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0638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docx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课程标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docx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

《中医基础》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中医基础》是中药制药专业的基础课。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疾病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课程主要研究并讨论了五脏六腑、气血津液、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辨证和一些常见疾病的辨证。

该课程的后续课程有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等。

1.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以中医学的观念指导中药材的使用,为理解中药材的药理、药性及安全用药提供保证。

2.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以培养中药调剂工职业技术能力为目标,按照药品相关行业技术领域相关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国家相关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重构,强化中药调剂工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并通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本课程教学内容应与《国家职业标准中药调剂工》所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相结合,安排学生参加中药调剂工(中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课程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中药制药专业相关的调剂制备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为依据来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本课程的设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继承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的同时,适度增加了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和研究和成果,以反映中医学现代化的要求。

注重中医基础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在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充分阐释的同时,适度指出它们的临床指导意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内容的选取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融合专业理论知识和中药调剂工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以达到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中药调剂工作能力的目的。

其课程设计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同的工作任务对应不同的学习情境,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工作过程;

②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教学内容;

③实行模块化教学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

④技能鉴定、专兼职教师共同评定考核。

二、课程目标

1.终极目标:

根据中药制药专业中药调剂工岗位对技能的要求,参照中药调剂工职业标准,以五脏六腑、气血津液、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辨证和一些常见疾病的辨证为教学内容,在模拟中药调剂工作情境的教学环境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任务驱动教学原则,使学生通过资讯、决策、计划、实施、评价六个步骤,开展对学生中药调剂岗位的职业能力训练,最终培养学生能够胜任中药调剂工作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养成安全从事中药调剂工作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

2.具体目标:

2.1知识目标

(1)能列举《中医学基础》的几部分内容,表述中医学的几个特点。

(2)能概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概述脏与腑、五体、官窍的生理关系,表述心与肾、肝与肾、肝与脾、肾与肺的关系。

(3)能表述阴阳的概念和阴阳之间的关系,五行的概念和五行之间的关系,概述五行在中医学的应用。

(4)能表述气血津液的概念,列举人体中最重要的四种气,表述其功能;能表述气血津液的功能及气和血的关系。

(5)能表述经络的概念和组成;辨认表里关系的经脉;辨识正经和奇经;概述经络的主要功能和主要应用。

(6)能表述病因病机的概念,列举基本病机;列举常见的外感病因,概述六淫的致病特点。

(7)能列举望、闻、问、切诊的主要项目和临床意义。

(8)能列举常用的辨证方法,识别常见的五脏病症及感冒、咳嗽、中暑、伤食、胃痞、胃痛、泄泻、便秘头痛、眩晕不寐、痹症实火症虚证。

2.2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

形成中医学整体思维方式;具有运用中医学知识辨证的基本技能;具有运用中医学基础知识指导用药的技能;具有对病证结果进行分析和编制报告的能力。

(2)方法能力: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能通过各种媒介获取技能、提高技能,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查阅、收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社会能力: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具有与人交流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具有解决问题能力和社会应变能力;具有创新精神。

2.3素质目标

(1)思想品德素质: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2)文化素质:

具有完备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的观念及基本知识。

(3)职业素质:

掌握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勤奋工作、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具有较好的社会交往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4)身心素质: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心理卫生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制健康标准;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能力、劳动态度和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

三、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备注

理论课

1

第一单元认识正常人体

16

2

第二单元学点阴阳五行

4

3

第三单元正确辨识病因病机

6

4

第四单元望、闻、问、切诊

6

5

第五单元学会常用的辨证方法

12

6

第六单元学会常见的问病辨证

18

合计

64

学习情境表具体安排如下:

学习情境表1

学习情境1:

认识正常人体

学时数:

16

学习情境描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要求学生认识正常人体各组成部分

(2)理解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

理解中医整体思想,掌握人体各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

素质目标:

具有独立思考、吃苦耐劳、勤奋工作的意识以及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具体工作任务

1、五脏六腑

(1)心系统(2学时)

(2)肝系统(2学时)

(3)脾系统(2学时)

(4)肺系统(2学时)

(5)肾系统(2学时)

(6)脏与脏之间的关系(2学时)

2、气血津液(2学时)

3、经络(2学时)

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

扎实的中医基础专业知识;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及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

基本生理知识,阅读能力,信息收集与认知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能力。

教学材料

学习情境授课计划、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引导文教学,多媒体。

学习情境

实施计划

(行动过程)

教学过程

建议教学方法

1、资讯(任务组织)

