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957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刷子李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

《刷子李》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者及工作单位

大理市下关一小杨瑞月

教材分析

《刷子李》是人名教育出版社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刷子李》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

课文以“刷子李”高超手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件窥见小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法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阅读《泥人张》《快手李》。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体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感受独特的语言魅力。

3、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摘录精彩句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初识“刷子李”

1、有一句话同学们可能都知道: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这本书中为我们记在了许多身怀绝技的民间奇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他就是

1、学生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涨,各个跃跃欲试。

2、学生读课题,说说从题目中了解到的信息。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题

《刷子李》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者及工作单位

大理市下关一小杨瑞月

教材分析

《刷子李》是人名教育出版社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刷子李》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

课文以“刷子李”高超手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件窥见小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法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阅读《泥人张》《快手李》。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体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感受独特的语言魅力。

3、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摘录精彩句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初识“刷子李”

1、有一句话同学们可能都知道: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这本书中为我们记在了许多身怀绝技的民间奇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他就是

1、学生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涨,各个跃跃欲试。

2、学生读课题,说说从题目中了解到的信息。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刷子李。

板书课题。

 

2、简单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出处。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数字:

是2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5的倍数又有什么特征?

2、引导学生明确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学生观察,独自探究后组内交流。

发现个位上是0、2、4、6、8的数就是2的倍数;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0或5。

2、知道0也是偶数。

 

 

 

 

自主探究

组间交流 

 

研读语段,了解“刷子李”

 

1、刚才同学们自己找出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又有哪些特征呢?

请同学们先把3的倍数找出来,再进行小组讨论。

2、用老方法不能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怎么办呢?

提示:

如12这个数,研究一下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看看能发现什么。

3教师同步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1、小组合作学习,列出一些是3的倍数的数。

2、根据找2、5的倍数的特征的经验,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可能与其个位数字的特征有关,但根据经验无法得到结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再次尝试探究,有所发现。

3、小组合作总结出3的倍数的特征,汇报交流。

重点问题,规范指导

 

紧扣末句,总结课文。

1、随堂练习:

下发“问题训练单”。

2、在组间巡视,对个别学生给予指导。

3、针对共性问题,再次进行科学指导,强调3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独立、认真完成“问题训练单” 

问题训练,全面评价

 

 

推荐阅读,布置作业。

组织学生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以及有些什么收获。

 

学生积极回顾本节所学知识,汇报:

(1)这节课我学到了2、5、3的倍数的特征。

(2)我知道了根据老经验、老方法来学习未知知识有时候会行不通,这时我们就要另外想办法,寻找问题的突破口,使问题得以解决。

总结概括

提升意义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2、5、3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的数是2和5的倍数。

如果一个数所有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且还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学习活动。

二、教学中要尽量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从学生熟悉的事件入手,让知识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去,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在真实生活的感受中认识书本知识,在认识中理解书本知识,在理解中升华书本知识,从而达到会用书本知识。

三、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中介的价值活动,学生是新知识的发现者,而非简单的接受者。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为,努力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

四、一堂好课应该使学生有所得,应该能够促进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

课堂是学生求知、成长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创造丰富、和谐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到参与的喜悦、合作的乐趣,把学习的过程作为一种享受。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多,新课之初教师以游戏引入,使学生自主探究出了2、5的倍数的特征,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大胆放手;3的倍数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在探究前我没有让学生看书本,因为学生看到书本上的结论后肯定就会顺着结论来应证结论,就无法经历

“猜想—推翻猜想—再猜想—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的过程了。

学生没有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究也就失去了意义。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也可能不会从相加各数位的数字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此时就需要教师给予引导,稍作提示,然后再次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从而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刷子李。

板书课题。

 

2、简单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出处。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数字:

是2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5的倍数又有什么特征?

2、引导学生明确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学生观察,独自探究后组内交流。

发现个位上是0、2、4、6、8的数就是2的倍数;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0或5。

2、知道0也是偶数。

 

 

 

 

自主探究

组间交流 

 

研读语段,了解“刷子李”

 

1、刚才同学们自己找出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又有哪些特征呢?

请同学们先把3的倍数找出来,再进行小组讨论。

2、用老方法不能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怎么办呢?

