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2489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2Word文档格式.docx

这件作品是著名画家、雕塑家韩美林的作品,它的最大特点是将作品富于极强的装饰性,抓住所表现形象的本质特征,以极简约的手法表现形象。

作者利用马的侧面影像轮廓,用极概括的手法把马的体态、动态表现得恰到好处。

2、家:

是雕塑家傅维安的作品,以三头牛为题表现了一组互为穿插交错的一种组合造型,作者没有顾及牛的每一条肌肉和骨骼,但准确地抓住了牛的体态的本质特征。

因此,看上去仍能明白无误的认出牛的形象,这种简单、概括手法是作者的独到之处。

3、琴童:

这件作品以现实主义手法,用具象的表现形式刻画了一个认真弹琴的女孩。

这是我国著名女雕塑家张德蒂的作品。

作者以写实手法刻画了一个琴童在操琴时眼、手、脑高度协调、配合的场景。

女孩儿极认真的表情和一双手抚琴的稚拙、憨态都表现得相当具体,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4、开荒牛:

这也是一件以写实手法出现的雕塑佳作。

是著名雕塑家潘鹤的作品,现陈列于深圳市政府广场。

作者以开荒牛的精神隐喻深圳开发、进取的奋斗精神,在塑造形体的方法上加强了牛的体量,设计了向前行进的动态,给人有一种奋发、拼搏的联想。

5、哥俩好:

这件作品时以竹根为材料。

作者巧妙的利用竹根的自然性,稍加雕琢既赋予了作品的艺术生命。

竹根的自然形态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但如何利用这些形状和自己要表现的主题联系起来却非常不易。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作者收下,竹的根须变成了哥俩的帽子,竹的根部用来塑造连部,竹的根节部分又用来表现围脖。

两个竹根的外形迥然不同,哥俩的形象也因之有异,帽子、围脖也各有其形,但通过这些共有的事物却表达了同一气候环境的真实感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巧妙的构思。

6、挑战:

这幅作品所表现的是一位伤残运动员。

作者用铸铜这种材料,以及其概括的手法表现了投掷时一个最有力的瞬间,这种由于动势所造成的重心偏离给人以强烈的动感。

然而这种动势的安排只能借助铸铜把车轮与底座紧紧的焊接才得以完成。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把简得不能再简得轮椅与强健的运动员的躯干放在一起,使人产生一种力量感。

7、家乡的河:

这件作品也是铸铜材料的。

作者的创作意图非常明确,表现的是一个夏日,一个女孩站在水边,手持一片石头,准备打水漂。

这是一个轻松自然的主题,反映了儿童闲暇时一种童趣的追求。

作者以朴素、自然的造型和单纯的表现意图,明确的袒露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以写实手法表现主题,易于使儿童接受,更贴近生活、贴近真实。

8、叔叔阿姨们:

这件雕塑作品以全新的艺术手法,以及洗炼的造型,表现了一个令人激动的主题。

作者对形体的概括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面部及五官全被省略,而小朋友身上的雨衣和雨鞋却非常突出的占有大面积的空间,这正是作者的本意,意在突出表现小朋友在雨中执勤的生动场面,高高扬起的话筒好像在传递出那稚嫩的声音,提醒人们注意交通安全,一道弯曲的栏杆,既是作品的依托,又明确了人物所处的道路环境可谓一举两得。

三、小结:

学生说说现代雕塑的材料有哪些,主要特点是什么?

课本上的作品你最喜欢哪件?

为什么?

学构图

2课时

造型表现

1、让学生了解构图的一般知识。

2、培养学生组织画面、安排画面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学生锻炼、概括的造型能力。

构图的组织与安排。

绘画工具

1、导入:

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位置。

一幅画如何安排好所表现物象的位置以及多种物象的组合关系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演示说明

中间太小中间太大偏上偏下偏左偏右

适中

偏左上角偏右上角偏左下角偏右下角太分散太紧凑

师:

任何一幅画面的构图都存在着这13种基本变化,只有大小适当,位置适中,聚散合理的才是比较完美的构图。

3、静物构图与风景构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它们都有一个表现主题,而且都要把主题物象安排在画面的重要位置上,使之突出、明确、大小、位置、比例适度。

不同点:

(1)静物是人为的在一定环境下摆放的物象组合,空间是有限的。

风景属大自然的造化,无边无界,空间是无限的。

(2)静物构图所考虑的是如何将有限空间中的物象合理的安排在画面之中,而风景则要在自然中选取所要表现对象,即取景。

(3)静物的大小、位置、聚散关系比较容易判断,因为它相对集中、独立,而风景是连绵不断的无限空间形态,且形态变化万千,层层叠叠,透视变化也比较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静物写生

四、小结:

表扬优秀作业

校园一角

1、通过校园风景写生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景物的近大远小规律。

2、通过写生进一步训练绘画构图能力,加强对构图的意识、方法和规律的认识。

3、培养深入观察、精心描绘的习惯,并在写生过程中学会提炼和取舍。

1、景物中的透视变化。

2、寻找有代表性的和有明显透视关系的角度组织构图。

今天是写生课,写生的对象是我们生活、学习了六年的母校。

我们对学校的每个角度、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对母校我们都有深厚的情感,

今天我们要用手中的画笔去表现出它的美。

2、新授:

选取角度,观察写生

蛋壳贴画

通过制作蛋壳装饰画,培养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利用“废弃物”创造新形象,创造生活的乐趣,达到心灵手巧、精神充实。

1、纹样的构思与设计。

2、蛋壳颜色间的搭配和蛋壳与底色的关系。

各种颜色的蛋壳、彩纸、胶、镊子

蛋壳的颜色有几种?

如果把蛋壳压碎了,放在不同颜色的纸上会出现不规则的纹理。

如果把这些不同颜色的蛋壳粘贴成一个物象,会构成一幅很美丽的平面装饰画。

3、作品赏析:

黑猫是空出来的底色,船、羊、小兔、房子等好像嵌上一样有立体感觉。

外形简练概括,特征很突出,每幅作品都能构成美而有趣、装饰味很强的画面。

4、蛋壳加工方法:

把各种颜色的鸡蛋、鸭蛋、鹌鹑蛋洗净,倒出内容。

再将蛋壳内膜轻轻撕掉,晾干存好待用。

5、蛋壳贴画的步骤:

(1)现在衬纸上用铅笔轻轻画出图案。

(2)把蛋壳用手指压碎,在纸上涂上胶水,用镊子夹蛋壳粘贴在卡纸上。

注意胶水涂一点粘一点蛋壳,不要涂得过多,以免胶水变干。

装饰人型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能力。

2、锻炼动手能力,学习装饰人型的基本技巧,充分利用“废弃物”,学习组合粘贴、色彩配置等手法。

1、人物的制作、装饰等一系列工艺技巧。

2、对“废弃物”的巧妙利用及独特的设计。

各种废弃物,彩纸、布头、剪刀、胶

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

2、赏析作品:

瞧,这些生动有趣的装饰人型,神态各异,第8页左上图那个穿着背带裤的小伙子,仰头大笑,一副得意潇洒的神气,旁边那位少女却低头害羞,似乎在说:

“别笑了,多难为情。

”右上图两个像在演小品的滑稽人,一个挺着胖胖的肚子,撅着厚嘴唇,眨着小眼睛,穿着大花袍子,十分可爱;

另一个正在演讲,激动的头发都竖了起来。

3、分析作品材料

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些有趣的人型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小结:

是用各种不同形状的瓶子做身体,蛋壳、药丸壳或乒乓球做头,配有各种布头、彩纸、毛线、糖纸进行装饰制作而成。

4、制作方法与步骤:

(1)构思

(2)组合

(3)装饰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粘贴壁挂

通过对壁挂作品的欣赏分析,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激发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壁挂,装点生活环境的兴趣,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壁挂制作中设计构思、制作方法等知识。

初步了解壁挂制作知识。

相应制作壁挂的用具、手工工具

壁挂是一种工艺品,用来装点墙壁,美化居室环境。

作品赏析:

(1)形式的多样化:

壁挂上的纹样可以是传统的,如虎头帽、胖娃娃、大金鱼;

