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5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9316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5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5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5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5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5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5篇.docx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5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5篇.docx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5篇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5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

(一)

  九月二十七日下午一点钟,我又来到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给学生上一堂《鸟的天堂》。

我请龚鸣和樊阳两位老师帮忙,事先打印一份巴金先生的原文发给听课的学生,请他们对照课文来看,哪些是被删过改过的,这样删改有什么不同?

  教学大楼五楼大教室里前几排坐满了学生,他们身体坐得板直,两手叠在坐上,规矩得让我惭愧。

后排是二十几位语文教师,都比我年轻,我一看,哇好多美女啊。

  我打趣说,你们这样看着我,让我很紧张。

我看着学生说,大家都放松些,叶开老师来上这堂课,不像你们老师上课那样有各种知识点各种生字生词各种练习。

我们这堂课会有很多提问。

你们提问我,我也提问你们,但是我并没有准备好现成的答案,要我们一起在课堂上讨论。

大家都要好好想一下,课文里有什么问题?

哪些问题是你觉得需要向我提问的?

如果你们提出的问题难倒了我,我会很高兴的。

我知道很多事情,但我不懂的事情更多。

这没有什么好惭愧的。

你们现在身处这样的一个时代,又这么聪明,相信你们懂的很多事情,我却一点都不懂。

我说,后排坐着教数学的高老师,她是副校长,我一见到她就紧张,因为我数学太差了。

  听我说自己数学差,学生们窃笑起来,但还很规矩。

后来,渐渐地他们就情绪高涨起来了。

  这堂课号称示范课,但我深知“示范课”自己“不配”上,因为这种课是要由教师行业里的老大,那些特级教师来巡回演出的。

上课时很讲究,要声光电一起上,要控制课堂气氛,要掌握课堂节奏,一堂课下来要表演得完美无缺。

而且还要细化要提几个问题,怎样回答,气氛怎样烘托——在一些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堂上,你可以看到的是央视编导对场面的彻底控制,连发生意外时怎样掐断并插入其他镜头来掩饰,都考虑到了。

  八月初,我在上海书展上与复旦附中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一起做了个讲座,提问时有位教师侃侃而谈,讲了十几分钟自己的教学特点,说他主张课堂上要有“三声”,其中有朗读声、笑声,还有一声我忘记了。

这名教师在教师的行当里,应该算是有想法的,有追求的,但我以为这种追求并无太大意义,如果这样的笑声是内容空洞的话,如果朗读的是那些可以扔掉的垃圾课文的话。

在目前这种僵化的教育体制下,一名教师越敬业,对学生的伤害可能越大。

所以,单就语文课来讲,我和教师交流时,总会问他们,你们每天布置作业每天写作文,考试成绩是不是一定能提高?

得到的反馈仍是否定的。

我以为没有捷径,语文要成绩好,要真正学好,还是要多读,分级、有序、有选择地海量阅读;多写,有针对性、有目的、有实效地写。

在课后与教师座谈时,我提到一位摩根斯坦利的先生说起,现在大学生毕业到公司里,连一封邀请信都不会写。

这是谁的责任?

在座的小学语文教师、中学语文教师,不能说你们一点责任都没有吧?

中小学语文学习十年,毕业生应该学会写信、写邀请函、写申请书、写读后感、写说明书、写介绍信,这些都是基本的学习要求。

当然大学也可能有点责任,但到大学再手把手教这些基础知识,是不是浪费时间?

大学应该有更高的学习和研究的要求,这些基础要在中小学时期打好。

在中小学时期多读点“闲书”“课外书”,到大学时代,无论读理科工科还是文科,都只有好处,起码可以培育创造性思维,开拓想象力。

所以别说“课堂三声”,我只问问这些基础的应用写作,学生毕业后,有没有学会写好?

