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7062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案 鲁教版Word下载.docx

可能气候类型

年雨型

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雨型

降水集中在冬季

地中海气候

夏雨型

降水集中在夏季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少雨型

全年降水少

热带沙漠气候

极地气候

4.确定气候类型:

综合考虑热量带和降水季节分配类型,判断气候类型。

探究点一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读“太平洋中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A国冬季降水西北多东南少,夏季降水东南多西北少。

 原因:

A国为日本,冬季日本海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太平洋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

夏季太平洋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日本海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答案 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

B国为澳大利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东南信风从海洋吹来,水汽充足;

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

3.说明B国西北部1月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

答案 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西北风,西北风从海洋吹来,降水较多。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状况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大方面,而气温高低、降水多少及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人类活动的影响。

具体分析如下:

(1)太阳辐射:

(2)

(3)下垫面

(4)人类活动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世界气候类型种类较多,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规律,如下所示:

(1)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南北纬10°

之间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明显交替

~20°

非洲中部、巴西高原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全年气温高,雨季集中

北纬10°

~25°

之间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干旱少雨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

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2)亚热带、温带和亚寒带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南北纬25°

~35°

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南北纬30°

~40°

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北纬35°

~55°

我国华北、东北,日本和朝鲜半岛中北部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冷夏热,干旱少雨

南北纬40°

~60°

之间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和多雨

西欧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冬长严寒,夏短温暖

北纬50°

~70°

之间的大陆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3)寒带和高山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寒带冰原气候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高大的山地、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

3.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

(1)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温度较低,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

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

(5)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6)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一般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

而在大陆西岸一般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

图示法记忆主要气候类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以亚欧大陆为例)

读“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1.甲地干旱多雾,其中多雾的主要成因是(  )

A.当地居民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B.地形对气流的阻挡

C.沿岸有寒流经过

D.沿岸有暖流经过

2.乙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

A.气温日较差大B.降水季节变化大

C.大陆性显著D.气温年较差小

3.甲、乙两种气候类型的分布都受(  )

A.迎风坡的影响B.纬度的影响

C.洋流的影响D.经度的影响

答案 1.C 2.D 3.C

解析 根据两地的纬度位置可确定甲地属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第1题,甲地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受秘鲁寒流影响,多雾。

第2题,乙地为北美洲西海岸,受西风带和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终年温和湿润,温差小。

第3题,由上述可知,甲、乙两种气候类型的分布都受洋流影响。

探究点二 气候类型的判读

气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气候类型的判读也是尤为重要的。

而判断气候类型的关键是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

气候特征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根据上述气候特征,读教材表2-4-2“热量带的判断”和表2-4-3“降水季节分配类型的判断”,回答下列问题。

1.南、北半球平均气温最高月有何不同?

如何确定出某地位于南、北哪个半球?

答案 北半球6、7、8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

 若平均气温最低月出现在1月、最高月出现在7月(或是气温曲线形状呈波峰状),表明该地在北半球;

若平均气温最低月出现在7月、最高月出现在1月(或气温曲线形状呈波谷状),表明该地在南半球。

2.是不是所有温带气候的最冷月均温都在0℃以下?

答案 不是。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

3.在亚热带气候中,降水集中于夏季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集中于冬季的呢?

答案 亚热带气候中,降水集中于夏季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集中于冬季的是地中海气候。

4.世界年雨型气候类型有哪些?

有什么特点?

世界夏雨型气候类型有哪些?

答案 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点:

全年降水分配比较均匀。

 夏雨型: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几种易混气候类型的比较

相似点

不同点

气温:

终年高温(>

15℃)

降水:

有明显的旱(干)季和雨(湿)季

降水量较多(>

1500mm)(7月份降水可突破600mm)

降水量相对较少(750~1000mm)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雨热同期)

最冷月均温>

0℃,雨季较长

最冷月均温<

0℃,雨季较短

降水总量有时相当

0℃,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

0℃,降水集中在夏季

气温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均温低于0℃的月份少,有明显的雨季,年降水量相对较多

均温低于0℃的月份多,年降水量少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________气候,能否判断出甲地处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为什么?

