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高三年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普通班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4010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高三年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普通班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度高三年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普通班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度高三年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普通班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度高三年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普通班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度高三年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普通班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年度高三年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普通班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年度高三年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普通班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年度高三年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普通班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年度高三年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普通班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年度高三年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普通班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年度高三年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普通班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年度高三年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普通班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年度高三年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普通班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年度高三年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普通班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高三年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普通班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度高三年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普通班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高三年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普通班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高三年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普通班讲解Word文件下载.docx

6.下列实验现象或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醋酸滴在碳酸钙表面,产生大量气体

醋酸的酸性比H2CO3强

B

热纯碱溶液和汽油均可除去器皿上的油脂

两者均只发生物理变化

C

5mL0.1mol·

L-1KI溶液中加入4~5滴0.1mol·

L-1FeCl3溶液及CCl4充分振荡,分液,水相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

FeCl3与KI的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D

苯不能使溴水褪色,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苯分子中的碳原子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C-C和C=C之间的特殊共价键

7.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可表示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

B.图乙可表示第二周期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

C.图丙可表示CH4与Cl2经两步反应生成CH3Cl,则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D.图丁可表示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则t1~t2时间:

v(正反应)=v(逆反应)≠0

8.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碘水鉴别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

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烯和乙炔

C.用溴水鉴别四氯化碳和苯两种无色液体

D.用金属钠鉴别乙醇与二甲醚(CH3OCH3)

9.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镁、铝金属性强弱:

分别在MgCl2和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直至过量,观察现象

B.检验淀粉水解是否生成葡萄糖:

取少量水解液于试管中,直接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C.探究NaCl是否属于离子化合物:

将两个电极插入熔融的NaCl中,进行导电性试验

D.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

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中的水

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Y与X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2X和Y2X2,Z所在的周期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R的常见化合价为-1、+1、+4、+5、+7。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WX2是生产光导纤维的原料

B.RX2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

C.工业上获得单质Y是用氢气热还原YR得到

D.Y、Z、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能发生反应

1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8g熔融的KHSO4中含有0.05NA个阴离子

B.1.0L1mol/L的NaOH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NA

C.25℃时,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0.1NA个氢氧根离子

D.5.6g铁与一定量稀硝酸完全反应,电子转移数目一定为0.3NA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

2H218O+2Na2O2===4OH-+4Na++18O2↑

B.Fe3O4与稀HNO3反应:

Fe3O4+8H+===Fe2++2Fe3++4H2O

C.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

HCO3-+Ca2++OH

===CaCO3↓+H2O

D.将少量NaOH溶液加入到NH4HCO3溶液中:

OH-+HCO3-===CO32-+H2O

13.下列实验中,依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结论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粉末变红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红棕色变深

反应2NO2(g)

N2O4(g);

ΔH<

将少量的溴水分别滴入FeCl2溶液、NaI溶液中,再分别滴加CCl4振荡

上层分别呈无色和紫红色

还原性:

I->

Br->

Fe2+

向溶液X中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生成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CO32-或SO32-

14.下列各装置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甲乙丙丁

A.用装置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制取无水MgCl2

D.用装置丁制取乙烯

15.已知:

⑴CH3COOH(l)+2O2(g)=2CO2(g)+2H2O(l)△H1

⑵C(s)+O2(g)=CO2(g)△H2

⑶2H2(g)+O2(g)=2H2O(l)△H3

⑷2CO2(g)+4H2(g)=CH3COOH(l)+2H2O(l)△H4

⑸2C(s)+2H2(g)+O2(g)=CH3COOH(l)△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H1>

0,△H2<

0B.△H5=2△H2+△H3-△H1

C.△H3>

0,△H5<

0D.△H4=△H1-2△H3

16.白磷有剧毒,白磷中毒可用硫酸铜溶液解毒,白磷与硫酸铜可以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1)2P+5CuSO4+8H2O

5Cu+2H3PO4+5H2SO4

(2)11P+15CuSO4+24H2O

5Cu3P+6H3PO4+15H2SO4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上述两个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在上述两个反应中,氧化产物都是H3PO4

C.在反应

(2)中,当有5molCuSO4发生反应时,共转移10mol电子

D.在上述两个反应中,氧化剂都只有硫酸铜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2分)

17.(10分)①~⑧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8种元素,其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

(1)在8种元素中: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周期族;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

(2)⑤、⑥、⑦三种元素的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差的是(填化学式);

⑥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3)②与③形成的无色化合物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可用②的简单氢化物在催化剂及加热条件下还原为无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能说明⑧的非金属性比⑥的强的化学方程式为(举1例)。

(5)由①、②、③三种元素可形成一种摩尔质量为84g·

mol-1的分子X,且X中三种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为1∶1∶1。

已知X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且分子中无双键,画出X分子的结构式:

18.(12分)铝、铁及其化合物在国民经济、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铝在自然界中以态(填“游离”或“化合”)存在;

铁的氧化物中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的是(填化学式),该氧化物与铝粉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铝粉;

(3)写出利用FeCl3饱和溶液与沸腾的蒸馏水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4)检测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少量的FeCl2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t℃时,FeO(s)+CO(g)