不好,语文的教学起码可以说是局部失败。

  在我们习惯的教育体系里,一名教师要彻底掌控教室,成为教室的主宰。

而学生从进校的那一刻起就是“待宰”羔羊了。

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习以为常,是打压式的、磨损式的、集体主义的教育,不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发现问题,而是要学生背诵标准答案。

  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师都有一本教师参考书,里面有整齐划一的知识点、标准答案以及作家背景资料介绍。

这些书,记得我小时候是神秘之宝,只有教师孩子悄悄偷出来,我才有机会看到,并迅速地抄写几页珍藏。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教师参考书里提到的一些知识或者背景资料已不再是被控制的秘密。

唯一仍然成为秘密的,是考试时出题者给出的标准答案。

  我曾开玩笑地问过很多资深语文教师:

我出一份卷子给您考,您敢说一定能考出好成绩吗?

教师们立即摇头。

她们大多是有十几年二十几年教龄的资深语文教师,大多毕业于重点大学中文系,对相关课文知识想必是早已经滚瓜烂熟了的。

但是,我有自己的“恐怖主义”手段——标准答案。

即使你回答得很好,但我有跟你不一样的标准答案。

  有着种种的差异思维,我来上这堂课,可谓“亚历山大”。

  我的想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起思考,一起发现,一起讨论。

  我先介绍巴金。

上海武康路113号有巴金故居,成都有巴金文学院。

有同学说去过成都,我问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一位男生说吃的东西很辣。

  我开玩笑说,你看你,首先想到的就是吃。

  同学们都笑了。

  我的引子:

现在我们有什么样的旅行工具?

同学们回答:

飞机、汽车、火车、轮船、自行车、公交车、地铁、热气球等。

我说,最近英国曼彻斯特市准备开通一班公交车直驶喜马拉雅山,全程六千公里,耗时十二天。

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起这十二天怎么住,怎么吃。

我说不知道,但这问题非常好,你们自己有空,可以去查查,研究一下。

  我的讨论之一:

巴金那个时代人们怎么旅行?

  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什么点子都有:

骑自行车、乘热气球、搭轮船,还有脚踏飞机。

还好没有人说乘潜艇,或者骑着天鹅旅行(本来我想趁机推荐一下《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我说,这些想法都很棒,可见你们懂得很多。

但在1934年的中国,巴金先生到底怎么去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县那个“鸟的天堂”?

  我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火车、汽车和飞机发明一百多年以来,地球面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跟我们祖先生活的时代可以说几乎完全不同了。

现在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交通状况,跟上世纪三十年代巴金先生旅行时也大大不同。

当时还只有沪杭铁路,乘火车不能直接到达广州。

我想当时巴金先生从上海去“鸟的天堂”,是搭乘海轮到广州黄埔港,然后再乘车去江门,再搭什么车去新会。

这趟旅行中,光是海轮就要三四天。

可现在乘飞机到广州新白云机场再搭车去新会,一上午就搞定了。

巴金先生的旅行比起九百年前的苏轼那个时代又方便多了。

苏轼大家背诵过“正是河豚欲上时”,还背诵过“淡妆浓抹总相宜”。

我说,他那时被贬到岭南,从常州去南京沿长江逆行到九江入鄱阳湖再到江西省南边的赣州,然后翻越大庾岭,这样翻山越岭,千辛万苦地乘船骑马步行,整整花了一年时间。

同学们发出“哇”的叫声。

如果苏轼写一篇游记,我们就可以看到他经过什么地方,看到什么事情,有什么感受了。

我们读巴金的这篇《鸟的天堂》也一样,可以知道他去了哪里,见到哪些人,看到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引出问题:

对比巴金原文和被删改过的课文,找出哪些地方不同。

同学们纷纷举手。

集中的问题是,被课文删掉的那些具体的人物交代和景物介绍,有没有必要留着?

例如,在“朋友的小学校吃了晚饭”,留着好还是删掉好?

很多同学认为留着好,因为这样比较具体,比较生动。

又如返回时碰到几棵荔枝树,他们摘荔枝吃,这段留着好还是删掉好?

很多同学说应留着。

我也同意,我说摘荔枝吃很生动也好玩,并介绍苏轼当时的乐观主义精神,即使被流放岭南,他仍然兴致勃勃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但人们能不能每天吃三百颗荔枝呢?

这很难,但我六月份在广东茂名时参加荔枝节时,那里农业研究人员说是可以的。

我们算了算,三百颗荔枝起码有九公斤。

一般人大概是吃不动吧?

