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3374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XX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XX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XX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XX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XX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XX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XX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XX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XX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XX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XX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XX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XX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XX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XX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文档格式.docx

《XX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年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新粤沪版文档格式.docx

  知道电压的作用;

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知道电压的单位;

会进行电压单位的换算。

  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电压的作用;

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电压表的读数

  电源、开关、灯泡、导线、电路板、电压表

  .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

  用水压形成水流来类比电压形成电流。

电源的正极聚集有大量的上电荷,负极聚集有大量的负电荷,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就产生了电压。

这个电压使电路中电荷发生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路中要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源,电路应是通路。

  .电压的单位。

  国际单位:

伏特V

  常用单位:

千伏,毫伏,微伏。

  .常见的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

1.5V。

  一节铅蓄电池:

2V。

  安全电压:

不高于36V。

家庭照明电压:

220V。

工业电压380V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要知道电压的单位,会进行单位变换。

此个,还要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电压值。

  .电压表的结构:

  电压表的外形,符号,接线柱,量程:

0-3V,0-15V。

  .读数:

  认清所接量程。

  认清最小电压值。

0-3V每小格0.1V,0-15V每小格0.5V。

  检查写单位。

  .练习读数。

  .电压表的使用:

  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

  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学生上讲台演示电压表的正确使用规则。

  .讨论想想议议

  .练习:

把一个灯泡接人电源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出小灯炮两端的电压,画出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一”接线柱。

  在两个灯泡L、L串联的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小灯泡L两端的

  电压,画出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一”接线柱。

  在图右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个

  灯泡两端的电压,并在电压表两端标出它的“+”、

  “一”接线柱。

  .小结。

  利用表格的方法对比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异同。

  教学后记:

  3.6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压表,会选择电压表的量程和试触,会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

  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压的关系。

3.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压表

  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

  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每组三节干电池,电压表,两个阻值不同的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进行新课:

  研究干电池串联和并联时的电压关系;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将两节相同的干电池按图6-8并联组成电池组,用电压表测这个并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内。

分析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并联电池组的电压

  干电池Ⅰ的电压干电池Ⅱ的电压并串联电池组的电压

  第二部分:

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一、按图6-9将L1、L2组成串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

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灯泡L1与L2串联的总电压U。

要求:

  先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

"

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按图6-10,将L1、L2组成并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A、B两点之间的总电压U。

  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

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

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实验完毕,断开电源,整理仪器,进行讲评。

  小结:

由学生汇报实验数据和所得到的结论。

  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

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在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

  .1怎样认识电阻

  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知道电阻的单位,能进行电阻的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

  理解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能根据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判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

  理解电阻是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

  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学生电源,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小灯泡一只,导线若干条。

  .引入新课。

  我们常见的导线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为什么多数用铜或铝,而不用铁呢?

我们学习了这节内容就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新课讲授。

演示实验1:

图7-1

  提问:

电压相同,通过AB和cD的电流不相同,为什么?

  .电阻是表示导体对导体阻碍作用的大小,符号是“R”。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电阻的单位:

国际单位:

欧姆,简称:

欧。

兆欧,千欧。

  Ω的含义:

当导体两端电压为1V,通过的电流为1A,这段导体的电阻为1Ω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演示实验2:

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演示实验3:

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演示实验4:

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演示实验:

将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做演示实验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

  .介绍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结构。

  原理: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结构:

电阻线是由电阻率大的合金线制成。

  铭牌:

滑片上标出的数字“50Ω2A”,其中50Ω表示最大阻值,2A表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元件符号: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串联在电路中,连接时要接“一上一下”的接线柱

  弄清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阻线长度怎样变化,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怎样变化?

  使用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

  使用前要了解铭牌。

铭牌上标有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和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注意:

接同上两个接线柱时,作导线用,电阻为0;

接同下两个接线柱时,作定值电阻用,接入是最大电阻。

这两种接法都不能改变电阻。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电阻箱原理和读法的介绍。

练习。

  .2探究欧姆定律一: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知道研究电流跟电压关系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电路图。

  知道研究电流跟电阻关系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电路图。

  在R一定,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U一定,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通过实验得出I与U的关系和I与R的关系。

  理解I、U、R的比例关系。

  电流表,电压表,电池组,定值电阻5欧、10欧、15欧,开关等

  .复习提问

  .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用同一个小灯泡分别用二节干电池和一节供电,为什么用二节时较亮?