也可以是现代的,向同学们喜爱的卡通形象、建筑造型、自然风光、英文字母,还有点、线、面、色块构成的抽象图案。

我们课本第10页右上图有一个壁挂是用各种抽象图案树、房屋、动物和对比鲜明的色块交错组成的画面,再配以各色毛线结成的穗子,新颖大方,效果很好。

壁挂的设计构思也很灵活自由,可以严格按照适合形造型的要求在一定的空间内合理布局。

使纹样和地子比例恰当,像课本上的虎头帽、小熊猫壁挂;

还可以让图案布满,在满中寻求虚实变化,课本中就有一件这样的壁挂,虽然图案是满的,但色彩处理巧妙。

浓重色调中的白色快,就使画面有了轻重急缓节奏变化。

壁挂的装饰还可以超过地子,如脸谱壁挂的大红胡子,还有一些串珠、圆珠、穗子、流苏等等,形式的多样化使壁挂具有多种风格。

(2)材料的多样化:

有草编、有毛线编织结扎,有硬纸穿编剪贴,有布料粘缝连缀,有木雕刻,有金属、塑料制作等,不同的材料使壁挂具有不同的质感和情调。

3、制作方法:

(1)考虑壁挂外形

(2)根据地子形状设计图案。

(3)在壁挂的周围或上下边设计装饰。

活动玩具

1、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2、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形象的设计要生动。

硬纸片、彩纸、细线、皮筋、、剪子、胶、一小截铁丝

在我省民间流行着很多非常有趣的活动玩具,如会翻筋斗的小猴,会摔跤的双人(又叫二鬼摔跤)等。

这些玩具巧妙的利用皮筋、竹弓的弹性,使形象活动起来,加上滑稽可爱的动作,不仅深得孩子们的欢迎,就是成年人也爱不释手。

讲解及示范:

(1)先用硬纸片卷两个圆筒,长约7公分,直径为2公分。

(2)将圆筒用彩纸封起来,上下用纸团塞住,并用彩纸糊实。

(3)将圆筒粘贴或彩画成两个人物形象。

(4)用较硬的卡纸剪出两个上臂和四个下肢。

(5)上臂是两个人物共同的,要用细铁丝穿在两个人物身上,细铁丝的两端弯个圈,使上臂能自如活动,又不会脱落。

(6)将四个下肢分别装在两个人物身上,连接方法和上臂一样。

(7)用一根细线,最好是尼龙线,从上臂中间穿过,线的一端栓个小铁丝钩,另一端栓一根皮筋。

(8)玩的时候,把玩具一端的铁丝钩挂在一个固定的物品上,另一端的皮筋拿在手中,靠皮筋的弹性一拉一放,就会使两个玩具人摔起跤来。

绘画日记

1、让学生学习用绘画的形式记录生活感受。

2、通过绘画日记的实践,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通过绘画日记的练习,提高学生绘画水平。

1、学习绘画日记的表现特点,要学会抓主要情节和主要感受。

2、绘画日记的绘制。

绘画用具

日记,一般指用文字形式,记录我们每天的生活内容或思想感受。

(1)日记的特点与表现形式

师问:

你见过用什么形式记日记?

一般人们都是用文字记日记。

但绘画的形式也可以记日记。

文字日记与绘画日记的各自特点是什么?

两种形式的目的是相同的,但文字形式的特点是易于表达心理感受,而绘画日记的特点是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更有趣味。

(2)绘画日记的组成部分。

由绘画部分和文字部分组成。

文字部分有日期、天气的记录和简洁的文字叙述。

绘画部分要抓主要情节。

(3)绘画日记的完成过程。

构思:

从一天中使你感受最深的、有意义的事情中选择素材、构思。

绘画与文字表现:

无论先构思文字还是先构思画面,具体安排时最好先从绘画开始,画面完成后,再根据构图需要写上文字。

也就是要让文字的位置安排服从于画面构图。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套色剪纸

了解剪纸的一般知识和中国民间剪纸的特点,并学习套色剪纸的制作方法,锻炼动手能力。

1、套色剪纸的制作过程。

2、剪纸的设计方法。

草稿纸、彩纸、剪刀、刻刀、胶、白纸、垫板

剪纸来自民间,它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作者多为劳动人民,内容题材也常常是周围的现实生活。

(1)剪纸分类:

单色剪纸、套色剪纸、分色剪纸、染色剪纸。

(2)剪纸的形象处理:

多用象征性手法来表现富足、吉祥、长寿等内容。

如:

用鲤鱼、荷花、胖娃娃表现“年年有余”。

用仙鹤、青松表现长寿等。

民间剪纸常被用来装饰窗户(即窗花),还有灯花、喜花、鞋花,民居装饰及其他民俗喜事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书籍装帧,贺卡设计等,也常采用剪纸的形式。

(3)介绍套色剪纸制作方法:

A、设计主体剪纸纹样,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选择容易表现物象特征的角度。

B、把单线稿变成双线稿。

留线:

以阳刻为主。

C、把设计好的剪纸双线稿放在深色纸上,用大头针别好。

D、剪刻,从内到外,先细后粗。

最后外轮廓,注意剪刻要准,不要走重刀,不要连角。

E、分别把所选的彩色纸放在剪刻好的主体剪纸下。

用铅笔轻轻勾出形状。

为了套色时严整,要稍稍大出勾线。

F、把剪好的各色彩纸按主体剪纸的形状和各部位置拼贴在白衬纸上,

J、把深颜色的主体剪纸套在上面,摆放合适后粘贴,完成。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春天里

1、通过回忆、感受、观察,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综合复习运用以前学过的美术知识,在画面上表现出春天的美好情景。

对人物活动、环境的观察、记忆与画面处理。

一、组织教学

回忆春天

春风暖暖地吹来,小河解冻,杨柳发芽,小草吐绿。

桃花、杏花、梨花、油菜花竞相开放,蜂儿、蝶儿、鸟儿呼朋引伴,上上下下飞着,人们穿着漂亮的春装、植树、做游戏、放风筝,春天显示着一派勃勃生机。

第二页有一幅放风筝的儿童画,先看到的是半空中大大的蜈蚣风筝、蝴蝶风筝、燕子风筝。

顺着风筝的引线,才看到地面上的孩子们,他们的姿态各异,有的背对着观众,把头高高仰起,两眼紧盯着空中的风筝。

有的侧身奔跑,为的是将风筝放飞,有的孩子在旁边观看。

这幅画的背景是春天的田野,有清清的池塘,绿绿的草地。

几座红色的房子,很好的表现了远处的村庄,在色彩的运用上,使用对比色,使画面显得清新明快,整幅画透着一股动人的春天的气息。

第二十一页中的《植树》一画,画面上的植树、树及小动物,都安排的很适当,作为主体的儿童画的大些,占画面中间位置,另一组儿童画的小一些,占左上角位置,这样有主有次、有远有近、有轻有重的布局,有疏密、远近的呼应关系,显得稳定、均衡。

3、创作方法:

(1)构图要饱满。

(2)人物刻画要准确。

(3)设色要鲜艳。

(4)注意表现出透视现象。

三、学生绘画,教师辅导

巧编织

1、使学生学习和了解编织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开阔学生美化生活环境的眼界,提高制作兴趣。

1、学会利用各种彩带或色彩纸条编织小型艺术品。

2、制作要精巧别致。

彩带、剪子、笔、胶带、尺子

编织是用条状物通过穿、插、折、接等技巧来制作各种实用品和艺术品的简易方法。

板书课题

编织技法(手袋):

(1)选不同的彩色纸,等分后切割成长条,并折两折。

(2)根据步骤图进行编织示范。

(3)注意粘接部位。

3、注意要点:

(1)纸条穿编顺序要对。

(2)编织时注意不同颜色纸条的搭配,考虑完成后的色彩效果。

(3)编织时注意纸条穿插要一个个紧靠,插入后稍加固定。

(4)注意紧密整齐。

有趣的纸工

1、培养学生纸造型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剪、刻、卷、折、粘的技能技巧。

2、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开发智力。

1、完成设计、剪刻、卷折、粘贴等制作技巧。

2、剪、折、卷、粘贴的准确与规范,造型要富于美感。

各种纸、笔、剪刀、胶

纸工,是一种新颖、活泼、简便的手工制作形式,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在设计过程中讲求合理性和视觉上的节奏变化,充满情趣。