有男同学说,吃这么多要流鼻血的。

大家都笑了。

  我说,荔枝树还有河流,这些景物描写,包括介绍当地朋友,都是一种具体情景的带入。

你不是一个人去玩的,是当地朋友带你去的,而且这朋友有名有姓,不是Z,不是H,而是小陈、叶等。

同学们都找出来了,原来是有五个人一起去“鸟的天堂”玩的,还去了两次。

关于独木成林,我介绍了一下大榕树的气根和具体的生长蔓延方式,告诉他们一棵大榕树何以能够长到二十多亩地这么大,并成为一片森林。

而且这是十五米高的大树,团团簇簇,人在林中只能听见鸟声,几乎看不到树上的鸟,文章里写了“我却看不见一只鸟的影子”,为什么呢,是森林枝叶太茂密了。

第二天去叶的家乡又经过“鸟的天堂”,“朋友陈把手一拍”,“我们便看见一只大鸟飞起来”——可见,在这片森林里,只有鸟飞过时才能看见。

这是我生活在广东时,对大树、对大榕树的经验。

这片“森林”是巨大的茂密的树林,不是灌木,不是幼苗。

因此,课文删改之后,很多额外添加的词都不准确。

  归纳之一:

“鸟的天堂”不是只有一棵大榕树,还有其他的树木和荔枝等,并且周围环境还有人居,例如小学校、叶的家乡、茅草阁、塔、小路等。

一个自然状态下的森林,是和平、自然、共生的环境,不是单独的一棵树独霸天下。

  核心问题:

为何独木成林的大榕树成为“鸟的天堂”?

  同学们讨论热烈,答案集中在大树林可以休息、周围可以找到吃的。

我再问,这片森林对人来说是不是天堂呢?

比如,在座一位同学,放你在森林里待一个星期,或只过一个晚上,你觉得怎么样?

这会是人的天堂吗?

有同学对睡哪里有疑问,有同学认为只能躺在草地上,我说最好的办法是吊在树上,但我没有来得及说出伊塔洛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就被同学的热烈讨论岔过去了。

呜呜。

  基本归纳:

“鸟的天堂”不是“人的天堂”,反之亦然。

我问:

如有只鸟来到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旅游,回去写一篇“人的天堂”,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写?

同学们反应很热烈。

我介绍,现在大城市有无数摩天大楼,大楼的玻璃幕墙是候鸟杀手,每年有成千上万只候鸟因为看不清路途,而撞死在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上。

同学们听了很惊讶,也有几位女同学显得很难过。

  我从这个问题,引导到“环保”问题上。

我说,华人世界对鲨鱼翅的消耗占到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这导致每年有七千两百万条鲨鱼(相当于每天有二十万条鲨鱼)惨遭割翅后杀害。

鲨鱼是保持海洋生态平衡的最重要环节之一,但很多种鲨鱼已经成了濒危动物,这样下去海洋生态即将失衡。

同样,如果人类过度开发破坏了河流湖泊的自然环境,缩减了“鸟的天堂”的面积,人的活动过多,那么,在巴金笔下那么丰富多彩、声音绚丽的“鸟的天堂”,可能就会失去原有的魅力了。

  游记的写法:

时间、人物、事件、地点等基本要素,但不一定要拘泥。

比如说,日记要把日期某年某月某一天写清楚,但巴金直接写吃了晚饭就去,也可以,前面怎么旅行的,一点也不写——让我们猜。

  集中讨论:

这么多人去那大榕树森林,会不会被鸟屎击中?

我介绍鸟喜欢飞行中拉屎,而这“鸟的天堂”有成千上万只鸟,被他们拍手惊起,难免趁机起哄拉一泡屎。

我介绍说,我的车停到单位,总被鸟拉屎砸得一塌糊涂。

有男同学介绍说,他爸爸开车到单位更惨。

可见,鸟是爱飞行中拉屎的。

很多人认为这么五个人一起在树林下,很可能被鸟屎击中。

我发起了一个投票:

假设作者被鸟屎击中了,你认为到底要不要写出来?

