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3275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德经 第九章Word格式.docx

用则分三:

三权分治。

一化为三,道法化为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的立法、执法(依法行政)、司法三权;

三合为一,各自独立互相制衡的立法权、执法权、司法权合一道法,尊道崇法,道法至上;

用则分三,三权分立,立法权、执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互相制衡;

本则常一,本质是大一统:

道统大治大一统。

】人所厌恶的孤、寡、不穀(不善),而帝王却用来谦称自己。

因此对于事物而言,有时损害它反而增益了它,有时增益它反而损害了它。

圣人所训教的,我也训教之:

凶暴不法的妄徒失道丧德,暴戾恣睢,为非作歹,其自取灭亡。

我将以之作为训教的开始。

注释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道在物理学上称作场,道(场)不可感官感知,可称无,无在数学上为0;

道是唯一的本元(元炁,本原,始基),为一。

道是本元(元炁、始基),本元(元炁)孕育相反相成的阴阳二炁,阴阳二炁相互作用、相互交融产生了融合了阴阳二气的三,融合了阴阳二气的三派生万物,万物是负阴抱阳的阴阳对立统一体,冲和之炁协和之使其和谐。

和:

协调,关系好,均衡;

协和;

和合;

和谐。

协和:

和睦,融洽,协同,和合;

使协调融洽。

和合,就词义本身而言,“和”,指和谐、和平、祥和;

“合”是结合、合作、融合。

和谐:

和睦协调;

使和睦协调;

谓配合得匀称、适当、协调;

和解;

和好相处;

做动词时,一般用于指不合规格,违反规则,而被处理掉了。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它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

道教把“道性”当做宇宙本体作为某种抽象的本质来看,这属于道家的独创,早期道家把道确定为万物的最高规定性,已经具备了这种抽象力。

道教中有“一炁化三清”之说,三清是道教哲理“三一”的象征。

一化为三,三即是一,三清尊神就是“道”的人格神化。

“炁”,音qì

,是中国哲学、道教和中医学中常见的概念。

“炁”是一种形而上的神秘能量,不同于“气”。

我国古人对炁功本质及其概念的认识,原本是记载很清楚的。

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首篇中,就提出“调整心神”的要旨。

之后诸多古圣先贤留下了经典著作,都是强调这一活动是以自我“调神练意”来进行。

人是精微之炁组成的,一个健康的人,他体内的炁,不断地作升降出入运动;

一个有病的人,体内的炁,运动失常,人有意的用炁、意念、力量调动、调整、强迫体内之炁作升降出入运动,使身体恢复健康、使体内炁不断地升华的医学是《炁功医学》。

《炁功医学》发展了《黄帝内经》等中医学理论。

古代的养生家认为,“炁”和“气“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通俗的讲,“炁”就是人体最初的先天能源,而“气”则是指通过后天的呼吸以及饮食所产生的能量。

在炁功修炼学而言,“炁”,分为“先天之炁”与“后天之气”两种。

先天之炁,即为内炁,亦为元精。

后天之气,乃为呼吸之气。

真功正法修炼所用,为前一种。

“先天之炁”,指先天一炁,又称为先天真一之炁。

是指在天地产生之先,混沌未开、阴阳末判之时,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的原始之炁,称为先天一炁。

人在下生之时,此炁即由天地之间降为人身。

欲求长生,须保此炁。

真宗“炁功”是以练心养神、益智强身、増智开慧、返朴归真、天人合一为本。

光比划动作,仅限形体,那就是做体操和舞蹈没有区别。

练炁功必须具备“修心养性”功课,这对修炼人来说,比练形体重要。

道教文始派内丹修炼,关尹真人在《文始真经》丹法要旨中这样教导修炼者:

本派功法以虚无为本,以养性为宗,为丹法中最上一乘。

修炼下手即以最上一层炼神还虚做起,主张修一己“真阳之炁”,以接天地真阳之炁;

盗天地虚无之机,以补我神炁之真机。

教人无所有,无所为,无所执,虚之极而无极,从而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内不见我,外不见人,一无所见,则我通天地,天地通我,我与天地,似契似离,同于大通,“浑人我,同天地”。

这是此派丹法的最高境界,为出神入化,通向大道之仙径。

该派只主张以神御炁,不讲求精炼炁,更不讲火候药物,因而是一种直指大道的顿修法。

气功(炁功)是一种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气功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

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

而静功是指身体不动,只靠意识、呼吸的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

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

宗教中,道教的道士常会练习导引、内丹术气功。

如今“气功”一词命名泛指“后天之气”,所练功法都是“以强调呼吸为特征的”。

具体解析:

这种功法,强调习练人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刻意地用意识,指挥着鼻吸或口呼的深和浅、次数、及对身体内外、翻转、运使、导引、暗示等等,用呼吸和动作招式这一念头取代其它杂念。

这种局限人心自由,不自然,不自如,身心被教条束缚死的功法,皆称谓“有为法”。

气功锻炼主要是通过后天的呼吸等方法来接通先天的“炁”,从而达到养生健身、延年益寿的效果。

一般而言,气功可分两种,即养气与炼气。

养气就是道家静坐功夫,把气运在丹田,使之凝聚不散,不让身外景物诱导而外泄。

炼气乃以运行为主。

如拳术家在练拳时要用臂力,就把气运到臂上;

用腰力,就把气运到腰上;

假如四肢百胲都用力时,就把气运到全身。

“元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

西历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

基因(遗传因子)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部分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HIV的遗传物质是RNA)。

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

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

环境和遗传的互相依赖,演绎着生命的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

生物体的生、长、衰、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

它也是决定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

因此,基因具有双重属性:

物质性(存在方式)和信息性(根本属性),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密码。

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也通过突变改变这自身的缔合特性,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通过复制、转录、表达,完成生命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

生物体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

基因表达过程中,通过基因选择性表达,开放某些基因,关闭某些基因,导致细胞的分化,形成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

受精卵发育为新个体,是受一系列基因调控的,这些基因在发育过程中,按照时间、空间顺序启动和关闭,互相协调,对胚胎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进行调节。

受精卵发育初期,以2的倍数方式分裂,2º

=1,2¹

=2,2²

=4,2³

=8......受精卵经过几次分裂后形成一团胚胎细胞即桑椹胚。

这团胚胎细胞进而排列组成为中空的囊胚,这是原始的单胚层时期。

囊胚壁经过扩展、凹陷、内褶等运动,形成了具有两层或三层胚层结构的胚胎,这就是原肠胚或神经胚。

此时在胚胎表面的细胞层是外胚层,陷入里面的是内胚层,夹在这两层之间的是中胚层。

胚层的建立为个体发生的格局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由它们发育分化成胚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并依靠神经系统构成统一的有机体。

由两个胚层发育成的个体称为双胚层动物,由3个胚层发育成的个体称为三胚层动物。

伏羲先天太极八卦图:

混沌而无极,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

伏羲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

卦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哲学概念,是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所谓“无极生有极,有极是太极,太极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

王经石《太极图谱解析》中说;

“先天八卦是伏羲所创,太极图仍是伏羲氏所创。

”因为《易经》说;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是先有太极之理,后产生的先天八卦符号。

因此太极图和八卦同出伏羲之手,史称“伏羲先天八卦图”。

太极八卦图,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圆圈,里外是一样的,形同虚设,但当人给出了一个概念后,就变成了真正的界线。

开始的时候圈内是混然一体,不分黑白以及中间那条线,人为的将这个概念表现为三种形式,白的为阳,黑的为阴,那条线是黑白统一体,最终归属黑白。

合在一起的长爻为阳(代表白的),断开为两截的为阴(代表黑的)。

中间那条线,当所处位置处画一条东西向的水平线,黑白哪部分多,这条S线在那个位置就属于那个多的部分。

 阴阳二爻产生后,开始进行组合,得四象,但却是混沌的,不能解析所有事物,再组合一次,得八卦,每一卦都有三爻,表现为三种形式,正好遵守了规律。

这就是太极八卦的来源。

伏羲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伏羲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之一就是始画八卦。

八卦可以推演出许多事物的变化,预卜事物的发展。

八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宇宙间的一个高级“信息库”。

早在西历17世纪,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兹创立“中国学院”,研究八卦,并根据八卦的“两仪,四象,八卦,十六,三十二,六十四卦”,发明了二进位记数和当地欧洲先进的计算机。

八卦中包含的“二进法”,现在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及电子学中。

西历1984年,一位欧洲科学家在谈到八卦的易理被现代广泛应用时,叹为“至为可惊”。

当时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兹从他的传教士朋友鲍威特寄给他的拉丁文译本《易经》中,读到了八卦的组成结构,惊奇地发现其基本素数(0)和

(1),即《易经》的阴爻和阳爻,其进位制就是二进制,并认为这是世界上数学进制中最先进的。

八卦是由八个符号组构成的占卜系统,而这些符号分为连续的与间断的横线两种。

这两个后来被称为“阴”、“阳”的符号,在莱布尼茨眼中,就是他的二进制的中国翻版。

八卦图即为表示八卦方位的图形符号,表示以二进制为计算原理的八个数字。

传统的通用计算机,其理论模型是通用图灵机;

通用的量子计算机,其理论模型是用量子力学规律重新诠释的通用图灵机。

量子力学态叠加原理使得量子信息单元的状态可以处于多种可能性的叠加状态,从而导致量子信息处理从效率上相比于经典信息处理具有更大潜力。

半导体的晶体管永远只能表示1和0两种状态,但是量子是可以处以叠加态的,所以一个量子不仅能表示0或1,还可以表示0和1的叠加!

