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章章程制度方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9735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章章程制度方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章章程制度方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章章程制度方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章章程制度方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章章程制度方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章章程制度方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章章程制度方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章章程制度方针Word格式.docx

《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章章程制度方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章章程制度方针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章章程制度方针Word格式.docx

十、对于用电仪器,在试验完毕后应切断电源;

玻璃仪器应小心轻放以免破坏,试验完后应注意清洗并摆放整齐。

十一、非试验人员不得擅自操作使用试验仪器。

十二、不合格无法使用的设备,申请报废要执行报废审批程序。

十三、试验设备购置要先上报计划,执行购置审批程序。

样品留置制度

1.规范和标准明确要求需留置的检测样品,应按规范规定的程序、环境、数量要求留置,确保检测样品试验结果的重现性;

2.各室检测人员负责其所检测样品的样品留置保管工作;

3.检测样品应有明显的状态标识,标明待检、已检、不合格等,待检、已检、不合格样品应分开存放;

4.留置的检测样品应有完整的标识信息,能体现其唯一性,保证其可追溯性,内容应包括编号、委托日期、样品状态等;

5.非破坏性检测,且可重复检验的检测样品,应在检测样品检测或试验后留置10天,规范有明确规定时,以规范为准;

6.破坏性检测的检测样品,应在检测样品检测或试验后留置15天;

7.检测样品的留置应分类登记台帐,内容应包括样品名称,编号,委托日期,样品状态等。

8.本室是商砼公司试验室根据本室的实际情况,泵送剂、早强剂、防水剂、引气剂的留样期暂定为45天,膨胀剂暂定为60天,水泥留样期3个月,砂、石粉煤灰10天,其它样品另行确定。

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制度

(1)原始记录是抽样和检测结果的如实记载,它是反映被检产品质量的第一手资料,应该严肃认真对待。

(2)原始记录应采用规定的格式纸或表格,用钢笔或圆珠笔填

写一份,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涂改或删除,确需更改的地方只能在作废数据处划两条横线,在其上方填写更改后的正确数据,并加盖更改人印章。

(3)填写原始记录应做到字迹工整,所列栏目填写齐全,记录

中不检测的项目在相应的空栏内打一横线或加以说明。

(4)原始记录必须有检测与校核人员签字。

检测组在提出检测

报告的同时,应将原始记录一同上交审核,原始记录审核无误后,与检测报告一同由办公室保管。

(5)为保护受检企业的权益,应注意做好原始记录的保密工作,原始记录原则上不允许复制,因工作需要查看原始记录时,须按存档制度规办理手续。

 

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

(1)检测报告是有关建筑材料的主要技术依据,由检测人员填写或

打印,不得使用铅笔。

(2)检测人员要按照规定格式,文字认真填写,要做到字迹清晰,

数据准确,内容真实。

如有无需填写的栏目,应在空栏内打一横线或加以说明。

(3)检测报告不允许更改。

(4)检测人员在完成检测报告后,应尽快交给审核人员审核,发现

错误时应由原填写人重新填写,审核人不得自行更改。

(5)审核后的检测报告由技术负责人审阅。

(6)试验检测报告待检测数据全部到齐,一般应在2天内发出正式

报告,对特殊要求应提前发出。

(7)审核人员及技术负责人对检测数据有疑问,有权提出重新检测,

各检测组不得无故拒绝。

检测报告经审核批准签字后,由办公室存档。

试验检测环境管理制度

(1)试验室是进行检验的工作场所,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安静。

(2)试验室内禁止吸烟、吃东西。

(3)禁止把与检验无关的物品带入试验室。

(4)试验室应建立卫生值日制度,每于打扫,每周彻底清扫一次。

(5)下班后与节假日必须切断电源、火源、气源、关好门窗,以保证试验室安全。

(6)计量器具、仪器设备的零部配件要妥善保管,常用器具应排列整齐,说明书与操作手朋和原始记录等要专人保管。

(7)上、下水道要保持畅通,排污水要妥善处理。

(8)试验室环境要满足标准规定试验、设备环境要求。

安全与环境管理制度

(1)设专人负责安全防火工作,定期进行安全防火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实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

