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专用版中考化学一练通第一部分中考考点扫描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六常见的酸和碱.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399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专用版中考化学一练通第一部分中考考点扫描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六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专用版中考化学一练通第一部分中考考点扫描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六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专用版中考化学一练通第一部分中考考点扫描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六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陕西专用版中考化学一练通第一部分中考考点扫描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六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陕西专用版中考化学一练通第一部分中考考点扫描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六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陕西专用版中考化学一练通第一部分中考考点扫描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六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陕西专用版中考化学一练通第一部分中考考点扫描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六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陕西专用版中考化学一练通第一部分中考考点扫描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六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陕西专用版中考化学一练通第一部分中考考点扫描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六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陕西专用版中考化学一练通第一部分中考考点扫描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六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陕西专用版中考化学一练通第一部分中考考点扫描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六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陕西专用版中考化学一练通第一部分中考考点扫描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六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专用版中考化学一练通第一部分中考考点扫描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六常见的酸和碱.docx

《陕西专用版中考化学一练通第一部分中考考点扫描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六常见的酸和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专用版中考化学一练通第一部分中考考点扫描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六常见的酸和碱.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专用版中考化学一练通第一部分中考考点扫描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六常见的酸和碱.docx

陕西专用版中考化学一练通第一部分中考考点扫描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六常见的酸和碱

专题六常见的酸和碱

命题点1常见的酸

命题解读:

此考点是陕西中考的必考点,常与碱、盐的知识综合考查。

选择题中侧重考查酸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的图像问题,浓酸的特性,特别是浓硫酸的正确稀释方法、滴在皮肤上的处理方法。

填空及简答题中考查与酸反应的有关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H+或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1.(2017·陕西,15题,2分)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

2.(2014·陕西,20题,5分)某班同学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做了五组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

(1)A组试管中都产生H2。

若要制得较纯的H2,选稀硫酸而不选盐酸的原因是。

(2)B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该现象是。

(3)写出C组任一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上述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填序号)。

即时训练

1.

(1)向一只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浓硫酸,总质量为m1;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总质量为m2,那么m1(填“>”“=”或“<”)m2。

(2)如图所示,将水滴入装有浓硫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和木板用熔化的石蜡粘在一起),观察到液滴四溅。

据此分析,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

B.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C.浓硫酸充分溶于水后,提起锥形瓶,木板会脱离锥形瓶

命题点2常见的碱

命题解读:

此考点是陕西中考的必考点。

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常在选择题中判断正误或填空题中出现;盐与碱的反应常考查实验现象,生成特征颜色的沉淀;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常设计不同装置,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生石灰、熟石灰及烧碱的变质问题常以探究题的形式来考查。

3.[2011·陕西,21(4)题,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几个重要的对比实验。

(4)实验4中,对比两支试管内液面高低的不同,可说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2013·陕西,18题,3分)许多化学反应都伴随着明显的现象,但也有一些观察不到明显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的明显现象是。

(2)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

为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向一盛满CO2气体的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迅速塞紧橡皮塞(胶塞中插有一个下端系小气球的玻璃管)。

然后振荡锥形瓶,会观察到小气球逐渐胀大,其主要原因是。

(3)盐酸与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也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前,应先向NaOH溶液中滴入少许。

5.(2018·陕西,22题,7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及步骤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Ⅰ.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A中的锥形瓶。

Ⅱ.打开K1,观察到C中部分红色溶液沿导管倒吸入A中,片刻后回流停止。

Ⅲ.打开K2,观察到B中溶液倒吸入A、C中,液面稳定后观察到A中溶液仍为红色,C中溶液变为无色。

同学们对相关问题分组展开如下探究。

探究环节

甲组的探究

乙组的探究

【提出问题】

A中使酚酞变为红色的物质是什么?

C中溶液为什么变成无色?