结果发现,反对写出来的多几票。

一位女生说她认为应该写出来,因为很有趣。

一位男生说不该写出来,因为这很丢人的。

  我说,写出来或者不写出来,都有道理,这要看你是什么心情,你是什么态度了。

  我的课就这么上完了。

  叶开,著名作家,近年来密切关注语文教育,发表大量文章,引起强烈反响。

责任编校:

郑利玲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

(二)

什么是鸟的天堂

作者:

叶开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年第11期

九月二十七日下午一点钟,我又来到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给学生上一堂《鸟的天堂》。

我请龚鸣和樊阳两位老师帮忙,事先打印一份巴金先生的原文发给听课的学生,请他们对照课文来看,哪些是被删过改过的,这样删改有什么不同?

教学大楼五楼大教室里前几排坐满了学生,他们身体坐得板直,两手叠在坐上,规矩得让我惭愧。

后排是二十几位语文教师,都比我年轻,我一看,哇好多美女啊。

我打趣说,你们这样看着我,让我很紧张。

我看着学生说,大家都放松些,叶开老师来上这堂课,不像你们老师上课那样有各种知识点各种生字生词各种练习。

我们这堂课会有很多提问。

你们提问我,我也提问你们,但是我并没有准备好现成的答案,要我们一起在课堂上讨论。

大家都要好好想一下,课文里有什么问题?

哪些问题是你觉得需要向我提问的?

如果你们提出的问题难倒了我,我会很高兴的。

我知道很多事情,但我不懂的事情更多。

这没有什么好惭愧的。

你们现在身处这样的一个时代,又这么聪明,相信你们懂的很多事情,我却一点都不懂。

我说,后排坐着教数学的高老师,她是副校长,我一见到她就紧张,因为我数学太差了。

听我说自己数学差,学生们窃笑起来,但还很规矩。

后来,渐渐地他们就情绪高涨起来了。

这堂课号称示范课,但我深知“示范课”自己“不配”上,因为这种课是要由教师行业里的老大,那些特级教师来巡回演出的。

上课时很讲究,要声光电一起上,要控制课堂气氛,要掌握课堂节奏,一堂课下来要表演得完美无缺。

而且还要细化要提几个问题,怎样回答,气氛怎样烘托——在一些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堂上,你可以看到的是央视编导对场面的彻底控制,连发生意外时怎样掐断并插入其他镜头来掩饰,都考虑到了。

八月初,我在上海书展上与复旦附中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一起做了个讲座,提问时有位教师侃侃而谈,讲了十几分钟自己的教学特点,说他主张课堂上要有“三声”,其中有朗读声、笑声,还有一声我忘记了。

这名教师在教师的行当里,应该算是有想法的,有追求的,但我以为这种追求并无太大意义,如果这样的笑声是内容空洞的话,如果朗读的是那些可以扔掉的垃圾课文的话。

在目前这种僵化的教育体制下,一名教师越敬业,对学生的伤害可能越大。

所以,单就语文课来讲,我和教师交流时,总会问他们,你们每天布置作业每天写作文,考试成绩是不是一定能提高?

得到的反馈仍是否定的。

我以为没有捷径,语文要成绩好,要真正学好,还是要多读,分级、有序、有选择地海量阅读;多写,有针对性、有目的、有实效地写。

在课后与教师座谈时,我提到一位摩根斯坦利的先生说起,现在大学生毕业到公司里,连一封邀请信都不会写。

这是谁的责任?

在座的小学语文教师、中学语文教师,不能说你们一点责任都没有吧?

中小学语文学习十年,毕业生应该学会写信、写邀请函、写申请书、写读后感、写说明

书、写介绍信,这些都是基本的学习要求。

当然大学也可能有点责任,但到大学再手把手教这些基础知识,是不是浪费时间?

大学应该有更高的学习和研究的要求,这些基础要在中小学时期打好。

在中小学时期多读点“闲书”“课外书”,到大学时代,无论读理科工科还是文科,都只有好处,起码可以培育创造性思维,开拓想象力。

所以别说“课堂三声”,我只问问这些基础的应用写作,学生毕业后,有没有学会写好?

