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0080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

《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冷战的开始精品教案文档格式.docx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及苏联相应的反击措施。

难点:

对战后美苏之间冷战的对峙状态的理解。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是在讲述第1课雅尔塔体系下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进一步讲授美苏之间对峙的主要方式及其具体措施问题,即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冷战政策及苏联相应的对抗。

此外,本课还就双方对峙的重点和前沿──欧洲的德国及其首都柏林所体现的激烈冷战的状况作为典型例证予以展现。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导入:

先在多媒体打出下面两段材料,引导学生分析:

材料一:

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

──斯大林

材料二:

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瓷店。

他们建立政府只有21年,我们已逾100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史。

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知止。

……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

师:

上述材料中,两大阵营首脑的确都道出了自己的心声,而曾经在战火中并肩战斗、共御强敌的盟友在和平来临时却分道扬镳、反目成仇。

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话中可以看到,不乏对抗、争夺和浓重的火药味。

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分析一下,美苏之间可能的矛盾是什么?

生:

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

除了社会制度,也就是意识形态上的矛盾之外,我们是否还能从两位领导人的语言中感受其他的含义?

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受到苏联的挑战或威胁。

斯大林的观点是社会制度应随其军队的推进而推进;

杜鲁门的观点是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看起来是社会制度的冲突,但背后恐怕还隐藏着国家利益的冲突吧。

既然冲突,就必然产生对抗。

那么,美苏双方会以怎样的方式对抗呢?

这就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冷战。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盟友关系的破裂:

1、原因:

①意识形态的对立;

②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对于盟国分道扬镳的原因,主要在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对立。

美国把称霸世界道路上的障碍最终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认为“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

最初对共产主义的概念认为是一种国际阴谋,像章鱼那样身在莫斯科,触角则伸到世界最远的各个角落。

”于是,战时的盟国变成了敌国,“遏制”苏联成为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关键,而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即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

他在1946年2月给国务院发回的一封长达8000字电报的相关内容,强烈而明确地提出苏联对资本主义有一种传统和本能的不安全感;

两种意识形态的水火不容,必须把苏联看成是政治上的敌手而不是伙伴。

一年后,凯南又以署名“X”的《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完善了他的“遏制”理论。

由此,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已在积极的酝酿中。

2、表现:

①美国制定“遏制战略”:

【备课资料】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是贯穿冷战始终的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战略。

旨在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通过维持全球战略均势,阻止苏联继续扩张,分化社会主义阵营,促使苏联内部发生变化,改变苏联的国际关系理念,最终实现冷战的结束。

在不同的阶段中,遏制战略的特点也不同。

无论遏制战略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如何变化,避免与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全面战争这一原则,是决不动摇的。

在此基础上,遏制战略还有防御性的一面,采取的措施一方面是加强美国自身和盟友的实力和安全联盟,另一方面则是对发生的事态做出反应,如“灵活反应”、“报复”等,而非主动挑起事端。

在遏制战略中,美国先是实行“要点防御”,其理论依据是,世界上有美国、苏联、西欧、日本四大工业中心,这四大中心如果落入敌手,将改变全球均势。

所以美国的任务是防守西欧日本,而其他地区,倘若落到共产党手中,是令人遗憾的,但由于不是工业中心,对增加苏联的战争潜力没有太大的作用。

其后,又采取了“周线防御”,即认为所有来自共产主义的威胁都是严重的,必须阻止共产主义在任何地区的扩张。

在遏制战略的实施中,美国认为,过度扩张会导致苏联难以承受其代价,最终发生内部的变化。

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利用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主义情绪,反对苏联的控制,让社会主义阵营分裂。

【资料回放】

在那里(指苏联)我们没有投资要去捍卫,没有确实存在的贸易会丧失,也几乎没有公民要去保护,更几乎没有文化交流要维持。

我们惟一同他们有利害关系的不是我们已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所希望的东西。

──乔治•凯南1946年2月22日致美国国务院电文

乔治•凯南对“1945年12月斯大林建议西方三国派遣一个代表团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向当地政府就如何扩大内阁,邀请民主人士入阁一事提供意见”的初步评价为:

“是以民主程序的无花果叶,遮掩斯大林独裁统治的赤裸丑态。

”──亨利•基辛格《大外交》

②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冷战的序幕(宣言书)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

又称铁幕演说。

1946年1月,丘吉尔应邀访美。

3月5日,他在美国总统杜鲁门陪同下抵达密苏里州富尔顿,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

他说: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

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高压控制下。

铁幕指的是冷战时期将欧洲分为两个受不同政治影响区域的界线。

当时,东欧属于苏联(社会主义)的势力范围,而西欧则属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势力范围。

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

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

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

富尔顿演说后不到10天,斯大林发表谈话,严厉谴责丘吉尔和他的朋友非常象希特勒及其同伴。

(参考教材的“资料回放”)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二、冷战之门的开启:

1、冷战的概念:

二战后在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个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乃至于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全面对峙和竞争状态。

它既不是战争,又不是和平,因此叫做冷战。

诸如经济上的封锁与制裁,政治上的孤立、不承认政策与粗暴干涉对手的内政,甚至进行颠覆活动,煽动战争等;

军备竞赛激烈,企图谋求胜于对手的优势,在对手的周边地区驻军,围堵对手,甚至进行原子战讹诈和军事威胁。

冷战政策最基本的特征是:

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武力。

冷战政策的方式是:

封锁与遏制,这是冷战政策的的根本方式,也就是说:

不与敌对国家进行经济、外交、军事合作,不助长敌对联盟的参与国的经济发展,封锁敌对(主要是北约和华约两大阵营的敌对)联盟的可能变得强大的渠道。

2、冷战的表现:

(1)政治——推行杜鲁门主义(1947年2月):

宣告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也是美国开始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二战结束后,局部冲突和内战不断。

土耳其和希腊就是美苏在战后争夺的两个目标。

1946年,苏联和土耳其发生了有关领土和控制海峡的纠纷。

与此同时,希腊则是内战正酣,1947年初,希腊共产党已控制了大片山区和农村。

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保护”的英国此时已是今非昔比,自顾不暇了。

1947年2月21日,英国照会美国国务院,声称由于国内经济困难,3月31日之后,英国无法再给希腊和土耳其以经济和军事的援助,希望美国继续给予援助。

1947年3月12日下午,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了讲话。

他宣称,今天世界面临的严重局势关系到美国的“对外政策和国家安全”。

他在这篇总统咨文中讲到了“希腊、土耳其危机”和美国的“伟大责任”,反复强调“美国必须提供援助”、美国“是有能力提供这种援助的惟一国家”。

杜鲁门大谈援助希腊、土耳其的“广泛意义”,影射攻击苏联和各国共产党人试图通过“直接或间接侵犯”,把“极权政体”强加给各国人民。

他要求国会授权政府在1948年6月30日前,向希腊、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选派文职和军事人员监督美援使用情况,训练希腊、土耳其两国的有关人员。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变,从此,美国走出孤立主义,以世界宪兵的身份出现在世界上。

借用杜鲁门自己的话来说,“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他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侵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都有权进行干涉。

杜鲁门在其总统咨文中尽管没有点苏联的名,但明眼人一看便知,他声称的使全世界陷入“灾难”的祸首无疑是苏联。

(2)经济——提出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

①原因:

西欧出现严重经济困难;

一些西欧国家的共产党权力及声望的增长。

二战结束六年后,大半个欧洲依然难以从数百万人的死伤中平复。

欧洲大陆上的许多著名城市,例如华沙和柏林,已成为一片废墟。

而其它城市,如伦敦与鹿特丹,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然而到1947年这些地区的经济依然不见起色。

持续几年的寒冬又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到1947年,欧洲经济依然徘徊在战前水平以下,并几乎看不到增长的迹象。

农业生产是1938年水平的83%,工业生产为88%,出口总额则仅为59%。

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阻断了西欧从东欧的粮食进口线,加剧了战后西欧粮食短缺的局面。

食品短缺成为了最为紧迫的问题。

德国尤为严重。

1946-47年的人均热量摄入仅为每天1,800千卡,这个数值完全不能支持人体的长期健康。

威廉•克莱顿在给华盛顿的报告中说,“数百万人正在慢慢饿死。

与此同时,一些西欧国家的共产党权力及声望的增长更为令人不安。

在法国和意大利,战后的普遍贫穷为共产党势力的增长提供了充分的养料。

欧洲共产党势力正在扶摇直上,法国共产党拥有1/4选票,意大利共产党拥有1/3选票,希腊民主军越战越强。

在法国,法国共产党甚至一度成为了议会第一大党。

②目的:

复兴欧洲经济,稳住资本主义阵脚。

二战欧洲战场胜利后,美国提出凭借其在二战后的雄厚实力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而提出此计划。

该计划因时任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而得名,但事实上真正提出和策划该计划的是美国国务院的众多官员,特别是威廉•克莱顿和乔治•凯南。

重建计划最初于1947年7月在一个由欧洲各个国家普遍参加的会议上被提出。

马歇尔计划最初曾考虑给予苏联及其在东欧的卫星国以相同的援助,条件是苏联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并允许西方势力进入苏联的势力范围。

但事实上,美国担心苏联利用该计划恢复和发展自身实力,因此美国故意提出许多苏联无法接受的苛刻条款,最终使其和东欧各国被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

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

若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那么这笔援助相当于2006年的1300亿美元。

马歇尔计划加速了西欧经济恢复、发展和联合的进程,使西欧迅速强大起来,朝着西欧一体化方向前进了一步;

