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3536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g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8.前三次的反围剿斗争中,红一方面军在(D)的指挥下,实行“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等战术,连续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围剿。

A.贺龙叶挺B.周恩来朱德

C.朱德刘伯承D.毛泽东朱德

9.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形式上完成统一的标志(B)

A.宁汉合流B.东北易帜C.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国民大会召开

10.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B

A.鲁迅的《狂人日记》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11.1929年4月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一个原则性纠正是(B)

A.改土地归工农民主政府所有为归农民自己所有

B.改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C.改按人口平分土地为按劳动力分配土地

D.改“抽多补少”为“抽肥补瘦”

12.官僚资本开始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是在(C)

A.洋务运动期间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13.下列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B.北洋军阀控制各省政权

C.思想文化一度繁荣D.北京政府更替频繁

14.孙中山晚年强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历史背景是B

①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②列强在华享有各种特权③北洋政府名曰“共和”实为专制④中国处于割据混战局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B)

A.湖北军政府成立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清帝退位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16.大革命中哪一城市的工人阶级接连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D)

A天津B武汉C广州D上海

17.为了让对方支持他复辟帝制,袁世凯与哪个国家签定严重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D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

18.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B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B.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C.十月革命的影响D.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19.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A

A.彻底否定封建土地制度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强调反对民族国内压迫D.号召反对帝国主义

20.

21.1953年向中共中央提出《资本主义工业中公私关系问题》调查报告的是

A.李维汉B.陈云C.彭德怀D.邓子恢

答案A

22.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A.归农民所有B.归乡镇所有C.归集体所有D.归国家所有

23.从国民党方面来说,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A.国民党打内战,不合民意,不合潮流B.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开始崩溃

C.国民党军队自身的腐败D.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高涨

24.最早成立的自治区是

A.内蒙古B.新疆C.宁夏D.广西

25.毛泽东告诫全党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是在

A.七届二中B.七大C.六届四中D.六届六中

26.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完全胜利的战争是(D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27.1937年8月,中国同(C)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A美国B英国C苏联D加拿大

28.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震惊世界的大屠杀,被杀害的中国人达(C)余万

A10B20C30D40

29.1940年5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自忠在一次会战中与日寇奋战九昼夜,壮烈殉国,周恩来称他为“全国军人楷模”。

这场会战是(D)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枣宜会战

30.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A.国共两党的矛盾B.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C.国内阶级矛盾D.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答案B

31.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突出表现在(.D)

A.中国战场最广大

B.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

C.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

D.中国战场对日本法西斯的牵制

32.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B)选举江泽民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A.三中全会

B.四中全会

C.五中全会

D.六中全会

33.根据邓小平关于要建立退休制度的请求,党的十三届(C)接受了邓小平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并决定由江泽民任中央军委主席。

34.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共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C)。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35.“文革”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重新起动,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B)。

A.直接选举农村基层干部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C.取消人民公社

D.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

36.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是在(B)。

A.1964年10月

B.1967年6月

C.1970年1月

D.1970年4月

37.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C)。

A.美国乒乓球队首次访问中国

B.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C.《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订

D.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38.造成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D)。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苏联撕毁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C.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D.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39.中山舰事件发生后,中国共产党被迫退出(D)

A.国民党

B.国民革命军

C.国民革命军第一军

D.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40.在武昌起义前同盟会发动的一次影响很大的起义是(A)

A.保路运动

B.镇南关起义

C.安庆绍兴起义

D.黄花岗起义

4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D)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C.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2.抗日战争中,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A)余人伤亡在中国战场。

A.150万

B.200万

C.100万

D.250万

43.确立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个根本原则是在(B)

A.古田会议

B.三湾改编

C.《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D.《战争和战略问题》

4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存在斗争的根本原因是(D)

A.阶级矛盾有时上升为主要矛盾

B.两党对日本侵略的认识程度不同

C.国民党是出于舆论压力被迫与共产党合作

D.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45.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B)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

46.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

A.二次革命的失败B.护国运动的失败C.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答案】D

47.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A)

A.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B.大举围攻东北解放区

C.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D.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

4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是(C)

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

C.公私合营D.经销代销

49.1920年8月,陈独秀等领导建立的中国最早的地方共产党组织是(B)

A.北京共产主义小组B.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C.武汉共产主义小组D.广州共产主义小组

50.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的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是(C)

A.职工运动委员会B.中华全国总工会

C.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D.省港罢工委员会

51.揭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序幕的会议是(A)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52.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C)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D.卢沟桥事变

53.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是(A)

