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26114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讲课讲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0、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困生”?

在表扬中鞭策“学困生”进步。

在鼓励中引导“学困生”提高。

重视学生自信心的激发与培养。

11、谈谈“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

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2、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3、新课程倡导了哪些现代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

有关要求:

教师答辩内容要

从所给答辩题目中选出三个进行回答。

根据答题要点展开回答。

中小学教师应知应会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新课程改革部分

一、如何理解“课程”这一概念?

课程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

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

现在教科书、课程计划(旧称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旧称教学大纲)中;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学校中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

它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学生个人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个人经过系统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以及个人的经历产生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广义课程的内容是更广泛的,更有助于我们认识课程的内容。

二、贯穿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贯穿

“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课改”的灵魂。

“课改”,充分体现了“以

人为本”的思想。

以往以学科为本位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动的、甚至被窒息的人。

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强调了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强调了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品德;

强调了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三、“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意味着:

(1)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要使学生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4)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四、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这一改变包含什么意义?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2)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素质的提高本次课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3)从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编写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

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和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

五、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有哪些基本途径?

(1)开展社会调查,不断跟踪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适应社会需要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及其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课程素材。

(3)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

(4)研究一般青少年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已具备或尚需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

(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6)建立课程资源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六、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

1、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应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生成性。

2、新课程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新课程教学观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4、新课程教学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七、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八、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九、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

1、服务。

教育服务是时代发展带给我们的新理念,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和家长满意,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2、调控。

3、反思。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

4、合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面对学生外,还需与周围其它教师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

十、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

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

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

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十一、新课程中课本问题编排有何意图?

课程改革后,教材变化了,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去教

学,要教会学生从学习问题中攫取营养。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到审视问题的高度,思考教材的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弄清哪些知识,知识间是怎样有机联系的,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哪些关联,应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等,这样,教者处理问题就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学生便能触类旁通。

十二、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挖掘课本中的问题?

(1)教会学生分解问题,分散难点,理清思路。

(2)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前后问题,比较异同。

问题具有典型性,代表

性。

(3)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举一反三”,开阔视野,培养创新

精神。

十三、如何运用教材渗透人文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新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把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作为学生的发展目标之一”,所以,课程改革后,教材中问题很多都联系到生产生活实际,我们应抓住它对学生有机地渗透人文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同时应强化对学生意志的培养,让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的复杂艰苦的情景中接受磨练。

十二、如何处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所以出现学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可以让新一代人用较少的时间直接获得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

因此,接受学习是必要的。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承的关系。

但我们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比较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相对来说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使学生学习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窒息了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教学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十三、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实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交往互动?

交往是教学的本质,新课程大力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

模式。

只有坚持交往互动,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

(1)赋予学生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3)学会交往,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4)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拓展教学视野,完善教育内涵?

十四、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过去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上,所以很多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影响了自主能力的发展。

而新课程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提出了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要求教师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改进:

(1)突出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2)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

(3)通过师生、生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应答,达到共创共生、批判反思、求异创新的目的。

(4)“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

强调学习活动以探究为主,学生为主,交互为主。

(5)教师对学生要“导其所思,引其所做,扬其所长,促其所成。

十五、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自主能力?

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不再是过分追求结果,而是重视了过程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再是停留在过去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

而是讲究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

自主能力,对教师来说,要明确以下几方面:

(1)发展学生的自主性是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

(2)只有赋予学生的权力,才能让他们发展起自主的能力,教师不适宜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会严重妨碍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3)教师要警惕自己心中“糊涂的爱”,不要以“爱”的名义实施对学生的控制。

(4)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因为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所倡导的一切都要通过教师的努力来实现;

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关系着课堂权力的分配与教育资源(时间、资料、场地等)的再分配,关系着教师价值的体现,需要教师进行自我更新。

十六、如何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选

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譬如,偏爱独立思考的学生,在独立学习时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高。

如果与他人一起学习,却有可能因认知过程受到干扰而降低学习效率。

又如,喜欢小组学习的学生,在与他人一起学习时,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高,再加上他们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往往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对于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十七、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是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发现”,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

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应该有长期的、自觉的意识。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个体在自学中所产生的观点或存在的问题。

作为教师,哪怕学生只发现一点点,也应予以鼓励,同时要尊重学生,增强其信心。

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强求标准答案。

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全盘否定,要对敢于表白自己观点的勇气予以肯定。

学生自学发现后,还要继续鼓励他们“讨论再发现”。

因为通过讨

论,学生有辨析,有补充,发挥了群体力量,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发现,促进了集体智慧的发展。

十八、如何认识“课堂吵闹”的背后隐含着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下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

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学生的不同个性。

学生在课堂上必须拥有自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动作和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动作和语言是学生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沮丧等情感。

课堂纪律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十分宽松和谐的氛围。

‘课堂吵闹”也正是宽松和谐的氛围所产生

的表象,也正是勇于课堂改革、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

十九、教师应怎样管理课堂、驾驭课堂?