教师下发任务书,描述项目学习目标,讲解正常人体的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和经络,引导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项目导入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

2、计划与决策(任务策划)

学生制定工作计划,填写任务书

教师审核工作计划与任务书,引导学生查阅整理。

讲授法

小组讨论法

3、实施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学习讨论。

这里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

小组讨论法

提问引导法

4、检查与评估(任务评审)

自评和互评总结:

评估内容:

1.检测方法的正确性

2.检测步骤的准确性

3.操作的规范性

4.报告单的合理性

5.小组的合作性

小组讨论法

 

学习情境表2

学习情境2:

学点阴阳五行

学时数:

4

学习情境描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阴阳五行的概念

(2)能对事物的阴阳进行分类

(3)理解阴阳的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

能用阴阳五行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案例

素质目标:

具有独立思考、吃苦耐劳、勤奋工作的意识以及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具体工作任务

(1)阴阳(2学时)

(2)五行(2学时)

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

扎实的中医基础专业知识;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及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

基本生理知识,阅读能力,信息收集与认知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能力。

教学材料

学习情境授课计划、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引导文教学,多媒体。

学习情境

实施计划

(行动过程)

教学过程

建议教学方法

1、资讯(任务组织)

教师下发任务书,描述项目学习目标,讲解阴阳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列举阴阳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项目导入教学法

课堂实训中心一体化的现场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

2、计划与决策(任务策划)

学生制定工作计划,填写任务书

教师审核工作计划与任务书,引导学生查阅整理。

讲授法

小组讨论法

3、实施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学习讨论。

这里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

小组讨论法

提问引导法

4、检查与评估(任务评审)

自评和互评总结:

评估内容:

1.检测方法的正确性

2.检测步骤的准确性

3.操作的规范性

4.报告单的合理性

5.小组的合作性

小组讨论法

 

学习情境表3

学习情境3:

正确辨识病因病机

学时数:

6

学习情境描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常见的病因

(2)了解六淫共同致病的特征

(3)表述七情、饮食劳逸、疫疠的致病特点

(4)简单说出外伤和虫兽伤的致病特点

能力目标:

能正确辨识常见的病因病机

素质目标:

具有独立思考、吃苦耐劳、勤奋工作的意识以及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具体工作任务

(1)常见病因(4学时)

(2)基本病机(2学时)

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

扎实的中医基础专业知识;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及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

基本生理知识,阅读能力,信息收集与认知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能力。

教学材料

学习情境授课计划、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引导文教学,多媒体。

学习情境

实施计划

(行动过程)

教学过程

建议教学方法

1、资讯(任务组织)

教师下发任务书,描述项目学习目标,讲解常见病因病机及典型疾病的特征,引导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项目导入教学法

课堂实训中心一体化的现场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

2、计划与决策(任务策划)

学生制定工作计划,填写任务书

教师审核工作计划与任务书,引导学生查阅整理。

讲授法

小组讨论法

3、实施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学习讨论。

这里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

小组讨论法

提问引导法

4、检查与评估(任务评审)

自评和互评总结:

评估内容:

1.检测方法的正确性

2.检测步骤的准确性

3.操作的规范性

4.报告单的合理性

5.小组的合作性

小组讨论法

学习情境表4

学习情境4:

望闻问切

学时数:

6

学习情境描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望、闻、问、切诊的内容

(2)表述望闻问切诊的一般情况

能力目标:

能进行基本的四诊,对病情有初步判断

素质目标:

具有独立思考、吃苦耐劳、勤奋工作的意识以及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具体工作任务

(1)望诊(2学时)

(2)闻诊(2学时)

(3)问诊、切诊(2学时)

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

扎实的中医基础专业知识;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及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

基本生理知识,阅读能力,信息收集与认知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能力。

教学材料

学习情境授课计划、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引导文教学,多媒体。

学习情境

实施计划

(行动过程)

教学过程

建议教学方法

1、资讯(任务组织)

教师下发任务书,描述项目学习目标,讲解望、闻、问、切的内容及一般性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项目导入教学法

课堂实训中心一体化的现场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

2、计划与决策(任务策划)

学生制定工作计划,填写任务书

教师审核工作计划与任务书,引导学生查阅整理。

讲授法

小组讨论法

3、实施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学习讨论。

这里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

小组讨论法

提问引导法

4、检查与评估(任务评审)

自评和互评总结:

评估内容:

1.检测方法的正确性

2.检测步骤的准确性

3.操作的规范性

4.报告单的合理性

5.小组的合作性

小组讨论法

学习情境表5

学习情境5:

常用的八纲辨证

学时数:

12

学习情境描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八纲辨证的概念、八纲各症候的基本内容,常见八纲症候见的关系

(2)说出气病、血病、津液病各症候名称、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联想出气血津液并的主要病因及主要病机

(3)说出脏腑辨证的概念,说出常见脏腑病症的症候名称、临床表现和辨证要点,描述常见的脏腑病症的病机要点

(4)说出六经辨证的概念及六经病症症候名称、临床表现和辨证要点。

能力目标:

理解八纲辨证,六经辨证的基本方法

素质目标:

具有独立思考、吃苦耐劳、勤奋工作的意识以及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具体工作任务

(1)八纲辨证(2学时)

(2)气血津液辨证(2学时)

(3)脏腑辨证(4学时)

(4)六经辨证(2学时)

(5)卫气营血辨证(2学时)

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

扎实的中医基础专业知识;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及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

基本生理知识,阅读能力,信息收集与认知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能力。

教学材料

学习情境授课计划、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引导文教学,多媒体。

学习情境

实施计划

(行动过程)

教学过程

建议教学方法

1、资讯(任务组织)

教师下发任务书,描述项目学习目标,讲解典型辨证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项目导入教学法

课堂实训中心一体化的现场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

2、计划与决策(任务策划)

学生制定工作计划,填写任务书

教师审核工作计划与任务书,引导学生查阅整理。

讲授法

小组讨论法

3、实施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学习讨论。

这里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

小组讨论法

提问引导法

4、检查与评估(任务评审)

自评和互评总结:

评估内容:

1.检测方法的正确性

2.检测步骤的准确性

3.操作的规范性

4.报告单的合理性

5.小组的合作性

小组讨论法

学习情境表6

学习情境6:

常见病的问病辨证

学时数:

18

学习情境描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对感冒、咳嗽、中暑、伤食、胃痞、胃痛、泄泻、便秘、头痛、眩晕、不寐、痹症、实火证、虚证进行中医辨证分析,能说出感冒各证型的辨证要点

能力目标:

能够对感冒、咳嗽、中暑、伤食、胃痞、胃痛、泄泻、便秘、头痛、眩晕、不寐、痹症、实火证、虚证进行辨证分析

素质目标:

具有独立思考、吃苦耐劳、勤奋工作的意识以及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

具体工作任务

(1)感冒、咳嗽(2学时)

(2)中暑、伤食(2学时)

(3)胃痞、胃痛(2学时)

(4)泄泻、便秘(2学时)

(5)头痛、眩晕(2学时)

(6)不寐、痹症(2学时)

(7)实火症(2学时)

(8)虚证(4学时)

教师知识能力要求

扎实的中医基础专业知识;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及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

基本生理知识,阅读能力,信息收集与认知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能力。

教学材料

学习情境授课计划、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引导文教学,多媒体。

学习情境

实施计划

(行动过程)

教学过程

建议教学方法

1、资讯(任务组织)

教师下发任务书,描述项目学习目标,讲解常见病的辨证,引导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项目导入教学法

课堂实训中心一体化的现场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

2、计划与决策(任务策划)

学生制定工作计划,填写任务书

教师审核工作计划与任务书,引导学生查阅整理。

讲授法

小组讨论法

3、实施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学习讨论。

这里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

小组讨论法

提问引导法

4、检查与评估(任务评审)

自评和互评总结:

评估内容:

1.检测方法的正确性

2.检测步骤的准确性

3.操作的规范性

4.报告单的合理性

5.小组的合作性

小组讨论法

四、实施建议

4.1教材编写

(1)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教材模式,充分体现任务引领的特点,以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项目教学形式进行设计,通过工作任务的分析,把握本课程的技能点和知识点,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内容。

(3)教材编写考虑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采用图文并茂、多媒体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应结合经典实验,同时引入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使教材富有时代性、先进性和前瞻性,并反映出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

4.2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任务引领的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潜能,增强学生掌握技能的实效性。

(2)创设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的情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技能实训为主线,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学生的反复训练,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3)选用典型病例分析,注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4)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的培养,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3教学评价

(1)建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具有严谨的学风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2)结合上课过程中表现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3)注重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核评价。

4.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1)充分利用实物、投影仪、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电化教学手段以及实训室资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自己的职业综合素质。

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跨校的多媒体课程资源数据库,努力实现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促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传递、学生单独学习项合作学习转变。

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3)加强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增加感性认识,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拓展视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