(2)仪器设备设专人保管、维修、保养、按操作规程操作使用,严防人员伤亡和仪器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

(3)注意安全用电:

试验室不得安装临时电源线,严禁非生产用电加热器。

(4)工作人员下班后负责关好门窗、关闭水、电及火源。

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1)技术资料的管理由办公室负责。

(2)应长期保存的技术资料有:

1.国家、地区部门有关砼试验室检测工作的政策、法令、文件、

法规和规定。

2.有关商品砼的各类原材料和砼产品本身的技术标准、相关标准、

参考标准。

3.检测规程、规范、大纲、细则、操作规程和方法。

4.仪器说明书、计量合格证、仪表设备的验收、维修、大修、使用、降级和报废记录。

5.仪器设备明细表和台帐,产品图纸、工艺文件及其他技术资料。

(2)其他属于定期保存的资料

1.检测原始记录,保管期不少于10年。

2.各类报告保管期不少于10年。

3.用户意见及处理结果,保管期不于3年。

4.检测报告发放登记本,保管期不少于3年。

(3)技术资料的保管应遵以下规定

1.与检测无关人员不得查阅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

2.检测人员借阅技术资料,需办理借阅手续。

3.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不允许复制。

4.资料室为用户保守秘密,否则以违反纪律论处。

(4)过保管期的技术资料,应分门别类造册登记,经室主任批准后

才能销毁。

试验检测事故分析制度

(1)检测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按事故处理:

.样品丢失;

.生产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丢失;

.检测报告丢失;

.原始记录丢失或失密;

.检测人员、设备、仪器、检测条件、试验方法等因素起到的数据误差而造成检测结论错误;

.检测过程中发生人员伤亡;

.检测过程中发生仪器、设备损坏。

(2)凡违反本手册各项规定所造成的事故均为责任事故。

(3)事故发生后,发现人或当事人应立即停止检测并报告室主任,

说明事故情况,查清原因,备案处理。

(4)事故责任者应实事求是地填写事故分析报告,说明发生事故的

时间、地点、经过、旁证、事故的性质和原因。

由室主任签署初步意见报办公室。

(5)事故发生后五日内,由室主任主持召开事故分析会,对事故直

接责任者作出处理,并对事故作好善后处理,以及制定相应办法防止类似事故再度发生。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1)建立不合格项目台帐,由办公室保存。

台帐内容包括:

不合

格材料名称、发现日期、见证人签字、不合格去向、采取的措施。

(2)发现不合格项目后,检测人员应首先对检测过程,设备进行

系统自查,确保非设备、试件和人为失误因素后,做好检测记录及时上报室主任及技术负责人。

(3)主任接到不合格报告后,应仔细核对计算过程,执行标准,

检测过程,(有备用试件时应重新检测)确认无误后,应及时通知不合格结果,登记不合格台帐,对有复试要求的试验项目,要及时通知试验室进行必要的二次检验。

(4)需采取技术措施的,必须经有关技术负责人的批准并能满足技术要求的方可使用,台帐需由技术负责人主任签字认可。

混凝土配合比审核及发放制度

为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长期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必须做到“源头把关,过程控制”。

一、严格控制原材料的来源和质量,各项试验指标必须满足规定要求并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检验报告。

二、严格做好原材料的分类、堆放和标识,内容要准确、具体。

并做好夏季和冬季的温控措施。

三、严格对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四、严格控制配合比原材料的比例和计量,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确保施工配合比的准确性,

五、严格按照混凝土的搅拌工艺进行搅拌,严禁私自调整配合比。

六、混凝土出场前,对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验,满足要求后方可出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