(1)要改革课堂的主体定位,建立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

(3)教师要放得开,收得拢。

二十、如何在师生教学互动中捕捉与利用生活素材?

新课程理念倡导传授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捕捉与利用生活素材,实现文本与生活的相似律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具生命的活力和色彩。

教师要确立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生活的广阔泉源,远离就书讲书的教书匠习气。

二^一、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

1、明确分组、分工。

2、选好合作学习的内容。

3、指导倾听与互助。

4、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

二十二、如何实施作业个性化?

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

2.留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

3.留谈学习方法的作业。

4.留想象作业。

二十三、如何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

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偏向终结性的现象,也有助于实现评价的个体化,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径。

(1)、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

(2)、利用成长记录等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

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

(3)、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期末考试在期末成绩中各占一定比例,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的结果,体现形成性评价。

二十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关注哪些方面?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注意八个“关注点”:

1、关注学生的潜能。

2、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

3、关注弱势群体。

4、关注评价中的“无法量化”或“不确定”的内容。

5、关注“违规事件”。

6、关注对学生的“无意伤害“。

7、关注教师自身的行为效应。

8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反评价因素。

二十五、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客观性原则。

2、指导性原则。

3、探究性原则。

4、情感性原贝V。

二十六、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

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作为好课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3、应该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和充足的时间。

4、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5、应该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6、应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二十七、考试改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考试方式方面,打破惟笔试的传统做法,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体现先进的评价思想。

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反馈方法应尊重学生的权利,以激励为主,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提高。

教学设计技能

1、制订课程授课计划的技能

2、撰写教案的技能

3、使用教学媒体的技能

4、了解学生的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

1、组织教学和导入新课的技能

2、运用教学语言的技能

3、设疑和提问技能

4、板书技能

5、讲授的技能

6、总结结束课程的技能

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技能

1、布置作业的技能

2、批改作业的技能

3、课后辅导的技能

教学评价技能

1、命题技能

2、评卷及分析试卷的技能

教学研究技能

1、掌握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吸取科研成果的技能

3、信息检索技能

中学高级教师面试如何讲好微型课

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要求每一位参评教师都要讲一堂微型课并答辩。

作为职评改革的重大举措,微型课开始成为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

职评改革,从单纯评审业绩材料到登台讲解微型课,更加注重考察实际教学能力,这是一个导向。

这个导向就是让教师更加关注教学,把“教

好课、育好人”落到实处。

一、微型课的基本概念

让我们先从语法的角度做个分析吧,“微型课”是偏正短语,中心词

是“课”;

而“说课”是动宾短语,中心词是“说”。

不难看出,“微型课”的本质是课,具有课的基本属性。

微型课实质上就是一节课,与常态课不同的是:

它时间短,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

而“说课”重点在

“说”。

说目标、说教法,说流程都是在“纸上谈兵”,是在务虚,不是

在上课,是在告诉大家准备怎么上,为什么这么上。

这就像设计师介绍自己的图纸一样,而上微型课是施工。

1、微型课的定义:

精选、精简、精炼、精致

微型课是一节教学环节完整、教学要素齐备的常规课的浓缩版。

由于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执教者须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习主题;

精简教学环节,突出学生活动;

精炼教学主题,突出思维引导;

精致教学亮点,突出专业功底。

2、微型课的特点:

短、小、精、巧

短是指:

备课时间短,讲课时间短。

微型课规定上课时间为15分钟。

15分钟完成平常45分钟的教学任务,可谓讲课时间短;

从抽签、备考到上课,备考时间也只有十多分钟,可谓备课时间短。

两个“短”,构成了

对教师的挑战。

怎样在15分钟内完成任务并获得评委认可,进而让评委欣赏你的教学能力与水平,那就要在“小”字上动脑筋,“精”字上下功

夫,“巧”字上做文章。

小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问题切口小,给学生讨论预设足够的话题;