Fe(s)+CO2(g)的平衡常数K=0.25,在该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n(CO):

n(CO2)=。

19.(10分)氨与硝酸都是氮的重要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Ⅰ.实验室模拟工业氨催化氧化法制取硝酸,装置如图所示。

(1)若分液漏斗中氨水的浓度为9.0mol·

L-1,配制该浓度的氨水100mL,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装置不需要加热即能同时产生氨气和氧气,烧瓶内固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受热时丙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戊中观察到石蕊试液变红,则说明已制得硝酸。

Ⅱ.NH3的性质

(4)氨的水溶液显弱碱性,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将等浓度、等体积的氨水和硝酸混合,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

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水,利用此原理设计成氨气氧气燃料电池。

在碱性条件下,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铁的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如碳酸亚铁(FeCO3)可作为补血剂,铁红(Fe2O3)可作为颜料。

利用某硫酸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2O3、FeO,还有一定量的SiO2)制备碳酸亚铁的流程如下:

(1)“酸溶”时加快反应速率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

(2)加入FeS2还原后,检验Fe3+是否反应完全的方法是  。

(3)“沉淀”时,需要控制温度在35℃以下,其可能原因是      。

(4)FeCO3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同时释放出CO2,则与FeCO3反应的物质为      (填化学式)。

(5)写出在空气中煅烧FeCO3制备高纯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

FeCO3在空气中煅烧生成Fe2O3时,也会生成FeO.现煅烧23.2kg的FeCO3,得到Fe2O3和FeO的混合物15.84kg.则Fe2O3的质量为      kg。

21.(10分)非金属元素H、C、O、S、C

l能形成的化合物种类很多,单质及化合物的用途很广泛。

(1)O2-的电子式为;

(2)O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常用来杀菌消毒,分别为________;

(3)CH3OH在常温下为液态,沸点高于乙烷的主要原因是;

(4)Cl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液氯储存区贴有的说明卡如下(部分):

危险性

储运要求

远离金属粉末、氨、烃类、醇类物质;

设置氯气检测仪

泄漏处理

NaOH、NaHSO3溶液吸收

包装

钢瓶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泄漏处理”中NaHSO3溶液的作用

②若液氯泄漏后遇到苯,在钢瓶表面氯与苯的反应明显加快,原因是。

③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中,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

当溶液中c(Cl-):

c(ClO-)=11:

1时,则c(ClO-):

c(ClO3-)比值等于。

(5)镁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Mg与Ca类似,也能与C形成某种易水解的离子化合物。

已知该化合物0.1mol与水完全反应后,产生0.1mol的某种气体。

该气体被溴水全部吸收后,溴水增重2.6g。

请写出该水解反应方程式。

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考试

化学答题卡

17.(10分)

(1),;

(2);

(3)。

(4)。

(5)。

18.(12分)

(1);

(2);

(3);

(4);

(5)。

19.(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

(1)      。

(2)      。

(3)      。

(4)      。

(5)      。

      kg。

21.(10分)

(1);

(3);

(4)

②。

③。

2016--2017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考试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DAACABCBCCADBCBD

17.(10分)

(1)二ⅦA(共1分)HClO4(1分)

(2)PH3

(各1分)

(3)4NH3+6NO

5N2+6H2O(2分)

(4)H2S+Br2=2HBr+S↓(或Na2S+Br2=2NaBr+S↓等)(2分)

(5)N≡C-O-O-C≡N(2分)

18.(12分)

(1)化合(1分);

Fe2O3(1分);

Fe2O3+2Al

2Fe+Al2O3(2分)

(2)2Al+2OH-+2H2O=2AlO2-+3H2↑(2分);

(3)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2分)

(4)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高锰酸钾溶液,若紫色退去,则含有氯化亚铁,反之则无。

(也可用铁氰化钾溶液检测,观察是否有蓝色沉淀生成)(2分)

(5)4(2分)

19.(10分)

(1)胶头滴管(1分) 100mL容量瓶(1分)

(2)Na2O2 (1分)

(3)4NH3+5O2

4NO+6H2O(2分)

(4)NH3·

H2O

NH

+OH-(1分)c(NO

)>

c(NH

c(H+)>

c(OH-)(2分)

(5)2NH3-6e-+6OH-===N2+6H2O(2分)

20.(10分,每空2分)

(1)加热、增加硫酸的浓度、将烧渣粉碎、搅拌等;

(2)取少量溶液,滴入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其中含有Fe3+,反之,未反应完全;

(3)防止碳酸铵分解,减小亚铁离子的水解程度;

(4)O2、H2O

(5)4FeCO3+O2

2Fe2O3+4CO2

21.(10分)

(1)

(1分)

(2)O3H2O2(2分,每个1分)

(3)甲醇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而乙烷不能(1分)

(4)①HSO3-+Cl2+H2O=SO42-+3H++2Cl-(2分)

②Fe(或者FeCl3)能催化苯与氯气的反应 (1分)    ③1:

2(1分)

(5)MgC2+2H2O=Mg(OH)2+C2H2↑(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