奠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基础,增强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加强内部凝聚力,巩固美国在欧洲的领袖地位;

也为实现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从西欧方面来看,据美国经济合作署1951年报告称,1951年12月31日,马歇尔计划宣告结束,计划实施期间共耗资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款,10%为贷款,英、法、意、西德四国获得全部援助的近60%。

这些钱确实帮了欧洲国家的大忙,使它们较迅速地摆脱了严重的经济困境,恢复了元气。

欧洲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47年的119亿美元上升到1951年的159亿美元,增长32.5%。

西欧各国工业产量比计划实施前平均上升了30%以上,西德甚至高达312%。

农业产量较战前提高10%。

到1953年欧洲的贸易较之战前增长40%。

③影响:

马歇尔计划解救了西欧的燃眉之急,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

对美国来说,此计划是把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激发本国制造商和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可谓一箭三雕。

对于西欧而言,虽然各国都感到受制于美国,但在当时尚离不开美国的援助和保护。

然而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这种离心力将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必然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矛盾的加强。

(3)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49年4月):

①目的:

遏制苏联;

②建立:

1949年4月,在西欧5国缔结《合作和集体防御条约》──“布鲁塞尔条约”的基础上,美、加、比、丹、法、冰、意、卢、荷、挪、葡、英等12国外长云集华盛顿,举行了《北大西洋公约》签字仪式。

1952年希腊和土耳其加入北约,1955年联邦德国也成为北约第15个成员国。

北约的宗旨是:

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通过政治和军事手段,促进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民主、法治和福利,保卫成员国的自由与安全。

北约的建立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标志。

三、苏联的对抗措施:

1、政治上:

成立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1)时间和地点:

1947年9月波兰举行,总部设在贝尔格莱德(后迁往布加勒斯特)

(2)任务:

组织经验交流,必要时在互相协议的基础上协调各国党的活动。

(3)影响:

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苏联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

1946年9月下旬,苏联驻美国大使诺维科夫向苏联外交部发回了题为《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长篇报告,开宗明义地说:

“美国的外交政策反映了美国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倾向,它的特征就是在战后谋求世界霸权。

”报告结论是:

“美国是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而准备未来战争的。

在美帝国主义的眼里,苏联是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重要障碍。

”从诺维科夫的报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苏联已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持全面否定态度,对未来的美苏关系已准备全面对抗。

诺维科夫的报告实际上成为苏联指定对美国的政策的依据,被称为“莫斯科式的凯南电文。

1945年,铁托向斯大林建议,在各国共产党之间建立一个协商性质的国际会议组织。

斯大林表示赞赏这个建议。

1947年,美苏冷战全面开始。

1947年9月22~27日,由斯大林建议,在波兰西南部西里西亚的什克拉尔斯卡—波伦巴的小温泉场举行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联共(布)代表日丹诺夫和马林科夫,南共的卡德尔,波工人党的哥穆尔卡,罗共的乔治乌•德治,保工人党的契尔文科夫,匈共的法尔卡施,捷共的斯兰斯基,法共的杜克洛,意共的隆哥等人。

会上,日丹诺夫作了《论国际形势》的报告,各国党谈了各自的工作情况,彼此间交换了意见。

会议决定成立情报局,由九国党各派两名代表组成,总部设在贝尔格莱德。

联共(布)代表提出设立常务委员会,以便定期交换意见。

波、匈代表反对,苏联的建议未被采纳。

这样,情报局的任务便仅限于交流经验,必要时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协调各国党的活动。

1948年6月20~28日,情报局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召开第三次会议。

通过《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情况》的决议,指责南共“在内政、外交的基本问题上,推行了一种脱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对苏联和苏联共产党(布)推行着一种不友好的政策”,“采取民族主义立场”,并号召南共党内的“健康力量”起来“撤换”党的领导。

南共拒绝参加会议,并发表声明,对该决议予以驳斥。

会后,情报局机构迁至布加勒斯特。

1949年11月,情报局在匈牙利举行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在杀人犯和间谍掌握中》的决议,对铁托等南共领导人再次进行攻击。

情报局指控南共的两次会议和通过的两个决议,无论就其内容以及处理方法来说,都是错误的。

1956年4月,情报局宣布结束活动。

情报局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争取和平、反对战争等方面曾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它在苏联直接控制下,背离成立宗旨,按照苏联意图部署各国党的行动计划,作出一些粗暴干涉兄弟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决定。

尤其是情报局成立第二年,利用集体制裁手段把南共开除出情报局。

情报局实际成为苏推行大党大国主义、压制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工具,对国际共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2、经济上:

建立经互会(即经济互助委员会)

(1)成立:

1949年1月莫斯科

(2)目的:

恢复、发展苏联和东欧经济,反击“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

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经济起了积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凭借其雄厚实力提出“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

