Y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的YZ来获得Y的单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漂白性物质中既有极性共价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B.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Z)>

r(Y)>

r(X)>

r(W)

C.W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熔沸点高于W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熔沸点

D.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18.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甲烷燃烧B.Ba(OH)2·

8H2O与NH4Cl反应

C.铝片与盐酸反应D.氧化钙与水反应

19.(6分)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物质或能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只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D.将NH4Cl固体与Ba(OH)2·

8H2O固体混合并搅拌,反应放出热量

20.(6分)1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H2(g)+O2(g)=2H2O(l);

△H=-285.8kJ/mol

B.H2O(l)=H2(g)+1/2O2(g);

△H=+285.8kJ/mo

C.H2(g)+1/2O2(g)=H2O(g);

△H=-142.9kJ/mol

D.2H2+O2=2H2O;

△H=-571.6kJ/mol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6分)T℃时,将3molA气体和2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反应:

3A(g)+B(g)

xC(g),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1.8molB,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

请填写下列空白:

(1)x=________。

(2)用B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________mol/(L·

min),A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该温度下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8分)硝基苯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是医药和染料的中间体,还可作有机溶剂。

制备硝基苯的过程如下:

①组装如图反应装置。

配制混酸,取100mL烧杯,用20mL浓硫酸与18mL浓硝酸配制混酸,加入漏斗中,把18mL苯加入三颈烧瓶中。

②向室温下的苯中逐滴加入混酸,边滴边搅拌,混合均匀。

③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④除去混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10%Na2CO3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得到粗产品。

已知:

i.

+HNO3(浓)

+H2O

ii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1)配制混酸应在烧杯中先加入___________。

(2)恒压滴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

(3)实验装置中长玻璃管可用_______代替(填仪器名称).

(4)反应结束后,分离混酸和产品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__。

(5)为了得到更纯净的硝基苯,还需先向液体中加入___(填化学式)除去水,然后采取的最佳实验操作是_______。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8分)X、Y、Z、W、Q是四种短周期元素,X元素M层上的电子数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2倍;

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Z元素的单质为双原子分子,Z的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W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6;

Q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Y和W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

(3)YX2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其化学键类型为是_________。

(4)前四种元素的简单氢化物中Z的沸点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Q和W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10分)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乙烯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2)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3)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4)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来看,Ca和O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其中CaH2中H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作还原剂;

H2O中H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作氧化剂;

氢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答案选B。

2.B

【解析】根据烯烃与H2加成反应的原理,推知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存在碳碳双键的位置.该烷烃的碳链结构为

,1号和6号碳原子关于2号碳原子对称,5、8、9号碳原子关于4号碳原子对称,但4号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所以4号碳原子和3、5、8、9号碳原子间不能形成双键;

相邻碳原子之间各去掉1个氢原子形成双键,所以能形成双键有:

1和2之间(或2和6);

2和3之间;

3和7之间,共有3种,故选B。

点睛:

本题以加成反应为载体,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理解加成反应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采取逆推法还原C=C双键,注意分析分子结构是否对称,防止重写、漏写。

还原双键时注意:

先判断该烃结构是否对称,如果对称,只考虑该分子一边的结构和对称线两边相邻碳原子即可;

如果不对称,要全部考虑,然后各去掉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形成双键。

3.A

A.双氧水制取氧气的产物为水,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也没有产生任何固体废物,而且在反应过程中使用催化剂,使反应速度大大加快,反应过程也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能量供应,节省了能源,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学”原则,故A正确;

B.用铜粉与浓硝酸反应,在不需要反应时,不能控制反应的停止,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则,故B错误;

C.溴水易挥发、溴蒸气有毒,会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C错误;

D.氯气有毒,易污染环境,实验时应减少其用量,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则,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B,主要原因是不易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容易造成污染。

4.B

A.分馏是分离几种不同沸点的挥发性物质的混合物的一种方法;

干馏是固体或有机物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的反应过程;

裂化是一种使烃类分子分裂为几个较小分子的反应过程;

裂解就是深度的裂化,可以看出分馏没有新物质生成,干馏、裂化、裂解都有新物质生成,选项A错误;