A.中国农民阶级

B.中国资产阶级

C.中国工人阶级

D.中国小资产阶级

二、多项选择题

54.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的影响(ABCD)。

A.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

B.促进了封建经济的解体

C.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

D.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55.洋务民用企业有(ABD)。

A.开平矿务局

B.上海机器织布局

D.天津电报局

56.卷入天京事变的太平天国领导人有(ABD)。

A.东王杨秀清

B.北王韦昌辉

C.干王洪仁玕

D.翼王石达开

57.晚清时期,曾割占过我国领土的国家有(ACD)。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58.巴黎和会中国外交代表团提出的要求包括(ABCD)。

A.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B.废除旧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C.收回大战期间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D.取消袁世凯与日本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E.拒签和约

59.孙中山同意辞职,但向袁世凯提出的条件是BCE

A、实行共和B、以南京为首都C、在南京就职D、支持国民党E、遵守临时约法

60.清政府实施新政,在文化教育方面也采取了系列措施,主要内容包括(ABC)

A.废除科举B.设立学堂C.奖励留学D.禁止缠足E.修改刑律

61.五四运动中北洋政府罢免的亲日派官僚是(ACD)

A.曹汝霖

B.段祺瑞

C.章宗祥

D.陆宗舆

E.黎元洪

62.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其中民主的含义有AB

A。

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

B。

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相对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C。

与封建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

D。

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63.下列属于对中共一大内容的描述不正确的有(AC)

A.陈独秀作为代表出席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B.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C.大会确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D.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64.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ACD)

A.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B.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C.维护农民基本利益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65.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是(ABCDE)

A.抗战的领导不同

B.抗战路线不同

C.作战方式不同

D.战略地位不同

E.战场范围不同

66.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

A.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B.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答案AD

67.下列名单中被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有

A、宋庆龄B、李济深C、张澜D、黄炎培

答案ABC

A.23.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的突出贡献主要有()

B.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B.领导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领导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D.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ABCD

68.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有

A.和平B.民主C.团结D.统一

69.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两个基本特点是(BC)

A实行人民战争

B主要斗争形势是长期的革命战争

C进攻的主要方向是先去农村,后占城市

D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E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70.毛泽东从1928年到1930年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主要文章是(ABC)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71.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阶段,领导土地革命的阶级路线是(ABCD)

A.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

B.联合中农、限制富农

C.保护中小工商业者

D.消灭地主阶级

72.1935年12月至1937年夏,毛泽东的重要著作有:

(ABCD)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B.《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C.《矛盾论》D.《实践论》

7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党和人民实现了若干重要转变,即(ABC)0)。

A.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发展经济为中心

B.从固守成规到各方面的改革

C.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D.从“两个凡是”到否定一些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7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DC)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解析: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

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75.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的根本政治制度B.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C.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76.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B.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C.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D.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答案ACD

77.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不当头

78.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形式有

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D、公私合营

79.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是(ABCD)。

A.调整

B.巩固

C.充实

D.提高

80.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有()

A.兴办军民用企业

B.建立新式海军

C.创办新式学堂

D.派遣留学生

【答案】ABCD

81.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投靠帝国主义的表现为()

A.出卖路权、矿权,大肆借款,并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

B.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使列强控制和监督中国财政

C.基本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

D.以各种手段兼并土地,对农民征收苛捐杂税

8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BD)

A.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B.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C.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D.缺乏对外国列强的清醒认识

83.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进行的重大战役包括(ABCD)

A.淞沪会战B.忻口会战

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84.洋务运动时期,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的介绍外国变法经验教训的书籍是()

A.《日本变政考》

B.《俄彼得变政记》

C.《波兰分灭记》

D.《欧游心影录》

【答案】ABC

8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包括(ABC)

A.农村村民委员会B.城市居民委员会

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D.学校学生联合会

 

三、判断题

86.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87.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的形式有官办、官督商办(采用最多的形式)、官商合办。

88.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89.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

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90.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总结反“磨擦”斗争的经验,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91.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与当时国民党当局采取的不抵抗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

92.国民政府的统治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的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上有本质区别的。

×

93.下列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的是晋绥干部会议。

9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了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95.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本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96.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建议两岸结束军事对峙状态。

(√)

97.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是伟大的科学构想。

98.1932年3月,日本在其侵占的中国东北地区建立傀儡政权(A)A.伪满洲国

B.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C.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D.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1932年3月1日,制造了伪满洲国的傀儡政权,成为殖民统治的工具。

99.引发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D)A.袁世凯复辟帝制B.中共“三大”的召开C.五卅惨案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919年1月18

日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会议对中国代表团的合理要求不予理睬,反而将德国在山东获得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100.多层次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