【做出猜想】

猜想一:

Na2CO3

猜想二:

Na2CO3和NaOH

猜想一:

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猜想二:

溶液中的NaOH反应完了

【实验验证】

小鹏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若观察到,证明猜想二成立。

小丽认为用Ba(OH)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取少量C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又变为红色,证明猜想一不成立。

(2)用pH试纸测定C中溶液的酸碱度,若pH7,证明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

(1)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证明了NaOH能与稀盐酸、CO2发生反应;A中溶液里一定还存在NaCl。

写出NaOH与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步骤】Ⅱ中的现象(填“能”或“不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

即时训练

2.为验证Ba(OH)2的化学性质做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1)实验一中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2)实验二、三验证了Ba(OH)2能和某些(填物质类别)发生化学反应。

(3)实验四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将上述实验后四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溶液A。

取一定量溶液A,加入少量Ba(OH)2溶液,振荡后只得到无色溶液。

综上分析,溶液A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

命题点3酸碱指示剂

命题解读:

此考点是陕西中考的常见考点,一是在选择题中判断生活中常见溶液的酸碱性,二是在填空题中考查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及操作,借助指示剂设计实验探究中和反应的发生条件等。

6.[2011·陕西,16

(2)题,1分]Ⅱ.食品的安全、粮食的生产是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

(2)农作物生长对土壤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常用测定土壤的酸碱度。

命题点4中和反应

命题解读:

此考点是陕西中考的必考点。

一是考查中和反应过程中pH变化的图像问题,在选择题或计算题中学会分析。

二是考查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应用,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出现。

更重要的是在实验及探究题中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中和反应的程度及反应后剩余溶质的检验。

7.(2016·陕西,15题,2分)室温时,随着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B.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C.c点烧杯内液体的pH=7

D.d点溶液中有较多的Ba2+、OH-、SO42-、H+

8.(2017·陕西,20题,4分)小青按如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E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甲烧杯中的物质应是。

(2)小青观察到图C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认为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3)小楚想用紫色石蕊溶液、氧化铜粉末、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进一步确定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9.(2015·陕西,22题,7分)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

(说明:

图中A1、A2、A3、B1、B2、B3均为溶液编号)

根据图中实验,请你与甲、乙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环节

甲同学的探究

乙同学的探究

提出问题

A3溶液为什么不变红?

B3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酚酞不计)

做出猜想

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猜想一:

NaCl

猜想二:

NaCl、HCl

实验验证

(1)取少量A3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甲同学的猜想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2)你认为,在常温下A2溶液测出的pH应(填“>”“=”或“<”)7

取少量B3溶液加入盛有少量铁粉的试管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据此,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填“一”或“二”)成立。

交流反思

(1)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反应均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3溶液未变红,你认为原因是A2溶液中较多,加入的NaOH溶液未将其完全中和。

(3)甲、乙同学经过实验对比探究,一致认为做化学实验时应注意药品用量的控制

即时训练

3.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图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请从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①烧杯中盛放的是溶液。

②曲线上坐标为(18,7)的点所表示的意义为。

③曲线上坐标为(15,12)的点表示的溶液中的微粒有(用化学用语表示)。

(2)小明完成上述实验几天后发现,忘记盖上盛放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的瓶塞。

请帮助小明完成如下实验方案来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步骤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

实验现象

没有气体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没有变质

已经变质

①请写出方案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你认为方案一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命题点1

1.A【解析】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加,最后不变,故A选项正确;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随着盐酸的加入,固体质量会逐渐减小到零,故B选项错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随着盐酸的滴加,溶液质量不断增加,但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速率小于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的增加速率,故C选项错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剂的质量开始增加得多,完全反应后,溶剂的质量增加得少了,故D选项错误。

2.

(1)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2)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变成黄色(3)NaOH+HCl====NaCl+H2O或2NaOH+H2SO4====Na2SO4+2H2O(4)D

【解析】

(1)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净。

(2)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氯化铁、硫酸铁溶液显黄色,会观察到试管中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变成黄色。

(3)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OH+H2SO4====Na2SO4+2H2O、NaOH+HCl====NaCl+H2O。

(4)酸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A、B、C、E四组实验分别能体现酸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反应;D中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故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D。

即时训练

1.

(1)<

(2)AC

命题点2

3.(4)2NaOH+CO2====Na2CO3+H2O

4.