B.羊毛是蛋白质,燃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燃烧产生烧纸的气味,可以鉴别,选项B正确;

C.SO2、氮氧化物的排放会造成酸雨,酸雨是指pH<

5.6的雨水,选项C错误;

D.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淀粉和纤维素,选项D错误;

5.C

【解析】分析:

A.婴儿食品安全第一,不能添加着色剂;

B.亚硝酸钠有毒,食入0.3

0.5克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C.豆浆属于胶体;

D.水也是化学物质。

详解:

A.使用着色剂的作用是为了使食品的色泽更加诱人,如柠檬黄能使食品变黄,婴儿抵抗力弱,不易在婴儿食品中加少量着色剂,故A错误;

0.5克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应按国家规定添加,故B错误;

C.豆浆属于胶体,用卤水点豆腐,胶体发生聚沉,所以豆腐的制作,涉及到了胶体的性质,故C选项是正确的;

D.水也是化学物质,故D错误;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6.C

由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确定X的最高价为+6价,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X原子有四个电子层,X为硒元素。

详解: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XO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X原子有四个电子层,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X原子的K、L、M、N层分别排有2、8、18、6个电子,X原子核外有2+8+18+6=34个电子,X为硒元素,答案选C。

7.B

A、已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计算气体摩尔质量,可以采用M=22.4ρ标,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M=

,n=

,因此求摩尔质量,需要给出气体摩尔体积,本题无法判断出该气体摩尔质量,故B符合题意;

C、当知道质量和物质的量,根据M=

,可以求出摩尔质量,故C不符合题意;

D、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摩尔质量,在数值上1mol该分子的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故D不符合题意;

8.B

【解析】由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为加聚反应,其单体有两种分别为:

1,1二氟乙烯和全氟丙烯;

9.A

A.非金属性:

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则有酸性强弱:

HIO4>HBrO4>HClO4,故A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Na>S,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O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半径最小,则原子半径:

Na>S>O,故B不选;

C.金属性:

K>Na>Li,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有碱性强弱:

KOH>NaOH>LiOH,故C不选;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则有金属性强弱:

Na>Mg>Al,故D不选。

故答案选A。

10.D

A、升高温度会使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都升高,故A错误;

B、对于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100%地转化为生成物,故B错误;

C、当NH3的浓度是N2的二倍时,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故D正确;

答案选D。

11.D

【解析】A、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含有的共价键个数,故A错误;

B、氢原子数为0.4NA的甲醇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0.1mol,其中含有的共价键的物质的量=0.1mol×

=0.5mol,故B错误;

C、铁与过量硝酸反应变为+3价,故1mol铁转移3NA个电子故C错误;

D、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故14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含2NA个H原子,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

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知道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共价化合物中的共价键数目=

12.B

因羧酸、酚羟基均与碱反应生成盐,则将

,可选择与碱反应,然后利用碳酸酸性大于苯酚酸性,再通入二氧化碳即可;

或先加稀硫酸水解后,利用苯酚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再与NaHCO3反应即可,以此来解答。

①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羧基与NaOH反应,酯基水解生成苯酚与NaOH反应生成苯酚钠,再通入CO2,与苯酚钠反应生成产物,①项正确;

②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苯酚能与NaOH反应,则不能得到产物,②项错误;

③加热溶液,通入足量的CO2,因为苯甲酸的酸性比碳酸酸性强,所以不能得到羧酸钠,③项错误;

④与稀H2SO4共热后,酯基水解生成苯酚,加入足量的NaHCO3,羧基与NaHCO3反应得到产物,④项正确;

13.B

A项,没有标明物质的状态,故A项错误;

B项,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l)ΔH=-285.5kJ·

mol-1,故B项正确;

C项,反应热的单位是kJ·

mol-1,故C项错误;

D项,燃烧均为放热反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

0,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14.A

由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可知,氢化铵由NH4+和H-构成的离子化合物,NH4H中含有H-,与水反应时发生氧化还原生成氢气,NH4H为还原剂。

A项、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是由NH4+和H-构成的离子化合物,故A正确;

B项、NH4H是离子化合物,由铵根离子与氢负离子构成,电子式为

,故B错误;