提示:

如12这个数,研究一下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看看能发现什么。

3教师同步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1、小组合作学习,列出一些是3的倍数的数。

2、根据找2、5的倍数的特征的经验,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可能与其个位数字的特征有关,但根据经验无法得到结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再次尝试探究,有所发现。

3、小组合作总结出3的倍数的特征,汇报交流。

重点问题,规范指导

 

紧扣末句,总结课文。

1、随堂练习:

下发“问题训练单”。

2、在组间巡视,对个别学生给予指导。

3、针对共性问题,再次进行科学指导,强调3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独立、认真完成“问题训练单” 

问题训练,全面评价

 

 

推荐阅读,布置作业。

组织学生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以及有些什么收获。

 

学生积极回顾本节所学知识,汇报:

(1)这节课我学到了2、5、3的倍数的特征。

(2)我知道了根据老经验、老方法来学习未知知识有时候会行不通,这时我们就要另外想办法,寻找问题的突破口,使问题得以解决。

总结概括

提升意义

课题

《刷子李》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者及工作单位

大理市下关一小杨瑞月

教材分析

《刷子李》是人名教育出版社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刷子李》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

课文以“刷子李”高超手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件窥见小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法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阅读《泥人张》《快手李》。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体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感受独特的语言魅力。

3、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摘录精彩句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初识“刷子李”

1、有一句话同学们可能都知道: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这本书中为我们记在了许多身怀绝技的民间奇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他就是

1、学生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涨,各个跃跃欲试。

2、学生读课题,说说从题目中了解到的信息。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刷子李。

板书课题。

 

2、简单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出处。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数字:

是2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5的倍数又有什么特征?

2、引导学生明确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学生观察,独自探究后组内交流。

发现个位上是0、2、4、6、8的数就是2的倍数;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0或5。

2、知道0也是偶数。

 

 

 

 

自主探究

组间交流 

 

研读语段,了解“刷子李”

 

1、刚才同学们自己找出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又有哪些特征呢?

请同学们先把3的倍数找出来,再进行小组讨论。

2、用老方法不能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怎么办呢?

提示:

如12这个数,研究一下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看看能发现什么。

3教师同步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1、小组合作学习,列出一些是3的倍数的数。

2、根据找2、5的倍数的特征的经验,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可能与其个位数字的特征有关,但根据经验无法得到结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再次尝试探究,有所发现。

3、小组合作总结出3的倍数的特征,汇报交流。

重点问题,规范指导

 

紧扣末句,总结课文。

1、随堂练习:

下发“问题训练单”。

2、在组间巡视,对个别学生给予指导。

3、针对共性问题,再次进行科学指导,强调3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独立、认真完成“问题训练单” 

问题训练,全面评价

 

 

推荐阅读,布置作业。

组织学生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以及有些什么收获。

 

学生积极回顾本节所学知识,汇报:

(1)这节课我学到了2、5、3的倍数的特征。

(2)我知道了根据老经验、老方法来学习未知知识有时候会行不通,这时我们就要另外想办法,寻找问题的突破口,使问题得以解决。

总结概括

提升意义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2、5、3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的数是2和5的倍数。

如果一个数所有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且还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学习活动。

二、教学中要尽量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从学生熟悉的事件入手,让知识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去,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在真实生活的感受中认识书本知识,在认识中理解书本知识,在理解中升华书本知识,从而达到会用书本知识。

三、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中介的价值活动,学生是新知识的发现者,而非简单的接受者。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为,努力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

四、一堂好课应该使学生有所得,应该能够促进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

课堂是学生求知、成长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创造丰富、和谐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到参与的喜悦、合作的乐趣,把学习的过程作为一种享受。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多,新课之初教师以游戏引入,使学生自主探究出了2、5的倍数的特征,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大胆放手;3的倍数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在探究前我没有让学生看书本,因为学生看到书本上的结论后肯定就会顺着结论来应证结论,就无法经历

“猜想—推翻猜想—再猜想—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的过程了。

学生没有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究也就失去了意义。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也可能不会从相加各数位的数字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此时就需要教师给予引导,稍作提示,然后再次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从而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2、5、3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的数是2和5的倍数。