时任苏联领导人的斯大林认为该计划会严重威胁到苏联对于东欧的控制,不久,苏联就出炉了著名的“莫洛托夫计划”。

这就是后来经济互助委员会的雏形。

1947年7—8月间,苏与保、捷、匈、波、罗等国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即《莫洛托夫计划》。

在此基础上,1949年1月,上述六国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经互会基本任务是:

会员国间进行经济合作;

交流经济经验;

相互给予技术援助;

在原料、粮食、机器装备等方面相互协助。

总部设在莫斯科。

经互会的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上的分裂。

此后,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陆续加入。

它们是:

阿尔巴尼亚(1949年加入,1961年退出)、民主德国(1950年)、蒙古(1962年)、古巴(1972年)、越南(1978年)。

中国代表于1956—1961年曾以观察员身分参加例行会议。

其经济合作经历了进行商品交换和科技资料交换、推行生产的“国际分工”、实行“经济一体化”三个发展阶段。

经互会成立以来,对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各成员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1951~1983年,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了7.6倍。

1970~1984年,经互会国家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贸易额增长了6.2倍。

经互会对打破西方经济封锁、促进各成员国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受到苏联的控制,苏联与其他成员国之间关系不够平等。

3、军事上:

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1955年5月成立于华沙,总部设在莫斯科。

加强与东欧各国的合作,与美国抗衡。

性质:

华沙条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相抗衡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一。

它使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

作用:

成立之初,在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但它也是苏联控制东欧的工具。

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组织或华约)是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

1955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加入北约后,欧洲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包括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签署了《华沙公约》。

该条约由原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起草,1955年5月14日于波兰首都华沙签署,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华约组织。

条约规定: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北约、华约两大国际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双方以冷战形式的军事对抗正式开始。

1968年8月,捷克斯洛伐克发生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华约组织武装力量在苏联的牵头下大规模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招致普遍抗议。

阿尔巴尼亚于同年9月13日宣布退出华约。

1990年10月3日东德与西德统一后退出华约。

华约于1991年3月31日停止一切活动,官方于1991年7月1日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签署了关于华沙公约停止生效的议定书,华沙公约正式宣布解散。

由上述分析可见,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采取成立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和华约组织等一系列措施,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实施了全方位的对抗。

四、第一次柏林危机:

1、四大国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分区占领:

【备课资料】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的由来

1943年11月28日,德黑兰会议使三国首脑第一次面对面地商讨德国问题。

在12月1日的正式会议上,三方首脑重点讨论了德国问题。

罗斯福提议把德国分成5个部分。

这5个部分是:

汉诺威和德国西北地区;

萨克森和莱比锡地区;

黑森-达姆施塔特,黑森一卡塞尔和莱茵河南部地区;

巴伐利亚、巴登和符腾堡地区。

罗斯福建议这5个部分都应当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另外,他认为,有两个地区应当由联合国管制,或者对它们采取国际共管。

这两个地区是:

基尔运河地区和汉堡市;

鲁尔和萨尔。

丘吉尔则希望德国能被分成较大的地区。

最后,三国首脑决定,由“欧洲咨询委员会”来进一步研究德国问题,该委员会是在1个多月前召开的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上组建的。

1944年初,英国根据艾德礼委员会的报告,正式向欧洲咨询委员会提出关于划分出三国占领区的建议。

该建议按1937年即德国版图扩张以前的疆界,把德国分为3个占领区。

东部占领区占全德40%的面积,33%的生产资源,由苏联占领。

其余地区,西北部包括重工业中心鲁尔区,由英国占领;

西南部和萨尔地区,由美国占领。

柏林作为德国的首都,也由三国实行分区占领。

该建议充分照顾了苏联的利益,因此苏联除了要求再把位于英占区的费马恩岛划入苏占区外,表示同意接受这个方案。

但英国在交涉中没有同意划出费马恩岛。

美国对这个方案的意见很大。

一方面,它认为苏占区的面积太大,超出了1/3的范围;

另一方面,它所感兴趣的鲁尔区落入了英国之手。

于是,美国制定了一个新的占领方案。

该方案以柏林为界,把德国分成东、西两部分:

东部占全德22%的面积由苏联占领;

西部再划成南、北两个部分,北部包括鲁尔区,由美国占领,南部由英国占领。

按照该方案的设计,柏林也将由美国单独占领。

美国方案同英国方案相比,除了苏占区面积有较大缩小外,最大的区别是美、英占区的位置正好换了方向。

美国的方案送到欧洲咨询委员会时,欧洲的军事形势已发生很大变化。

苏联红军已经接近德国边境,而美、英军队还在忙于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苏联的地位得到加强,美方担心再不同意苏联业已表示接受的英国建议,苏军可能会进一步越出40%的范围,于是匆忙地表示接受原英国方案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