二是指问题梯度小,给学生思维预留足够的空间。

切口小,课堂不会“冷

场”,梯度小,讨论不会“卡壳”。

精有两个指向:

一是教师要精讲;

二是活动要精致。

精讲有四个要求:

语言精炼,内容精当,讲解精彩,话题精巧。

精致有四个层次:

理解概念,把握结构,归纳特征,感悟规律。

精讲是教师讲学的基本功,精致是教师导学的必修课。

巧有两个表现:

活动设计巧与教学创意巧。

活动设计通常是自我展示,分组讨论,质疑答辩等,大家习以为常,评委也难有好的印象。

怎样让学生经过一个由感动主动互动灵动的思维过程,把教学创意与活动设计融为一体,把学习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深度探究的过程,就突出了巧的意境与情境。

3、微型课的用途:

招聘、评审、选拔、研讨

招聘:

学校招聘新毕业生或外校教师,通常会采用说课或讲微型课的方式考察其业务水平。

因微型课的高度仿真和简易操作,具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评审:

过去教师职称评审,只有破格者和申报特级者才需面试。

现在作为一种改革举措,河南省全面引进全员面试。

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就必须以学习的姿态研究微型课,以培训的方式普及微型课。

研讨:

微型课怎样突出其特点,发挥其优势,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示范作用,我理解此项改革的意义在于把教学与教研相结合,把职评与能力相结合,把研究与水平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研以致用,评以致用。

4、微型课的结构:

破题、构题、解题、答题

微型课再小也是课,也要具备优质课的基本要素。

优质课的要素: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有意关注;

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题引导,引领学生的深度探究;

版书设计,对应学生的知识结构;

课堂小结,指导学生的深度理解;

教学创意,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

微型课再短也有型,也要具备优质课的组织结构,那就是“破题一一构题一一解题一一答

题”。

二、怎样讲好微型课

1、破题发现意义:

教师用一、二句话,点破课堂学习的重点与意义,使学生明白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重点是什么。

正所谓破题发现意义,如

“辛亥革命”一课,本课由两个词构成,核心词“革命”,时间限定词

“辛亥”。

前者查词典,明白其概念。

后者教师略加解释即可。

组合在一

起形成一个新概念:

(1)广义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狭义指武昌起义。

领导革命,少不了领袖、政党、领纲;

组织革命,离不开宣传、起义、爆动;

革命的直接目的是推翻旧王朝,组建新政权。

本节课学习主题:

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

2、构题提升立意:

教学设计要重点关注学习主题的构思与学习方式的匹配。

教材编写更多的考虑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

但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经历、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常常存在一道巨大的鸿沟。

怎么弥补认识差距,就需要教学构思来形成一个问题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把学习推向高处,把思维引向深处。

例题:

“辛亥革命”一课,首先要介绍孙中山。

中山先生与辛亥革命是什么关系?

从“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入手,提问什么是“先行者”,怎么得出这个结论?

史实比较:

1895年公车上书,1898维新变法维新成为当时社会主流的时候,孙先生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兴中会,组织广州起义了。

随着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的理论,从实践上、理论上、组织上都无可争辩地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3、解题点拨思路:

以“享誉世界的手工业”一课为例,破题有两个词:

核心词是手工业,形容词是享誉世界。

学习重点是中国手工业产品为什么“享誉世界”。

当前“享誉世界”的手工业产品有什么?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享誉世界”一定具有文化附加值,一定是给产品增加了文化的内涵与品牌的价值。

本节课有三个框题:

一官营手工业与私营手工业的消长;

二巨大的规模与细密分工;

三先进的技术与精湛的工艺。

解题,就是点拨学生思考,探究学习主题。

本课内容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表述方式:

一发展历程;

二特点比较;

三突出成就。

这种表述可能更接近学生的思维习惯。

能“享誉世界”的前提是传遍世界。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通向世界的窗口。

“享誉世界”的关键是折服世界,丝绸从古代到现

在,一直是生活奢侈品,茶叶则是生活必需品,而瓷器则经历了由奢侈品向必需品的转折。

“享誉世界”的核心是感动世界,先进的技术和精湛的工艺,为中国产品提供了高品质的保障。

4、答题规范要求。

答题有两种形式,一是课堂上口头回答提问;

二是课余、课下完成书面作业。

不管哪种形式,都要讲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