C项、NH4H中含有H-,与水反应时发生氧化还原生成氢气,NH4H为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项、NH4H固体投入少量水中,NH4H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与H2O发生反应:

NH4H+H2O=NH3·

H2O+H2↑,生成的气体为NH3和H2,故D错误;

15.C

A.向浓硝酸中伸入铜丝,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Cu+4H++2NO3-═Cu2++2NO2↑+2H2O,故A错误;

B.铝盐可以和一水合氨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生成的Al(OH)3不溶于过量的氨水,所以离子方程式为:

Al3++3NH3·

H2O=Al(OH)3↓+3NH4+,故B错误;

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拆成离子形式,离子方程式为:

3NO2+H2O=2H++2NO3-+NO,故C正确;

D.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NO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3SO32-+2NO3-+2H+═3SO42-+H2O+2NO↑,故D错误。

故选C。

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方法:

“一看”电荷是否守恒:

在离子方程式中,两边的电荷数及原子数必须守恒;

“二看”拆分是否恰当:

在离子方程式中,强酸、强碱和易溶于水的盐拆分成离子形式;

难溶物、难电离物质、易挥发物质、单质、氧化物、非电解质等均不能拆分,要写成化学式;

“三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离子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必须是客观事实相吻合。

16.C

分析:

根据表格中碳原子或氢原子的数目与项数的关系分析解答。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

奇数项的C原子个数为前一奇数项中烷烃的C和H原子个数之和,偶数项中C原子个数为其前一个偶数项中C、H原子个数之和,所以第六项中C原子个数是第四项中C原子、H原子个数之和为26,由烷烃通式知,第六项分子式为C26H54,故选C。

本题考查探究化学规律,明确所给化学式中存在的规律是解本题关键。

本题的另一种解法是根据氢原子数与项数的关系分析解答,该氢原子数排成的数列为:

4,6,12,18,36,……,奇数项构成等比数列,偶数项也构成等比数列,因此第六项的氢原子为6×

3=54,则碳原子数=

=26,即C26H54。

17.C

【解析】短周期W、X、Y、Z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某种原子无中子,则W为H元素;

X、Y形成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X、Y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

1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则X为O元素,Y为Na元素;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的NaCl来获得Na的单质,则Z为Cl元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W为H元素、X为O元素、Y为Na元素、Z为Cl元素;

A.X、Y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漂白性物质为Na2O2,此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

B.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Na)>r(Cl)>r(O)>r(H),即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Y)>r(Z)>r(X)>r(W),故B错误;

C.H2O分子间存在氢键,而HCl分子间没有,只有分子间作用力,H2O熔沸点高于HCl,故C正确;

D.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ClO4,其水溶液呈中性,故D错误;

答案为C。

正确推断元素名称是解题关键,注意根据原子半径确定元素的方法,明确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短周期W、X、Y、Z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某种原子无中子,则W为H元素;

W为H元素、X为O元素、Y为Na元素、Z为Cl元素,据此分析。

18.B

试题分析: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

物质的燃烧反应、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

绝大数分解反应、以碳、一氧化碳、氢气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铵盐和强碱的反应。

A.Mg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

B.Ba(OH)2•8H2O与NH4Cl反应是吸热反应,B正确;

C.CH4燃烧是放热反应,C错误;

D.NaOH溶液与CH3CO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D错误。

考点:

考查了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相关知识。

19.B

A项、放热反应有的也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如煤炭的燃烧,故A错误;

B项、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故B正确;

C项、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可以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热能或电能等,故C错误;

D项、将NH4Cl固体与Ba(OH)2·

8H2O固体混合并搅拌,反应吸收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20.B

A、反应热应为571.6kJ/mol,A错误;

B、氢气燃烧放热,液态水分解吸热,热化学方程式正确,B正确;

C、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是气态水,而题中给出的是液态水,C错误;

D、方程式中未标出物质的聚集状态,D错误。

明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化学原理是否正确,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否符合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

状态是否标明;

反应热ΔH的符号和单位是否正确;

反应热的数值与物质的系数是否对应等。

21.40.0520%K=

(1)2molB反应,剩余1.8mol,反应消耗了0.2molB,结合题意计算生成的C,再根据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

(2)消耗了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