(1)板书课题

(2)欣赏课本作品

(3)鱼吊挂的制作过程

A、用长方形绿色纸对折两次。

B、用铅笔轻轻画出半个鱼的纹样。

C、剪刻后展开即成一条鱼形,可做多个。

D、做挂链,进行穿挂。

(4)小兔制作过程

A、用长方形纸卷成圆筒形后粘合用来做兔头。

B、剪两片呈长圆形的纸,稍卷后粘在筒形上方两侧,用来做耳朵。

C、剪两块纸或挖两个圆孔用来做兔眼。

D、卷一小圆卷做鼻子。

E、剪一长条纸,用来剪制成胡须。

F、剪一长方形纸与圆筒下部粘接做兔的身体。

G、剪一小纸块做兔的尾巴。

1、挂的时候,画鱼时鱼腹部不要画在折叠纸的纸边方向。

2、粘贴部位要干净、整洁。

寓言、童话配画

1、通过为寓言、童话配画,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2、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对构图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1、深刻理解寓言童话的含义,并能在画面上充分体现这些内容及主题。

2、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学会为寓言、童话配画的方法步骤。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得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我们进行思想教育。

我们今天就来为寓言和童话配画。

《狼和小羊》画面上无辜的小羊是那样的可怜无助,从它那下垂的眼睛,呆立的样子,可以看出它是那么善良,多么怯弱。

而那只凶恶的大灰狼,瞪着眼睛,恨不得把小羊一口吞下去。

小作者运用了装饰的手法,画面安排得很丰富、生动。

《守株待兔》是一个大家很熟悉的寓言,小作者把待兔者懒洋洋的样子画了出来,用色大胆、鲜艳,整幅画很醒目,主题非常突出。

《亡羊补牢》这幅画人物造型很稚拙,两只狼也画得很生动,用笔大胆,颜色配置的适当。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一篇有名的童话,描写了一个小女孩在圣诞之夜冻死在街头的悲惨遭遇。

为这篇童话配画的小朋友,同画面上的小女孩一样是那样盼望在圣诞节的夜晚小女孩能拥有一颗美丽的圣诞树,她把圣诞树画得大大的,上面挂满了礼物,在火柴光里,是小女孩的梦幻和希望。

这幅画突出了主题也表达了孩子的心愿。

《渔夫和金鱼》这篇优美的童话描写了善良的金鱼和憨厚老实的渔夫的故事,鞭挞了贪婪狠心的老太婆。

画面上有对话的渔夫和金鱼。

天上的云彩和海水几乎连成一片,远远的能看到城市的一角。

为了画面效果更响亮,小作者用蜡笔画水纹,再用水彩涂色,线条流畅,色彩生动,表现得很有情趣。

3、配画步骤:

(1)用铅笔轻轻的构图,安排要表现形象的位置,突出情节。

(2)把形象画具体,注意动态、表情、相互间的呼应关系。

检查主题是否突出。

(3)用深色彩笔定稿,并细致刻画。

(4)涂色。

留给母校的画

综合探索

1、通过本课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事物的能力。

2、运用学过的美术知识和技法,表现身边的生活。

创作内容、构图安排、画面绘制。

本节课是一节创作课,我们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各种美术知识和方法来表现我们身边的生活。

内容也不会限制,可以是学校生活也可以是家庭生活,也可以是社会生活。

我们要从生活中选取具有典型性,较鲜明的主题。

作品赏析

《农家小院》是一幅版画。

画面上是一处幽静的农家院落,简朴的房舍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门前有一盘石磨和一池碧水,几只戏水的白鹅为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几分动感。

整幅画呈现出一种朴素、自然的情调,很耐人寻味。

《秋叶》是一幅版画,画面上三个小朋友在树林里捡落叶,秋天的树叶,有的金黄,有的紫红,随着秋风飘飘洒洒的落下来。

这些叶子无论从外形和颜色上都是非常吸引孩子们,于是他们忙不迭的捡起来,收藏起这美丽的落叶,就是珍藏起一个金色的秋天。

这幅画构图饱满,色彩浓重艳丽,是一幅非常生动的儿童画。

《赛车手》表现的是学生们正在进行自行车比赛,只见他们一个个俯下身子,紧握车把,用力蹬车,使人感到这些车子正在飞快的前进,小作者着重刻画了运动员的动态和神情,表现出一种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这幅画着色爆满,对比强烈,很好的突出了画中的人物。

《喂鸡》是一幅民间剪纸,画面上一个女孩子正在喂鸡,两只大花鸡带着一群小鸡围在女孩身边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