(1)产生红褐色沉淀

(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吸收了二氧化碳,使得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3)酚酞溶液

【解析】

(1)氯化铁可与氢氧化钠反应,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吸收二氧化碳,使得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使气球胀大。

(3)酸碱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借助酸碱指示剂来判断反应的发生以及进行的程度,因此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5.【实验验证】甲组: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仍为红色向溶液中引入OH-,对NaOH的检验产生干扰乙组:

≤(或<或=)【反思交流】

(1)2NaOH+CO2====Na2CO3+H2O

(2)不能【拓展迁移】某种反应物消失(或减少)

【解析】【实验验证】甲组:

小鹏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仍为红色,证明猜想二成立。

小丽认为用Ba(OH)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会引入OH-,对氢氧化钠的检验产生干扰。

乙组:

用pH试纸测定C中溶液的酸碱度,若pH≤7(或<或=),证明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

(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2)【实验步骤】Ⅱ中的现象不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拓展迁移】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某种反应物消失(或减少)的方法来证明反应发生了。

即时训练

2.

(1)溶液变红

(2)盐(3)Ba(OH)2+2HCl====BaCl2+2H2O(4)氯化钠、氯化镁、氯化氢

【解析】

(1)Ba(OH)2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MgCl2、Na2SO4都属于盐。

(3)Ba(OH)2与盐酸能发生中和反应,注意配平。

(4)向溶液A中加入少量Ba(OH)2溶液,得到无色溶液,说明A溶液中一定含HCl且足量,则沉淀只有BaSO4,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原氢氧化钡与氯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氯化钡可能与硫酸钠反应完全,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实验三中生成的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一定存在,氢氧化钡与盐酸不共存,一定不存在氢氧化钡,硫酸钠可能反应完,不一定存在,所以溶液A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镁、氯化氢。

命题点3

6.pH试纸

命题点4

7.C【解析】a点时,反应没有开始,溶液中有一种溶质H2SO4,故A选项错误;稀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Ba(OH)2溶液的滴加,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c点完全反应,b点溶液中有硫酸,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故B选项错误;稀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质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溶质质量为0,c点完全反应,烧杯内液体的pH=7,故C选项正确;完全反应后继续加Ba(OH)2溶液到d点,d点溶液中有较多的Ba2+、OH-,没有SO42-和H+,故D选项错误。

8.

(1)浓硫酸

(2)2NaOH+H2SO4====Na2SO4+2H2O(3)氯化钡溶液

【解析】

(1)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故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所以甲烧杯中液体是浓硫酸。

(2)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3)氢离子会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可以验证是否有氢离子存在;氧化铜能够和稀硫酸反应,可验证硫酸的存在;碳酸钠能够和硫酸反应,可验证硫酸的存在;氯化钡能分别和硫酸、硫酸钠反应,因此不能确定硫酸的存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9.实验验证:

(1)不成立

(2)<浅绿色二交流反思:

(1)NaOH+HCl====NaCl+H2O

(2)盐酸(或HCl)

【解析】甲:

(1)取少量A3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红,说明酚酞溶液没有变质,说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成立。

(2)A3溶液不变红的原因可能是A2溶液显酸性,所以在常温下A2溶液测出的pH应小于7。

乙:

取少量B3溶液加入盛有少量铁粉的试管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据此可知,乙同学的猜想二成立。

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均涉及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A3溶液不变红,可能是A2溶液中盐酸较多,加入的NaOH溶液未将其完全中和。

即时训练

3.

(1)①氢氧化钠②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③Na+、Cl-、OH-、H2O

(2)产生白色沉淀①BaCl2+Na2CO3====BaCO3↓+2NaCl②不正确由于滴入盐酸的量较少,若有氢氧化钠存在,就不会有二氧化碳产生,但碳酸钠可能存在

【解析】

(1)①由题图2可知,起始时溶液pH>7,说明烧杯中溶液显碱性;②pH=7为中性,说明此时酸碱完全中和;③pH=12时碱过量。

(2)①碳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由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盐酸少量时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观察不到气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