他能同时记录0和1,而不像传统计算机只能记录0或1。

这个被称为“量子比特”。

普通计算机中的2位寄存器在某一时间仅能存储4个二进制数(00、01、10、11)中的一个,而量子计算机中的2位量子位(qubit)寄存器可同时存储这四种状态的叠加状态。

随着量子比特数目的增加,对于n个量子比特而言,量子信息可以处于2种可能状态的叠加,配合量子力学演化的并行性,可以展现比传统计算机更快的处理速度。

量子位(qubit)是量子计算的理论基石。

在常规计算机中,信息单元用二进制的1个位来表示,它不是处于“0”态就是处于“1”态.在二进制量子计算机中,信息单元称为量子位,它除了处于“0”态或“1”态外,还可处于叠加态(superposedstate)。

叠加态是“0”态和“1”态的任意线性叠加,它既可以是“0”态又可以是“1”态,“0”态和“1”态各以一定的概率同时存在.通过测量或与其它物体发生相互作用而呈现出“0”态或“1”态。

八卦符号通常与太极图搭配出现,代表中国传统信仰的终极真理——“道”。

太极图形象生动的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法则。

对立统一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老子所著述的《道德经》继承发扬了这一思想。

辩证统一,也叫对立统一,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既要看到事物共性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对立的一面,即要以坚持全面发展的高度为前提,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以实现两者和谐发展之目的。

这一词在哲学中出现频率极高。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辩证统一的。

对立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关系;

统一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为前提。

所以,老子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倾也,音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随也,恆也。

”【世人都清楚了美之所以为美的原因,就已经存在了与之相对立的恶;

世人都清楚了善之所以是善,就已经存在了与之相对立的“不善”。

有无相互转生,难易相互转化,长短相互对照,高下相互反转,音声相互和谐,前后相互伴随,遵循对立统一法则。

】《老子》认为,事物之间从现象、部分、局部上看是对立的,而本质、整体、大局上是统一。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殆,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因此,圣人遵循规律依法为政处事,实行守道依法的政教,万物并作而不殆,生养万物而不妄自占有,为人民服务而不恃功岸忽,功成事遂了而不居功自傲。

因为没有居功自傲故步自封,所以长久不衰。

】世上不存在没有对立面的事物,因为任何客观存在在它诞生的同时也诞生了它的矛盾对立面,二种对立的存在在从属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发展中互为消长,一方的发达,是另一方的衰亡。

矛盾对立的双方,不但表现为相互对立,还最终会趋向于统一,这种变化源自于它们互相依存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所以的辩证统一的。

包括了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相互依存。

相互排斥体现的是斗争的一面,相互依存体现的是统一的一面。

所以说,辩证统一是指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既要看到事物的统一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对立一面,即要坚持全面的发展的运动的观点。

例如在经济与环境保护中,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给环境保护带来了障碍,环境保护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所以两者是对立的关系。

另外,在一定的条件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可以实现和谐发展,相互促进的。

经济发展要遵循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不可以先污染后治理,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朝着良性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也相互斗争,相互制约。

所以说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例如,在经济与环境保护中,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给环境保护带来了障碍,环境保护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所以两者是对立的关系;

另外,在一定的条件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可以实现和谐发展,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要遵循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不可以先污染后治理,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朝着良性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辩证统一即矛盾统一。

比如说警察和小偷,警察抓小偷,小偷躲警察,两者是互相矛盾的。

但是,如果小偷没有了,警察也就失去了意义,也要随之消失,这又是统一。

比如:

矛盾双方(设为甲、乙方)是对立统一的,那么甲方和乙方必然有区别和联系。

但是甲方与第三方事物丙也有区别,也有可能联系;

但不一定双方就对立和统一。

对立统一是指事物的两个方面,比如硬币的正反面,他们互相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二者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统一,又如东与西,南与北,失去任何一方,另一方便没有存在的意义。