当电阻一定,电流跟电压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用同一节电池分别对2.5V和3.8V小灯泡供电,为什么2.5V小灯泡较亮,当电压一定,电流跟电阻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用实验来研究U、I、R的关系。

  .电路设计:

  实验研究

  R一定I跟U的关系。

记录,分析数据。

  电压123

  电流0.10.20.3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U一定,I跟R的关系。

  电阻51015

  电流0.40.20.13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练习

  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的电流为0.3A,当电压增大到6V,那么它的电流为;

如果要使电流为0.1A,那么电压为。

  当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接上5Ω的电阻时通过的电流为0.6A,那么把电阻改为15Ω,则通过的电流为。

  .布置作业

  .2探究欧姆定律二:

欧姆定律

  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理解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运用欧姆定律计算进行的简单计算。

  书写有问题和例题的小黑板

  表1:

表2:

  RUIURI

  1.50.31.550.3

  0.610

  50.1

  .引入新课:

  由实验我们已知道了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把以上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得出结论,即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U/R。

公式中I、U、R的单位分别是安、伏和欧。

  公式的物理意义:

当导体的电阻R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几倍,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增加几倍。

这反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加到原来的几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反映了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例的关系。

公式I=U/R完整地表达了欧姆定律的内容。

  说明:

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课本中例题

  要求:

画好电路图。

说明某导体两端所加电压的图示法。

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组织全体学生讨论、分析正误。

教师小结。

  ①电路图及解题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②答题叙述要完整。

本题答:

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在它两端应加2.8伏的电压。

  ③解释R=U/I的意义:

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

不能认为"

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

“因为电阻的大小只与电阻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④介绍伏安法测电阻

  .布置作业:

  .3欧姆定律的应用: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会用伏安法测电阻,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做好实验的科学态度。

  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按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

  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各1只定值电阻1个

  复习提问: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已知电压和电流怎样求电阻呢?

  引入新课:

给你一个电阻,你怎样才能知道它的电阻有多大呢?

----答:

实验测量。

  .实验目的:

学习用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

据欧姆定律公式I=U/R得R=U/I来测量。

  .实验电路

  .实验器材:

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各1只,定值电阻1个。

  .实验步骤:

  启发:

伏安法测电阻需测出哪些物理量?

这些物理量用什么仪器测量?

连接电路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归纳:

测Rx两端电压U和通过电流I,

  I用电流表测,U用电压表测

  连接时开关是断开的,滑动变阻器滑片要移到阻值最大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线柱要连接正确,电压表用0~3V,电流表用0~0.6A量程。

  闭合开关,观察电压表,电流表读数,填入表中

  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加在Rx两端的电压,再记下两组对应的电流值和电压值。

  利用公式:

R=U/I求出R¬

X的电阻,再取三次平均值

改变加在电阻两端电压时,要考虑电表的量程是否恰当。

  .问题讨论:

给你这个实验的器材中,如果没有电压表,但有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你有办法测出这个未阻值电阻是多大吗?

如果没有电流表又怎办?

  .小结

  1电能和电功

  教学目标: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能。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电流做功的相关因素。

  教学重点:

电功的概念、公式及应用;

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

  教学难点:

电功的概念

  教具:

书上装置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设计:

  师:

天气冷的时候,我们经常两手相互搓一搓,手心就会感到暖和,这能量转化过程来分析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生: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我们称为什么?

做功

可见,能量的转化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

用电器的作用是什么?

把电能转化为我们各种需要的能

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交流讨论

  电热水器:

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动机:

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给蓄电池充电:

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电磁铁:

把电能转化为电磁能

  电灯泡:

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也是通过电流做功来实现。

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也就要消耗多少的电能。

  例如:

电热水器,如果知道电流做了多少功,就可以知道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内能,也就知道要消耗多少电能。

想一想:

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实验探究:

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

  引导学生猜想:

电流做功可能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

一个量与几个因素有关?

为了研究一个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通常采用什么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在通电时间相等的情况下,为了研究与电压的关系,必须保持通过导体的电流相等,因此应采用什么电路?

串联电路

如何比较电流做功的多少?

  引导学生按以下程序进行

  电流做功使电能转化为内能

  因此,我们只要比较内能增加的情况

  当物体的内能增加时,温度就会升高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大小,来判断电流做功的多少

  用同样方法研究电功与电流的关系

  电路图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电流做功跟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均有关,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越大,电流做功越多,加在用电器上的电压越高,电流做功越多,用电器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做功越多。

  电功的公式:

=UIT

  电功的单位:

j

1度=1h

  度=3.6χ106j

  知道电功为多少,也就知道消耗了多少电能。

  讨论作业。

  补充练习

  一个热水器接到照明电路中,通过的电流是2A,求其正常工作30in,须消耗多少电能?