(2)乙为__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在亚洲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气候类型的北界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丙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在亚洲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但这种气候在回归线附近的某些地方也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大陆________(填“东”或“西”)岸,例如南美洲的______________,非洲的____________,以及澳大利亚大陆的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地中海 不能。

因为横坐标上没有标注出月份,不能比较1月和7月气温的高低。

(2)亚热带季风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朝鲜半岛的南部以及日本群岛的一部分 东部受海洋影响冬季气温高,西部受大陆影响冬季气温低。

(3)热带雨林 马来半岛的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东 巴西东南沿海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 东北部沿海

解析 第

(1)题,根据甲高温期和多雨期相反可判断甲为地中海气候;

横坐标上没有标注月份,不能确定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不能判断其南北半球位置。

(2)题,乙最低气温在0℃以上、15℃以下,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可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据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可知,亚热带季风气候在亚洲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朝鲜半岛的南部以及日本群岛的一部分。

由于冬季同纬度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使得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北界呈东北—西南走向。

第(3)题,丙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但由于受信风、洋流及地形的影响,在南美洲的巴西东南沿海,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北部沿海及中美地峡东部也有分布。

图表特征:

等降水量线图是描述某地区降水量多少及分布的地图,它是等值线图中的基本形式之一,判读的关键是抓住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根据材料,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根据材料,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由文字材料可知,该图为“年降水量分布图”,应抓住年等降水量线的特征来解读。

再结合图例,仔细观察年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大小、疏密、走向。

首先明确要求描述的区域是“美国西部”,并不是西部沿海。

然后明确描述的对象是年降水量,从图中观察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大小和变化趋势,得出分布特点:

第三,对照降水量与地形、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对应关系,寻找其内在关联性。

分布特点:

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

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因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下图为“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单位:

mm)”。

读图,完成

(1)~

(2)题。

(1)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的冬季主要盛行(  )

A.东北风B.西南风

C.东南风D.西北风

(2)据图示信息可推断,该区域(  )

A.地势大致东高西低B.东、西部地域差异显著

C.最大湖泊为内陆湖D.全年的降水集中在夏季

答案 

(1)B 

(2)B

解析 第

(1)题,据图中经纬度信息和海陆位置可知,该处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北半球西风带风向是西南风,故B项正确。

(2)题,结合图中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信息可知,该处降水从西到东先增后减,西侧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所以地势应该是西低、中高、东低,故A项错误;

受山地影响,东、西部地域差异显著,故B项正确;

图示湖泊由幼发拉底河入海,属于外流湖,故C项错误;

该区域为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故D项错误。

下图为“某月海陆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B.昼夜长短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大气环流

2.造成M、N、P三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B.大气环流

C.地形D.海陆位置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X与Y两地位于同一纬度,其气温的差异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第2题,大陆西岸不同纬度的三地降水差异主要是由大气环流不同造成的。

M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少雨;

N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多雨;

P地受西风带控制,全年多雨。

(2018·

长沙月考)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

据此回答3~4题。

3.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4.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

C.洋流D.人类活动

答案 3.D 4.B

解析 第3题,甲地1月气温最低、且低于0℃,属于温带气候;

全年降水量小于400mm,可判断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乙地1月气温也低于0℃,7、8两月降水量都大于150mm,年降水量大于400mm,属于典型的夏季高温多雨的温带季风气候。

第4题,甲、乙两地气温差异不大,但降水差异明显,主要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其中乙地受季风环流影响而夏季多雨,甲地受大陆气团控制而少雨。

5.下图中各点对应的数字从上到下依次是海拔(m)、年降水量(mm)、年均温(℃)。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④地年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年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答案 

(1)②地纬度较①地稍低,但其地势高,故年平均气温较①地低。

③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非季风区),远离海洋,水汽来源少,故降水量少于①地。

(2)④地地处我国西南,由于东南季风影响,可接受部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也可以接受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

⑤地处于内陆,水汽来源少,所以④地年降水量远高于⑤地。

(3)⑥⑦两地纬度及海拔均接近,故年均温接近。

但⑥地位于面向太平洋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多;

⑦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量大大减少。

解析 第

(1)题,①地和②地:

海拔差异→气温差异;

①地和③地:

距海远近→降水差异。

(2)题,④地和⑤地:

距海远近,季风→降水差异。

第(3)题,⑥地和⑦地:

纬度相近,海拔相近→气温相近;

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差异。

1.下表为我国北纬35°

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地点

年降水量(mm)

15.6

466.6

777.4

205.4

1月平均气温(℃)

-8.5

-6.6

-1.2

-9.0

7月平均气温(℃)

27.4

23.5

23.9

23.6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海拔D.洋流性质

答案 B

解析 首先从题干获取文字信息:

我国北纬35°

大陆上四地;

然后读表格,四地都是温带,降水多少差异较大。

在我国,因海洋性和大陆性特征的差异,导致由沿海到内陆的降水差异较大。

(2017·

石室中学期末)读“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图”(平均每月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

12,月降水距平=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月降水量,本月平均气温累计=本月平均气温+上月平均气温累计),回答2~3题。

2.位于该地区的城市最可能是(  )

A.孟买B.上海

C.悉尼D.圣地亚哥

3.该地区6、7月降水距平较大是因为受到(  )