在《道德经》第十一章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用自然数替换则表示为0生1,1生2,2生3。

而0与1皆代表道。

0和1反映在伏羲八卦上则指阴爻或阳爻。

若令阴爻“--”表示0,则阳爻“_"

表示1;

若令阴爻"

--"

表示1,则阳爻"

—”表示0。

其运算原理相同(都为二进制),结果相同。

一般习惯上令阳爻“_"

为1,阴爻为0。

道生一对应着卦图的“太极八卦图,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圆圈,里外是一样的,形同虚设,但当人给出了一个概念后,就变成了真正的界线。

”一生二对应着卦图的“阴阳二爻产生后,开始进行组合,得四象,但却是混沌的,不能解析所有事物。

”二生三用卦图表示即为“四象是混沌的,不能解析所有事物,再组合一次,得八卦,每一卦都有三爻,表现为三种形式,正好遵守了规律。

”三生万物对应着卦图的“八卦可以推演出许多事物的变化,预卜事物的发展。

”“万物负阴而抱阳”形象生动的描述了对立统一法则,反映了万物皆为矛盾对立统一体,“冲气以为和”的和意味着生,失和意味着死。

对立统一法则是辩证法的核心,在西方是由黑格尔指出,马克思哲学加以继承,后来又传回中国。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语句中的“生”具有“生殖功能”和“监护功能”,进而引申出“统治管理功能”。

道生养化育万物,具有繁殖功能和监护功能。

用则分三,三权分立,立法权、执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互相制衡;

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

最早提出三权分立的人物是法国三大启蒙思想家中的孟德斯鸠,最早实现三权分立的是美国。

三权分立即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

将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权利分别赋予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以达到权力的平衡与制约,防止暴君政体。

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的典型国家。

美国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国总统;

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的下级法院。

根据三种权力相互制衡的原则,美国宪法还规定,国会有权要求总统条陈政策以备审议,批准总统对外缔结的条约,建议和批准总统对其所属行政官员的任命,通过弹劾案撤换总统,有权建议和批准总统对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的任命,宣告惩治叛国罪,弹劾审判最高法院法官;

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拥有有限的否决权,副总统兼任参议院议长,总统还拥有特赦权、对最高法院法官的提名和任命权;

最高法院法官在总统因弹劾案受审时担任审判庭主席。

此外,根据惯例,最高法院有权解释法律,宣布国会制定的法律违宪无效。

秦朝中央官制

(1)主要官职

①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③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④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2)特点

①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3)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隋代以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的正副长官为宰相,但三省的职责分工和运行机制并未明确。

杨坚废九品官人法,恢复了汉朝的察举制,命令各州每年推举三个文章华美、有才能的人,到中央受官;

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

三师、三公只是一种荣誉虚衔。

掌握政权的是五省,即内侍省、秘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和尚书省。

杨坚篡夺了外孙的江山,杨坚父子并不信任群臣。

唐太宗言之:

“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

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

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

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顺而已。

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

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

”因令诸司,若诏敕颁下有未稳便者,必须执奏,不得顺旨便即施行,务尽臣下之意。

”"

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

其秉国钧者惟内史、纳言,而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

这说明,初期的三省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很大的伸缩性。

三省虽同时参加运转,但轴心却在"

尚书都省"

,国家大政"

总归于台阁"

,门下、内史省的长官只能作为"

参掌朝政"

的辅助。

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三省分职,是在唐代才确立的。

"

唐制:

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付门下。

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这是正常的三省运行机制。

同时还规定三省长官对较重大的事务共同议政于门下省的政事堂,说明三省的职权应是密切协调的。

如果在实际过程中发生分歧异议,皇帝就成为当然的最高裁定者。

如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初,陈叔达为侍中,房玄龄为中书令,萧瑀、封德彝为尚书左右仆射,他们都身居相位,共议政事,然而"

议事已定,德彝数反于上前,由是有隙。

时房玄龄、杜如晦新用事,皆疏瑀而亲德彝,瑀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会瑀与陈叔达忿争于上前,瑀、叔达皆坐不敬,免官"

此后,李世民下旨:

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

可见,在三省分权的情况下,皇帝仍然对这些大臣不放心,而加派谏官驻阁监督伺察。

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

,以防止各部门在工作中出现任何偏失或擅权。

万物负阴而抱阳:

指万物是矛盾对立统一体,如伏羲八卦图所示,阴阳指相互对立的矛盾。

”意思是:

“世人都清楚了美之所以为美,就已经存在了与之相对立的恶;

有无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