若每度电0.5元,需交多少电费?

  电功的推导公式:

=I2Rt

  =U2/Rt

  例1:

将一个阻值为5Ω的电阻与一个阻值为10Ω的灯泡串联起来,接在12V的电源上,通电15in后,求电流通过小灯泡所做的功?

  例2:

如图电源电压6V,通电10in,求R1消耗的电功?

  2探究灯泡的电功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用电器实际消耗的功率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有关。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它的实际功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和实验,探究小灯泡的功率与什么因素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介绍常见电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电功率?

  .电功率跟电流和电压有什么关系?

  .电功率的表达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

  二、新课引入

  师:

用幻灯片展示一些用电器的铭牌。

  .观察桌面上的灯泡铭牌,你们发现了什么?

  .如果此灯泡两端加的电压小于220V,那么灯泡的电功率是25吗?

生:

灯泡发光时的电压是220V,电功率是25。

  生:

不是,可能会变小。

  通过一、二两个阶段,引出课题,开始实验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

  三、实验一

  教师出示实验报告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完成好。

1.如图指导学生组装电路;

  .调节滑动变阻器完成下表:

  实验次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V灯泡的亮度

  等于2.5V

  略大于2.5V

  略小于2.5V

  注:

学生实验结束后完成此表。

  实验表明:

用电器实际消耗的功率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有关。

  .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如果用电器两端实际所加的电压高于额定电压,这时实际功率将__________额定功率,能不能正常工作?

  如果用电器两端实际所加的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这时实际功率将___________额定功率,能不能正常工作?

  结合以上两点得出灯泡的亮度由_______决定,并举例让学生判断。

  “220V25、3V0.75”这些字样我们还能发现什么?

  .结合本节例题及常见电器设备的电功率,指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使用电器和保护电器。

  大于;

不能;

小于;

实际功率。

  可以求出电流、电阻。

  教师介绍额定电流以及电阻。

  四、实验二指导学生探究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参照前实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画出实验电路图,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写出实验方案和详细步骤;

  .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最后,教师总结此实验。

  验证实验结果。

  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

  五、根据情况布置作业

  .3探究电流热效应跟电阻的关系

  通过科学探究,认识电流的热效应跟导体电阻的关系

  学会从理论上进行论证,认识导体消耗的电功率和电阻的关系

  了解电流热效应的应用,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重 点:

探究认识电流的热效应跟导体电阻的关系

  难 点:

认识导体消耗的电功率和电阻的关系

  教 法:

实验探究

  教 具:

电炉、两个不同的灯泡、两根不同阻值的电阻丝、温度计、两杯等质量的煤油、电源、导线

  教学过程:

  一、本节为探究性实验,从实物观察入手,引出电流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导体会发热,这叫做电流热效应。

  .演示:

  ①通电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跟其串联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②观察和比较“220V100”和“220V15”两只电灯泡发光时的亮度,再仔细观察灯丝的粗细。

  启发学生思考:

电流的热效应是否跟导体的电阻有关?

提出实验研究的课题,先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再引导。

  .活动1:

实验探究:

电流热效应跟电阻的关系

  由于本实验要求较高,所以教材首先提供一种实验电路,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实验设计的原理,如:

  ①为何采取串联方式?

  ②如何比较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

——根据等质量的煤油温度上升多少表示。

  本实验尤其要注意两支温度计的示数一定要同时读记,因此,教师要强调实验过程的合作精神。

  实验结论:

当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就越多。

  精确的实验表明:

在电流一定时,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成正比。

  实验完成后,接着让学生讨论研究当电压一定时,电流的热效应和电阻的关系。

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去分别研究,最后汇总。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就越少。

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成反比。

  .活动2:

分析论证: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理论推导的方法,总结出P=I2R

  此式表明:

电流相等时,在一定的时间内,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成正比。

  再推导出P=U2/R

电压相等时,在一定的时间内,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成反比。

  分析论证过程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教师不要包办。

  最后强调:

实验研究和理论推导的方法,都是我们研究物理问题和发现物理规律常用的重要方法。

它们对同一问题的研究,其结果必须一致,否则,就必须检查每一过程,找出原因,重新实验,直至殊途同归。

  二、电流热效应的应用与控制

  焦耳定律:

  利用电流热效应加热的电器。

  有些用电器为避免温度过高,需采取散热措施。

  三、小结本节主要内容。

  四、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