A.江淮准静止锋影响B.盛行西风影响

C.暖流影响D.西南季风影响

答案 2.D 3.B

解析 第2题,读图,根据各月平均气温累计曲线,该地1月份气温高,平均气温大于20°

C,1月气温累计增长快,7月气温累计增长慢,说明1月份是夏季,7月份是冬季,应位于南半球。

孟买、上海位于北半球,A、B错。

根据月降水距平,该地1月降水少,7月降水多,应是地中海气候。

悉尼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C错,D对。

第3题,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是地中海气候,6、7月降水距平较大,降水多,是受盛行西风影响,B对。

读下图(a、b、c代表单元格),回答4~6题。

4.有关a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特有B.雨热同期

C.盛夏伏旱D.冬雨夏干

5.b地肯定位于(  )

A.北半球大陆东岸B.北半球大陆西岸

C.南半球大陆东岸D.南半球大陆西岸

6.a、b、c三种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  )

A.a—b—cB.b—c—a

C.c—a—bD.c—b—a

答案 4.B 5.C 6.D

解析 第4题,a地气候的特点是1月均温在0℃以下,降水量在50mm以下;

7月均温在20~30℃之间,降水量在150~200mm之间,雨热同期。

第5题,由图可知,b地的1月均温在20~30℃之间、7月均温在0~10℃之间,降水量1月在150~200mm之间、7月在50~100mm之间;

该地1月均温高于7月均温,表明其位于南半球,最低月均温在0℃以上,为亚热带,降水集中在夏季,则分布在大陆东岸。

第6题,依据上述内容,可判读出a地位于温带地区,b地位于南半球亚热带地区,c地位于热带地区,其纬度从低到高是c-b-a。

读“几种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图”,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热带沙漠气候

B.②是热带雨林气候

C.③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D.④是热带疏林草原气候

8.图中②代表的气候类型最大的分布区为(  )

A.亚马孙平原地区

B.撒哈拉沙漠地区

C.西西伯利亚地区

D.青藏高原地区

答案 7.B 8.A

解析 第7题,①气温年内变化范围为20~30℃,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为750~1500mm,与热带沙漠气候特征不相符;

②气温年内变化范围为22~28℃,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为1500~2000mm,为热带雨林气候;

③气温年内变化范围为15~30℃,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为1000~1500mm,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征不相符;

④气温年内变化范围为7.5~20℃,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为650~1000mm,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第8题,由上题知②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最大的分布区为亚马孙平原地区。

里斯本、雅典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测得的气温和降水量呈现一定的差异。

结合下图完成9~10题。

9.关于两地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沿岸寒流影响,里斯本气温偏低B.受沿岸暖流影响,里斯本降水多

C.雅典夏季温度更高是因为纬度低D.里斯本的地中海气候大陆性特征更明显

10.里斯本的年降水量比雅典更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较低

B.受西风影响较强

C.地势较高

D.距离海洋较近

答案 9.A 10.B

解析 第9题,仔细读图,里斯本与雅典均为地中海气候,受沿岸加那利寒流的影响,里斯本的气温较低,A对,C错;

受西风的影响较大,里斯本的降水更多,B错;

里斯本的降水更多,温差更小,海洋性特征更明显,D错。

第10题,里斯本和雅典均位于沿海地区,纬度相当,里斯本位于大西洋沿岸,受盛行西风影响大,年降水量比雅典更丰富,B对。

双鸭山高一检测)下图为“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  )

A.两种气候类型B.三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D.五种气候类型

12.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

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 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 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 11.B 12.B

解析 第11题,读图,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①地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②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

③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是地中海气候。

⑤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所以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三种气候类型,B对。

第12题,结合前面分析,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大陆西岸,②③说法正确。

太原质检)气候相似性原理是指将植物从一个地区移植到另一个地区,需严格按照地区的气候条件相似性来进行的原理。

根据引种的气候相似性原理,选取美国本土1961~199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美国本土与上海的气候差异,划分美国植物引入上海的引种适宜度,将引入上海的美国园林植物种源地划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如图)。

读图,完成13~15题。

13.与上海市气候特征相似度最高的美国城市是(  )

A.华盛顿B.路易斯维尔

C.迈阿密D.洛杉矶

14.西雅图的园林植物不适宜引种到上海,是由于上海(  )

A.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

B.冬季气温低

C.冬半年降水量较少

D.冬半年日照时数少

15.气候相似性原理的应用有利于(  )

A.增加全球的生物多样性

B.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C.解决局部地区的粮食危机

D.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 13.A 14.C 15.B

解析 第13题,依据材料中的定义,可知图示适宜区为气候相似区,华盛顿位于适宜区,故选A。

第14题,西雅图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半年降水较少,不利于西雅图的园林植物在此生长。

第15题,利用气候相似性原理,可在气候类似地区种植相同植物,使各地气候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但并没有增加生物种类,也不会影响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

也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