不好,语文的教学起码可以说是局部失败。

在我们习惯的教育体系里,一名教师要彻底掌控教室,成为教室的主宰。

而学生从进校的那一刻起就是“待宰”羔羊了。

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习以为常,是打压式的、磨损式的、集体主义的教育,不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发现问题,而是要学生背诵标准答案。

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师都有一本教师参考书,里面有整齐划一的知识点、标准答案以及作家背景资料介绍。

这些书,记得我小时候是神秘之宝,只有教师孩子悄悄偷出来,我才有机会看到,并迅速地抄写几页珍藏。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教师参考书里提到的一些知识或者背景资料已不再是被控制的秘密。

唯一仍然成为秘密的,是考试时出题者给出的标准答案。

我曾开玩笑地问过很多资深语文教师:

我出一份卷子给您考,您敢说一定能考出好成绩吗?

教师们立即摇头。

她们大多是有十几年二十几年教龄的资深语文教师,大多毕业于重点大学中文系,对相关课文知识想必是早已经滚瓜烂熟了的。

但是,我有自己的“恐怖主义”手段——标准答案。

即使你回答得很好,但我有跟你不一样的标准答案。

有着种种的差异思维,我来上这堂课,可谓“亚历山大”。

我的想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起思考,一起发现,一起讨论。

我先介绍巴金。

上海武康路113号有巴金故居,成都有巴金文学院。

有同学说去过成都,我问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一位男生说吃的东西很辣。

我开玩笑说,你看你,首先想到的就是吃。

同学们都笑了。

我的引子:

现在我们有什么样的旅行工具?

同学们回答:

飞机、汽车、火车、轮船、自行车、公交车、地铁、热气球等。

我说,最近英国曼彻斯特市准备开通一班公交车直驶喜马拉雅山,全程六千公里,耗时十二天。

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起这十二天怎么住,怎么吃。

我说不知道,但这问题非常好,你们自己有空,可以去查查,研究一下。

我的讨论之一:

巴金那个时代人们怎么旅行?

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什么点子都有:

骑自行车、乘热气球、搭轮船,还有脚踏飞机。

还好没有人说乘潜艇,或者骑着天鹅旅行(本来我想趁机推荐一下《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三)

发布时间:

2012-10-3017:

27:

00浏览:

14086字号:

t|T我要评论

分享到:

7

天堂鸟花又叫极乐鸟之花,鹤望兰。

天堂鸟是一种名贵的切花,花美而形状奇特,似仙鹤独立,翘首远望,又似鸟儿飞翔,更似爱人脉脉含情的双眸。

它那不艳不娇色彩,不淡不浓的花香,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天堂鸟的花语什么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热门标签:

天堂鸟花语

天堂鸟花又叫极乐鸟之花,鹤望兰。

天堂鸟是一种名贵的切花,花美而形状奇特,似仙鹤独立,翘首远望,又似鸟儿飞翔,更似爱人脉脉含情的双眸。

它那不艳不娇色彩,不淡不浓的花香,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天堂鸟的花语什么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天堂鸟的花语传说

花语是人们的愿望或祝福。

天堂鸟--来自天堂之鸟,关于它的花语有好多的版本。

有人说它是代表苦恋的花。

曾经看过一篇小说,两个相爱的恋人却无法永远的在一起,于是死后一个变成了鸟儿,在天上啼哭飞翔;一个变成了地上的天堂鸟,仍然不能在一起,只是遥远的相守相望着。

这也许是它天堂鸟最真的花语吧。

“与相爱的人比翼双飞”是另一种花语,从心里真的希望这是它唯一的花语。

并不是因为喜欢它,所以希望它有好的花语,只是觉得很多时候,美丽总是伴着凄美,圆满总是会有代价。

美好与美好的相遇是难得的奢侈。

其实,不管花语有多少,寓意是什末,它的最真切的心意是在拥花人的心里,以怎样的心情送出它,以怎样的心情接受它,在传递的那一刹那,它的语言才是真真切切的。

另外还有一种花语是「为恋爱而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男子」。

因为,无论再怎麽不注重外表的男子,一旦陷入恋爱,就会有飞翔在天堂乐园一般的心情,而打扮得漂漂亮亮呢!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四)