如果一个数所有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且还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学习活动。

二、教学中要尽量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从学生熟悉的事件入手,让知识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去,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在真实生活的感受中认识书本知识,在认识中理解书本知识,在理解中升华书本知识,从而达到会用书本知识。

三、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中介的价值活动,学生是新知识的发现者,而非简单的接受者。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为,努力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

四、一堂好课应该使学生有所得,应该能够促进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

课堂是学生求知、成长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创造丰富、和谐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到参与的喜悦、合作的乐趣,把学习的过程作为一种享受。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多,新课之初教师以游戏引入,使学生自主探究出了2、5的倍数的特征,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大胆放手;3的倍数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在探究前我没有让学生看书本,因为学生看到书本上的结论后肯定就会顺着结论来应证结论,就无法经历

课题

《刷子李》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者及工作单位

大理市下关一小杨瑞月

教材分析

《刷子李》是人名教育出版社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刷子李》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

课文以“刷子李”高超手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件窥见小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法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阅读《泥人张》《快手李》。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体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感受独特的语言魅力。

3、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摘录精彩句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初识“刷子李”

1、有一句话同学们可能都知道: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这本书中为我们记在了许多身怀绝技的民间奇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他就是

1、学生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涨,各个跃跃欲试。

2、学生读课题,说说从题目中了解到的信息。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刷子李。

板书课题。

 

2、简单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出处。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数字:

是2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5的倍数又有什么特征?

2、引导学生明确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学生观察,独自探究后组内交流。

发现个位上是0、2、4、6、8的数就是2的倍数;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0或5。

2、知道0也是偶数。

 

 

 

 

自主探究

组间交流 

 

研读语段,了解“刷子李”

 

1、刚才同学们自己找出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又有哪些特征呢?

请同学们先把3的倍数找出来,再进行小组讨论。

2、用老方法不能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怎么办呢?

提示:

如12这个数,研究一下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看看能发现什么。

3教师同步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1、小组合作学习,列出一些是3的倍数的数。

2、根据找2、5的倍数的特征的经验,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可能与其个位数字的特征有关,但根据经验无法得到结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再次尝试探究,有所发现。

3、小组合作总结出3的倍数的特征,汇报交流。

重点问题,规范指导

 

紧扣末句,总结课文。

1、随堂练习:

下发“问题训练单”。

2、在组间巡视,对个别学生给予指导。

3、针对共性问题,再次进行科学指导,强调3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独立、认真完成“问题训练单” 

问题训练,全面评价

 

 

推荐阅读,布置作业。

组织学生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以及有些什么收获。

 

学生积极回顾本节所学知识,汇报:

(1)这节课我学到了2、5、3的倍数的特征。

(2)我知道了根据老经验、老方法来学习未知知识有时候会行不通,这时我们就要另外想办法,寻找问题的突破口,使问题得以解决。

总结概括

提升意义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2、5、3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的数是2和5的倍数。

如果一个数所有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且还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学习活动。

二、教学中要尽量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从学生熟悉的事件入手,让知识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去,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在真实生活的感受中认识书本知识,在认识中理解书本知识,在理解中升华书本知识,从而达到会用书本知识。

三、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中介的价值活动,学生是新知识的发现者,而非简单的接受者。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为,努力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

四、一堂好课应该使学生有所得,应该能够促进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

课堂是学生求知、成长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创造丰富、和谐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到参与的喜悦、合作的乐趣,把学习的过程作为一种享受。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多,新课之初教师以游戏引入,使学生自主探究出了2、5的倍数的特征,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大胆放手;3的倍数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在探究前我没有让学生看书本,因为学生看到书本上的结论后肯定就会顺着结论来应证结论,就无法经历

“猜想—推翻猜想—再猜想—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的过程了。

学生没有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究也就失去了意义。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也可能不会从相加各数位的数字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此时就需要教师给予引导,稍作提示,然后再次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从而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猜想—推翻猜想—再猜想—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的过程了。

学生没有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究也就失去了意义。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也可能不会从相加各数位的数字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此时就需要教师给予引导,稍作提示,然后再次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从而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注: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