《鸟的天堂》作者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

自幼在家延师读书。

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

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

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

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之间,著作颇多。

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

同年秋天东渡日本。

次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学丛刊”、“文化生活丛刊”、“文学小丛刊”。

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曾任《呐喊》周刊(后改名《烽火》)发行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

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

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

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

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

短篇小说以《神》、《鬼》为著名。

抗战胜利后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

1950年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

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

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

“文革”中,遭到了残酷的迫害。

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

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

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

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

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鸟的天堂作者留恋什么(五)

叶开讲巴金散文:

什么是“鸟的天堂”九月二十七日下午一点钟,我又来到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给四年级小学生上一堂《鸟的天堂》。

我请龚鸣和樊阳两位老师帮忙,事先打印一份巴金先生的原文发给听课的学生,请他们对照课文来看,哪些是被删过改过的,这样删改有什么不同?

中午吃过饭,我搭乘地铁一号线在人民广场站换乘八号线,从黄兴路站下,四号口出站右转,就来到了熟悉的靖宇南路,走一百多米就到了学校。

教学大楼五楼大教室里前几排坐满了小学生,他们身体坐得板直,两手叠在桌上,规矩得让我惭愧。

后排是二十几位语文教师,都比我年轻,我一看,哇好多美女啊。

我打趣说,你们这样看着我,让我很紧张。

我看着学生说,大家都放松些,叶开老师来上这堂课,不像你们老师上课那样有各种知识点各种生字生词各种练习。

我们这堂课会有很多提问。

你们提问我,我也提问你们,但我没有准备好现成的答案,要我们一起在课堂上讨论。

大家都要好好想一下,课文里有什么问题?

哪些问题是你觉得需要向我提问的?

如果你们提出的问题难倒了我,我会很高兴的。

我知道很多事情,但我不懂的事情更多。

这没有什么好惭愧的。

你们现在身处这样的一个时代,又这么聪明,相信你们懂的很多事情,我却一点都不懂。

我说,后排坐着教数学的高老师,她是副校长,我一见到她就紧张,因为我数学太差了。

听我说自己数学差,学生们窃笑起来,但还很规矩。

后来,渐渐地他们就情绪高涨起来了。

这堂课号称示范课,但我深知“示范课”自己“不配”,因为这种课是要由教师行业里的老大,那些特级教师来巡回演出的。

上课时很讲究,要声光电一起上,要控制课堂气氛,要掌握课堂节奏,一趟课下来要表演得完美无缺。

而且还要细化要提几个问题,怎样回答,气氛怎样烘托——在一些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堂上,你看到的是央视编导那种对场面的彻底控制,连发生意外时怎样掐断并插入其他镜头来掩饰,都事无巨细地考虑到了——当然,还排练过。

八月初,我在上海书展上与复旦附中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一起做了个讲座,提问时有位教师侃侃而谈,讲了十几分钟自己的教学特点,说他主张课堂上要有“三声”,其中有朗读声、笑声,还有“一声”我忘记了。

这名教师在教师行当里应算有想法有追求的,但我以为这种追求无太大意义——如果这笑声是内容空洞的话,如果朗读的是那些可以扔掉的垃圾课文的话。

在目前这种僵化的教育体制下,一名教师越敬业,对学生的伤害可能性越大。

单就语文课来讲,尤其如此。

我和教师交流时,总会问他们,语文课你们每天布置作业,每天让学生写作文,考试成绩是不是一定能有效提高?

得到的反馈大多是否定的。

我以为没有捷径。

语文要成绩好,要真正学到东西,还是要多读,分级、有序、有选择地海量阅读;多写,有针对性、有目的、有实效地写。

在课后与教师的座谈时,我提到一位摩根斯坦利的先生说起,现在大学生毕业到公司里,连一封邀请信都不会写。

这是谁的责任?

在座的小学语文教师、中学语文教师,不能说你们一点责任都没有吧?

中小学语文学习十年,毕业生应该学会写信、写邀请函、写申请书、写读后感、写说明书、写介绍信、写情书,这些都是基本的学习要求,一点都不高。

当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